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亮燈的那戶就是我家。」在香港東路悅海豪庭小區,住戶張女士向記者指著自家所在的一棟多層樓房說道 。張女士所在的小區到了夜晚,亮燈的窗戶寥若晨星,由於太冷清,她晚上很少一個人出門。
■入夜調查
沿海不少好房子空著
8月16日至20日,記者連續5天在沿海一線住宅小區探訪,試圖了解島城東部住宅樓的空置率情況 。結果讓人挺意外:不少令人豔羨的好房子居然長期空置著,有的常年打著出租廣告,有的陽臺上欄杆鏽跡斑斑,甚至長出了荒草……
麗海馨苑:「候鳥戶主」夏天才入住
8月16日晚9時許,記者剛到位於深圳路18號的麗海馨苑小區,就看到緊挨保安室的一棟居民樓上,有一半樓層都沒亮燈。再來到小區西面的高層區,亮燈的窗戶就更少了,像9號樓的一個單元有12戶,卻僅有一戶亮燈。「小區裡對外出租的房子至少有30多戶,有的還將車庫也對外出租了。」一位小區居民告訴記者。
記者找到麗海馨苑物業的負責人,據介紹,麗海馨苑分高層和多層,多層是2003年交付的,入住率較高,高層剛交付兩年,空置率超過20%,至今還有房主連鑰匙都沒領。「在麗海馨苑多層,有10多戶居民一直見不到面,房子空置,物業費也不交。還有幾十戶,每年只是五一和十一期間才進來住,然後把全年物業管理費給補上」。
臥龍山莊:物業費收取率僅40%
「我們這兒一共有56戶居民,僅僅住了16戶。」位於香港東路的臥龍山莊物業工作人員趙先生說。臥龍山莊是一個比較小的封閉式小區,一共只有四五座樓,56戶居民,大多數都是業主買了以後平時不在這住。
由於整個小區房屋空置率較高,業主常年不露面,物業費收取難度很大。「這個小區物業費收取率僅有40%左右,很多平時不在這住的業主不交物業費,一些常住的也跟著不交。」趙先生告訴記者,整個小區物業費必須收到80% 物業公司才能保本,現在他們都是賠錢幹,「只能硬撐著,看看情況過一陣再說。」
對此,小區居民胡先生也埋怨說:「物業費收取率很低,物業公司就提高了物業費,我們這些常住戶難道要為那些不常住的住戶埋單?」
悅海豪庭:晚間人少主婦怕出門
19日晚8時許,記者來到悅海豪庭小區,發現小區路燈只在幾個主要路口亮著,其他道路都是黑燈瞎火,一棟棟居民樓看上去也是黑壓壓的。等了好半天,記者才遇到了一位女住戶,走上前打招呼採訪時,她幾乎被記者嚇了一跳。
「晚間這裡人太少,突然冒出一個人來真沒心理準備。」這位姓張的住戶解釋道。記者跟隨張女士來到她所住的一棟4層樓前,她告訴記者,這棟樓只有 8套房,其中3戶出租、2戶空著。「小區裡有多層也有別墅,租房戶多是外國人或者在這開公司的,晚上基本上見不到人。」因為人氣低,小區裡不少主婦孩子天黑了都不敢出門。
張女士還反映說,由於入住率低,小區周邊配套設施不夠完善,距離市區又遠,生活不是很方便 。有次自己晚上拉肚子,老公還是開車跑市區買的藥。
魯信長春花園:600個繳費卡找不到主
緊靠浮山後小區的魯信長春花園,位置不算太偏,2008年交付以後,入住的戶數不斷增加,可是據居民們介紹,小區裡的空置房仍舊不少,幾乎每棟樓都能找出空房來。
負責收取該小區水氣費的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小區裡有 4800多套房屋,從交付起他們就開始發放繳費便民卡,起初是集中發放,後來挨家挨戶補發,但仍有很多張卡找不到主。「再後來我們就利用每兩月收費的時候,再去送卡,可至今還有600多張卡沒發出去。」這就意味著,小區裡至少有600多套房子常年無人居住。
金海灣:別墅陽臺長出了荒草
位於海安路2號的金海灣小區,佔地面積較大,記者16日晚進入小區一路向前,看到的只是一片漆黑。出來之後,記者在門口站了半個小時,都沒有見到小區裡有居民及車輛出入。17日白天,記者再次來到這裡,從附近的中介處了解到,金海灣60多座別墅全部售出,有10多戶是對外出租的,但是入駐率就不是太高了。記者看到,有的房屋由於長期沒有人住,陽臺上的欄杆都鏽跡斑斑,有的甚至長出了荒草。
金海灣物業的一位女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區裡確實有部分房子一直空著,具體比例不方便透露。」雖然不知道具體比例,但記者連續三晚探訪該小區別墅區,就只發現一戶亮燈的,不少業戶在窗戶上掛著招租廣告。
業主:買房賺錢呀,絕對會升值
「我和老公在新貴都買了一套182平方米的房子,一開始就是打算夏天來青島避暑。」家住濟南銀豐花園的於女士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說,她與丈夫在濟南做生意,三年前手頭有閒錢就買了這套房子,一年中,只有夏天來住上個把月。於女士說自己沒考慮過將房子出租出去,「房子裝修得很好,怕被人弄壞了,也嫌找租戶、收租金麻煩。」
「買房賺錢呀!」北京商人陳先生五年前第一次來青島,立即喜歡上這座城市,不久就出手購下兩套海景房。「有一套面朝大海的房子是很多人嚮往的,可青島的海岸線就那麼長,海邊的房子數量也很有限,絕對會升值。」陳先生說,自己當時就抱著這種想法買的房子 ,後來發現只買了兩套,有點少,因為他相信青島沿海房子價格還有上漲空間。
手持多套房的業主,還有一部分人得益於拆遷,他們都願意將房子出租換些租金。家住金家嶺社區的王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拆遷前他有一棟簡易的兩層樓,後來換了5套套二房,除了自家居住外,對外出租了兩套,還有一套空著正在找租戶。
如今,嶗山區中韓街道鍾家村正值拆遷,原先在此居住的鐘先生家有144平方米的房子,按政策至少可以獲得兩套新房,他也打算將來把閒置的新房租出去。
(責任編輯:葉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