央廣網西安8月21日消息(記者雷愷)陝西省黃河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今天(21日)在陝西西安成立,標誌著陝西黃河流域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管理、展示進入一個新階段,將為加強陝西省黃河流域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為陝西省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決策發揮參謀智庫作用。
陝西省黃河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是經陝西省文物局黨組研究決定成立的,中心辦公室設在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由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安美術學院、西安工程大學5所高校和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陝西省文化遺產研究院、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3家文博系統科研院所在強強聯合、精誠合作的框架下共同組建而成。據介紹,作為綜合性的黃河文化遺產研究組織是首家。
陝西省位於黃河中遊,地理區位獨特,是東西文化交流和遊牧、農耕文明交錯的樞紐地帶,是河湟文化、河套文化、中原文化交匯之地,地緣優勢明顯,文化遺產價值突出。
中心各合作單位將利用這一共同平臺,通過相互協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開展陝西省黃河文物資源調查研究;建立黃河文物分級分類基礎檔案資源庫及文物資源線上數據信息庫,逐步實現黃河文物資源保護管理的動態化與科學化,並在此基礎上構建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宣傳平臺,開拓宣傳交流渠道,實施「網際網路+」黃河文化行動;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的歷史價值和時代價值,構建完成黃河文化承載體系、標識體系、闡釋體系和傳承弘揚體系;全面深入發掘黃河文物資源的潛力,講好「黃河故事」,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在規劃保護、價值闡釋、活化利用方面發揮優勢;並致力於加強黃河流域途徑各省份之間的聯繫,推動黃河文化遺產資源系統性、綜合性研究。
成立儀式現場,陝西省黃河文化遺產研究中心與8家組建單位共同籤署了合作備忘錄。隨後,召開了首次黃河文化遺產保護研討會,討論下一步工作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