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拼」才會贏的藝術——波普藝術

2020-12-10 騰訊網

波普藝術,當你看到這個詞會想到些什麼呢?跟藝術二字聯繫起來,總有些不明覺厲的意味。

其實「波普」是Pop一詞的音譯,它是Popular的縮寫,意為「流行」。所以波普藝術也應該被理解為流行藝術。我們聽說過流行音樂,流行服飾,流行顏色等等,那麼「流行藝術」也跟它的字面意思一樣,是一種更容易被大眾接受的、流行的、通俗的藝術

波普藝術由來和發展

在英國萌發

一般認為,波普藝術是從1950年代開始,由一群自稱「獨立團體」(Independent Group)的英國藝術家、批評家和建築師開啟,他們對新興的都市大眾文化十分感興趣,對各種大眾消費品進行創作。

1956年,獨立團體舉行了畫展「此即明日」(This is Tomorrow),其中展出了理察·漢密爾頓的一幅拼貼畫《究竟是什麼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

畫裡有手持「POP」字樣的巨型棒棒糖、肌肉發達的健美男子,貼了金屬片胸貼的性感半裸女郎,牆上貼著漫畫《青春浪漫》(Young Romance)的海報,樓梯、沙發、電視機、錄音機、吸塵器、檯燈……

這些都是當時的流行物件,都可以從畫中最顯眼的三個大寫字母得到解釋:POP。這是一種輕鬆愉快的享樂和渴求慾念的轉化。

這幅作品在倫敦的展出普遍被認為是波普藝術的第一次正式亮相,被視為波普藝術的一面旗幟,在藝術史上具有深遠意義。

在美國繁榮

二戰後,美國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經濟體。美國經濟的瘋狂增長導致消費主義肆意發展,為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關注,市場上衍生出各種豐富的廣告及作品創意,都為波普藝術提供了適宜快速發展的現實環境。

二戰後美國豐富的廣告作品

波普藝術將商業、消費與自身緊緊捆綁在一起,成為美國現代商業文化的旗幟。藝術與金錢緊密掛鈎,也許就是波普藝術被詬病「不高貴」的主要原因。

波普藝術定義

理察·漢密爾頓

1957年,英國畫家理察·漢密爾頓為「波普(Pop)」這個詞下了定義:

流行的(面向大眾而設計的),轉瞬即逝的(短期方案),可隨意消耗的(易忘的),廉價的,批量生產的,年輕人的(以青年為目標),詼諧風趣的,性感的,惡搞的,魅惑人的,以及大商業的。

波普藝術流行於街頭,有時候會用到很多誇張的顏色和造型,在很多商品設計中都能發現它的影子。波普藝術也簡單直接,不像博物館中的藝術,需要經過精細揣摩畫中的內涵。它能讓每一個看到作品的人,都能夠欣賞藝術,直接與藝術家達到共鳴。

藝術家從商業社會裡選擇提煉出元素進行創作,讓商業消費品融入藝術,打破藝術和生活之間的壁壘,使得大眾知道我們生活在藝術中,我們從未脫離藝術。

波普藝術風格特點

波普風格並不是一種單純的、一致性的風格,而是各種風格的混合,它追求大眾化、通俗化的趣味,反對現代主義自命不凡的清高。

波普藝術所面對和觀察的是現代商業世界,經常以搬運大眾社會圖形、複製生活原貌作為創作的基本元素

波普藝術實質上始於「拼貼」,因為拼貼手法是其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特徵

對元素不斷進行複製、疊加、重現,從而形成一種特殊的而富有衝擊力的視覺效果。

大量「圓點」和「短線」的運用,構成極具特色的畫面。

波普風的作品中經常會看到飽和度較高的紅色、藍色和黃色,再加上幹練硬朗的線條,塑造出的視覺感比現實事物更強、更具有典型性的形象。

Attention

knock knock(敲黑板)

理論知識學習完畢,該走出去感受一下了

趁著8天大長假

看看POP如何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中

記得來告訴小編喲~~

節後

我們將進一步討論

波普藝術大師們是如何表達的

一起來揭秘POP藝術的魔力吧!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注「華人會資訊」企鵝號。

相關焦點

  • 愛「拼」才會贏的藝術——波普藝術
    其實「波普」是Pop一詞的音譯,它是Popular的縮寫,意為「流行」。所以波普藝術也應該被理解為流行藝術。我們聽說過流行音樂,流行服飾,流行顏色等等,那麼「流行藝術」也跟它的字面意思一樣,是一種更容易被大眾接受的、流行的、通俗的藝術。
  • 設計|優衣庫變時尚的套路:波普藝術!
    凱斯·哈林波普藝術?流行藝術?啥是「波普」?其實就是「Pop Art」(Popular Art)的音譯。你只需看看商場裡的T恤、球鞋、商業空間中的設計、雜誌的封面,甚至看看短視頻,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波普元素在我們這個時代其實是無處不在的。波普藝術的歷史發展和特點其實可以總結為三個部分,掌握了這些特點,你也能創作出波普藝術風格的設計。
  • 為你講解波普藝術,了解如何繪畫波普藝術肖像
    波普藝術肖像模板 - 斯波克先生波普藝術肖像模板 - 斯波克先波普藝術肖像菜單波普藝術肖像課程波普藝術肖像課程計劃波普藝術項目波普藝術肖像模板 - 瑪麗蓮夢露我們的波普藝術肖像課程演示了如何簡化和開發任何圖像以創建經典的波普藝術圖像。按照以下步驟探索如何將蒙娜麗莎的圖像轉換為波普藝術圖標。
  • 致敬波普藝術風格 膠囊系列
    跨界包裝 致敬波普伊夫·聖·羅蘭先生一生熱愛藝術,熱愛收藏。無論是時裝還是美妝,他曾多次將藝術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使美和時尚上升到全新的高度。1965年,聖羅蘭先生的第一個藝術系列「蒙德裡安系列」問世。他以荷蘭畫家皮特·蒙德裡安的經典畫作為靈感,設計了一系列無袖連衣裙,被形容為「像畫作一樣完美的藝術品」。
  • 安迪沃霍爾的波普藝術
    波普藝術在西方興起於20世紀60年代初期,興盛於60年代中、末期。由於涉及的藝術家眾多,傾向、風格的多樣化使西方的評論對它的界定也不盡一致。我認為英國被稱為「波普之父」的漢密爾頓的解釋很有代表性。他曾在一封信中寫道:波普藝術是通俗的、短暫的、可放棄的、低成本的、批量生產的、年輕的、詼諧的、噱頭的、刺激的。這個定義雖說是對波普概念的外延做了詳盡的描述,但它無疑是恰當的。
  • 波普藝術在中國
    這位美國波普藝術的先行者,將舊報紙、老照片、廢紙盒、舊輪胎、爛繩頭、破麻袋、紙頭布片、瓶瓶罐罐,佔滿了中國美術館一層的三個大廳。當時的盛況讓藝術界人士至今記憶猶新。評論家鄭勝天回顧說:「勞申伯格帶著中國觀眾一步走過100年的西方現代藝術史。中國人需要知道他們的鄰居在做什麼,他們的面貌是什麼。」
  • 晉江經驗:愛拼才會贏
    (原標題:晉江經驗:愛拼才會贏)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改革開放40年,晉江從一個土地貧瘠的貧困縣,發展成為全國最具經濟活力的縣級城市之一,連續24年領跑福建縣域經濟。 早在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在總結「晉江經驗」時就指出,各地在學習借鑑晉江經驗時,必須認真學習借鑑晉江人民的這種「敢拼、愛拼、善拼」的精神與經驗。 十六年過去了,晉江人「愛拼才會贏」的獨特精神氣質,正在新時代孕育著更多的發展碩果。
  • 能看得懂的波普藝術
    一起來感受一下波普藝術的魅力吧 「複製」難道就不是藝術了麼 安迪·沃霍爾是波普藝術的標誌性人物 創作了金寶湯罐頭、可口可樂、黃色香蕉等作品 最著名的作品非《瑪麗蓮·夢露》莫屬
  • 「又潮又有錢」的波普藝術
    但就是安迪·沃霍爾的這幅《瑪麗蓮·夢露》,成了波普藝術不朽的傑作,所以這到底是個什麼藝術?簡單來說,波普藝術起源於二十世紀中葉的英國。因為美國的兩種社會根源:「流行」和「金錢」催生了波普藝術更加的繁盛。想要看懂又潮又有錢的波普藝術也不難,我們就從它的幾位藝術代表來看看:波普藝術是怎麼「不正經」的?
  • 平面設計——波普藝術
    波普藝術是一種藝術運動,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並在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和英國蓬勃發展,從流行和商業文化的來源中汲取靈感。 而波普藝術在平面中的運用主要是以下元素: 消費理念和物質主義
  • 佛山嶺南天地迎BRITTO波普藝術狂歡節開幕 揭秘四大打卡點
    當擁有嶺南風格古文化建築群的佛山嶺南天地,與具有熱情濃烈色彩的波普藝術碰撞在一起,將擦出怎樣的火花?   由嶺南天地聯袂BRITTO匠心呈獻的 「LOVE BOOM! 愛·爆炸 嶺南天地 x BRITTO 波普藝術狂歡節」於7月12日至9月9日登陸佛山,帶來多個有趣的波普打卡場景和經典BRITTO波普藝術作品,通過摩登前衛的波普藝術表達愛與色彩。
  • 愛拼才會贏,順便說一說很少說的閩南語歌曲
    還是這兩天學習脫貧攻堅報導而想到的,也在前段時間熱播劇《山海情》裡又被用到,去年的電影《奪冠》裡也出現過,正是這些現實和藝術作品都透露出一種精神認同:愛拼才會贏。「愛拼才會贏」這句勵志話語,來源於民間口語,但形成傳播應該是來自葉啟田演唱的一首閩南語歌曲,由陳百潭作曲填詞,發行於1988年。這首歌體現了閩南人熱愛拼搏的精神,代表的更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奮鬥精神。閩南語歌,我一直並不太感冒了。
  • 【美術】能看得懂的波普藝術
    從西方興起流行 隨著不同文化之間的不斷融合更新 逐漸發展成為全球化的藝術現象 今天,通過幾位波普藝術家代表人物 一起來感受一下波普藝術的魅力吧 「複製」難道就不是藝術了麼
  • 設計|優衣庫變時尚的套路:波普藝術!
    凱斯·哈林波普藝術?流行藝術?啥是「波普」?其實就是「Pop Art」(Popular Art)的音譯。你只需看看商場裡的T恤、球鞋、商業空間中的設計、雜誌的封面,甚至看看短視頻,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波普元素在我們這個時代其實是無處不在的。波普藝術的歷史發展和特點其實可以總結為三個部分,掌握了這些特點,你也能創作出波普藝術風格的設計。
  • 為你講解波普藝術,了解如何繪畫波普藝術肖像
    波普藝術肖像模板 - 斯波克先生波普藝術肖像模板 - 斯波克先波普藝術肖像菜單波普藝術肖像課程波普藝術肖像課程計劃波普藝術項目波普藝術肖像模板 - 瑪麗蓮夢露我們的波普藝術肖像課程演示了如何簡化和開發任何圖像以創建經典的波普藝術圖像。按照以下步驟探索如何將蒙娜麗莎的圖像轉換為波普藝術圖標。
  • 114件波普藝術畫作 闡釋「你就是藝術」
    深圳商報記者 杜翔翔 熟悉波普藝術的人應該對安迪·沃霍爾不陌生,這個在圈內名號如雷貫耳的人物,是與莫奈、畢卡索齊名的20世紀家喻戶曉的藝術大師和西洋當代美術之父。他曾以3.8億美元的年度成交額位居藝術家拍賣成績排行榜榜首。
  • Perrier×村上隆:波普藝術的奇妙色彩
    被譽為「波普藝術之父」的漢密爾頓曾經說過:「波普藝術應該具備的品質是通俗、短暫、可消費性、便宜、大批量生產、年輕的、機智詼諧的、性感的、詭秘狡詐的、有刺激性和冒險性的、大企業式的。」通讀下來不難發現,有異於傳統的波普藝術竟充滿著一種濃鬱的「世俗感」,然而,正因為這獨有的直白和對藝術的全新定義,才讓波普藝術能夠在時尚領域保留著經久不衰的地位。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波普藝術,之所以有著如此之大的名聲,離不開當時藝術界最有名的藝術家——安迪·沃霍爾。
  • 波普藝術之父:理察·漢密爾頓
    阿爾斯泰·蘇克(Alastair Sooke)寫道,波普藝術通常被認為是典型的美國藝術形式主題為波普藝術的百事達展覽「世界越來越流行」(The World Goes Pop),將於9月在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開幕。通常,波普藝術被理所應當地認為是典型的美國藝術現象,這個看法似乎理由充分。
  • 電子薩克斯演奏《愛拼才會贏》的方法
    《愛拼才會贏》是一首膾炙人口的閩南語歌曲,由陳百潭作曲填詞,由臺灣歌手葉啟田首唱。昨晚我用電子薩克斯演奏的《愛拼才會贏》已經上傳到百家號「張效賢薩克斯」公眾號中,伴奏是原版伴奏C調,背景圖片是周軍拍攝。
  • 淺議波普藝術對現代商業插畫的影響
    插畫藝術在我國九十年代波普藝術才流行開來,並很快出現了「豔俗藝術」「政治波普」等新名詞。波普藝術的作品使用一種詼諧的態度反映了中國社會的物質欲望、精神信仰以及時代的烙印。  波普藝術使藝術更加貼近大眾、融於社會,使藝術成為並非上流貴族階級的專用,引領了一種新的視覺形式,倡導人們放棄傳統的消費觀念,接受一種無節制的消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