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過得真快。回想上一輪牛市,仿佛就在上午。
今天(11月30日)上午,在銀行、券商強勢帶領下,上證指數眼看就要突破7月13日的年內高點——3458點,滬深300也刷新年內高點,上證50盤中更是創2008年2月以來新高。
沒想到午後風雲突變。
三大股指回落跳水。截至收盤,滬指跌0.49%,失守3400點,深證成指跌0.15%,創業板指微漲0.49%。
由上午的喜氣騰騰,到下午的無言以對,很多小夥伴表示:A股,你不講股德!
雖然上證指數距離3458點只差一丟丟,滬深300、上證50等指數也創出年內新高,但很多人都感覺這幾個月「賺了指數沒賺錢」,「漲了個寂寞」。
事實也確實如此。
我們統計了一組數據:
今年7月13日3458點至11月30日,全部3868隻A股中:
2545隻下跌,佔比66%;
漲跌幅中位數為-7.2%,也就是一半的個股跌幅超過7.2%;
861隻跌幅超20%,佔比22%。
數據來源:Wind
之前無人問津的順周期板塊則一路上漲,而此前熱門的科技、醫藥一個比一個慘,很多沒有調倉的小夥伴,持倉遭遇了大幅回撤。
還有一個月,2020年就要結束了。
每到歲末年初,A股市場便對來年的「春季躁動」非常期盼。因為無論之前之後的股市表現如何,在每年春季總有一些投資機會,讓投資者躁動。
「跨年行情」有戲嗎?
順周期板塊能繼續強勢嗎?
帶著這些問題,小通研究並整理了知名券商最新研報,供查閱。
至於跨年行情能否真的出現,拭目以待。
01
跨年行情或可期
1、經濟繼續穩步恢復
今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高於上月0.7、0.2和0.4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位於年內高點,連續9個月高於臨界點。
其中11月份製造業PMI各項分類指數均普遍改善,製造業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恢復性增長明顯加快。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PMI位於擴張區間的增加至19個,製造業景氣面有所擴大。
隨著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我國經濟繼續穩定恢復。
製造業PMI指數(經季節調整)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資金面暖意漸濃
申萬宏源證券指出,國內宏觀流動性有望維持平穩,歐美再寬鬆。
人民銀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定調「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指示貨幣政策真實中性。
上周一連5天默默給市場「補水」後,今日央行高調派發「大紅包」:1500億元央行逆回購,外加2000億元「麻辣粉」(MLF),短期和中期資金雙管齊下,單日淨投放資金超過3000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臨近月末,財政支出發力,卻未見央行收力。有了貨幣財政「雙保險」,月末乃至年末流動性或許「穩了」,而銀行負債端壓力待年末財政資金大額投放後或能有所緩解。
截圖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官網
而美國和歐洲保留了進一步寬鬆的可能性:美聯儲11月FOMC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可能通過加快購債速度或者購買更長期國債來增加寬鬆」。歐央行高級官員也表示「建議根據其12月更新的評估,將酌情重新調整所有工具」。
若歐美再寬鬆兌現,A股可能迎來階段性增量博弈,構成潛在上行催化。
3、外資有望加速增配A股
中信證券指出,美國為了應對年底補貼退坡,12月有望擴大貨幣或財政刺激,進一步推升全球風險偏好,加速外資在年末持續增配A股。
而且隨著美國大選結果落地疊加海外疫苗研發進展順利,全球風險偏好持續上升,截至11月27日,外資近期淨流入A股速度恢復至16.2億元/日,而交易型資金也大幅回流(本月已淨流入193.4億元)。
隨著12月海外寬鬆預期的重新升溫以及美元的進一步走弱,外資有望在年末加速對人民幣資產的增配速度。
02
順周期板塊可能繼續強勢
儘管今日並沒有一直高舉領漲大旗,但順周期板塊依然是市場焦點。
1、估值或仍有修復空間
從估值水平來看,順周期板塊或仍有修復空間。
順周期強勢的邏輯之一在於其低估值,估值也顯示未來價格上漲的空間。
中信證券指出,儘管四季度以來順周期板塊出現了大幅補漲,但消費、新經濟與順周期板塊的估值分化仍然處於歷史高位。
今年漲幅居前的行業目前大多處於估值歷史高位,例如消費者服務、食品飲料、計算機、電子、醫藥的動態估值歷史分位數分別為99%、100%、83%、94%、81%。
相較之下,建築、房地產、煤炭、建材、鋼鐵的動態估值歷史分位數僅為21%、28%、57%、58%、61%。
從當前估值水平看,順周期板塊或仍有修復的空間。而未來當A股估值分化重回歷史均值水平,則順周期板塊的超額收益可能臨近結束。
2、年底機構或主動增配
今年在疫情影響下,消費、新經濟行業和順周期行業景氣差距進一步拉大。
但進入四季度,工業板塊相對景氣趨勢有望逆轉,成為全A市場盈利增長主要的貢獻項。
中信證券指出,基本面驅動下,預計市場分化的估值結構將收斂,高估值的成長行業相對表現或讓位於低估值的周期品種。
基本面方面,低估值傳統周期板塊盈利修復幅度顯著高於高估值成長板塊,同時更低的估值提供了足夠的彈性和安全邊際。
在既有估值嚴重分化和未來景氣確定性較高的背景下,機構更可能積極主動地選擇調整倉位結構,尤其是偏向於順周期和低估值品種,因此預計相關板塊將持續迎來增量配置資金流入。
3、北向資金偏好或轉變
本月北向資金流入行業結構也體現出順周期特徵。
截至今年11月27日,今年11月北向資金主要淨流入順周期板塊,具體包括電力設備及新能源(+81億)、銀行(+63億)、非銀行金融(+62億)、電子(+61億)、基礎化工(+50億)、機械(+47億)、交通運輸(+38億)等,過往外資相對比較青睞的食品飲料在本月則淨流出25億。
4、工業品漲價
順周期強勢的另一個邏輯在工業品價格的上漲,目前可能尚未結束,只是進入下半場。
周期板塊的盈利波動高度依賴產成品價格,也就是工業品價格。
本輪工業品價格上漲始於2020年4月,至今已持續約半年時間。本輪商品牛市或處於中場附近,後續可能由普漲走向分化,但趨勢性上漲可能尚未結束。
03
哪些行業或在順周期中獲利?
1、安信證券
關鍵是要尋找不僅僅是受益於「後疫情時代」需求修復(至疫情前)邏輯,更要尋找有著自身的庫存和產業周期,需求有望復甦至超越疫情前水平。
另一方面也有供給端邏輯,尤其是新冠疫情實際上也加大了對一些行業資本存量的衝擊和導致相關產能的退出。
關注點包括:
汽車:1)受益全球供應鏈重塑的汽車零部件龍頭;2)量價齊升的整車板塊和經銷商板塊;3)ASP提升和結構性成長板塊。)
石油化工:關注長期受益於需求回暖和短期受益於庫存增值的民營煉化龍頭,和上遊油氣勘探產業鏈。
銅。
另外,金融股行情或更多是補漲和估值修復行情,是宏觀環境上的中國經濟與利率回升最終會體現到銀行、保險等板塊基本面,其整體持續性和空間未必很大,但在短期預計行情或仍將有延續可能。
2、中信證券
A股依然處於基本面不斷改善驅動的、持續數月的輪動慢漲期,預計本輪順周期主線行情或將延續到明年一季度。
配置上,工業板塊繼續關注以銅、鋁為代表的基本金屬,以鋰為代表的能源金屬,以及以化纖為代表的基礎化工。
可選消費板塊重點關注家電、汽車、白酒、家居,以及受益後疫情時代出行恢復的酒店、景區等品種。
低估值板塊,重點關注經濟、政策、盈利共同催化的銀行。
此外,關注集採落地後醫藥板塊龍頭股的估值修復機會。
3、廣發證券
在盈利驅動增強+金融條件收斂的組合下,估值降維深化。
自中遊製造、可選消費的景氣改善及估值修復相繼發生後,「估值降維」繼續沿著經濟改善的後續線索展開,結合當前線索,主要集中在:
「出行鏈」交互限制進一步放開的服務業(休閒服務、航空機場);
景氣拐點確認、資產質量改善的大金融(銀行/保險);
低庫存的漲價品種,以海外需求抬升及國際定價的資源和材料(工業金屬、能化)。
從另一個角度看,A股盈利更強勁,而金融條件收斂,連續兩年擴張的估值面臨壓力。按照這一思路,關注深化「估值降維」的板塊:
出口鏈及國內交互放開下景氣提速可選消費/服務(汽車、休閒服務、航空);
漲價或需求改善配合產能/庫存周期啟動製造業(工業金屬、玻璃、通用機械);
景氣拐點確認的低估低配大金融(銀行、保險)。
主要參考資料
1、中信證券《順周期能強勢多久?》20201127、《順周期主線預計延續到明年一季度》20201129
2、申萬宏源《繼續看好歲末年初行情》20201128
3、安信證券《繼續把握順周期的主邏輯及未來演化》20201129
4、廣發證券《金融條件收斂,估值降維深化》20201129
文中券商觀點均節選自券商研究報告,僅作舉例說明,不代表本文觀點,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與承諾。
謹慎投資。指數過去走勢不代表未來表現。
本文章是作者基於已公開信息撰寫,但不保證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作者或將不時補充、修訂或更新有關信息,但不保證及時發布該等更新。文章中的內容和意見基於對歷史數據的分析結果,不保證所包含的內容和意見在未來不發生變化。本文章在任何情況下不作為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或出售投資標的的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