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咖啡的時候你有沒有為咖啡上的拉花著迷過?作為一杯咖啡,咖啡拉花一直以來都是一種評判咖啡師水平的技能,那麼和咖啡齊名的茶葉有沒有類似的技藝呢?
國外咖啡有拉花,中國茶葉有嗎?
如果說茶在中國歷史上擁有最輝煌地位的朝代,當宋代莫屬。在宋代,有一種名叫「茶百戲」的技藝,與琴棋書畫並列。「茶百戲」始見於唐代,把茶玩出花的卻是宋代,其點茶傳入日本,進而發展為日本茶道。
宋朝玩茶,點茶是其一,鬥茶是其二,茶百戲才乃玩家之最,三者又息息相關。並受到宋徽宗和朝臣士大夫的推崇,把茶百戲做到了極致。所以茶在宋代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傳播與推廣。
宋朝,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高峰期,被西方學者譽為「東方的文藝復興」。「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累家」在那個年代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都追求一種雅致詩性的生活。
點茶與茶百戲,作畫意境優美、雅致,成為宋代文人精神娛樂的寄託。其中,宋徽宗對茶百戲的推廣起到很大的作用,宋徽宗不僅撰寫《大觀茶論》論述點茶、分茶,還有親自烹茶賜宴群臣。
點茶,是宋人雅致生活的集中寫照。三五成群去鬥茶,茶點的好,在朋友中就很有面子。如果又能在茶湯之上寫詩作畫(謂之分茶,又稱為茶百戲),那就更被驚呼神人了。
茶百戲又謂水丹青,如其名,以茶湯懸浮液為載體,「湯紋水脈」幻變(而不是不同顏色的疊加),化為物象,或山水,或蟲鳥,國畫四君子為佳。表面上,與咖啡拉花相似,但其中的不同之處頗多。
不同於咖啡拉花的是,咖啡拉花需要使用牛奶和巧克力,茶百戲是一種只用茶和水,就把傳統書畫體現在茶湯上古茶道。採用點茶法將茶湯和茶末反覆攪拌而成,需要經過捻茶、篩茶、點茶等等一系列動作,製成獨特的圖案效果,就像一幅幅水墨畫,馬到成功、松鶴延年、壽比南山等圖案都能活靈活現的在茶湯中顯現出來,不僅觀賞性強,口感更不錯。
茶百戲:沒文化,玩不了!
那些喜歡鬥茶的、畫茶百戲的,有太多的文人墨客,不少的書法家和畫家也參與其中,所以這茶百戲不是一般的技,而是繪畫藝術載體的一種,沒文化,真的玩不了。北宋陶谷在《清異錄》中云:「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鳥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之茶百戲 。」
其實,宋徽宗就是一位被皇位耽誤的書法家和茶人,公務纏身,盡興難得。他可能不是個好皇帝,但是一個好茶人。蔡京在《延福宮曲宴記》記述了這樣一件事。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巳,宋徽宗曾召宰執親王等曲宴於延福宮,席間他雅興大發,令侍臣取來茶具,當眾施展了自己的分茶技藝。
「親自注湯擊拂,少頃白乳浮盞面,如疏星淡月。顧諸臣曰:此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顯然,讓皇帝親自當茶藝師服務員,這不是文武百官吃了豹子膽,而是這個茶痴皇帝樂在其中,在展示真正的技術。
結束語
用巧妙的手法在茶湯上繪畫,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纖巧如畫,須臾散滅,與其說這是一種喝茶方式,不如說這是一種藝術,不過可惜的是這種技藝在清朝之時就失傳了。
作為曾經的喝茶手藝巔峰,由於文化斷層,茶百戲這個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可以說現在基本斷了,直到近些年才有人從日本的點茶手法上,研究出了茶百戲的分茶手法,對此也只能說是一種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