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9月,美國NBC電視臺拍攝的一部情境喜劇開始播出,2004年5月6日播出最後一集,創下了5250萬的收視紀錄,成為在播出的十年內的風靡一時、迄今為止過去二十年依然令無數人掛懷的經典,這部在美國歷史上甚至全球範圍最成功、影響力最大的電視劇就是《老友記》(Friends)。
這部劇講述了六個青年男女在紐約生活的故事,之所以獲得如此成功,是因為它的主題:友情、大城市生存不易、發現自我、尋求獨立、人際關係、愛情、家庭、孤、價值等等,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劇中的那些場景、經歷直達我們的內心深處,強烈的認同感將每個觀眾緊緊抓住。
說起老友,你會想起誰?
我和她,只要想到對方還在這個世上,就能找到安慰,「不論我活著活多久,都知道你我在地球,珍惜溫柔,怎捨得獨個擁有」。
朋友就像兩棵獨立的樹,生在同一片森林,相互眺望卻又各自生長。
大學時候很好的朋友,一起瘋一起high 無事不做的那種。但是我知道自己任性,恣意妄為的缺陷,每次都叫跳著吵架,吵完後又主動和好,後來有次做的太過,自己又自尊心太強,冷戰啊冷了兩個學期……我是愛她的……不知道是哪種愛,但是總是希望世界上一切最好的都屬於她…… 現在畢業了好久,和她也慢慢的緩和了,曾經那種撕心裂肺的情緒都走了,破鏡雖重圓,仍有裂痕。但是已經很好了。
高三的時候,有一個月考考完的晚自習,和閨蜜兩個人站在廁所的鏡子前面談著理想談著未來,哼民謠給她聽,現在想來真是意識流得要命。
想起高中宿舍熄燈以後常常和一個朋友常常蒙在被子裡上說悄悄話,憋久了就掀開被子大口大口的吸氣,周而復始。近十年過去了,我們還是最好的朋友。
以上來自網友關於「朋友」的留言
今天的你,是否還與當年的老友經歷著喜悅、挫折,一步步的成長了呢?你又是否想起了跟身邊老友在一起時的輕鬆時光呢?一路的陪伴讓我們回頭審視自己,劇中主人公的成長與收穫已經畫上一個句號。而我們對自己的未來是迷茫、焦慮還是不斷的完善自我、昂首前行呢?
所以我們懷念老友、懷念過去,懷念那些我們可以盡情展現自我,然後被接納、被認同的時光。是的,這些都是我們每個需要的心理動力。但是我們每個人身上本來就具備了這些,因為你在被老友接納、認同的同時,你也是在接納、認同著他們。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像對待他們一樣對待自己呢?從來到這個世界上開始,陪伴我們最長久的老友,恰恰就是我們自己。
你怎麼對待你的老友,決定了和朋友之間的關係,這一點人人都明白。同樣的,你是怎樣對待你自己的時候,你的心理感受也一樣的與你相處。
一個人的成長,除了身體的發育、資源的獲得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就是人格的完善,這就是心理的成長。無論我們通過努力獲得了什麼,只有那些我們自我認可的東西,才會帶給我們真正的滿足和喜悅。反之,那些追求就會慢慢變成我們沉重的負擔,被害怕失去的恐懼支配,不斷的去追求更多讓自己心力交瘁,然後成為我們用來自我安慰的合理化藉口。一點點蠶食掉我們本該呈現出的喜悅人生。
心理的成長是一生的,當你開始去關注、去學習、去成長的時候,你的心理就開始回饋給你陪伴、喜悅、力量,就像一個永遠支持、接納你的老友,陪伴你的一生。關注自己的內在,最終意義就是讓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活的開心快樂,這一點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一個人的成長,首先是自我意識的開始,然後只要你行動起來,就會有一群志同道合、彼此陪伴、相互支持的人走到你身邊,在這邊路上成為你的老友。
今天,你有想起你的老友和跟老友在一起的歡樂時光嗎?如果你有想起你的老友,請讓你自己和我們一起走進你的心裡,在心理成長的路上成為彼此的老友,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是最好的自己,只是需要讓我們一起看到彼此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