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要點:
查證者:丁冰傑丨北京友誼醫院營養科主治醫師、中國營養學會註冊營養師
近日,有自媒體發文稱,女人若不想子宮「老得快」,就要使勁吃蓮霧、桑葚、榴槤、紅豆和南瓜這五種食物,不僅能夠排出毒素,還可以降低體重。那麼,子宮真的會變老嗎?這五種食物具有所謂的那些功效嗎?
一、子宮健康與否確實會影響女性健康,但它是果不是因,並且子宮衰老與否取決於卵巢
子宮在女性健康中絕對不能被忽視。確實可以說子宮不好,女人就不好了。但反過來就說不通了,子宮好女人就好,就健康了嗎?人體這麼複雜,健康不是一個器官的好壞能決定,就算這個器官是子宮。
不好的生活習慣會損害健康,但熬夜、飲食不當能導致子宮疾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證據,就更談不上讓子宮「老得快」了。子宮的衰老是卵巢功能下降導致的,而卵巢的功能下降與年齡和卵巢疾病有關,比如卵巢癌、卵巢囊腫等。
二、痛經、渾身乏力與手腳冰涼並不是子宮老得快的「證據」
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發生在青春期卵巢周期的建立時,通常在第一次月經出現後的6~12個月內,不伴有盆腔疾病。原發性痛經的危險因素包括遺傳(母親痛經)、初潮年齡小、月經周期短、精神壓力大以及節食減肥等。
而繼發性痛經則是指與病理改變有關的月經期痛,常伴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症、子宮腺肌病、子宮內膜息肉、子宮頸粘連等疾病,由此引起的疼痛多是由於炎症造成的。
乏力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也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乏力可能由睡眠、休息、進食不足或過度長時間精神緊張引起,經過休息、進食後可以緩解。而病理性乏力可能由藥物、中毒和多種疾病引起,很難通過休息或者進食緩解。
手腳冰涼的原因,現代醫學認為可能和末梢循環差有關。見於消瘦、血管硬化、燒傷、心臟外科手術及老年患者。
所以,以上這些臨床上的疾病和非特異症狀自有其病因,並不是吃某種食物導致的,也不是子宮老得快的「證據」。
三、食物只是食物,不要過分誇大其所含營養素的作用
1、蓮霧
蓮霧在生活中確實不常見,但這並不能代表它有多高的營養價值。雖然它長得有點像子宮,但也不代表吃了它就對子宮好。別忘了它只是一種水果,充其量富含一些膳食纖維和少量其他營養素,而且與其他水果相比,蓮霧真不出眾。詳見下表[1]:
蓮霧含量不低的膳食纖維確實能夠有助於腸道健康,但你說它能「排毒」又能讓人寧心安神,就太扯了。
排毒是一個偽科學概念。排洩和排遺是人體處理代謝廢物的正常生理過程。通過尿液排出尿素、尿酸等代謝廢物稱為排洩,而通過糞便排出食物殘渣稱為排遺。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這兩個生理過程是產生的多,排出的就多,不會堆積在體內,更不需要靠吃什麼特殊食物來促進排出。
所以,自媒體文章憑空給蓮霧加了這麼多「戲」,蓮霧也不知道要怎麼「演」呀。
2、桑葚
桑葚是只在特定的季節才有的一種漿果,相比於常見的蘋果,它確實營養價值更豐富,比如膳食纖維含量高(4.1g/100g),硒含量高(5.7mg/100g)[1],還含有桑葚多糖和花青素。
這些營養物質,在老鼠、果蠅等動物實驗中確實有抗氧化、調節免疫力的作用[2~7],但是我們人體和這些動物相差甚遠,所以這並不能代表人吃了它就可以美白、延緩衰老和烏髮,目前也沒有臨床研究去證實這些作用在人體上能夠實現。
至於「宮寒」一詞,更是傳統醫學上沒有的概念,這個詞是現代人杜撰出來的。
所以,桑葚沒有啥逆天的功效,女生來大姨媽時也可以想吃就吃。
3、榴槤
榴槤作為一種「有味道」的水果,有的人奉它為「水果之王」,有的人避之不及。作為熱帶水果,榴槤的特點就是高熱量、高蛋白。
每100g榴槤含有蛋白質2.6g,可以媲美酸奶的蛋白質含量,但熱量卻是酸奶的兩倍。100g榴槤吃下去相當於差不多吃了1兩米飯,經常吃榴槤的人,長胖倒是有可能,減肥就別想了。
並且榴槤含有的膳食纖維(1.7g/100g)也不高,靠吃榴槤來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就更不現實了[1]。
至於「活血化瘀」,在現代醫學上可以理解為改善微循環、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若說吃個榴槤能達到這樣的作用,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榴槤並沒有成為藥物原料,提純都沒有藥用價值,更別說以原始形態吃下去了。
所以,給榴槤戴了這麼多頂「高帽」的人,是不是應該用跪榴槤的方式來表達一下他對榴槤的「深愛」?
4、紅豆
紅豆作為雜豆的一種,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7.7g/100g)[1],B族維生素(B1和B2合計0.4mg/100g)和蛋白質(20.2g/100g)也高於精白米麵,尤其是富含穀類蛋白質缺乏的賴氨酸。豆類在與穀類同時使用,能起到蛋白質互補的作用。正是基於此,膳食指南推薦在主食中增加雜豆。
在醫學研究中膳食纖維確實對緩解便秘、腸道功能具有非常好的作用,但不會讓你的身材一直保持在「十幾斤」(自媒體確定沒寫錯嗎,十幾斤應該是一歲以內兒童的體重)。
紅豆的鐵含量(7.4g/100g)確實比豬肉的高,但紅豆裡的鐵是非血紅素鐵,吸收率只有5%左右[8],並不是貧血時的良好鐵來源。所以,要靠吃紅豆來避免貧血是不靠譜的。
5、南瓜
南瓜是蔬菜的一種,含鋅(0.14mg/100g)和鈷的量並不豐富[1],要知道每100g牡蠣中含有71.2mg的鋅,鈷也主要存在於海產品食物中,蔬菜中含量極少。就算這兩種營養素和貧血有點關係,但含量這麼低說它能「補血」也太牽強了。
南瓜的確含有的維生素A(74ug/100g)、維生素C(8mg/100g)和胡蘿蔔素(890ug/100g)[1]。這些維生素理論上確實具有抗氧化、促進免疫球蛋白合成的作用,但那至少要達到推薦攝入量以上,才可能有效果。
比如,維生素C要達到每天100mg,維生素A要達到每天800ugRAE(女性700ugRAE),這至少對應著1斤南瓜。可是明明有更好的食物[9],比如吃50g雞肝,一個星期的維生素A都夠了,吃半個彩椒,一天的維生素C也夠了,何苦天天吃那麼多南瓜呢?
至於皮膚白不白,那基本要靠天,先天看遺傳,後天靠防曬,和吃啥關係真不大。抗衰老就更是不可能了,任何人都不可能抵抗年齡帶來的衰老,無論做什麼保養、吃什麼保健品或者食物。
溼氣也是現代醫學上沒有的。南瓜吃多了會導致溼熱更是無稽之談。
總之,吃什麼確實和健康密切相關,但健康不是靠吃幾種食物就能實現的;子宮也不是靠這五種食物保養的,你可別不分青紅皂白使勁吃。
本文編輯:zolazhang
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識?微信搜索「較真闢謠神器」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等你哦~參考文獻詳見本文的微信版本。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