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牛、下午熊,跨年行情還有戲不?

2020-12-17 騰訊網

時間過得真快。回想上一輪牛市,仿佛就在上午。

今天(11月30日)上午,在銀行、券商強勢帶領下,上證指數眼看就要突破7月13日的年內高點——3458點,滬深300也刷新年內高點,上證50盤中更是創2008年2月以來新高。

沒想到午後風雲突變。

三大股指回落跳水。截至收盤,滬指跌0.49%,失守3400點,深證成指跌0.15%,創業板指微漲0.49%。

由上午的喜氣騰騰,到下午的無言以對,很多小夥伴表示:A股,你不講股德!

雖然上證指數距離3458點只差一丟丟,滬深300、上證50等指數也創出年內新高,但很多人都感覺這幾個月「賺了指數沒賺錢」,「漲了個寂寞」。

事實也確實如此。

我們統計了一組數據:

今年7月13日3458點至11月30日,全部3868隻A股中:

2545隻下跌,佔比66%;

漲跌幅中位數為-7.2%,也就是一半的個股跌幅超過7.2%;

861隻跌幅超20%,佔比22%。

數據來源:Wind

之前無人問津的順周期板塊則一路上漲,而此前熱門的科技、醫藥一個比一個慘,很多沒有調倉的小夥伴,持倉遭遇了大幅回撤。

還有一個月,2020年就要結束了。

每到歲末年初,A股市場便對來年的「春季躁動」非常期盼。因為無論之前之後的股市表現如何,在每年春季總有一些投資機會,讓投資者躁動。

「跨年行情」有戲嗎?

順周期板塊能繼續強勢嗎?

帶著這些問題,小通研究並整理了知名券商最新研報,供查閱。

至於跨年行情能否真的出現,拭目以待。

01

跨年行情或可期

1、經濟繼續穩步恢復

今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高於上月0.7、0.2和0.4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位於年內高點,連續9個月高於臨界點。

其中11月份製造業PMI各項分類指數均普遍改善,製造業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恢復性增長明顯加快。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PMI位於擴張區間的增加至19個,製造業景氣面有所擴大。

隨著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我國經濟繼續穩定恢復。

製造業PMI指數(經季節調整)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資金面暖意漸濃

申萬宏源證券指出,國內宏觀流動性有望維持平穩,歐美再寬鬆。

人民銀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定調「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指示貨幣政策真實中性。

上周一連5天默默給市場「補水」後,今日央行高調派發「大紅包」:1500億元央行逆回購,外加2000億元「麻辣粉」(MLF),短期和中期資金雙管齊下,單日淨投放資金超過3000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臨近月末,財政支出發力,卻未見央行收力。有了貨幣財政「雙保險」,月末乃至年末流動性或許「穩了」,而銀行負債端壓力待年末財政資金大額投放後或能有所緩解。

截圖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官網

而美國和歐洲保留了進一步寬鬆的可能性:美聯儲11月FOMC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可能通過加快購債速度或者購買更長期國債來增加寬鬆」。歐央行高級官員也表示「建議根據其12月更新的評估,將酌情重新調整所有工具」。

若歐美再寬鬆兌現,A股可能迎來階段性增量博弈,構成潛在上行催化。

3、外資有望加速增配A股

中信證券指出,美國為了應對年底補貼退坡,12月有望擴大貨幣或財政刺激,進一步推升全球風險偏好,加速外資在年末持續增配A股。

而且隨著美國大選結果落地疊加海外疫苗研發進展順利,全球風險偏好持續上升,截至11月27日,外資近期淨流入A股速度恢復至16.2億元/日,而交易型資金也大幅回流(本月已淨流入193.4億元)。

隨著12月海外寬鬆預期的重新升溫以及美元的進一步走弱,外資有望在年末加速對人民幣資產的增配速度。

02

順周期板塊可能繼續強勢

儘管今日並沒有一直高舉領漲大旗,但順周期板塊依然是市場焦點。

1、估值或仍有修復空間

從估值水平來看,順周期板塊或仍有修復空間。

順周期強勢的邏輯之一在於其低估值,估值也顯示未來價格上漲的空間。

中信證券指出,儘管四季度以來順周期板塊出現了大幅補漲,但消費、新經濟與順周期板塊的估值分化仍然處於歷史高位。

今年漲幅居前的行業目前大多處於估值歷史高位,例如消費者服務、食品飲料、計算機、電子、醫藥的動態估值歷史分位數分別為99%、100%、83%、94%、81%。

相較之下,建築、房地產、煤炭、建材、鋼鐵的動態估值歷史分位數僅為21%、28%、57%、58%、61%。

從當前估值水平看,順周期板塊或仍有修復的空間。而未來當A股估值分化重回歷史均值水平,則順周期板塊的超額收益可能臨近結束。

2、年底機構或主動增配

今年在疫情影響下,消費、新經濟行業和順周期行業景氣差距進一步拉大。

但進入四季度,工業板塊相對景氣趨勢有望逆轉,成為全A市場盈利增長主要的貢獻項。

中信證券指出,基本面驅動下,預計市場分化的估值結構將收斂,高估值的成長行業相對表現或讓位於低估值的周期品種。

基本面方面,低估值傳統周期板塊盈利修復幅度顯著高於高估值成長板塊,同時更低的估值提供了足夠的彈性和安全邊際。

在既有估值嚴重分化和未來景氣確定性較高的背景下,機構更可能積極主動地選擇調整倉位結構,尤其是偏向於順周期和低估值品種,因此預計相關板塊將持續迎來增量配置資金流入。

3、北向資金偏好或轉變

本月北向資金流入行業結構也體現出順周期特徵。

截至今年11月27日,今年11月北向資金主要淨流入順周期板塊,具體包括電力設備及新能源(+81億)、銀行(+63億)、非銀行金融(+62億)、電子(+61億)、基礎化工(+50億)、機械(+47億)、交通運輸(+38億)等,過往外資相對比較青睞的食品飲料在本月則淨流出25億。

4、工業品漲價

順周期強勢的另一個邏輯在工業品價格的上漲,目前可能尚未結束,只是進入下半場。

周期板塊的盈利波動高度依賴產成品價格,也就是工業品價格。

本輪工業品價格上漲始於2020年4月,至今已持續約半年時間。本輪商品牛市或處於中場附近,後續可能由普漲走向分化,但趨勢性上漲可能尚未結束。

03

哪些行業或在順周期中獲利?

1、安信證券

關鍵是要尋找不僅僅是受益於「後疫情時代」需求修復(至疫情前)邏輯,更要尋找有著自身的庫存和產業周期,需求有望復甦至超越疫情前水平。

另一方面也有供給端邏輯,尤其是新冠疫情實際上也加大了對一些行業資本存量的衝擊和導致相關產能的退出。

關注點包括:

汽車:1)受益全球供應鏈重塑的汽車零部件龍頭;2)量價齊升的整車板塊和經銷商板塊;3)ASP提升和結構性成長板塊。)

石油化工:關注長期受益於需求回暖和短期受益於庫存增值的民營煉化龍頭,和上遊油氣勘探產業鏈。

銅。

另外,金融股行情或更多是補漲和估值修復行情,是宏觀環境上的中國經濟與利率回升最終會體現到銀行、保險等板塊基本面,其整體持續性和空間未必很大,但在短期預計行情或仍將有延續可能。

2、中信證券

A股依然處於基本面不斷改善驅動的、持續數月的輪動慢漲期,預計本輪順周期主線行情或將延續到明年一季度。

配置上,工業板塊繼續關注以銅、鋁為代表的基本金屬,以鋰為代表的能源金屬,以及以化纖為代表的基礎化工。

可選消費板塊重點關注家電、汽車、白酒、家居,以及受益後疫情時代出行恢復的酒店、景區等品種。

低估值板塊,重點關注經濟、政策、盈利共同催化的銀行。

此外,關注集採落地後醫藥板塊龍頭股的估值修復機會。

3、廣發證券

在盈利驅動增強+金融條件收斂的組合下,估值降維深化。

自中遊製造、可選消費的景氣改善及估值修復相繼發生後,「估值降維」繼續沿著經濟改善的後續線索展開,結合當前線索,主要集中在:

「出行鏈」交互限制進一步放開的服務業(休閒服務、航空機場);

景氣拐點確認、資產質量改善的大金融(銀行/保險);

低庫存的漲價品種,以海外需求抬升及國際定價的資源和材料(工業金屬、能化)。

從另一個角度看,A股盈利更強勁,而金融條件收斂,連續兩年擴張的估值面臨壓力。按照這一思路,關注深化「估值降維」的板塊:

出口鏈及國內交互放開下景氣提速可選消費/服務(汽車、休閒服務、航空);

漲價或需求改善配合產能/庫存周期啟動製造業(工業金屬、玻璃、通用機械);

景氣拐點確認的低估低配大金融(銀行、保險)。

主要參考資料

1、中信證券《順周期能強勢多久?》20201127、《順周期主線預計延續到明年一季度》20201129

2、申萬宏源《繼續看好歲末年初行情》20201128

3、安信證券《繼續把握順周期的主邏輯及未來演化》20201129

4、廣發證券《金融條件收斂,估值降維深化》20201129

文中券商觀點均節選自券商研究報告,僅作舉例說明,不代表本文觀點,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與承諾。

謹慎投資。指數過去走勢不代表未來表現。

本文章是作者基於已公開信息撰寫,但不保證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作者或將不時補充、修訂或更新有關信息,但不保證及時發布該等更新。文章中的內容和意見基於對歷史數據的分析結果,不保證所包含的內容和意見在未來不發生變化。本文章在任何情況下不作為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或出售投資標的的邀請。

相關焦點

  • 新高后「牛拐彎」跨年行情還在嗎
    來源:郭一鳴-新高后「牛拐彎」 跨年行情還在嗎?觀點:四季度最重要的靴子落地,疊加市場較強的基本面支撐以及此前調整風險的釋放,市場風險偏好將集中回升。在經濟基本面的加速復甦以及流動性合理充裕之下,市場向好趨勢的邏輯並未發生改變,結構性行情仍值得期待。短期,順周期板塊集中上行以及滬指年內新高 之後,市場跨年行情躍躍欲試,板塊輪動機會或將延續。今日,指數高開低走,全天迎來普跌。盤面上,傳媒娛樂、航空、元器件等領跌,有色、鋼鐵等下跌超2%,順周期板塊迎來11月上行以來的重挫,而題材股也同時走低,市場全線下跌下,延續了滬指新高以來的調整。
  • ...A股歷史上「牛不過三」,這次會不一樣嗎?私募支招跨年行情買什麼!
    而對於跨年行情,A股往往能在年末的12月到次年2月期間啟動一輪攻勢,而A股歷史上「牛不過三」,這次會不會不一樣呢?展望2021年的市場,市場哪些是確定性趨勢,哪些是不確定性因素?而跨年行情也是孕育超級大牛股的時期,那麼在2021年應該買啥呢?今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從頂級私募2021年度策略一窺究竟。A股歷史上「牛不過三」,這次會不一樣嗎?
  • A股跨年行情怎麼投資?2021跨年行情投資策略
    11月報明確看好當前至明年一季度的跨年行情,且級別或大超預期。  展望:跨年行情繼續,建議沿著三條戰線積極參與  1.跨年行情已經開啟。10月底在行情震蕩調整、市場一片分歧迷茫中,我們在11月月報明確看好當前至明年一季度的跨年行情。此後市場全線上漲風險偏好回暖,月報重點推薦的有色、汽車、家電等行業板塊也均取得顯著的超額收益。  2.後續,繼續看好當前至明年一季度的跨年行情。
  • 牛熊分界線是指什麼線?
    所謂的牛熊分界線其實就是一種證券投資當中的專業術語,它具體指的就是大盤處在了股票牛市和股票熊市的交匯處。  例如在2001年的6月份之前,大盤是處在了519行情以來的牛市狀態,在到了6月份之後,就進入了持續4年的大熊市,那麼2001年6月也就是牛熊分界線了。  如何分析牛熊分界線指標?
  • 下跌中的正能量:跨年行情可能還沒來
    人們總在事物開端對其給予美好希冀,當這一希冀反映在股市的時候,也許就孕育了跨年行情。 比如美股就有著名的「1月效應」。 國盛證券復盤了2008年-2019年的跨年行情,發現:決定跨年行情的主要因素,還是經濟基本面和流動性是否寬鬆。 經濟基本面階段性好轉或企穩,是行情啟動的重要支撐。
  • 八大機構論市:牛市格局沒變、春季行情在途機構牛、結構牛強化
    國盛策略:機構優勢持續凸顯 機構牛、結構牛強化2021年,隨著疫情衝擊平復,無論是經濟基本面、還是市場流動性均將回歸到宏觀向微觀下沉的趨勢。機構優勢持續凸顯,互相成就、強化機構牛、結構牛。海通策略:牛市格局沒變、春季行情在途 中短期大金融更優海通策略發布研報稱,春季行情年年有,但啟動時間差異較大,牛市中的春季行情漲幅更大。春季行情中,風格和行業特徵不明顯,成長和價值佔優幾乎各半,領漲的行業並無特別規律。市場經歷三季度調整後,國慶以來各大指數整體上行,或代表當前已處春季行情之中,即屬於啟動較早的春季行情。
  • 跨年行情是什麼意思?跨年行情一般多長時間?
    所謂跨年行情是指:年度末,部分「過剩資金」必須回流銀行再進行審批放貸版後重新進入股市;一權部分自有資金開始「冬播潛伏」。體現在盤面上就是縮量盤整鑄造大底。然後在12月底來一次翹尾。等到次年「兩 會」確定本年的經濟大方向以後,才選擇政策性利好板塊,開始啟動一波可觀的行情。
  • 機構論市:新高后「牛拐彎」 跨年行情還在嗎
    和信投顧:兩大因素致指數短線調整 跨年行情還在嗎?【盤面觀點】今日兩市小幅高開沒多久就遭到空方猛烈打擊,市場恐慌情緒失控,大量籌碼出逃,題材熱點幾乎全軍覆沒,三大指數跌幅均超過1%,深成指領跌。技術層面,滬深指數逼近破位,多方僅僅能在60日線上方勉強穩住陣腳,MACD綠柱增長,下跌過程中成交量明顯放大,點位基本回到了前期反彈行情的起點,該位置是大量資金的成本區,支撐較為強勁,短期再度大幅殺跌空間有限,修復性反彈有望開啟。從宏觀上來看市場並未有實質性利空出現,也不存在結構性風險,造成本次下跌的根本原因在於市場自身的矛盾。
  • 跨年行情必做跨年牛股 否則空歡喜
    來源:東坡的美酒今天38點大漲之後,行情又一次站上3400點。這已經是今年7月以來行情第5次站上3400點,但相比第一次7月8日站上3400的時候,個股能同步站上的,只有1788家,一般都不到,只有43%。
  • 李湛:從歷史找規律,當前A股處於牛熊周期什麼位置
    股市牛-熊周期一般約8年,牛市前期橫盤震蕩調整期約為半年至1年半,且牛市持續時間越來越短。牛市上升階段回調的次數不超過3次,熊市反彈的次數不超過3次。目前A股市場在量能以及均線形態上,屬於20日等重要均線右側橫盤調整、量縮價跌階段;周期結構上屬於下行調整通道。指數的靈敏度及其估值修復彈性表明,滬深300對外部衝擊的敏感度相對弱、防禦性強,創業板的反彈修復能力相對較強。
  • 珍惜牛回頭 跨年行情中的熱點板塊
    深圳指數圖關於市場的基本面分析:第一,明年復甦的方向是確定的,但是不確定的主要是復甦的力度,也就是說由 於今年上半年,或者全年的基數是比較低的經常看美國報導的 GDP,通常報的是環比,並沒有報同比,或者對同比 的關注度不高,主要是因為同比增速受到基數的影響比較大。明年因為數據比較 特殊,我建議大家更多關注 GDP 環比的復甦力度。而環比復甦力度的差異,會 給市場帶來所謂的預期差,而預期差是主導明年全球市場和中國市場的一個重要 的因素。
  • 回測十年尋規律 跨年行情或開啟
    復盤近5年A股跨年行情,2015年和2018年的上漲行情從1月開啟,另三年在12月開啟:2015年高點之後,四季度行情源於貨幣政策放鬆,而後再度回調;2016年的春季行情從12月末持續至2017年4月,基本面復甦疊加流動性平穩;2017年的跨年行情由12月末持續至2018年1月末,強監管是主要基調;2018-2019年的階段性上漲為春季行情,自2019年1月4
  • 新能源板塊暴漲,「跨年行情下」該如何配置?
    其中對短期股市行情比較大的是,會議提出宏觀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與可持續性,強調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這意味著在經濟復甦過程中市場流動性不會陡然收緊,緩解了市場對流動性收緊的預期,另外,會議將科技工作列為明年首要任務,並對碳達峰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場風險偏好。
  • 跨年行情醞釀中,指數基金如何配置?
    有跡象顯示,市場在醞釀跨年行情。 //跨年行情醞釀中 // 過去幾年,A股接連上演了跨年行情(即當年12月調整,次年1月反攻)。即便是在2018年的熊市,2019年初跨年行情依然實現。
  • 跟上跨年行情看這裡!
    進入12月,「跨年行情」再度成為熱詞,什麼是跨年行情?今年又該如何布局?帶你一文get!   1、什麼是跨年行情?所以不僅人要過年,股市也有「過年」現象:每年年底市場通常會出現翹尾行情,並持續到來年開春,這就是我們所通常所說的「跨年行情」。   那麼,跨年行情是錯覺還是真實存在的?上數據:   2006年以來主流寬基指數在春節前後的累計收益率表現
  • 說好有「跨年行情」,咋跌個不停?
    行業板塊多數下跌,僅白酒等呈結構性行情。對此,中信證券等機構認為,近期市場波動只是年末劇烈風格切換導致的資金被動調倉以及部分個股流動性衝擊產生的擴散效應所致,不會對市場有持續性影響,仍建議堅守跨年行情。
  • 說好有「跨年行情」 咋跌個不停?
    行業板塊多數下跌,僅白酒等呈結構性行情。對此,中信證券等機構認為,近期市場波動只是年末劇烈風格切換導致的資金被動調倉以及部分個股流動性衝擊產生的擴散效應所致,不會對市場有持續性影響,仍建議堅守跨年行情。
  • 暴跌加持 牛三行情更值得期待
    這是今年以來牛市行情的第一次重挫, 歷史有驚人的相似, 翻開以往幾輪牛市而言也是經常出現的,往往都是急跌模式,這裡假設一下,如果出現緩跌,性質就不一樣了,緩跌是 溫水煮青蛙, 最有利於大資金的出貨, 這樣的急跌 悶殺誰都跑不了。
  • 跨年行情醞釀中,指數基金如何配置?(名單)
    有跡象顯示,市場在醞釀跨年行情。// 跨年行情醞釀中 //過去幾年,A股接連上演了跨年行情(即當年12月調整,次年1月反攻)。即便是在2018年的熊市,2019年初跨年行情依然實現。而今年年初,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剛剛起動的跨年行情戛然而止。
  • 高盛、大摩「跨年金股」提前看 這些標的也被國內券商重點關注
    與之相比,國內各大券商的態度略顯謹慎,從時間節點上看,A股將迎來「跨年行情」,但明年二季度末是個分水嶺。與此同時,《紅周刊》記者注意到,國際投行和國內券商推薦的多隻「跨年金股」,如貴州茅臺、五糧液和伊利股份等獲得「共同推薦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