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評論:點亮藍領職業榮光 培育更多「大國工匠」

2020-12-15 中國張掖網

  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員子房先生認為,從文化、教育、就業保障等多個角度,營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氛圍,讓勞動價值體現在產業工人培養的全過程中,深植於治理者、管理者、經營者的各項舉措中,我們就能在「製造強國」的道路上越走越紮實。

  老話講,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立得住,沒有過硬的本事肯定不行。對中國而言,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高素質的技術工人隊伍是重要的支撐力量。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在廣州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對於什麼是工匠精神,千人有千解,但有兩個核心元素不可或缺:精雕細刻、精益求精。「80後」工程師陳亮刻苦攻關,把模具精度控制在1微米之內,相當於頭髮絲的1/60;高級技師周家榮三十年如一日研究鋼絲繩,世界排名前100的大橋中,有40多座使用了他們團隊的產品……這些大國工匠,以一流的技藝,做出一流的產品,託起一流的產業。當然,擁抱創新,才能推動技藝發展,不斷開闢新的道路。2016年以來,全國職工提出技術革新項目214.5萬項、發明創造項目80.8萬項,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產生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這次大賽設86個比賽項目,共有2500多名選手、2300多名裁判人員參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格最高、項目最多、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賽事。比賽項目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涵蓋生產製造、通訊信息、建築工程、交通運輸、生活服務等行業領域,相關技能具有通用性、廣泛性。這些項目上的比拼,不僅能激發參賽者提高技能的熱情,更能推動技能人才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加快培育適應現代產業體系要求的技能人才隊伍。

  國家對職業技能的重視,凸顯著中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型的決心。從世界工業發展史來看,但凡工業強國,都是技師技工的大國。而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我國技術工人缺乏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缺乏、技能形成缺少頂層設計、產業工人職業發展通道不暢等問題仍然存在,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也需要進一步完善落實。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勢在必行。

  如何讓更多有志青年認同技能成才、投身技能報國?一方面,要培養對於藍領職業文化的認同。比如,通過擴展職業教育的服務面,建立普通教育、職業培訓與終身教育的有機融通機制,讓中小學生走進中高職院校,培養職業興趣和職業意識等。另一方面,要為年輕技術工人創造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比如,實行面向技術工人的股權激勵,打通技能、技術和管理晉升通道,試行技術工人創新成果按要素參與分配,設立技能大師創新工作室等。

  「十四五」新篇待啟,中華民族將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徵程,這也是一個培養和造就高素質技術工人的「大時代」。技術工人的社會地位是一個風向標,折射出一個時代的價值取向。從文化、教育、就業保障等多個角度,營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氛圍,點亮藍領的職業榮光,讓勞動價值體現在產業工人培養的全過程中,深植於治理者、管理者、經營者的各項舉措中,我們就能在「製造強國」的道路上越走越紮實。(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員子房先生)

 

 

編輯: 楊旭康

最新相關新聞

相關焦點

  • 中經評論:點亮藍領職業榮光 培育更多「大國工匠」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在廣州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 中經評論:點亮藍領職業榮光 培育更多「大國工匠」_國內新聞_新聞...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在廣州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對於什麼是工匠精神,千人有千解,但有兩個核心元素不可或缺:精雕細刻、精益求精。
  • 傳承「工匠精神」 點亮大國製造未來
    雖然中國有句俗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事實上,「藍領不如白領」的偏見在社會上長期存在。過去,人們總將技術工人與學歷低、工作苦、待遇差聯繫在一起,認為從事此類職業低人一等,得不到社會認同。即便一些工廠或企業開出的條件足夠優越,求職者們卻仍將目光鎖定在高樓大廈裡的格子間。
  • 【地評線】紫金e評:弘揚工匠精神,點亮技能人才的職業榮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新中國成立短短數十年間,我們靠著奮鬥擺脫了「一窮二白」,走向了世界舞臺。
  • 【中國網評】傳承「工匠精神」 點亮大國製造未來_觀點中國_中國網
    通過比拼本領,一批技能高手大放異彩,充分展現了新時代技能人才的優秀職業素養和良好精神風貌。雖然中國有句俗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事實上,「藍領不如白領」的偏見在社會上長期存在。過去,人們總將技術工人與學歷低、工作苦、待遇差聯繫在一起,認為從事此類職業低人一等,得不到社會認同。即便一些工廠或企業開出的條件足夠優越,求職者們卻仍將目光鎖定在高樓大廈裡的格子間。
  • 成都擬建立「成都工匠學院」,培育更多「大國工匠」
    值得注意的是,該《措施》提出建立一所「成都工匠學院」,打造提升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首席技師工作室,鼓勵高技能領軍人才帶徒傳技、培養工匠人才,加快形成企業工匠、區(市)縣工匠和「成都工匠」的工匠人才梯次結構,培育更多「四川工匠」和「大國工匠」。
  • 傳承匠心 培育更多大國工匠
    12月1日,在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浙江交院),第十二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捷安杯」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工職業技能大賽全國總決賽激戰正酣,大國工匠與交通學子共話「工匠精神」活動同樣精彩熱烈。本次活動邀請了三位交通運輸行業的全國勞模:許振超、孔祥瑞、竺士傑,與學子們面對面共話工匠精神,鼓勵學生們積極傳承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徵程中作出更多貢獻。當天,三位勞模接受了浙江交院頒發的勞動教育導師聘書。
  • 學習網評:為大國工匠搭建廣闊舞臺
    12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在廣州開幕。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高度評價舉辦職業技能競賽的積極作用,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工作,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近年來,我國技能人才激勵、職業技能培訓等工作全面推進,技能人才培養工作成效明顯,人社部前不久印發通知,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建立健全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的貫通機制,有利於破除技能人才發展障礙,暢通上升通道,鼓勵更多人向高技能人才轉變。正在舉辦的職業技能競賽,為廣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藝的平臺,對壯大技術工人隊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 企業需要「金藍領」
    」廣西首場活動在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舉行。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首席技師盧仁峰、北京故宮博物院古鐘錶修復師王津、中國鐵路總公司首席技師李桂平三位「大國工匠」與師生面對面分享「絕活技藝」,詮釋「工匠精神」。(見11月17日《光明日報》)    隨著社會的進步,職場人士的稱謂,除了我們常常聽說的白領、粉領、金領、藍領外,還出現了在技術領域獨具優勢的金藍領。所謂「金藍領」是指擁有一技之長,且理論功底紮實,又善於實際操作的行業精英。
  • 弘揚工匠精神 培育大國工匠
    比賽賽場弘揚工匠精神,培育大國工匠。近日,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在智能製造實訓基地舉辦第一屆「我能出彩」技能競賽節活動,競賽項目囊括CAD、工具鉗工、工業機器人、機械製圖、智能製造、數控銑、數控車、維修電工、自動變速箱等9個項目,共計300多名學生參賽。
  • 日本如何培育「工匠精神」
    《參考消息》駐東京記者藍建中4月20日報導 上個月,「工匠精神」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引發熱議。無疑,弘揚「工匠精神」將帶動中國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促進企業精益求精、提高質量,使認真、敬業、執著、創新成為更多人的職業追求。那麼,在工業時代,作為製造業強國的日本是如何培育「工匠精神」的呢?
  • 推進工匠精神培育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
    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既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又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育工匠精神,都應貫穿於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各環節,二者相互融合、整體推進,在高職教育發展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將工匠精神培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是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突破口,也是促進高職院校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
  • 培育工匠精神,職業院校何為?
    個體工匠精神的培育,不僅可以增強其競爭取勝的實力,而且可以使其在職業生涯中享受到精神的愉悅與內在的成就感、充實感。工匠精神生長於崗位,萌芽於職前。《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編制技術規程》已將工匠精神和敬業精神內涵融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作為職業道德要求的重要內容。
  • 【地評線】桂聲網評:術業有專攻,讓更多有志者成為大國工匠
    眾所周知,技能人才在我國人力資源隊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拿高技能人才來說,不僅是工人隊伍的核心骨幹,也是企業的競爭力所在,更是推動技術創新和現代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骨幹力量。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為廣大技能人才提供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交流的平臺,對壯大技術工人隊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 學習短評:弘揚工匠精神 培養大國工匠
    、工匠精神,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也要看到,中國是一個製造大國,但還不是製造強國。
  • 推進工匠精神培育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
    2016年,全國「大國工匠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暨首場活動在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辦,活動在師生中產生熱烈的反響。學校以此為契機,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把工匠精神融入到人才培養全過程,確立了培育具有工匠精神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目標。學校挖掘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將工匠精神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形成一種職業敬畏和職業自豪的「匠心價值」。
  • 習近平: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
    新華社廣州12月10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10日在廣東省廣州市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向大賽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參賽選手和廣大技能人才致以誠摯的問候。 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
  • 培養「大國工匠」需要「工匠之師」
    與此同時,「中國製造2025」也呼喚更多優秀產業工人組成「戰隊」!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到,資助以訓穩崗,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要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
  • 弘揚工匠精神,為創新創造點亮時代「質」光
    12月10日,全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在廣東省廣州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並強調,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築夢路上每一行,做到極致就是精彩。
  • 李萬君:技能報國是他終生夙願,「大國工匠」是他至尊榮光
    表裡如一,堅固耐壓,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盡頭處超越,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傑作。」 這是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說的正是「大國工匠」李萬君。1987年,19歲的李萬君職高畢業後被分配到中車長春客車廠電焊車間水箱工段,焊槍噴射著2300度的烈焰,瞬間將鋼鐵融化,車間火星四濺,煙霧瀰漫,聲音刺耳,味道嗆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