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劉清友校友獲得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

2020-12-09 重慶大學本科招生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2020年共有52名獲獎者,其中鍾南山、樊錦詩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重慶大學劉清友校友獲得"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劉清友本科就讀於西南石油大學,1989年起在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精密製造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1991年獲碩士學位,1997年到1999年在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現為成都理工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校長,鑽頭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

劉清友主要從事石油鑽頭及裝備的理論、實驗、產品及應用研究。主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973、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10餘項。發表論文18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40餘項(國際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28項,出版專著、教材6部。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集體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6項、省部級二等獎3項;獲國家首屆"創新爭先"獎狀、"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孫越崎青年科技獎、四川省塔尖人才、四川省傑出創新獎、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青年科技獎等,2017年、2019年院士增選均進入第二輪評審有效候選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劉清友長期圍繞深層/超深層、深水/超深水及頁巖氣開採對石油鑽頭及裝備的特殊需求和重大難題開展研究。發明鑽頭多因素動態設計新方法及個性化鑽頭設計研發技術,研製出三大類10餘個系列個性化鑽頭在國內外推廣應用,打破國外壟斷。發明深水/超深水管柱系統動力學分析方法,研製出世界首套海洋環境與鑽井工況耦合作用的深水管柱力學模擬實驗系統,為"海洋石油981"等深水平臺鑽井安全提供技術支撐;攻克超高壓大功率壓裂泵衝擊振動、泵頭體壽命和輕量化設計等核心技術,為研製出世界首臺3000型壓裂泵及其在我國頁巖氣開發中的規模化應用做出重要貢獻。因其在從事石油鑽頭及裝備的理論、實驗、產品及應用研究傑出成就和貢獻,榮獲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何梁何利基金是在中央領導同志親切關懷下,在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由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共同捐資4億元港幣於1994年創立,旨在獎勵取得傑出成就的中國科學家,激勵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學技術高峰,促進祖國科學技術進步與創新。何梁何利基金共設立三類獎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每年評獎一次。

本文素材來源:重慶大學官網

相關焦點

  • 重慶大學周緒紅院士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3日訊(記者 秦思思)今(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重慶大學周緒紅院士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受訪單位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中國工程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結構工程師學會會士、重慶大學周緒紅教授長期致力於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科研及人才培養工作,在鋼結構和鋼-混凝土混合結構體系研發、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 重慶大學周緒紅院士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3日訊(記者 秦思思)今(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重慶大學周緒紅院士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受訪單位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中國工程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結構工程師學會會士、重慶大學周緒紅教授長期致力於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科研及人才培養工作,在鋼結構和鋼-混凝土混合結構體系研發、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 2020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揭曉
    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揭曉,頒獎大會在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共52人獲獎,其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人,科學與技術進步獎30人,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0人。其它50位獲獎名單官方還未公布,但據各高校及單位的官網消息,獲獎的有:河北省中西醫結合醫藥研究院院長賈振華教授;北京科技大學朱榮教授;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程和平院士、物理學院顏學慶教授、腫瘤醫院季加孚教授(北京大學在高校中最多);
  • 2020年度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揭曉!四川2人獲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獲獎名單揭曉,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 山東大學張澄教授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近日在京舉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內科張澄教授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是山東省醫學界獲此獎項的第一位學者。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和中國百篇最具影響的國際學術論文獎,獲得中國五四青年獎章和山東省五四青年獎章,獲評美國心臟病學院Fellow(FACC)、歐洲心臟病學會Fellow(FESC)、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國家首批「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以及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
  • 劉清友的「鑽頭人生」
    ●目前,國內最複雜難鑽的鑽頭,90%都採用了劉清友團隊研發的技術生產。這套技術打破了美國的壟斷,出口到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2009年,他因此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上世紀70年代,重慶開縣(今開州區)南雅鎮,一個地質隊的到來,打破了山坳裡的平靜。他們白天出門鑽井找石油,晚上借住在一戶劉姓人家。
  • 重慶大學周緒紅院士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重慶大學周緒紅院士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20-11-05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校周緒紅院士榮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我校周緒紅院士榮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
  • 溫州大學校長李校堃獲2017年度何梁何利獎
    2017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得者、溫州大學校長李校堃動情地說。10月25日下午3時,何梁何利基金2017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今年共評出「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名,「科學與技術進步獎」34名,「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6名。而其中,李校堃獲得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河南兩學者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獎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鄭州11月11日電 (趙偉濤)11日,記者從河南省科技廳獲悉,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對52名為中國科學技術進步與創新做出傑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進行表彰,河南兩學者榜上有名。
  • 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 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本報訊(記者 王冬曉 通訊員 鄭弟升)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浙江高校僅2人獲獎,其中,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校長楊德仁院士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重慶大學周緒紅與鍾南山、樊錦詩同獲這項科技大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共評選出52名獲獎人,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中青年成為獲獎主體。今年該基金最高獎項——「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重慶也有1人上榜——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教授周緒紅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頒獎 鍾南山樊錦詩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圖為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新華網北京11月4日電(凌紀偉)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11月3日在京舉行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共評選出52名獲獎人,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中青年成為獲獎科技工作者主體。  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獎項——「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
  • 「2015-2016年度十大橋梁人物」出爐 重慶交通大學4名校友入選
    重慶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陳流汀致辭 重慶交通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2015-2016年度十大橋梁人物合影 重慶交通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11月5日20時52分訊(李卓君 李婷婷)今(5)日下午,由《橋梁》雜誌社主辦的2015-2016年度十大橋梁人物及攝影比賽頒獎儀式在重慶交通大學舉行,楊如剛、張強、李良、彭元誠、徐剛、張哲、饒建輝、韓玉、胡廣瑞、常文等十位來自橋梁設計、施工(含製造)、監理、科研、建設等領域的人物榮獲「十大橋梁人物」稱號,其中有4位是重慶交通大學校友。
  • 培養全面型人才 多位樂卓博校友榮登2020澳中傑出校友獎候選人名單
    近日,由澳中校友會(ACCA)發起的2020年第十二屆澳中傑出校友獎提名名單正式出爐,多位畢業於樂卓博大學的校友榮登提名榜單。樂卓博大學校友截至2020年9月,已出版中英文著譯127種,中英文詩歌在世界各地數百種中英文雜誌上發表數千首,遍及英、美、俄、加、澳、紐西蘭、愛爾蘭、新加坡、日本、印度、愛沙尼亞、波蘭、哈薩克斯坦、義大利、瑞典、德國、奧地利、越南等國。曾數度獲創作基金獎並兩度入圍新南威爾斯總督文學獎。第四部英文詩集《異物》獲雪梨2003年快書詩歌獎。
  • 鍾南山獲2020年愛丁堡大學首個傑出校友獎,得票率超九成
    4月2日,記者從英國愛丁堡大學官網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以超過90%的得票率成績,獲得了該校首個傑出校友獎(Being Edinburgh Award)。「作為全球抗擊新冠肺炎(COVID-19)傳播的核心人物,鍾南山獲得愛丁堡獎是完全合適的。」官網介紹顯示。
  • 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頒獎 鍾南山樊錦詩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圖為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新華網北京11月4日電(凌紀偉)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11月3日在京舉行。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共評選出52名獲獎人,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中青年成為獲獎科技工作者主體。  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獎項——「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
  • 昆明理工大學寧平教授獲201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獎
    11月6日下午,何梁何利基金2018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昆明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寧平教授榮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學原校長彭金輝教授,昆明理工大學副校長楊斌教授分別於2011和2017年獲此殊榮。
  • 何梁何利基金2016年度高峰論壇暨圖片展在杭州舉辦
    2016年4月21日上午,參照諾貝爾獎設立,在國內民間素有「中國的諾貝爾獎」之譽的何梁何利基金2016年度高峰論壇暨圖片展在浙江理工大學舉行。這是何梁何利基金論壇首次在浙江省省屬高校舉辦。 本次高峰論壇的主題為「融智融才融健康,創新創業創輝煌」。
  • 這8位校友當選武漢大學第九屆傑出校友
    點擊視頻,觀看傑出校友陳晉的獲獎感言人物簡介陳晉,男,1958年10月生。1982年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曾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現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委員。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