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館建館百年 三大鎮館之寶齊亮相

2020-12-19 新華社

新華社天津6月1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津博物館1日迎來建館100周年。為慶祝百年華誕,天津博物館推出四大展覽,其中,西周太保鼎、宋範寬雪景寒林圖軸、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玉壺春瓶這三大鎮館之寶真跡真品齊亮相。

天津博物館副館長張玲介紹說,這四大展覽分別是《守望文明 百年榮光——天津博物館1918-2018》大型特展、《清代中期繪畫特展》《文海擷珍——天津博物館藏近代文獻展》和《琉光溢彩——王桐發梁世平夫婦捐贈西洋玻璃器展》。

其中,《清代中期繪畫特展》已於5月16日開展,共展出84位畫家160餘件繪畫珍品,呈現清代康熙末至乾隆、嘉慶年間中國畫壇的繁榮多彩。其他三個展覽則在1日同期開展。

張玲說,這四個展覽既有天博百年的發展歷程,又有珍貴文獻的集中展示,既有館藏清中期繪畫精品,更有捐贈者捐贈的精美玻璃器,還拿出了西周太保鼎、宋範寬《雪景寒林圖》、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玉壺春瓶三大鎮館之寶的真跡真品。

天津博物館是一座歷史藝術類綜合性博物館,其前身可追溯到1918年成立的天津博物院,是國內較早建立的博物館之一。其收藏特色是中國歷代藝術品和近現代歷史文獻、地方史料並重,現有古代青銅器、陶瓷器、法書、繪畫、玉器、璽印及近現代歷史文獻等各類藏品近20萬件,圖書資料20萬冊。2007年底對外免費開放,200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為祝賀天津博物館建館百年,中國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專業委員會2018年會也於當日在天津博物館舉行,主題為「傳承與發展」。(完)

相關焦點

  • 天津博物館百年華誕 推出四大展覽三大鎮館之寶
    央廣網天津6月1日消息(記者夏震宇)6月1日上午,「天津博物館成立100周年暨中國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專業委員會2018年會」啟動儀式在天津博物館隆重舉行。中國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專業委員會2018年會的主題是「傳承與發展」。來自全國120家博物館、紀念館以及文博界知名專家學者150名代表,通過講座報告、分組研討,就當今中國博物館發展走勢、博物館發展理念及實踐、博物館人才需求及建設、中國博物館的現狀及未來等闡述觀點、發表意見。
  • 中國航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亮相
    原標題:中國航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亮相 用來確定船舶航行位置的「哈裡森天文鐘」 /晨報記者 鍾暉 英國國家航海博物館珍藏的「哈裡森天文鐘」、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鎮館之寶《大明混一圖》、17世紀荷蘭繪製的《中國地圖》……
  • 南京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千年舍利,重現人間
    知道南京的都知道它曾經的輝煌和曾經的歷史事件,在旅遊南京的時候,我們卻忽略了南京很值得去的南京博物館,今天帶大家了解南京博物館的三大鎮館之寶,其中一件開價十億都不賣。在咱們國內有兩所十分特殊的博物館,特殊在於他們都是直接建在古代的宮殿建築裡,第一所: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另外一所:南京市博物館。
  • 去天津博物館,一定要看這幾件鎮館之寶
    天津博物館創建於1918年,現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收藏各類文物近20萬件。2018年6月1日,天津博物館迎來了百歲的生日,專門展出了一些平時很少示人的鎮館之寶。這樣難得的機會不能錯過,所以我專程去天津博物館參觀了這些珍寶,分享給大家。
  • 五大博物館鎮館之寶:湖南館是「野豬」,臺灣館的居然是紅燒肉!
    博物館鎮館之寶:上海館是從垃圾堆撿的,臺灣館的居然是紅燒肉! 圖一、這是《上虞帖》,又名《夜來腹痛帖》,為晉朝王羲之的書畫作品,大家都知道王羲之是著名的書法大家,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是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 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伯矩鬲亮相燕國歷史文化展
    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伯矩鬲亮相燕國歷史文化展 2019-08-01 11:07:00來源:央廣網
  • 天津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周鼎」、「宋圖」、「清瓷」
    天津,「津門」故地。京杭大運河開通之後,成為北方重要的水陸碼頭。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天津被迫開放通商。此後,多國在此建立「租界」,西方文化亦蜂擁而至。受此影響,天津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官辦博物館之一——時稱「天津博物院」。
  • 觀復博物館的三大鎮館之寶,你了解嗎
    觀復博物館於1996年10月30日獲政府批准成立,馬未都先生為創辦人。2004年實行理事會制。該館設有:瓷器館、家具館、工藝館、油畫館和門窗館。展覽側重開放形式,強調人與歷史的溝通,突出傳統文化的親和力。
  • 蚌埠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 鎮館之寶元青花等首次亮相
    蚌埠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 鎮館之寶元青花等首次亮相   經過4年建設,館舍規模居全省地市級博物館首位的蚌埠博物館新館於26日正式開館。  據悉,蚌埠博物館新館建築面積近34000平米,擁有各類展廳10個,是一座集博物展覽、文物保護、學術研究、社會教育等功能於一體,集中展示淮河流域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的綜合性博物館。
  • 三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一件是「紅燒肉」,一件現代技術無法複製
    三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一件是「紅燒肉」,一件現代技術無法複製隨著近年來考古工作的不斷推進,大量古代文物慢慢向我們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根據我國文物考古的規定,一般在哪裡出土的文物,都是放在當地的博物館進行保護及展出。
  • 西安博物館的三大鎮館之寶
    今日粉絲數:101910月17日周六,下午登小雁塔,然後參觀西安博物院,其前身是為了保護小雁塔而建的文物保護所,後期新建發展為博物院
  • 三大鎮館之寶齊亮相 領略世界文化遺產風採
    本次特展,大足石刻博物館的三大鎮館之寶——釋迦牟尼佛像、觀音像和香爐,首次在成都集體亮相,從更加豐富全面的角度,向觀眾展示大足石刻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的風採。
  • 漳州古城不起眼小巷內藏奇特博物館,低調如謎,有三大鎮館之寶!
    518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旨在強調當今博物館,對於自身定位和功能的新思考和新認識。去一座城市,要了解它,就去當地博物館,包容古今,凸顯城市亮點。但是,在漳州古城除了這些景點之外還有一個比較不為知的迷館——漳州燈謎藝術博物館。它藏在古城不起眼的小巷子裡,如果不仔細看,大都會錯過。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從古代開始,每逢農曆正月十五,中國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 天津博物館百年華誕,範寬《雪景寒林圖》真跡時隔6年再次面世,只展10天!
    此外,天博精品廳經過調陳,拿出了西周太保鼎、宋範寬雪景寒林圖軸、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玉壺春瓶三大鎮館之寶的真跡真品同時亮相!四大展覽、三大鎮館之寶,天津博物館的百歲生日party已經來到了高潮。■ 範寬《雪景寒林圖》領銜三大鎮館之寶,只展10天,要看抓緊!幾天前,也就是5月28日,天津博物館的「耀世奇珍——館藏文物精品陳列」展廳閉館一天,對部分展品進行了調整。
  • 中國美術館"鎮館之寶"悉數亮相建館50周年藏品展
    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記者周瑋)「與時代同行——中國美術館建館50周年藏品大展」20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眾多「鎮館之寶」與「歷史檔案」悉數與觀眾見面。    展覽共展出作品666件,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連環畫、年畫、漫畫、宣傳畫、水彩畫、裝置、綜合繪畫等各門類。
  • 天津博物館百年華誕 四大展覽精彩紛呈
    6月1日上午,「天津博物館成立100周年暨中國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專業委員會2018年會」啟動儀式在天津博物館隆重舉行。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出席並致辭,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浙閩出席,天津市副市長曹小紅出席並致辭。
  • 世界著名博物館「鎮館之寶」是如何誕生的?
    這之中,如大英博物館收藏有在中國被稱為「畫聖」的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中國人可能會認為這是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它若在中國任何一家博物館中都會成為鎮館之寶,可大英博物館的專家以及英國人未必認同。毫無疑問,在一座博物館數以幾十萬、上百萬的藏品中找出一件有代表性的成為「鎮館之寶」,是有相當難度的。難度首先在難於形成共識,其二難在是否能夠鎮得住。
  • 無錫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倪瓚(雲林)(1301—1374年)的《苔痕樹影圖》是鎮館三寶之一。倪瓚是無錫人,他的畫存世不多,地市級博物館很少藏有。  鴻山遺址博物館暨中國吳文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非邱承墩出土的戰國玉飛鳳莫屬。玉飛鳳長3.2釐米,寬2.6釐米,厚0.5釐米,白玉,受沁呈白色,微透明。
  • 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換新顏 多件「鎮館之寶」將首次亮相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房琳 閭斌 文圖 1月18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獲悉,經過近7個月的提升改造,該館文物展廳《周風虢韻——虢國歷史文化陳列》將於1月20日對社會公眾開放。據悉,該展廳佔地面積2100餘平米,經改造重新布局後共展出文物580多件套,其中多件堪稱「鎮館之寶」的一級文物將首次亮相。 據了解,為優化參觀環境,豐富展覽內容,虢國博物館文物展廳於今年7月份實行封閉改造。
  • 沙坪建首個民營湘繡博物館 鎮館之寶揭秘
    運用了二十餘種針法,製作用時近兩年的《洛神繡像》,將成為湖南沙坪湘繡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記者 範遠志 攝    你想看世界上最長、最大、內容最豐富的2008奧運會湘繡長卷嗎?你想一睹愛情女神洛神的芳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