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很多人都以喝咖啡為時尚,更有某些娛樂界人士居然說出過「喝咖啡高雅,吃大蒜低俗」的話語。不知道喝茶算是高雅還是低俗呢!對咖啡了解的人都知道,咖啡的種類繁多,像拿鐵咖啡·白咖啡·黑咖啡·黑玫瑰咖啡冰咖啡·綠茶咖啡等,其中有一種非常具有觀賞性的咖啡製作方法,使用牛奶和咖啡的搭配製作出的各種花色的咖啡,又叫做「咖啡拉花」,受到很多人的熱捧。
但是你知道嗎?這種拉花技藝在距今1000多年前的宋代就已經產生了,只不過宋代的拉花不是咖啡,而是茶。
很多人一定會質疑,茶怎麼可能拉花呢?古代有這樣的技藝嗎?
這要從茶葉的製作過程說起,我們現在喝的茶和宋代喝的茶的製作方法是不一樣的。我們現在喝的茶,製作方法叫做炒茶法,炒茶法源於明代。明代人認為前人的制茶和飲茶法使得茶香失去了天然、純真。為了追求茶原有的特質香氣和滋味而發明了新的制茶方法,炒茶法
。也就是咱們現在飲用的的這種茶,具體來說也可以稱之為「泡茶」。改變飲茶方式的原因還有另一種解釋,據說當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為了徵收茶稅在1391年下政令「廢團改散」,從那一年起改變了人們的飲茶方式。「廢團改散」就是為了讓百姓通過大量的飲茶,而增加茶稅。這個說法更官方一點,可信度還是蠻高的。但是第一個原因應該也是有的。再有,明朝之前的飲茶方式也太過於繁瑣了。
元明之前的宋代是中國古代飲茶的高峰期,茶開始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日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更說明了宋代人對茶的喜愛。之前說過我們現在得飲茶方式是明代飲茶發得延續。宋代人的飲茶法,跟明代的飲茶法不同,宋代人將茶葉研成末,然後在用開水衝泡,「碾茶為未,注之以湯,以筅擊拂」此謂之「點茶」。
正因為對飲茶的熱愛,宋代出現了多種的飲茶技藝,其中一種叫做「分茶」。高明的「分茶」也就是之前我們提到的最早的飲品拉花技藝。為什麼這麼說呢?高明的「分茶」技藝是利用茶末和開水的反應在茶盞中衝出各種惟妙惟肖的圖案。
(這裡所說的「開水」和我們所認知的100℃的開水是不同的,古人認為飲茶水不能太開,否則是不能喝的。古人是怎樣確定水的溫度呢?有這樣一段話來說明: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邊緣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
在北宋《清異錄》中有記載:「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茶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之「茶百戲」。也就是是我們要說的「茶藝拉花」。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藉藉,木犀花。」據說宋代第一才女李清照便是一名茶藝高手,擅長「活火分茶」。
更有一點你知道嗎?現在非常流行的日本抹茶,就是宋代流傳到日本的。當然,在那時候還不叫抹茶。現在的所謂的日本茶道,就是由宋代的飲茶技藝所演變而成的,屬於日本自己的茶道文化。
小編提示:如果覺得文章寫得還算不錯,歡迎點讚、關注和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