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嶽麓,傳承千年文脈。11月30日,紀念王船山誕辰四百周年暨第一屆船山學與21世紀湖南人精神論壇在嶽麓書院召開。此次活動由清風雜誌社、松坡學社、易寶支付、易寶公益聯合主辦,共5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以學術報告、分組討論等形式共同研討王船山思想及其對湖南人、中國人精神的影響。
王船山本名王夫之,出生於1619年,與顧炎武、黃宗羲並稱明末清初三大儒,是中國近現代精神領袖、湖湘文化精神領袖,一生著書近100種、400餘卷,今存800多萬字。清風雜誌社總編輯汪太理在論壇開幕致辭中說,按照春秋公羊學的闡述,王船山思想一是「建中國」,二是「一天下」。實際上,「中華文化」是「未成待續」的,永遠在「生成」。「因此,我們仍然需要研究王船山思想,汲取其中的思想精華,在社會實踐之中『即事窮理』,不斷端正中華文化的生命方向。清風雜誌社有感於『斯文在茲』,所以非常樂於主辦此次活動。」
上午,船山學社社長王興國、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院長杜文忠、臺灣聯合大學教授劉煥雲、學者唐浩明、嶽麓書院國學院院長朱漢民、湖南工商大學文新學院院長鄭佳明分別作了主旨演講。
王興國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船山學發展取得了重大進展,如船山學社的恢復、《船山學刊》的復刊和《船山全書》的出版。目前,船山著作注釋已初具規模、船山學的研究全面深入,船山偉大愛國者的地位牢固確立,大家對船山在中國思想史的地位的認識逐步趨同。
杜文忠就王船山著作《讀通鑑論》中的「道與天子諸侯說」「徒任術而至道隱說」「懷賞飾善而濫賞說」「浮圖陰德而枉法說」「徒依法而屈天下說」「律令繁而酷賄生」「法有限而罪無方說」「寬嚴適度而除法之弊」等要點進行了闡釋,以明其法學精義。
劉煥雲所作演講《王船山之文化意識及其現代意義研究》,呼籲中國人在全球化時代,兩岸中國人應該秉持船山文化意識,追求國家統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揮船山文化意識及思想指引的功能,使中國致力於國家和平統一與促進世界大同。
唐浩明說,湘軍打下了南京後,統帥曾國藩做了一樁在許多人看來並非急務的事情,那就是在南京創辦了一個名曰金陵書局的出版社,這個出版社在當時只印一種書,即船山遺書。曾國藩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切身體會到船山對世道人心研究的深邃,以及對當時社會指導的根本性,這彰顯了他作為一個政治家的遠見卓識。船山用畢生精力,將仁與禮在古聖賢的基礎上做了許多新的闡發,在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時代潮流中,當代湖湘子弟要立在船山這座堅石之上,重振昔日湘軍雄風。
朱漢民提到了王船山狂狷思想及其影響。他說,人們在理解「狂者」與「狷者」時,大多將其視為兩種對立、相反的精神氣質、人格類型。但是,王船山在詮釋這一問題時,在思想上肯定「中行」是包括並存在於狂狷之中,在生活中他本人就是狂狷型人格。王船山的狂狷型思想及精神氣質,成為一個比較顯著的地域文化現象,對晚清以來湖湘士人的人格產生了深遠影響,使得湖湘士人的精神氣質較多體現出狂狷型人格特質。
鄭佳明在演講中說,理解王船山的那個時代,是學習王船山的入門路徑。天崩地裂,國破家亡,那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時代,那個時代最大的特點是「變」。思考這個變化,應對這個變化,這就是他說的,「六經責我開生面」。追根溯源,從經典再出發,正本清源。對傳統進行反思,對思想文化進行反思,是王船山思想的主題,他的思想因此成為他身後幾個世紀變化的先聲。
下午,與會學者分別就王船山的法律思想、經濟思想、醫學哲學思想進行了會講,堪稱一場思想的盛宴。在王船山經濟學論壇上,北京邵東商會會長、易寶支付寶創始人兼CEO唐彬認為,1906年的《東方雜誌》認為王船山是中國最大經濟學家,與亞當·斯密東西輝映,是一個驚天動地的論斷。王船山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想仍然具有時代價值,其名言「大賈富民,國之司命也」震鑠古今。整體而言,一是王船山建構了經濟形上學,為經濟活動提供了終極價值依據。二是王船山提出經濟自由主義原理。三是王船山是中華法系的立法者,崇尚法治,主張憲法政制,證實良心。這為經濟提供法治保障。四是王船山推崇憲法經濟正義。五是王船山為商人道德立法,主張企業家承擔應有的天道責任。
此次論壇主旨演講及會講由清風雜誌社總編輯汪太理、嶽麓書院黨委書記陳宇翔、嶽麓書社原社長夏劍欽、湖南省作協副主席龔旭東主持。
瀟湘晨報記者徐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