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天津博物館,一定要看這幾件鎮館之寶

2020-12-12 天涯色影

天津博物館創建於1918年,現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收藏各類文物近20萬件。2018年6月1日,天津博物館迎來了百歲的生日,專門展出了一些平時很少示人的鎮館之寶。這樣難得的機會不能錯過,所以我專程去天津博物館參觀了這些珍寶,分享給大家。

這些珍寶平時來參觀可不一定能夠看到的喲!先來看最珍貴的三大鎮館之寶中的第一件,另外兩件珍寶放在文章後面壓軸。

這是第一件最珍貴的鎮館之寶: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圖玉壺春瓶。琺瑯彩瓷製作技術始於康熙年間,製作這樣一件瓷器需要多道工序,且成品率極低。這件瓷瓶製作之精美自不必說,它原藏於清宮,後輾轉歸天津收藏家潘之翹所有,上世紀60年代被天津博物館以13200元收購。據目前所知,這種琺瑯彩瓷瓶存世僅有四隻,兩隻流落國外,另一隻在2005年10月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上以1.15億港元成交。

清代翡翠蟈蟈白菜

再來看這件寶貝:清代翡翠蟈蟈白菜。這是用一整塊翡翠玉石雕刻而成,玉石本身的綠色部分被雕刻成三隻昆蟲:兩隻蟈蟈和一隻螳螂,其他部分雕刻成一棵大白菜。白菜寓意為:百財,又因綠葉白幫,寓意為:青青白白,即清白之意。這件珍寶因寓意喜人,設計精巧,雕刻工藝精湛而成為一件稀世珍寶。

清乾隆御賞款折方開光人物紋匏制瓶

這件寶貝是清乾隆御賞款折方開光人物紋匏[páo]制瓶。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它竟是一隻自然長成的葫蘆,是由人工罩上陰刻外殼,隨著葫蘆的逐漸長大,不斷為它罩上略大些的外殼,最終成長為這種方形樣子的。整個製作過程要求時間、外殼尺寸都非常精確才行。這款有著眾多紋飾的匏制葫蘆瓶歷經幾百年,仍然如此精美,實屬罕見之珍品。

南宋玉壺冰琴

這款寶貝是南宋的玉壺冰琴,製作於約900年前的南宋年間,是當時的制琴名家金公路的作品。琴體為鹿角灰製成,通身有蛇腹間斷紋,琴底刻草書」玉壺冰「。此琴原為清宮舊藏,是流傳下來的南宋年間的琴中珍品,至今彈奏時音色仍然悅耳動聽。

西周 夔紋銅禁

這件寶貝可是年代久遠,距今約3000年的歷史了,是西周的夔[kuí]紋銅禁。這是當年的一件重要禮器,用於盛酒之用。在我國古代文獻中有很多的記載,但存世實物目前僅發現三件。這件銅禁是20世紀初軍閥黨玉琨在陝西寶雞戴家灣盜掘所得。後歷經多次轉手,躲過多次破壞和盜賣的危險,傳奇般的保留了下來。另外還有兩件早已流失國外了。

清代萬笏朝天圖卷

這幅繪畫巨作是清代《萬笏朝天圖卷》,畫幅長達17米。要知道《清明上河圖》才長5米多點,這幅畫是它的三倍還多。《萬笏朝天圖》是世居蘇州的範瑤(範仲淹的裔孫)組織人員繪製。它的特點是用金粉在青絹上繪製的。畫面的內容是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經蘇州一帶的風光。其中山川樓閣、風土人情、市井生活無不表現得淋漓盡致,是極難得的繪畫珍品。

下面就來看天津博物館第二件最珍貴的鎮館之寶:大保鼎。

此鼎為商周時期青銅器的最典型的代表作品,是在清道光、鹹豐年間,在山東壽張縣梁山出土的著名的「梁山七器」之一。「梁山七器」造型莊嚴厚重,紋飾繁複華美。此鼎是唯一一件保存在國內的「梁山七器」,歷經多位名家收藏,1958年由徐世昌的孫媳張秉惠女士捐贈給了天津博物館。此鼎是我國禁止出國展覽的珍寶之一。

最後來看天津博物館第三件最珍貴的鎮館之寶:北宋繪畫大師範寬所繪的《雪景寒林圖》,這可是真跡啊!距今已近千年了。

雪景寒林圖

由於觀看的人太多,拍了好幾次也拍不好,只能這樣了。當時有好些人舉著望遠鏡在那欣賞,半天都不動啊!仔細看這幅畫,中間有兩條略深的豎線,那是因為它是由三幅絹拼接在一起的。《雪景寒林圖》中群峰聳立,深谷中一座寺廟掩映在叢林之中,流水從遠方迂迴而下,圖中並沒有畫出雪來,只是通過留白來表現白雪的感覺,真實生動地表現出秦隴山川雪後的磅礴氣勢。

我只是介紹了天津博物館八件鎮館之寶,還有很多寶貝就不一一列舉了,如果你對這些文物感興趣,可以去天津博物館參觀,門票免費喲!

本文由天涯色影人原創,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天津博物館建館百年 三大鎮館之寶齊亮相
    新華社天津6月1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津博物館1日迎來建館100周年。為慶祝百年華誕,天津博物館推出四大展覽,其中,西周太保鼎、宋範寬雪景寒林圖軸、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玉壺春瓶這三大鎮館之寶真跡真品齊亮相。
  • 天津博物館百年華誕 推出四大展覽三大鎮館之寶
    央廣網天津6月1日消息(記者夏震宇)6月1日上午,「天津博物館成立100周年暨中國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專業委員會2018年會」啟動儀式在天津博物館隆重舉行。中國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專業委員會2018年會的主題是「傳承與發展」。來自全國120家博物館、紀念館以及文博界知名專家學者150名代表,通過講座報告、分組研討,就當今中國博物館發展走勢、博物館發展理念及實踐、博物館人才需求及建設、中國博物館的現狀及未來等闡述觀點、發表意見。
  • 帶你去看G20各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
    今天,《走遍世界博物館》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G20各國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走起!通過這件作品,可以一窺當時武士的武器、裝束與裝備等。。; 國寶簡介:這顆重達86克拉的巨大鑽石,以其罕見的重量和無與倫比的精美成為土耳其託普卡比皇宮博物館最耀眼的鎮館之寶。。
  • 旅歐紀實:在巴黎看博物館「鎮館之寶」
    連續站六七小時看展覽,不是件輕鬆的事。此外還得有強烈的觀賞興趣,否則,就是件「苦差」。所以,多數旅遊者只能匆匆一瞥而過,爾後留下遺憾。而英法博物館會給觀眾以特別關照:備有摺疊椅,方便觀眾攜椅觀看,隨時可在展品前打開椅子坐下細看。筆者對此的感受是,在博物館裡,特別是那些「鎮館之寶」前真該好好駐足細看。不然,如何獲得屬於自己的體驗?
  • 世界著名博物館「鎮館之寶」是如何誕生的?
    各大博物館中牽引了人們最多目光的「鎮館之寶」,又是怎樣誕生的呢?本期「藝術」,聚焦博物館裡的「鎮館之寶」。——編者全世界的很多博物館中,都有一兩件被稱為「鎮館之寶」的藏品。它們往往受到社會的特別關注和尊重,為人們津津樂道,是公眾進入博物館中不得不看的展品,對於初到博物館的公眾來說更如此。
  • 天津有哪些一定要去打卡的博物館,你去過幾個,天津博物館推薦
    今天為大家推薦天津比較知名的博物館,一起來看一下天津有哪些旅遊必去的博物館推薦,你都去過哪些天津博物館一起來看看吧。一:天津博物館在博物館的四樓,是疫情展,展現各方人員在疫情中的努力和奉獻,三樓是天津百年展,展現的是百年來的天津發展史,二樓是文物精品展,從戰國的玉器,到清代的瓷器,還有名家的書畫。一樓是天津的人文由來,從石器時代到現代人類。
  • 天津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周鼎」、「宋圖」、「清瓷」
    天津,「津門」故地。京杭大運河開通之後,成為北方重要的水陸碼頭。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天津被迫開放通商。此後,多國在此建立「租界」,西方文化亦蜂擁而至。受此影響,天津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官辦博物館之一——時稱「天津博物院」。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 四川這6大博物館你可能去過,但鎮館之寶你未必知道!
    旅遊文化產業被人們所重視起來,也許你遊覽過的博物館比較多,那麼四川的這6大博物館你是否去過呢,它們的鎮館之寶你又了解多少呢?一、三星堆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位於廣漢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星堆遺址東北角,展示面積約12000平方米。距離成都40公裡,是一座現代化的專題性遺址博物館,眾多的展品中,鎮館之寶當屬青銅神樹。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無錫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你看啊,它可以讓你靜思、想像、發呆、約會、遛娃、避暑、學習.......絕對是日常生活之外的「詩與遠方」!   就說咱無錫,各大博物館裡藏著好些「有故事的女同學」,件件鎮館之寶都與我們愛著的這塊土地聯繫深遠。你若能讀懂,也就通曉了咱無錫的文化脈絡。
  • 陝西博物館的幾件鎮館之寶,其中一件號稱「能買下半個香港」
    鎏金銀竹節銅燻爐:1981年出土於陝西,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鎏金銀竹節銅燻爐,堪稱鎮館之寶。據推測,應是漢武帝賜給平陽長公主及其丈夫大將軍衛青的賞物。鴛鴦蓮瓣紋金碗:1970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為國寶級文物,唐代。鑲金獸首瑪瑙杯:唐代酒器,1970年在西安市,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可以說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唐代最精美的玉器。
  • 湖北省博物館:我國重要的國家級博物館,最值得的四大鎮館之寶!
    最值得看的是四大鎮館之寶:1978年出土於「曾侯乙墓」的曾侯乙編鐘,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可以演奏中外各種樂曲,它的出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中國冷兵器時代的精品之作越王勾踐劍,至今鋒利無比,在它邊上展出的是「吳王夫差矛」,生前兩人是死對頭,死後兩人的兵器「在一起」;鄖縣人頭骨化石的地質年代距今約100萬年,早於北京猿人的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是元代青花瓷中極其罕見的精品。
  • 疫情過後去倫敦一定要打卡大英博物館
    如旅遊時間較緊可突出重點直奔鎮館之寶展廳參觀,事先做好功課在圖上標註好展廳號以便快速尋找。以下幾件最珍貴文物是應該看的:62號木乃伊展廳埃及木乃伊;4號古埃及展廳羅塞塔石碑;95號大維德展廳中國元青花大瓷瓶及中國展廳女史箴圖(常不展出,不容易看到。
  • 青田這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一座博物館  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  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鎮館之寶」  國際博物館日  讓我們走進這些青田本地的  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  看看這些鎮館之寶吧~  青田石雕博物館  青田石雕博物位於甌南街道火車站上首,展區總面積
  • 博物館日 探尋世界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1977年,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國際博物館協會將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世界頂級博物館,去尋找每一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人類文明寶藏。那故宮的「鎮館之寶」是什麼呢?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說,很難挑出一件代表性的寶貝。這是因為故宮的藏品呈倒金字塔結構,93.2%的文物都是國家珍貴文物,6.4%藏品為普通文物,資料留存僅0.4%。也就是說,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中夠「鎮館之寶」級別的寶貝太多了,幾乎件件都是壓箱底的寶貝。
  • 國家寶藏:12個國內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這件文物實在是太珍貴了,2002年它就位列中國第一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行列。被好好保護起來的它,每天不僅在國家博物館迎接成千上萬的粉絲觀看,還在視頻網站上狂漲人氣。看這桀驁不羈的深邃眼神。看這萌翻全場的渾圓小腳。B站網友@一隻蟬蛹 還特意為它創作了「少年版」的擬人漫畫形象。
  •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文/姜松  [題記]有許多人每到一地,一定要去到當地的博物館看看。而有的博物館。那我們為什麼要逛博物館呢?也許還有第四、第五……第N個要去博物館的理由。  博物館是文化遺產的保存、延續和交流的地方,具體文化多樣性、公益性和非正式教育性,能引領社會大眾,促進社會變化發展。法國思想家託克維爾曾說:當過去不再照亮未來,人心將在黑暗中徘徊。  姜松是博物館專家、中國國家博物館協會會員、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他從小喜歡博物館和藝術史,熱愛旅遊,博覽群書,喜歡研究。
  • 漢中博物館中一件鎮館之寶叫月臺蒼玉,沒有人知道它是幹什麼用的
    「文物」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每一件文物都有其獨特的價值,有待後人去研究發現。參觀漢中博物館時,有一件「特別」的鎮館之寶,是每個人都要去看的,那就是「月臺蒼玉」,但是讓遊客們感到奇怪的是,沒有人知道這個文物是幹什麼用的,「月臺蒼玉」的背後到底藏著怎樣的秘密?
  • 湖北省博物館要上新啦!誰是「鎮館之寶」?你來定!
    11.3萬平方米,展陳面積2.8萬平方米,比現在大一倍,「鎮館之寶」也將隨之擴容。省博聯合湖北日報 推出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以更好地發揮明星文物代言博物館、推介荊楚文化的作用。此次評選旨在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這是博物館人不斷探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