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從「環滬圈」到「長三角一體化」,這裡始終是話題的焦點。
上海的C位,更是毋容置疑,作為國際化的超級大都市,帶動了整個長三角發展和城市群的繁華。
真正上海下一站!
「一橋之隔」先天優勢,
太倉的命運早已伏筆深埋!
蘇州,GDP千億階位,素有「上海後花園」之稱,介於上海與蘇州之間的崑山、吳江、太倉......無一不是價值高地、置業熱點。
其中,崑山花橋顯然是最近幾年來不用猶豫就能做出的選擇。
花橋能在環滬圈城市中脫穎而出,可以說最關鍵的是距離上的優勢。一條上海地鐵11號線,直接導入了不少上海買房的需求,住在花橋、上班在上海的「候鳥一族」。因為有需求,人口持續導入,各種規劃、配套等就慢慢都有了。
一個版圖的崛起,總是充滿了戲劇性。最早的花橋,上海人是抗拒的,到如今住滿了「上海人」。當然,這也意味著如今的花橋,身價已不能和當初同日而語了。
這就是現實,誰先入手,誰就是城市發展紅利的最先享有者。如今的花橋要麼基本開發飽和,要麼房價早已高企,此刻買入花橋的資產,有著極強的託底,而這個底層託底也就適合這裡充沛的自住剛需。
那麼,誰才是最優選,誰將是下一個「花橋」,誰是下一個潛力股呢?
如果以上海最具標誌性的繁華中心人民廣場來衡量,會發現,太倉與花橋在距離上與上海極為相近!接壤寶山嘉定,與上海一橋之隔,緊貼環滬一線,太倉勝出毫無懸念。
想像一下,如果從人民廣場自駕出發,約1小時,你可能在青浦/嘉定/松江......也有可能在太倉!
一橋之隔便是真正意義上的同城生活,這就是距離的優勢、交通的優勢,甚至比上海金山新城、臨港新城還要優越!這個優勢,勢必將為太倉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可能。
太倉「上海化」的兌現!
滬太一體化加速「跑」,
一場不可替代的價值巨變!
藉助於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滬太一體化」,正是近年太倉區域發展的重磅主題。
根據規劃,太倉在產業、人才、交通、醫療、環保等方面加強與上海的溝通交流,目前已實現「三同城一共享」(交通同城、通訊同城、醫療同城、資源共享)。
◆ 「紅利」上的新關口,太倉高鐵時代來臨!
2020年,醞釀積澱數年的滬太同城又邁上了「新關口」。
7月1日滬蘇通鐵路一期正式通車,至此,太倉步入「高鐵時代」,與上海的交通便捷度進一步提升蛻變。
高鐵貫通帶來的,不僅是產業、資源的進一步對接,更是人流、居住的深度融合。太倉,由此進入了新時代!不僅提升了太倉在長三角城市群的能級和地位,更會提升其在上海外溢中的功能和作用。
交通的便捷,意味著人、資源、時間的壁壘全部打通。對比花橋的軌跡,太倉-上海,雙城生活,指日可待!太倉與上海接連進入高鐵時代,在經濟、生活、商業等多方面與上海建立更緊密的聯繫,擁有了無限發展可能!
太倉的格局,已然改變!
未來,滬蘇通鐵路一期、二期,南沿江鐵路與北沿江鐵路、蘇錫常城際鐵路將在太倉交匯,有望與上海市域鐵路嘉閔線延伸線形成「5+1」軌道交通網絡。
在城市佔位上,太倉從海上絲綢之路,到高鐵時代,是時代的轉型,也是國際和國內經濟的樞紐。作為排名靠前的全國百強縣市、長三角城市群中最靠近上海的城市,太倉的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這樣的位置特殊性和前瞻性,更是不可替代的。
對比崑山花橋,太倉有著相同的價值基因區位和交通的優勢,但太倉的價值絕不止於此,這僅僅是個開始。滬太一體化進入高鐵時代,未來,太倉必將融入上海,成為上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板塊價值不言而喻!
◆ 同城時代!太倉「上海化」的兌現
從最早滬太同城到眼下高鐵時代,「滬太同城」從交通同城、通訊同城到醫療同城,再到教育資源的共享,太倉瀏河「不在上海,勝似上海」愈發完善!
要知道,當時的花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空有地鐵沒有配套。比起花橋,太倉可謂更勝一籌。更重要的是,此時的花橋發展已然飽和,崑山將主要精力鋪在了產業打造上,比如崑山經開區。而此時的太倉,正鼓足勁全面融入大上海。
當下,太倉已經引入上海中銳集團投資創辦太倉華頓國際外國語學校;與上海新華、長海等多家知名三甲醫院開展院際合作,位於太倉瀏河的上海九院太倉分院正式啟用,沙溪醫院掛牌上海十院分院。
更重磅的,在教育資源上,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預計於2022年建成並投入使用。西北工業大學(985、211)太倉校區預計2021年6月建成投用。
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滬太同城化正全線雙向「加速跑」!太倉的後發優勢相比崑山等環滬城市更為明顯。
來源:頭條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