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底,瀋陽於女士以10萬元首付從瀋河區中街九龍港購買了一套商鋪,最早承諾2012年5月份開業,但由於開發企業頻繁變更、開發商資金短缺等問題,目前該項目仍然處於試營業階段,產權證也一直未能辦理。
作為東北地區的商業城市,瀋陽這個常住人口超過800萬的城市,近年商業地產開發逐步趨於飽和,多數商業項目面臨與九龍港同樣的境遇。中街地處瀋陽市核心地區,歷來是傳統商業中心,因此九龍港項目開盤以來備受關注。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在瀋陽當地走訪中發現,目前,不僅是商業項目空置率高,由於今年大量寫字樓集中入市,瀋陽寫字樓的空置率同樣驚人;此外,以蘇家屯、瀋北新區、東陵區等為首的遠郊地區住宅空置率也相對較高,尤其是價格相對較高的別墅、高檔公寓,去化周期漫長。
據瀋陽某項目營銷負責人介紹,從產品而言,寫字樓、商業地產、別墅、高端住宅項目銷售較差;從地域上劃分,遠郊各種配套較差的項目銷售較為滯後,入住率低;「還有一個特徵,大開發商的項目好賣一些,小開發商的項目比較難賣」。
商業、寫字樓空置率較高
瀋陽五洲城建材廣場項目位於蘇家屯區,總佔地面積超過6000畝,2012年開盤以來,由於項目距離市區較遠,周邊配套較差,至今13670套商業單位未售出一套。2014年4月酒店用品商業區開業,至今仍處於不溫不火狀態。
而位于于洪區永安新城的潤恆農產品批發市場,2013年9月開盤銷售,累計3430套商鋪至今仍有2927套處於待售狀態。
即便是位於瀋河區較為繁華地帶的美博交易中心,從2010年開盤以來,2587套房源中僅售出172套。
據戴德梁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瀋陽商業項目存量為730萬平方米,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200萬平方米;不斷攀升的商業地產供應量和難以與之相匹配的客流增長量,成為商業空置率較高的主要原因。
瀋陽北站周邊及長白島是寫字樓市場兩個主要集中區域,和平區、瀋河區、渾南新區等地寫字樓集中度較高。與商業項目空置較高一樣,瀋陽地區寫字樓空置率也極為嚴峻,在一些傳統寫字樓集中地區,整體出租寫字樓的廣告隨處可見。
以長白島時代廣場為例,2014年3月份開盤以來,780套房源中僅售出一套,其他779套均處於可售狀態;位於鐵西區的唐軒中心2013年底開盤,682套房源中仍有655套處於待售狀態;位於瀋陽北站附近的財富中心寫字樓,從2004年開盤至今,仍有近300套處於可售狀態。
截至2014年底,瀋陽甲級寫字樓空置面積為26.8萬平方米,空置率達38%,到2020年底,瀋陽地區寫字樓還將增加240萬平方米。戴德梁行瀋陽及大連公司副總經理馮其武表示,2014年瀋陽地區寫字樓集中入市和經濟低迷是造成寫字樓空置率較高的主要原因。
住宅去化周期長
與商業、寫字樓項目的情況類似,目前,瀋陽的一些遠郊區位住宅產品,同樣面臨高空置壓力。
瀋陽市棋盤山地區,由於環境較為優美,區域內集中了大量的別墅項目,多數別墅項目雖然開盤多年,但去化率並不高,部分項目銷售套數只有個位數,多數項目去化率不到一半。
由瀋陽泰恆投資開發的國王湖項目,已經開盤兩年多,192套別墅僅僅售出12套;新希望集團開發的紫檀山項目2012年7月份開盤,至今僅售出一套別墅,仍有159套處於待售狀態;碧桂園棋盤山項目2008年開盤至今,354套別墅仍有159套處於待售狀態,碧桂園棋盤山是瀋陽銷售較好的少數幾個項目之一。
2009年11月開盤的億達玖墅項目至今也只售出84套,仍有183套未售出;首創棋盤山1號項目開盤逾5年,銷售量不到一半;綠地國賓府開盤至今近3年,僅售出16套別墅。而綠洲優山美地項目從2008年開盤至今,717套別墅也只售出200套。
瀋陽萬科房地產開發公司的一位內部人士透露,由於目前房地產市場較差,瀋陽地區高端物業項目成交情況更差,萬科柏翠園項目一二期均為大戶型,每平方米單價在20000元左右,第三期項目原本計劃開發100平方米左右的戶型,但由於引發老業主維權而作罷。
根據瀋陽2012年至2014年三年平均銷售量計算,瀋陽商品房去化周期為2.2年,在全國所有省會、副省級城市中,去化周期之長僅次於大連和青島。在今年5月,瀋陽市新增商品房面積135萬平方米,而庫存又增加了27萬平方米。
瀋陽恆大綠洲項目的一位銷售人士稱,目前主要以改善型需求為主,遠郊項目銷售較差,「遠的地方配套比較差,距離上班地方也遠,所以壓力也比較大。另外,小開發商的項目也不好賣,很多小開發商樓盤質量太差」。(中國房地產報)
編輯: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