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2月,我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為15173元/平方米,環比下降0.24%。報告中還指出,穩定地價、房價和預期的樓市調控基調不會改變。筆者認為,樓市應該是一個穩定的下行通道,但不會突然大幅下跌。
買房成了很多人的終身目標,年輕人想結婚就得買房。有些家庭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而買房,自古以來,我國「有房就有家」的觀念根深蒂固。那就現在而言,該不該買房呢?現在買房划算嗎?如果說,你已經擁有了50萬,你會選擇買房還是存在銀行呢?
不知道大家對於50萬的概念是什麼?50萬雖然不是小數目,但也不算太多。不多,因為百萬富翁在當今社會非常普遍,更不用說50萬了。雖說50萬並不是很多,但普通工薪階層要想存到50萬,也並沒有那麼容易。目前,我國工薪階級的工資一般在3000—5000元左右,即使最高工資是5000元,不吃不喝也要12年才能掙到50萬元。然而,我們知道,人是不能不吃不喝的。如果賺一半錢,花了一半,要想攢50萬元需要20年的時間。一個人能活多少年?因此,如果現在有50萬元現金,其實已經不少了。
在三四線城市,房價大多在1萬元以上,所以50萬元可能買一套小房子。但是,大多數年輕人在一二線城市工作,他們的工作和房子不在同一個城市,所以根本不能住。因此,很多人可能想咬緊牙關,多攢錢在一二線城市購買。
如今,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大多數城市的房價逐漸趨於穩定,房地產業已無起色。另外,現在房子太多了,據統計,它可以容納30億人口。沒房的人仍在租房,而富人卻有很多套房空著。因此,空置率很高。在這個樓市轉型的關鍵時刻,很多人對現在是否是買房的好時機感到困惑。但如果不買的話,就得存入銀行。不過,受人民幣貶值和通貨膨脹的影響,這50萬元每年都會減少。十年後,可能只剩下40萬元了,可見是非常不划算的。
那麼,現在值得買房嗎?
對於是否買房,許多中國商界領袖都有自己的看法。比如王石認為,年輕人不應該急於買房,買房意味著限制自己,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工作了幾年,存錢不容易。如果想買房,只能選擇做房奴,房奴是很可怕的。一旦失業沒有收入,無法支付房貸,也不考慮生意或其他事情,那麼做任何事都會有所忌憚。在這一生中,他們可能只是一個普通的工薪階級,而沒有機會實現經濟自由。
而馬雲的觀點與王石相似,他認為未來房價會「如蔥」,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馬雲認為,很少有人不知道。阿里巴巴的創始人,目前中國首富,個人財富達3150億元人民幣。可以說,在眾多中國企業家中,馬雲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曾在公開場合說未來房價如蔥,他還在給阿里巴巴集團住房內部員工的信中發表了自己的購房意見觀點:過去我支持買房,現在更應該學會租房。」
從馬雲的兩個觀點來看,馬雲不同意現在買房,小編也認為租房不是什麼不光彩的事情。為了買房掏空一家三代人的積蓄,才是不應該的。
作為「國民老公」的王思聰也曾對房價發表過自己的看法。他說:現在房價太高了,年輕人沒必要花「六個錢包」買房,還要承擔房貸。他們可以選擇先租房子,等房價回歸理性後再考慮買房。王思聰的父親,曾經的中國首富王健林,也早就明確表示自己將退出房產市場,從萬達這幾年的轉型之路,也不難看出。
許多人對於馬雲或王思聰的觀點都嗤之以鼻,俗話說「站著說話不腰疼」。這麼有錢的人,當然對於房子沒有太多的欲望。如果是剛需,有錢就可以買房子。如果不是,可以考慮過幾年買房,拿50萬做理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馬雲和王思聰是對的。千萬不要為了買房而掏空三代人的積蓄。一個家庭一旦沒有積蓄,風險是很大的。作為一個年輕人,當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可以選擇買房,如果沒能力,選擇租房也不丟人。難道自己租房子不是錢嗎?對此,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