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海關封殺海外代購?海關:對應稅商品依法徵收進口稅

2021-01-09 澎湃新聞
多地海關封殺海外代購?海關:對應稅商品依法徵收進口稅

澎湃新聞記者 胡蘇敏

2015-10-21 06:40 來源:澎湃新聞

近一個多月,「封殺海外代購」、「海關扣押包裹」的說法在網上頻傳。這些說法並非空穴來風。

10月20日,長三角某地海關內部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海關總署的確通知相關業務部門,要嚴格執行總署2010年第43號公告(關於調整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有關事宜),所以部分海淘客或海外代購感受到海關查得「更嚴」了。

上海海關給

澎湃新聞

的回應是,

上海海關一貫執行總署規定,近期沒有出臺新的規定,仍是按總署公告正常監管。對於屬於應稅商品的,依法徵收進口稅,並非「扣押」。

海關總署的2010年第43號公告規定,個人郵寄進境物品,海關依法徵收進口稅,但應徵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徵。個人寄自或寄往港、澳、臺地區的物品,每次限值為800元人民幣;其他國家和地區每次限值為1000元人民幣。對於超出規定限值的,「應辦理退運手續或者按照貨物規定辦理通關手續。」

儘管相關公告2010年就出臺,但有的海關在執行上還是「比較人性化」。

上述長三角某地海關內部人士表示:

「基本上只要帶上相關的憑證,證明你是『自用合理數量』,不會嚴摳1000元的標準。奶粉的話,按規定只能放行5-6罐,但考慮到消費者的孩子的確小,奶粉消耗快,一箱子12罐也就放行了。」

一名郵政系統資深人士也表示,過去,海關在郵政一般每天會查出幾百個包裹需要「補繳關稅」,「這還是松的。按照相關規定,起碼有兩三千件需要繳稅。」

最近網上傳出所謂「海關扣押包裹」的說法,其實不過是政策嚴格執行之下的消費體驗。

滬上一名消費者告訴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之前請美國的朋友在二手市場買了一些衣服、首飾,從美國郵局寄往上海,金額寫了200美金。「物流顯示,10月4日就到上海了,但一直沒收到,15號就收到了海關的通知。」這名女士說,「本以為補稅就可以提包裹了,沒想到超過1000元不能辦。因為是二手的東西,部分沒有單據。現在我只能退運回美國。」

這名消費者在海關駐郵辦看到的一則海關告示寫到:

請您提供貨物的相關購物零售小票(正規機打類)或者網絡交易截屏(含域名和用戶名)。如能證明整箱物品價值在1000元人民幣及以內的可以辦理個人繳稅取件業務,如超過1000元人民幣請辦理商業報關或至「退運窗口」直接退運(港澳800元人民幣限值)。

商業報關,主要是針對做生意的人,手續複雜,除了繳納進口稅等,還得繳納檢驗的費用。而海外代購一直是以灰色的方式存在,這些環節都「省掉」了。所以海關嚴格執行總署公告後,除了一般的海淘受影響,代購商家更是感到「被封殺」。

近幾年,進口包裹量逐月遞增。一名郵政系統資深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的確存在不少消費者或代購者不願意如實申報,或是說不清內件品名和數量,對入境包裹的海關監管規定也不了解,造成不守規的結果,「如果大家都守規,或者法規更廣為人知,就沒這麼多『暫扣』了。」

有分析認為,海關嚴格執行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跟中國目前大力推行跨境電子商務的背景也不無關係。

近年來,中國消費者在海外消費量驚人,監管部門對跨境電商的支持政策頻出。針對跨境電商進口的行郵稅政策,也在多處試點。處於灰色地帶的海外代購已經面臨「生存」考驗。

一名進口跨境電商業界人士對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分析,現在國家想發展跨境電商,海關完全可以合法合規地「擠壓」代購。

上海海關提醒消費者,再過一個多月就是感恩節,美國的「黑五」促銷季即將到來,消費者在海外網站購物時一定要注意限額的問題,否則包裹進境後可能需要辦理退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跨境電商,海關,海淘,代購,澎湃,澎湃新聞

相關推薦

評論(1369)

相關焦點

  • 海關進口稅新政解讀:要多交多少?
    原來的個人物品進口,不屬於一般貿易的B2B方式,約定稅額以內,是一分錢都不用交關稅的。現在,多了消費稅(17%)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個人購買限額之內的按照主體價格的70%徵收,合計就是11.9%的稅。超過限額,就按一般貿易徵收。
  • 「海外代購」須依法辦理通關手續
    針對近期「封殺海外代購」的傳言,記者日前從海關總署獲悉,海關並未對所謂「海外代購」郵件採取特別措施,所有監管均依據現行法律法規進行。   按照我國對外貿易法、海關法、海關總署2010年43號公告等規定,經郵遞渠道進境的個人物品與貨物分別適用不同的管理要求。兩者在報關模式、計稅方式及配套監管證件的要求區別明顯。
  • 滬海關:按照總署公告正常徵進口稅
    製圖/黃欣  最近,網上爆出了不少全國各地的海外代購抱怨海關扣貨的消息,不是需要退運,就是通關速度太慢,有的還呼籲買家儘快拍,到年底只會越來越難。事實真的如此嗎?對此,上海海關告訴記者:「沒有出臺新規定,海關是按總署公告正常監管。對於屬於應稅商品,依法徵收進口稅,並非『扣押』。」  「全國海關大量扣押國際包裹封殺海外代購!」近期,這樣一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流傳,一時間代購和買家人人自危。不僅蘇州、南京、青島、深圳、海口、北京、廈門、廣州、大連等紛紛被「通報」進口國際郵件被稅、被扣增多,上海也毫不意外地「中槍」。
  • 上海海關:「不願加稅商品棄置機場」不屬實
    網傳「不願加稅棄置商品」實為上海海關清點物品  4月8日,《關於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下稱「海關新稅制」)執行第一天。  上海海關  「棄置商品」實為海關清點物品  9日下午,北青報記者從浦東國際機場海關部門旅檢現場工作人員處獲悉, 「不願加稅棄置商品」「浦東機場行李提取處化妝品隨地可撿」的消息是「謠言」。
  • 行郵稅下調 你的包裹減稅了嗎|海關|海淘|稅號|進口稅_網易財經
    從昨日起,海關將對69.7%的進境行郵物品進行降稅,箱包、化妝品、抗癌藥品等260個稅號對應的物品進口稅率皆有不同程度降低。有海淘人士表示,這次降稅肯定會降低海淘成本,但多數商品的降稅幅度不大,「具體算下來,相當於抵消了一部分匯率的損失」。從昨天開始,我國對進境物品開始執行新的行郵稅稅率,多達260個稅號的物品在此次調整中受益降稅,佔稅號總數的接近七成。在年末採買旺季到來之際,這一降稅消息無疑為很多經常海外採買的消費者帶來利好,關稅成本明顯下降。
  • 海關動手了!直郵回國的包裹需要電話審核!自用商品一樣被稅!
    2013年,她在淘寶開了一家名為「TSHOW進口女裝店」的網店。 這家網店售賣進口的高檔服裝,貨源主要來自香港。 遊燕的經歷讓所有代購不寒而慄。 自從《電商法》頒布以來,海外代購的活路正在飛快地被堵死。 所有海外華人都要注意,從今年11月1日開始,中國海關已經對所有海外郵寄包裹以及收件人開始了「抽樣調查」。
  • 海關總署回應「跨國郵寄商品超50元即徵關稅」
    中新網8月9日電 據海關總署網站消息,海關總署日前就調整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發布公告,從9月1日起,對個人郵寄物品應徵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徵,此舉被有些人認為將增加海外代購成本,就此海關總署監管司有關負責人作出回應。
  • 湘潭"海淘女"狀告海關 日本郵寄面膜被徵進口稅
    4月29日,親人從海外寄來千元化妝品遭徵收50%關稅案在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開庭。   華聲在線—三湘都市報4月29日訊 親人從海外寄來一箱約千元的化妝品,不料遭海關扣押,湘潭公務員任麗麗(化名)交了500元關稅才取到包裹,海關給出的原因是物品估價達到1000元,需徵收50%關稅。  讓任麗麗納悶的是,這筆錢不是交給海關,而是由郵政快遞公司代收。
  • 從日本郵寄染髮劑回國被徵進口稅 湘潭市民狀告長沙海關
    海關副關長出庭應訴  長沙晚報訊(記者 黎欣剛 通訊員 文聞)因從日本寄回的27盒染髮劑和4張面膜估價1000元,被長沙海關徵收進口稅500元,但收到的《海關稅款繳納通知書》上的落款為一家物流公司,湘潭市民任女士不服,向長沙中院提起訴訟,後又向湖南省高院上訴。
  • 海外代購陷生死存亡
    原標題:海外代購陷生死存亡   相較於跨境電商模式,原本就缺乏信任背書以及物流優勢的海外代購,一旦再失去了價格優勢,就將真正進入生死存亡時刻。跨境電商新稅制對行郵稅政策做出調整,將由原來的四檔稅目調整為三檔。
  • 行郵稅下降 海淘族能得哪些實惠?|海關|關稅|進口稅|增值稅_網易財經
    此次行郵稅稅率下調,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中國消費者,「海淘」更省錢了,很多跨境電商的商品價格也將因此而有所下調。業內人士指出,行郵稅稅率下調將有利於促進我國的擴大進口和消費,更好地滿足人們消費升級的需求。
  • 你的「跨國拔草」交了多少稅?-虎嗅網
    直郵方式發貨的需要徵收行郵稅,通過保稅倉途徑發貨的則徵收跨境電商綜合稅。,售出的海外商品統一報關,稅費「多退少不補」,在極少數未收取稅費的情況下向消費者返還稅費,在這種模式下每件應稅商品都需要繳納稅款。
  • 海關總署解讀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調整
    海關總署日前就調整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發布公告,從9月1日起,對個人郵寄物品應徵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徵。此舉被有些人認為將增加海外代購成本。近日,記者就此採訪了海關總署監管司有關負責人。
  • 海外代購遭遇稅收「封堵」 兩瓶香水繳稅100元
    受到眾多消費者青睞的「海外代購」模式,今後將不得不面臨一道嚴峻的關卡:行郵稅。  根據海關總署2010年第43號(關於調整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有關事宜)公告,今年9月1日起,個人郵寄進境的物品只有應徵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才能免於徵稅,否則將依法徵收進口稅。而在此之前,我國海關對郵寄物品徵稅的起點最高為500元。  ■郵寄兩瓶香水需繳稅100元  「完了完了,我這代購生意沒法兒做了。」
  • 商務部:11月9日起對韓國和日本的進口丁腈橡膠徵收反傾銷稅
    JSR株式會社:16.0%   JSR Corporation   3.其他日本公司:56.4%   All Others   三、徵收反傾銷稅的方法   自2018年11月9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產於韓國和日本的丁腈橡膠時,應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繳納相應的反傾銷稅。
  • 商務部:對原產於日本、新加坡等地進口丙酮繼續徵收反傾銷稅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的建議作出決定,自2020年6月8日起,對原產於日本、新加坡、韓國和臺灣地區的進口丙酮繼續徵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5年。徵收反傾銷稅的產品範圍與商務部2008年第40號公告、2010年第54號公告和2014年第40號公告中公布的產品範圍一致,具體如下:被調查產品中文名稱:丙酮(又稱二甲基甲酮,簡稱二甲酮,或稱醋酮、木酮)。英文名稱:Acetone,Dimethyl ketone或2-Propanone。
  • 外貿企業在進口貨物需要交哪些稅
    在進行進口貿易過程中,避免不了交稅這一環節。那麼在進口貨物清關過程中需要交哪些稅費呢? 首先根據根據進口的商品品種國家有專門的關稅稅率,還要區分是不是消費稅規定的應稅消費品等等。
  • 行郵稅下調 專家提醒海淘進口藥仍存法律風險
    近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下發《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調整進境物品進口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自4月9日起,將進境物品進口稅稅目1、2的稅率分別調降為13%、20%;對減按3%徵收進口環節增值稅的進口藥品均按貨物稅率徵稅,範圍進一步擴大至罕見病藥品。  「降稅會推動降價,對消費者及癌症病患都是利好,但海淘進口藥仍存法律風險。」金杜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馮曉鵬律師告訴記者。
  • 買瓶香水就夠納稅標準 海外代購9月起要多掏錢了
    浙江在線07月19日訊同樣一種化妝品,在國內專櫃購買,可能要比國外貴一倍多,因此,很多人選擇了海外代購,即使加上郵費,價格也比在國內購買低很多,所以近年來,海外代購風生水起。不過,9月起,從海外代購化妝品等商品,將可能要支付更多的成本了。
  • 商務部:對原產美韓等進口三元乙丙橡膠徵收反傾銷稅
    其他歐盟公司         31.7%(All Others)三、徵收反傾銷稅的方法自2020年12月20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產於美國、韓國和歐盟的三元乙丙橡膠時,應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繳納相應的反傾銷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