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 峰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經結束了,高考成績隨之陸續公布,高考錄取線也塵埃落定,就在高考成績公布的瞬間,高考狀元也紛紛湧現,有各省市高考狀元,也有各地州市的高考狀元,還有縣區的高考狀元,又分出一個文科狀元,理科狀元,還有文科前三,理科前三,可以說是五花八門,一應盡有。
其實,公布高考狀元本身就是社會公開的需要,也是給人們的一種提醒,尤其是對孩子教育方面,有借鑑意義,更是對那些狀元們的激勵,從中看到他們自身的價值之所在。
不過,公布高考狀元本身有益也有壞處,高考狀元成為了一種社會炒作,藉此可以對學校是一種宣傳,而且也是對高考教育本身的一種質問。因此,國家已經叫停了高考狀元炒作,尤其是高考成績公布後,不再對高考狀元做重頭報導。這既是對高考狀元本身隱私的保護,也是對社會的負責,而且也是別把高考妖魔化,高考狀元異化。
儘管如此,今年高考成績公布後,各地的高考狀元炒作,依然馬不停蹄的來了。先是甘肅一家媒體,就在高考成績公布的當天下午,已經通過微信公眾號報導了本省高考狀元,第二天的該省的,一都市類媒體,對高考文理科狀元和前三,都進行了大塊頭報導。
此後,也有其他一些省份的媒體對本省高考狀元進行子狂轟亂炸式的報導,諸如浙江,黑龍江,山西,雲南,福建,貴州,河北,內蒙古等,似乎每個省市都沒有拉下。
那麼,為什麼會在國家相關部門兩三強調,不讓對高考狀元炒作的當下,依然有人炒作高考狀元,到底是誰炒作高考狀元?其實,炒作高考狀元是社會各方面的需要,也是那些高考狀元的家庭和孩子的需要,而且也是一些媒體的需要,更是那些學校的需要。
事實上,高考是一種國考,而且也是每個孩子十年寒窗後獲得的喜悅和成績,那麼經歷了煎熬 ,也經歷了苦難,一旦有成績,就是最大的喜悅,也是最大的成績,要與家人分享,也要與社會 分享,這就如同當今的微信朋友圈一樣,總是要分享一下自己的成績和喜悅一樣的,正是出於這樣的需要,媒體採訪時,高考狀元們紛紛樂意接受採訪,也是大談特談自己的經驗,似乎,這才是真正的高考一樣。
一些學校為了提高知名度,打造百年老校,打造「精英製造」,更有利於招生需要,對於高考狀元落入自己學校後,可以說是喜不自勝,匆匆忙忙都要告訴媒體,吸引媒體來報導,來宣傳,在宣傳了高考狀元的同時,也宣傳了學校,可以說是名利雙收,更是讓學校出名,也是讓教師獲得榮譽,也讓校長身份倍增,炒作也就成為學校的急需,也成為學校的一項重點工作。
對於媒體來說,要給公眾提供最新最有價值的新聞,那麼高考狀元都是社會各方需要的,也是大家茶餘飯後的最好談資,看誰家孩子怎麼樣怎麼?高上什麼大學了,考了狀元了等等,作為媒體對其進行必要的報導也是一種新聞需要。但是有些媒體不等學校叫,更不等家長說,早早通過關係,拿到了高考狀元的名單,然後馬不停蹄,兵分幾路,到高考狀元家裡去採訪,或打電話,或直接到現場,幾乎是不惜血本,為了有價值的新聞,所有的付出都值了。有些媒體幾乎是幾個版的專版,有些可以是大部頭的報導,而且隨之而來的是贊助,更是廣告效應,既提升了媒體自身的關注度,也提升了媒體自身的價值,正是出於這樣的利益關係,炒作高考狀元,成為了媒體的必需。
高考狀元也好,前三也好,都是那些學生學習用功刻苦獲得的成績,既有喜悅,也有一份驕傲,作為媒體和社會,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報導也是必要的,讓社會和家長及其學生們學習他們的優點,學習他們的學習經驗,也未嘗不可,但要適可而止,更要報導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不要「眉毛鬍子一把抓」,有價值沒價值,一轟而上,不問青紅皂白,這樣的炒作沒有意義,更無價值,反而會引起大家的不滿,也讓大家形成了視覺疲勞。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齊魯網立場,僅供參考。】
建行特約齊魯時評,歡迎投稿!
投稿郵箱:
qilushiping@iqilu.com;
網上投稿;請關注
齊魯時評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