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亮相

2020-12-16 人民網

原標題:中國航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亮相

用來確定船舶航行位置的「哈裡森天文鐘」 /晨報記者 鍾暉

英國國家航海博物館珍藏的「哈裡森天文鐘」、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鎮館之寶《大明混一圖》、17世紀荷蘭繪製的《中國地圖》……由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聯合英國國家航海博物館、荷蘭鹿特丹航海博物館,共同策劃舉辦的「航向世界」特別展昨天開幕。展會集聚了150件世界航海「老古董」,其中,英、荷兩國博物館的許多珍貴展品是第一次「出門」。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今年11月15日。

「航向世界」特別展通過「大航海時代」和「海上絲綢之路」兩個篇章,150件承載世界航海文明、見證歷史滄桑變遷的藏品,呈現給觀眾一個宏偉的海上文明史。

「大航海時代」中的油畫、船模、圖紙、海圖、儀器、設備,分別來自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等,它們在人類航海史上做出過重要貢獻。其中,英國國家航海博物館珍藏的「哈裡森天文鐘」更是展現了機械時代人類精彩絕倫的智慧與技藝。據解說員介紹,「哈裡森天文鐘」製作精美,玲瓏輕巧。17世紀20年代,英國人哈裡森經過20年實驗,製成了這尊可攜式天文鐘,可以用來確定船舶航行的位置。

在「海上絲綢之路」篇章中,從櫓、槳、帆、水密隔艙到貨櫃巨輪,從十三行彩瓷到現代港口裝卸,從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構想,反映了我泱泱大國和平合作、開放包容的歷史胸襟。其中,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大明混一圖》極其珍貴,它客觀反映了當時中國人眼中的世界樣貌。解說員表示,這幅明代世界地圖,以大明王朝版圖為中心,東起日本,西達歐洲,南括爪哇,北至蒙古,是我國目前已知尺寸最大、年代最久遠、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世界地圖,同時也是世界最早描繪非洲的古代世界地圖。全圖沒有明顯的疆域界限,僅以地名條塊的不同顏色來區別內外所屬。圖中著重描繪了明王朝的鎮寨堡驛、渠塘堰井、湖泊澤池、邊地島嶼以及古遺址、古河道等共計一千餘處。在《大明混一圖》上,歐洲和非洲地區描繪得都很詳細規整,筆法流暢。

展會上,出自1690年的義大利威尼斯的一幅《柯羅內利中國地圖》也奪人眼球,它是17世紀世界上出現的對中國描繪最準確的地圖,由耶穌會製作,拉丁文標註,裝飾有繪圖儀器,銅板雕印。圖中較為詳細地繪出中國海岸線、島嶼以及內陸的山脈、河流與湖泊,把整個中國沿海標註為「中國海」。

主辦方透露,為慶祝「中國航海日」,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明天免費開放。當天,館方還安排了親子家庭日活動和特色課堂,觀眾可以前往手工活動室,讓小朋友動手製作「碑文拓片」,或者「青花瓷軟陶盤」,學習文物保護方面的知識。

(原標題:中國航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亮相)

相關焦點

  • 中國22個博物館鎮館之寶
    鎮館之寶:元代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像1955年出土於西城區定阜大街西口,現藏北京首都博物館「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的元代展廳,是首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鎮館之寶:戰國牛虎銅案牛虎銅案於1972年在江川縣李家山古墓群遺址第24號墓坑中發掘出來的戰國時期青銅器。案又稱「俎」,是中國古代一种放置肉祭品的禮器。
  • 天津博物館建館百年 三大鎮館之寶齊亮相
    新華社天津6月1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津博物館1日迎來建館100周年。為慶祝百年華誕,天津博物館推出四大展覽,其中,西周太保鼎、宋範寬雪景寒林圖軸、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玉壺春瓶這三大鎮館之寶真跡真品齊亮相。
  • 中國十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遺留的文物不計其數,如今這些珍貴回憶都保留在博物館中,那我們來看看中國最大保存文物最多的十大博物館。鎮館之寶: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中國國家博物館位於北京市天安門廣場東側,其前身是成立於1912年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現有藏品數量140餘萬件,涵蓋古代文物、近現代文物、圖書古籍善本、藝術品等多種門類。
  • 天津博物館建館百年 三大鎮館之寶齊亮相
    新華社天津6月1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津博物館1日迎來建館100周年。為慶祝百年華誕,天津博物館推出四大展覽,其中,西周太保鼎、宋範寬雪景寒林圖軸、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玉壺春瓶這三大鎮館之寶真跡真品齊亮相。
  • 中國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大盤點
    #國際博物館日#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是儲藏和傳輸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場所,在人類歷史發展中一直發揮著承前啟後的作用。中國作為擁有著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擁有的博物館數量及其文物是世所罕見的。
  • 中國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大盤點
    #國際博物館日#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是儲藏和傳輸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場所,在人類歷史發展中一直發揮著承前啟後的作用。中國作為擁有著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擁有的博物館數量及其文物是世所罕見的。
  • 領略航海文化看臨港新貌 海報直播走進中國航海博物館
    當天,大眾網·海報新聞中國航海日直播欄目走進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帶領網友了解我國航海文化,關注我國航海事業發展。同時,邀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主任、產業發展首席規劃師顧長石現場推介,讓大家在線上了解臨港新貌和產業發展情況。中國航海博物館外貌。
  • 21個博物館鎮館之寶!
    鎮館之寶:元代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像  1955年出土於西城區定阜大街西口,現藏北京首都博物館「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的元代展廳,是首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鎮館之寶:戰國牛虎銅案   牛虎銅案於1972年在江川縣李家山古墓群遺址第24號墓坑中發掘出來的戰國時期青銅器。案又稱「俎」,是中國古代一种放置肉祭品的禮器。
  • 蚌埠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 鎮館之寶元青花等首次亮相
    蚌埠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 鎮館之寶元青花等首次亮相   經過4年建設,館舍規模居全省地市級博物館首位的蚌埠博物館新館於26日正式開館。  據悉,蚌埠博物館新館建築面積近34000平米,擁有各類展廳10個,是一座集博物展覽、文物保護、學術研究、社會教育等功能於一體,集中展示淮河流域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的綜合性博物館。
  • 中國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近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確定。明代德化窯何朝宗瓷雕作品——觀音立像入選其中。     據悉,此次評選活動歷時3個月,先由文史專家在館藏17萬件展品中選出29件文物,再由市民投票,最後由專家確定報政府部門審批通過。評判「鎮館之寶」的標準必須是一級珍貴文物,有重大考古影響,並為公眾所熟知。
  • 遊覽中國航海博物館 感受千年航海歷史興衰
    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中國航海博物館,探尋我國悠久的航海歷史、見識眾多的船舶模型、體會航海與港口的發展、學習海事與海上安全知識、感受海員生活、觀賞軍事航展吧。中國航海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滴水湖畔,地鐵16號線到達滴水湖站後,公交樞紐換乘
  • 北京十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它們在博物館「講述」歲月的故事  看過電影《博物館奇妙夜》的人,在走出影院之後,都會忍不住讚嘆:原來看似「死物」的博物館陳列品,也蘊含著不少動人的故事。坐落在北京城裡的100多家博物館,也大多有各自的「鎮館之寶」,卻往往是「養在深閨人未識」。12月17日,首都博物館聯盟正式成立。
  • 鎮館之寶司馬金龍漆屏亮相
    鎮館之寶司馬金龍漆屏亮相 2018-10-23 17:18:56參與互動    山西博物院舉辦「碰撞融合——長城文化展」  鎮館之寶司馬金龍漆屏亮相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中國最早彩繪世界地圖亮相杭州 為南京博物院鎮館之寶
    2019年4月15日,被譽為中國最早彩繪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亮相位於杭州的浙江美術館進行布展,即將作為該館年度大展「心相·萬象——大航海時代的浙江精神」中最重要的展品面向工作展出,這也是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國寶《坤輿萬國全圖》首次國內其他城市展出。
  • 領略航海文化看臨港新貌 海報直播走進中國航海博物館
    當天,大眾網·海報新聞中國航海日直播欄目走進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帶領網友了解我國航海文化,關注我國航海事業發展。同時,邀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主任、產業發展首席規劃師顧長石現場推介,讓大家在線上了解臨港新貌和產業發展情況。中國航海博物館外貌。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6件文物瑰寶新晉為「鎮館之寶」。元青花四愛圖梅瓶 梁婷 攝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介紹,隨著省博物館三期擴建工程即將竣工,「鎮館之寶」隨之擴容,以更好發揮文物瑰寶代言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他認為,參與「鎮館之寶」評選,拉近了博物館與普通公眾的距離。
  • 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換新顏 多件「鎮館之寶」將首次亮相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房琳 閭斌 文圖 1月18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獲悉,經過近7個月的提升改造,該館文物展廳《周風虢韻——虢國歷史文化陳列》將於1月20日對社會公眾開放。據悉,該展廳佔地面積2100餘平米,經改造重新布局後共展出文物580多件套,其中多件堪稱「鎮館之寶」的一級文物將首次亮相。 據了解,為優化參觀環境,豐富展覽內容,虢國博物館文物展廳於今年7月份實行封閉改造。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