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炸美利堅,日本六發巨獸G10N「富士山」重型戰略轟炸機

2020-12-11 騰訊網

二戰隨著戰爭進程的不斷推進,軸心國日漸不利的局勢已經可以預判最後勝負,總體戰爭潛力弱於同盟國特別是美國。想要翻盤重新佔據戰爭初期有利態度,對於德國、日本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前者以閃電戰快速取得歐洲戰場優勢,但卻在蘇聯連遭敗績退守本土。後者憑藉航母以及戰術應用的突然性,在珍珠港將美國太平洋艦隊打了個落花流水,獨霸太平洋沒多久就被發揮出戰爭潛能的美國一路錘回本土。

隨後二戰軍工狂魔身份曝光的美國,打造出無數遠程戰略轟炸機對兩國展開戰略轟炸,前期由B-17、B-24等充當主力,後期由更先進載彈量更大的B-29接手。在美國長時間戰略轟炸下德國、日本叫苦不迭,雖然兩國都有意報復轟炸美國本土,但現實情況是前者和美國遠隔大西洋,後者和美國中間擺了個大平洋,想炸也是有心無力。

當然,這兩個難兄難弟既然有侵略世界的野心,同樣也有撥除眼中釘——美國的決心,光挨打不還手的事情肯定忍不了。於是德國造出了漢斯版B-29——Me-264超遠程戰略轟炸機,造型酷似B-29、性能實現完美超越。最大起飛重量56噸、最大飛行速度560公裡/小時、最大航程15000公裡,只是二戰後期德國實力不允許原型機被炸毀在地面,Me-264就此失去遠徵美利堅的機會。

Me-264超遠程戰略轟炸機

作為盟友,同病相憐的日本同樣有轟炸美利堅的需求,也需要一款能夠飛越大洋(太平洋)的重型轟炸機,它就是——中島G10N1 「富士山」重型戰略轟炸機。

研製背景

正如前面提及,太平洋戰爭在日本一手操辦下越打越激烈,實力不濟利用偷襲佔了一把便宜,然後就被轟的雞飛狗跳。光挨打卻沒有還手之力的日本開始了各種騷操作,比如:利用大西洋西風帶,將攜帶有炸彈的熱氫氣球放飛到美國,然後在定時器作用下投放燃燒彈和炸彈。還有以潛水艇攜帶小型飛機,抵近美國海岸線進行轟炸,可以想像以這種數量和規模進行攻擊,所帶來的傷亡幾乎可以忽略。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42年9月,日本伊-25號潛艇攜帶零式水上偵察機成功對美國俄勒岡州進行了「轟炸」。該機太過於小巧僅能攜帶兩枚30千克或者兩枚76千克炸彈,破壞力有限不過意義卻相當重大,這是迄今為止外國軍用飛機攻擊美國本土唯一成功案例。

放飛艦載零式戰鬥機

相比接下來的計劃這些統統都是小兒科,1942年初,還沉浸在珍珠港大勝的日本國民中有一個相對清醒者,他就是中島飛機公司經理中島知久平。作為資深航空從業者對美國航空工業潛力相當了解,此時已獲悉美國正在打造B-29戰略轟炸機(1940年開始研製),預計可能在兩年之後具備對日本本土轟炸能力。為扭轉預想中可能出現的局面,他提出了一個Z型機計劃,以大航程機群遠徵美國進行轟炸(甚至空降作戰),打擊工業設施和航空基地以遏制美國將要發動的攻勢。

Z型機計劃包括三種機型:轟炸型、雷擊型、運輸型,中島知久平雖然看出問題所在但解決的方式有點過於狂熱。他寫了一份長篇文章《必勝戰策》,計劃以4000架Z轟炸機,2000架Z掃射機,5000架Z運輸機,分批次空降300萬陸軍攻佔美國。這個想法過於誇張大家就呵呵帶過,我們還是了解該計劃中的遠程Z轟炸機,作為航空後起之秀二戰日本在大型轟炸機上還是頗有建樹。

看下面對比圖,接下來要研製的G10N「富士山/富嶽」重型戰略轟炸機,大小性能超過B-29已經接近戰後研製的B-36以及B-52。

對比圖

研製歷程

1942年,隨著Ki-77洲際飛行驗證機研製成功,高達18000千米的航程解決了日本與美國之間往返可能性。也為海軍研製超級洲際轟炸機提供了技術基礎,深受鼓舞的日本海軍決定由中島公司進行預研,並於1943年4月,正式啟動代號G10N1「富士山/富嶽」重型戰略轟炸機研製,也就是Z型機方案中的超級轟炸機。

Ki-77洲際飛行驗證機,雙發單垂尾,最大起飛重量16725千克、最大飛行速度440千米/小時、最大升限8700米、機組成員6-8名。

Ki-77洲際飛行驗證機

G10N1「富士山/富嶽」重型戰略轟炸機,初始設計參數如下:機長45米,翼展65米,機高12米,空重673噸。飛行速度680千米/小時( 7000米下高度),最大升限12480米,載彈20噸時航程可達16000千米。大家都沒看錯這是二戰日本推出的遠程轟炸機方案,空重比安-225最大起飛重量640噸還大,載彈20噸高達16000千米航程也遠超B-29水平,同樣比樓上的德制Me-264更牛,不知道活塞發動機驅動這麼大個飛機費勁不?

在中島主持下,大量優秀設計師加入設計團隊,並給出了多款符合要求的設計方案,我們提取兩款接近風格。分別是:太田製作所陸軍機設計部的雙垂尾、後三點起落架式方案;小泉設計所海軍機設計部單垂尾、前三點起落架式方案。

太田製作所方案三視圖

兩者都是六發布局,從航空發展趨勢看前三點式起落架絕對是上上之選,毫無疑問小泉設計所方案更符合需求。

小泉設計所方案三視圖

1943年9月,日本陸海軍技術委員會開始了具體細節討論,海陸馬鹿圍繞著自己關注的性能爭吵不斷。最後決定在原有方案基礎上進行調整,性能終於回歸到現實:升限15000米、搭載5噸炸彈續航超過1萬千米,最大起飛重量160噸。1944年1月,G10N1「富士山」重型戰略轟炸機開始正式試製,成為海陸兩軍合作項目。

G10N1「富士山」重型戰略轟炸機

不過這種性能的超級洲際轟炸機涉及面太廣,除中島公司全盤負責外,三菱、川西等公司都投入大量精力配合研製,包括提供5000馬力發動機、萬米高度轟炸瞄準器等。其實簡單概括主要涉及兩個方面問題:減重、配套大推力發動機。

首先,由於飛機起落架設計複雜單個機輪甚至超過1噸重,為減輕重量和結構複雜性設計了可拋式機輪。起飛時利用多排主輪起飛,升空後將外側主輪和起落架投擲到地面,執行完任務後因載重減輕可以用內側單式主輪著陸。這種設計和同期Me 264戰略轟炸機基本一致,注意看下圖Me 264可拋式外輪,紅圈處外側機輪可以在升空拋棄減輕重量,不知道日本是不是在盟友那裡進行了抄襲。

Me 264可拋式外輪

和德國另一款阿拉多Ar 234「閃電」轟炸機也類似,採用可拋式三輪滑車輕載上天,然後依靠滑撬降落。

阿拉多Ar 234「閃電」轟炸機

其次最重要的發動機研製就顯得更加複雜,大推力發動機是實現飛行性能的重要保障,原計劃採用發-54四排星型氣冷36缸發動機(5000馬力)。這是由雙排18缸星型氣冷發-44(2500馬力)串聯而成,兩兩相加雖然功率達到但散熱成了一個大問題,於是還是退而求其次選擇先以發-44作為過渡,最後再配套更成熟的發-50發動機(三菱雙排星型22缸空冷發動機)。發動機採用4葉螺旋槳,並採用共軸反轉技術,這樣的好處是就算發動機轉速低也能輸出較大功率。

其實二戰日本在航空技術創新方面並不錯,只是缺少深厚的工業基礎及沉澱,再加上黔兵窮武國力不濟,短期內要完成可用的大功率發動機有點難度。

發-54型發動機

其他創新設計還包括:艙室加壓(高空飛行必備)、自封油箱、高空廢氣渦輪增壓發生器等等,由於該機型實際並沒有造出實機,更詳細的分布說明以後來的想像圖進行解析。以下圖為例進行主要部件介紹(序號加備註):(2)轟炸\地形偵察導航雷達、(5)主起落架,紅圈處是可拋式外側機輪、(8)輔助動力,三菱「燃330噴氣引擎」(噴氣式發動機出現後,經常可以看到這種設計風格,主要用於大載重輔助起飛)、(27)防彈油箱。

G10N1「富士山」重型戰略轟炸機

自衛武器包括:機首\尾雙聯裝20毫米機炮、機頭\機身上方20毫米旋轉機炮塔、另有機身後方下部20毫米遙控機炮塔(「玉3」型射擊瞄準雷達)。機腹炸彈艙也可以攜帶燃油(副油箱),根據任務性質不同擴展航程。

G10N1「富士山」重型戰略轟炸機

結語

1943年底前,G10N1「富士山」重型戰略轟炸機完成圖紙設計,並製造出一個全尺寸木製模型。但是戰局已經不受控制,隨著後續馬裡亞納海戰、塞班島戰役接連失敗,日本已無力實現這麼龐大的遠程戰略轟炸機計劃。在美軍逐島反攻下步步逼近日本本土,對於軍方來說櫻花系列自殺飛機、魚雷也許更符合實用,因此G10N1「富士山」轟炸機計劃終歸下馬。

G10N1「富士山」重型戰略轟炸機

這款預計用於戰略轟炸美國催使其無力進攻的機型,最後沒能像美制B-29一樣以戰略轟炸徵服日本,反而在一片本土決戰、一億玉碎中煙消雲散。

最後再梳理一下G10N1「富士山」的預想性能:最大起飛重量122噸、最大飛行速度780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15000米以上。最大航程有三種配備方案:載彈5噸(航程19400千米)、載彈10噸(航程18000千米)、載彈15噸(航程16500千米)。

G10N1「富士山」重型戰略轟炸機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太猛:要爆破富士山 引發地裂讓日本徹底消失 天皇沒敢吭聲
    蘇聯其實也有一個摧毀日本的計劃,而且這個計劃比美國的曼哈頓計劃投擲原子彈更加瘋狂。也更加直接,當時,蘇聯為了完成戰略轟炸,還在專門研發PE-8型戰略轟炸機。蘇聯的計劃是使用500架這種重型轟炸機轟炸日本,但是目標不是城市,也不是工廠,更加不是軍事基地。
  • 二戰歐洲戰場的明星,波音研製的重型轟炸機——B-17「飛行堡壘」
    從此轟炸機開始以金屬為為材料,美國更是在二戰前期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全金屬機身的4發轟炸機B-17。二戰期間,B-17轟炸機可是在歐洲空中成為了轟炸法西斯重要的遠程四發重型轟炸機。今天的主角就是B-17轟炸機,我們來回顧下在二戰時期立下輝煌戰功的B-17轟炸機。
  • 蘇聯計劃500架轟炸機引爆富士山:讓此國在地圖上消失
    二戰後期,除了美國對日本的原子彈轟炸計劃,其實蘇聯也有一個類似的計劃,而且更加瘋狂,更加狠毒。如果這個計劃能夠實施,那麼日本將火山大爆發,繼而引起大地震,日本這個國家和民族將會在地球上徹底消失。蘇聯的計劃就是集中500架戰略轟炸機,對富士山火山口進行密集轟炸,然後喚醒這座火山,人為的引發火山大爆炸。這個事情很多軍迷以為僅僅是蘇聯軍方天馬行空的想法,也就是放放嘴炮罷了。
  • 俄在遠東組建第二支戰略轟炸機航空師 將巡航關島夏威夷等附近海域
    資料圖:日本防衛省8月19日發布稱,中國轟-6轟炸機和運-8警戒機以及俄羅斯圖-95轟炸機同一天出現在在日本周邊海域,引起日本自衛隊的高度關注。圖為日本防衛省8月19日發布的消息,稱發現一架中國空軍運-8警戒機和兩架轟-6轟炸機在東海及日本海飛行。(中新網10月8日電)據外媒報導,俄羅斯日前完成在遠東地區組建新的重型轟炸機航空師的任務,主要用於巡航日本海、夏威夷群島、關島等附近海域。
  • 戰略轟炸「三劍客」,卻集體淪為空中加油機:英國3V轟炸機
    這讓世界進入了核武器時代,早先二戰那種轟炸機鋪天蓋地的「戰略轟炸」已經失去了威懾意義,但是只要有1架轟炸機穿越敵方戰線,在任何一個城市投下1枚炸彈,就有可能徹底摧毀一整座城市。 對於戰略轟炸,英國似乎有著特別的理解。
  • 如果沒有原子彈,日本可能就沒了—蘇聯恐怖的富士山計劃
    電影美軍血戰鋼鋸嶺 美國在硫磺島戰役後,付出了比日軍傷亡還要多的教訓,認為直接登陸日本至少會有100萬盟軍傷亡,則根據李梅計劃派出成千上萬的轟炸機,在1945年3
  • 蘇聯的「TB-3」重型轟炸機,演化「空天母艦」,為何最終無法成功
    在上個世界就曾出現過類似的武器裝備,它就是蘇聯「TB-3」重型轟炸機。蘇聯空天母艦雛形蘇聯軍隊1932年受命組建重型轟炸兵團,至1938年蘇聯擁有超400架「TB-3」飛機,成為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重型轟炸機部隊。
  • 帝國末日:東京大轟炸後的日本
    1944年2月,美國陸軍航空兵20轟炸機集團從美國本土轉移到了印度城市加爾各答,他們最主要的任務便是轟炸日本本土。01.轟炸東京的B-29遠程戰略轟炸機02.剛開始在印度修建B-29轟炸機機場時,不少當地的婦女都參加了勞動03.修建印度B-29轟炸機機場跑道時,徵集了很多當地的勞工04.為了欺騙日本空軍的偵查,機場周圍設置了許多假的防空炮05.而為了歡迎女兵們來到印度,美軍B-29轟炸機部隊還舉行了人力車載人競賽的活動為了轟炸當時亞洲的共同敵人日本
  • 二戰中日本上空的「陰霾」,美國B-29戰略轟炸機
    B-29轟炸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空軍的生力軍之一,也是二戰中亞洲戰場中的主力戰略轟炸機,並且在當時,這款轟炸機是世界各國中最大型的戰機,同時也是最先進的戰機,所以在當時,B-29轟炸機被稱為是最強轟炸機。
  • 若按照另一計劃,日本將更慘!
    但是二戰時,日本制訂了「宏偉的計劃」,以中國東北為跳板,侵略全中國,北上打敗蘇聯,南下侵略東南亞,印度,進而是全世界。儘管日本敗局已定,但日本卻仍然拒絕投降,叫囂要進行「本土決戰」,揚言「億人玉碎」,要讓登陸的盟軍付出沉重的代價。為儘快消滅負隅頑抗的日本法西斯,美國和蘇聯各自製定了一套完整的攻日計劃,兩份計劃簡直可以稱得上 「瘋狂」。
  • 《戰地1》轟炸機投彈轟炸及飛行技巧總結
    這款轟炸機以其令人咋舌的轟炸覆蓋面和有效殺傷面積成為天花板強拆固定AA的最佳選擇,其彈指間AA灰飛煙滅的功力令人乍舌,而連炸帶燒的轟炸方式令無數庸醫只能看著烈焰火海中被烤的外焦裡嫩的隊友屍體瑟(chui)瑟(xian)發(yu)抖(di)。 作為目前出場率最高的轟炸機證明了其最優的新手友好性,而成功投彈後敵軍嬌軀所發出噼裡啪啦的亂響更是令人慾罷不能。
  • 東京大轟炸舊照:轟炸機如小雞下蛋丟炸彈,轟炸後的東京滿目瘡痍
    世人皆知,在1945年日本遭受了2顆原子彈的攻擊,之後不久其便宣布投降;然而實際上造成日本人最大傷亡的攻擊行動,不是原子彈襲擊,而是71年前的東京大轟炸。圖為飛往日本東京準備大轟炸的美國B-29轟炸機。
  • 史上著名的沙俄勇士,世界首款四發轟炸機,一戰時難遇對手!
    【瘋狂機械控第495期】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只有俄羅斯擁有大型多引擎轟炸機。當時,交戰國家執行空中轟炸任務的是偵察機或水上飛機,這些飛機改裝成為轟炸機,但它們載彈量小、航程短、投彈精度差,稱不上是真正的轟炸機。而俄羅斯「伊利亞穆羅梅茨」重型轟炸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飛行器,絕對是俄羅斯航空業的巨大勝利。
  • 美國為什麼不轟炸日本皇宮,打敗日本的不是原子彈
    美國為什麼不轟炸日本皇宮,打敗日本的不是原子彈光亭摘要:一說到打敗日本,哈美的人就會說是原子彈,哈蘇的人則說是蘇聯出兵東北,這兩個其實都不是決定性的原因,真正打敗日本的原因,一是對日本本土的戰略轟炸,二是封鎖日本本土的「飢餓作戰」行動。而本文所介紹的就是對日戰略轟炸的重頭大戲——火燒東京!
  • 號稱吞金巨獸—美國B-2戰略轟炸機,飛一小時需要多少錢?
    B-2隱身戰略轟炸機,它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款具備有隱身能力的戰略轟炸機,而它的技術先進性也不是像圖160這樣的轟炸機可以比擬的。因為這兩者根本就屬於不同代的機型,而它們的突防轟炸方式也根本不一樣。比如像圖-160、B1-b這樣的轟炸機,它們主要利用的就是超音速突防,也就是利用超音速在極短的時間內突防是至敵方境內,然後在對目標丟下一大堆炸彈之後就「逃之夭夭」。而B-2隱身轟炸機的突防方式就不同了,它所利用的就是隱身突防,也就是利用它極致的隱身性能奪過敵方對空探測雷達,悄無聲息的突防是敵方境內進行轟炸,再完成轟炸任務之後在利用隱身性能進行返航。
  • 二戰時期德國He 111型轟炸機進口到中國的實戰記錄淞滬上空的鷹
    然而當時在能夠起飛的戰鬥機中除美國為主霍克系列戰機外,重型轟炸機基本上不足30架,能夠起飛看的不足一個大隊10架的轟炸機編隊,而支撐起當時中國空軍的戰略轟炸任務的卻是當時1935年在德國意外撿漏的德國He 111型轟炸機,這批轟炸機採購時間比美國的馬丁B10中型轟炸機還要早一年左右,1935年德國亨克爾公司以客機名義開發出了He 111型,因為當時的時速達到了
  • 二戰如沒有美國的兩顆原子彈,蘇聯啟用這一計劃,現今日本早沉到海底
    若計劃成功實施,則可以直接毀滅日本!蘇聯制定的這個瘋狂的計劃叫做「引爆富士山計劃」。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戰鬥機對日本的富士山一帶進行轟炸。而轟炸富士山一帶就能讓日本毀滅? 日本富士山一直是個不穩定因素 蘇聯在1991年解體之後公布了一批解密文件,其中就包括二戰中蘇聯制定的絕密計劃——引爆富士山。
  • 日本轟炸機百年發展史,日本開發出唯一以潛艇作為母艦的轟炸機!
    歡迎來到【有觀點大歷史】進行考證、整理的大系列——日本百年轟炸機盤點!百年來日本轟炸機款式眾多,觀史君將分多期盤點,關注我的百家號,持續獲取更多內容!圖為川崎九九式雙擎輕型轟炸機,空重4.5噸,最大起飛重量6.7噸,搭載兩臺1130馬力發動機,時速505公裡,配3挺7.7毫米口徑機槍。
  • 二戰日本媲美德國戰機,專門撞擊美國戰略轟炸機,還能安全返航
    有網友問:二戰時日本有哪些設計比較成功,沒有太大槽點的武器? 在諾門坎戰役以後,日本陸航要求研發一種防禦力,機動力和火力都得到提高的中型戰機,並且交給了土井武夫來負責。這種飛機很像德國的BF109戰機,就連美軍第一次在紐幾內亞遇到這種戰機,都以為德國出口了BF109戰機給日本,還給這種戰機起了一個外號,叫和式梅塞施密特。其實這種戰機在日本叫三式飛燕戰機。採用了與德國戰機一樣的液冷發動機,還有流線外形。
  • 二戰日本的「大炮鳥」:B-29忌憚的對手,Ki-102/108重型戰鬥機
    在二戰時期,日本的航空軍事力量中,最出名的應當是零式艦載戰鬥機。但是零式艦載戰鬥機也只是在二戰早期美軍還未研究出對策方法時佔了優勢,到了二戰中後期,美軍開始對日本本土進行大規模轟炸,在攔截B-29這種轟炸機時,零式艦戰便顯得十分吃力,此時的日軍才開始大規模應用雙引擎重型戰鬥機,而本文的主角KI-102重型戰鬥機便是其中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