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 | 戲水丹青現青城之--內蒙古點茶、茶百戲培訓展示紀實

2020-12-23 茶百戲傳承人章志峰

文/馨蘭

立秋時節,茶百戲傳承人章志峰應邀首次來到內蒙古,給草原人們帶來了茶文化的盛宴--千年文化茶百戲。

本次活動由內蒙古茶藝師、評茶師協會邀請,一到內蒙古就感受到草原人們的熱情好客。正值內蒙古舉辦第六屆呼和浩特茶產業博覽會,茶百戲傳承人章志峰應邀給內蒙古朋友講授並現場演示非遺茶百戲,受到來賓的熱捧。

「松梢鼓吹湯翻鼎,甌面雲煙乳作花。」當進入茶百戲現場演示時,來賓紛紛擁到演示臺前,目不轉睛地盯著茶湯的變化。當茶百戲傳承人通過注湯和茶勺攪動等方法使茶湯表面幻變出栩栩如生的圖案時,代表團成員連聲叫絕,爭先恐後地到臺前觀看拍照留下這珍貴的瞬間。展示之後來賓也紛紛提出問題,對此茶百戲傳承人一一作答。

茶產業博覽會現場演示茶百戲
同來賓合影留念

展示之後來賓也紛紛提出問題,對此茶百戲傳承人一一作答:

Q1:什麼是點茶?

點茶是宋代盛行的飲茶方式,點茶是茶百戲的基礎。它不同於我們現代的泡茶法,也不同於煮茶法,需要將團餅茶(研膏茶)碾細為粉加水並攪拌形成泡沫飲用。

將碾細的茶粉加水攪拌形成茶湯泡沫

Q2:茶百戲和咖啡拉花一樣嗎?

這是許多朋友提到的問題,特別是近年來一些人用仿咖啡拉花的方法冒充茶百戲,更是造成人們的誤解。咖啡拉花是利用咖啡和牛奶的色差,採用兩種顏色疊加形成圖案(如在白色的牛奶上添加咖啡,或在咖啡上添加白色牛奶),而茶百戲是利用茶湯懸浮液的特徵,通過透明的水就能使茶湯幻變出圖案,不需要任何有顏色的物質,這也是非遺茶百戲區別於一般繪畫手段獨特的文化基因。正因為此,茶百戲歷史上受到皇帝和大批文化的推崇,將茶由普通的飲品上升為欣賞藝術品,是古代文人生活藝術的具體表現。

茶百戲、仿冒茶百戲和咖啡拉花三者對比

Q3:茶百戲的茶湯能喝嗎?

茶百戲的原料採用古法加工的研膏茶技術,不僅可以喝,還具有獨特的口感,醇厚而鮮爽。

Q4:沒有美術基礎也可以學習茶百戲嗎?

這是許多學員首先會提的問題。其實美術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後天的培養,歷史上許多藝術大師其原來的專業也不是美術。由於茶湯具有獨特的變幻效果,因此通過老師的正確指導,學員通過練習可以較快學會各種技巧,表達出各種豐富的圖案。教學實踐表明,目前教授三百多學員,絕大多數並沒有美術基礎,卻都比預期可以更好地表達各種畫面效果。

烏龍差湯幻變的茶百戲圖:群山

展示活動之後,在內蒙古茶藝師協會舉辦首次茶百戲培訓。理論和實踐並重,並將實操活動延伸到戶外草坪,學員們在自然環境中學習點茶、鬥茶、茶百戲,寓學於樂,便於知識和技能的融會貫通。

內蒙古少兒練習點茶
與學員合影留念

小詞典:茶百戲

茶百戲又稱水丹青、分茶,典籍出自宋代陶谷《荈茗錄》:「茶百戲……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

茶百戲最大的特點就是僅用茶和水為原料通過注湯和茶勺攪動等物理方法就能使茶湯表面幻變出圖案。

茶百戲始見於唐代,盛行於宋代,深受皇帝和大批文人的推崇,武夷山的歷代名人如宋代白玉蟾、朱熹的父親朱松、其老師劉子翬也甚愛分茶,留下許多點茶、分茶詩詞歌賦,茶百戲至清代後消失。茶學專業章志峰歷經二十多年史料考證和大量科學實驗,於2009年恢復重現茶百戲,2013年1月茶百戲技藝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相關焦點

  • 點茶、鬥茶、茶百戲,可不是一回事兒
    「泡茶」、「煮茶」都是今天人們司空見慣的飲茶方式,那麼「點茶」是怎麼回事?「點茶」和失傳已久的傳統技藝「茶百戲」是什麼關係?
  • 點茶、鬥茶、茶百戲 可不是一回事兒
    「點茶」和失傳已久的傳統技藝「茶百戲」是什麼關係?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捋一捋「點茶、鬥茶、茶百戲」有什麼不同。點茶正是在點茶方式的基礎上,宋人創造出了一種被稱為「鬥茶」的飲茶娛樂方式。「鬥茶」也稱「茗戰」,就是比賽茶葉與點茶技藝的高下。鬥茶之風始於五代,宋代時極為流行,從文人士大夫直至平民百姓,無不熱衷此道。
  • 臺灣著名茶文化專家範增平先生考察茶百戲
    為了親眼見證這一歷史絕技,此次專程到中華茶百戲研究院,在參觀了茶百戲原料研膏茶加工體驗室、聽取茶百戲傳承人章志峰介紹茶百戲的歷史和研發推廣歷程後,欣賞了茶百戲演示過程,範先生親眼見證了水丹青的奧秘:原來茶百戲是依靠茶湯懸浮液中大量氣體顆粒通過清水稀釋而幻變出圖案。章志峰在尊重歷史記載基礎上通過科學實踐於2009年搶救性恢復茶百戲技藝後,清水幻變圖案的科學原理才得到揭示。
  • 茶百戲:都是宋朝人玩剩下的
    在宋代,有一種名叫「茶百戲」的技藝,與琴棋書畫並列。「茶百戲」始見於唐代,把茶玩出花的卻是宋代,其點茶傳入日本,進而發展為日本茶道。宋朝玩茶,點茶是其一,鬥茶是其二,茶百戲才乃玩家之最,三者又息息相關。並受到宋徽宗和朝臣士大夫的推崇,把茶百戲做到了極致。所以茶在宋代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傳播與推廣。
  • 風雅·宋 | 雪湯生璣珠——宋代點茶文化主題展(三)
    宋徽宗《文會圖》浙江圖書館攜手杭州上城區茶文化研究會開展宋代點茶系列展覽,從宋代各式點茶,到茶葉、茶器,再到點茶技藝、鬥茶、分茶,全方位展示了鼎盛時期的宋代點茶文化,為優秀傳統文化披荊開路,讓點茶文化走進現代生活,走進更多人的心裡。
  • 日本茶道的研習是探尋茶百戲的重要途徑
    烏龍茶湯幻變茶百戲圖:壽星茶百戲傳承人章志峰在80年代福建農大學習時從古籍資料中了解了茶百戲。由於歷史原因茶百戲到清代後幾近失傳,茶百戲的人非常少。由於點茶、茶百戲有密切關聯性,為了恢復茶百戲,首先要探尋點茶法。當時他的指導老師葉延庠教授曾指出,古籍查閱和日本茶道學習是探尋的重要途徑。
  • ...青城草原音樂美食季讓你「味」動一「夏」!—內蒙古味道之烏海
    吃不夠的內蒙古美食 品不盡的內蒙古味道 青城草原音樂美食季讓你「味」動一「夏」!—內蒙古味道之烏海 2020-08-05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城草原音樂美食季讓你「味」動一「夏」!—內蒙古味道之巴彥…
    吃不夠的內蒙古美食 品不盡的內蒙古味道 青城草原音樂美食季讓你「味」動一「夏」!—內蒙古味道之巴彥… 2020-07-06 14: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67年呼白酒:與青城一路走來--內蒙古新聞-內蒙古頻道--人民網
    到底準不準確,沒人能考證,但這句話卻從另外一個方面,反映出了青城人民對「呼白酒」的態度。 呼和浩特白酒廠生產的白酒,被簡稱為「呼白」,一方面對應了地方簡稱,另一方面也體現著呼市人喝酒的風格,「呼酒買醉」是多麼豪爽的事情,近70年來,有多少豪情在這酒裡被「呼」起「幹」下! 喝著老呼白,為內蒙古喝彩! 呼市人豪情,直爽,動不動都要來二兩!
  • 內蒙古豐州職業學院青城學院不再重複收住宿費
    新報熱線(北方新報正北方網首席記者  張弓長)  7月29日,北方新報以《內蒙古豐州職業學院青城學院重複收取住宿費
  • 亮麗內蒙古與「寧」相約
    8月12日,內蒙古文旅廳主辦的 亮麗內蒙古 與 「寧」相約——「暢遊內蒙古」文化旅遊宣傳推廣南京站活動舉辦。這裡不僅有草原之美、沙漠之美、森林之美、地質之美、湖河之美……還有四季之美、民俗之美、風情之美、民族團結之美……莫日格勒河畔
  • 茶百戲:比咖啡拉花早一千多年的文人雅趣
    據《茶錄》記載:點茶時先將茶餅烤酥,再碾成粉末,然後用茶羅將茶粉篩細,接著將一匙茶末置入茶盞,注入少量開水,並用竹製的茶筅反覆擊打茶湯,使之產生白色泡沫(稱為湯花)。 點茶的時候,先把茶葉碾成末,放在碗中。 燒水的時候,有「三炭」之說,即是底火、初炭(第一次加炭)和後炭(第二次加炭);等水剛開的時候立即離火,衝點碗中的茶葉,同時一邊衝,一邊攪拌均勻。此時茶葉沫上浮,形成煮粥時的粥面,即可飲用。
  • 內蒙古豐州職業學院青城學院決定不再重複收取住宿費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首席記者 張弓長)7月29日,北方新報以《內蒙古豐州職學院青城學院重複收取住宿費,不交不給畢業證?》為題,對內蒙古豐州職業學院青城學院眾多進入實習期的學生遭遇不合理收費,但不交費校方就以不給畢業證來相要挾的情況進行了報導。
  • 茶百戲,看盡人生百態
    雲頭雨腳」狀上畫出各種圖案就成了「茶百戲」茶百戲又稱分茶水丹青、湯戲、茶戲發展到現代茶百戲能使得茶湯中的圖案顯現、消失,如此反覆變幻多次能夠將傳統書畫之美體現在茶湯上北宋初年人陶谷在《羈: 茗錄》中說到一種叫「茶百戲」的遊藝:「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茶百戲。」
  • 點茶工具----茶磨
    點茶工具--茶磨
  • 內蒙古呼和浩特:青城草原音樂美食季啟幕
    6月26日晚,「2020年青城草原音樂美食季」活動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大召景區啟幕。
  • 流傳千年的茶百戲有何魅力?
    這項令宋朝上下樂此不疲的點茶日常,實際上複雜程度極高。需得依著好水、好茶、好藝方得點出一盞"雪沫浮花"、"香氣襲人"的好茶湯來。而分茶更具有觀賞性,且是一場其中極具風雅的創作。分茶前先需點茶,使茶湯蕩起濃密豐富的泡沫來。我們在解讀點茶工藝時,不禁感慨這又何嘗不是手腕間的藝術。首先是一隻竹塊被篾出均勻的細穗來,以增大與茶湯的接觸面積來獲得更佳的拂擊效果。
  • 普法巡禮 ▏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司法局亮點工作紀實
    普法巡禮 ▏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司法局亮點工作紀實 2020-12-21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蒙古銀行駿馬信用卡從青城開疆拓土
    本網訊 5月30日,為切實踐行自治區推進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的戰略目標,內蒙古銀行「精彩生活駿馬啟程」活動在呼和浩特市銀聯大廈舉行。期間,內蒙古銀行推出了全國首批不計複利的信用卡——駿馬信用卡。來自內蒙古金融辦、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內蒙古銀監局、中國銀聯、內蒙古股權交易中心,金融行業代表、擔保公司代表、以及首批信用卡目標客戶代表等精英共同見證了內蒙古銀行發展史上這一歷史瞬間。據介紹,駿馬信用卡為金融IC貸記卡(複合卡),採用銀聯單標發行, 也是百靈信用卡品牌的第一個系列產品,發行初期將推出普卡、金卡、白金卡三個卡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