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寧要塞:被日軍稱為東方馬其諾防線,可實際情況令人意想不到?

2020-12-10 地平線薦賞

1995年8月,遼寧教育出版社發行了一本書,名叫《人鬼的角逐》。不過,此書的作者有一點特別,作品是由兩個人共同創作完成,特別之處在於一個是中國人,名叫劉丹華。而另一個則是一個日本人,名叫土屋方雄。相傳,二人之間還頗具一些淵源。

1936年,作者土屋方雄已然是一名25歲的日本軍人,當時,他所在的日本憲兵隊負責齊齊哈爾一帶的治安和防務,而土屋方雄是其中的一名小隊長。

1939年,作者劉丹華是一名英俊瀟灑的22歲大學生,就讀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是抗日戰線上一名難得的有志青年。

1941年11月11日,土屋方雄以反滿抗日的罪名,在哈爾濱親自逮捕了劉丹華。

原來,劉丹華之所以被捕,是因為我抗聯第3路軍第9支隊在埠西與日軍遭遇,雙方展開一番激烈交戰後,終因寡不敵眾,9支隊30多名將士犧牲,剩下的支隊政委郭鐵堅等3人被俘。

隨後,日軍在審訊郭政委的過程中,在其口袋裡發現了一份用拼音字母寫的名單。當時,日軍並不知道此名單的內容,不過,很快名單被土屋方雄給破譯了出來,原來用字母拼寫的名單,都是一些潛伏人員的名字。最後,劉丹華等幾名同志均被日軍抓獲。

被捕期間,劉丹華等幾名同志均被日軍上刑逼供。包括:灌辣椒水和涼水,將人吊起來上大掛,把人脫光了埋在雪地裡,上老虎凳等等一些酷刑。其中,在大刑過後,就有人意志不堅定者說出了一些秘密情報,但劉丹華一直咬牙堅持,沒向劊子手屈服。

在劉丹華書裡記述了他的上級史履升就義前的情景,土屋方雄等人問他:你的家在哪裡?還有什麼信要捎給親人嗎?史履升回答道,我知道你們的意圖,我的家在大小興安嶺。我遺憾一件事沒辦完,就是沒把你們這群強盜趕出中國。最後,史履升被日軍處於絞刑,慷慨殉國。

下面,小編特別介紹一下劉丹華在獄中,給愛人寫的一封名叫《寒夜春光》的詩,上面寫道:

我們要像小小的螢火蟲一樣,自由在曠野遊逛,永遠燃著螢光,聚集千萬顆小燈籠,把夜空照亮。眼看大地就要解凍,河流快要流動,山巒將要披上綠裝,花朵已含苞待放。春天就要來到,讓我們拔直腰板,挺起胸膛,含著微笑,仰首遠眺,迎接明媚的春光。

當年,偽滿帝國的行政版圖,在日本關東軍的授意下,一共被劃分為了19個省,一個特別市。日軍將居住於中蘇邊境一帶的人口少、經濟不發達的村莊,都單獨設省。當然了,其目的是為了日後對蘇發起進攻做準備。

日俄戰爭以後,日本國內本部就一直視蘇方為遠東最大的潛在對手。當佔領東北以後,日方就開始著手實施這一北進計劃。為此,偽滿政府在這10年間,共支付了4.5億元的費用,徵用了數10萬勞工,修建號稱「東方馬其諾防線」的17個要塞。

黑龍江東寧縣·東寧要塞,當年日本關東軍從1934年開始修築,其中的主體工程一直到1939年,工程才算基本完工。後來,日軍又對要塞工事進行了進一步地完善和加固。當時,日軍稱此要塞在整個亞洲,乃至世在界上都是最堅固的要塞工事。

但是,令人諷刺的是,在1945年,蘇軍大舉攻入東北的時候,讓日本人引以為傲的最強工事,在蘇軍猛烈炮火攻擊之下,日軍雖然頑強抵抗,拒不投降。不過,在蘇軍強大的火力面前,日軍最強防禦很快瓦解,活下來的日軍成了俘虜。而東寧要塞,並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我們今天回頭來看此要塞,幾乎涉獵了整個偽滿洲國的方方面面,甚至涵蓋了華北地區,還涉及到前蘇聯以及朝鮮的慶興要塞。經過調查,當年在前蘇聯境內的幾個島嶼上面,分別修築了重要的軍事要塞。其中包括:薩哈林、古巴島、黑瞎子島等工事。

在東寧要塞內部,可以說是一座龐大的地下迷城,裡面五臟俱全,被設計得非常周到,比如:裡面有士兵的休息室、彈藥庫、食堂、醫務室、瞭望口等一些生活設施,更特別之處是整個地下皆是由軌道交通連接,簡直就是一個小城市的結構面貌。

然而,每一個要塞都是一處魔窟,每一處要塞都有一部中國勞工的血淚史。一共17座要塞,就是17座墳墓,進得去,出不來。前些年,國內一些學者曾經對勞工問題做過幾次大型的調查,想通過尋找當年的一些見證人,記錄當時他們如何被抓,以及修築要塞的過程。

根據學者的調查結果顯示,他們當時一共採訪了將近100個當年修築要塞的勞工。據當事人回憶,當時他們跟修築核心工事的人員,很少能碰到一起,那些人都被日軍重點監控,而且都在工事內部幹活,聽說他們都被日軍集中在一處,被屠殺殆盡。

學者們通過一段時間,採訪了這麼多的當事人,卻一直沒能發現一名曾經修築過核心工事的勞工。我們從中可以看出,那些在核心工事幹活的中國人,顯然是兇多吉少,沒能留下一個活口。

要塞工程有很強的機密性,都在偏遠險惡之地施工,被招到來的勞力大多數是被騙來的平民。另外,還有一些身份特殊的勞工,即戰俘勞工。他們是在關內與日偽作戰時,被日軍抓獲的戰俘,他們被秘密運送到這裡,在邊境的各個軍事要塞修築核心工事,他們的命運我們可想而知。

當年,一處核心工事完工以後,這些人的下場就是被秘密屠殺,而且日軍的手段是相當惡劣。首先,要塞之地基本上都在邊境線一帶幾公裡的範圍內,有禁止鳴槍的規則,所以,日軍想要大批量的處決這些勞工和戰俘,就必須採用其它不同的手段,比如:

第一種、當一部分勞工幹完手上的活以後,日軍會將他們關在一個偏僻的房子裡,然後,將烈性毒藥放入食物裡,不久所有勞工都會毒發身亡。

第二種、這一部分的勞工和戰俘,是被日軍以防止病毒和細菌傳播為由,對每一個人進行打防疫針,當然了,防疫針只是一個幌子,其實裡面是毒藥。因此,每一個打過針的中國人,當場氣絕身亡。

第三種、這一部分基本上是一些快要完工的勞工,日軍會把他們堵在工事的洞口裡,然後,日軍釋放毒氣彈,將洞裡的人全部燻死。

第四種,、就是最後一批做收尾工程的一些勞工和戰俘,他們會被日軍用卡車拉到遠離邊境線的偏僻之處,然後,把他們趕到一起,公開地用機關槍對著那些奄奄一息的中國戰俘進行掃射,不留一個活口。

1941年6月22日,日本以關東軍特別大演習的名義,屯兵幾十萬至中蘇邊境一帶,意欲趁德蘇交戰之際,出兵一舉拿下蘇聯。然而,德軍並沒有像希特勒預想的那樣,蘇軍也沒有像日本預想的那樣,從中蘇邊境大批西遷。因此,日本的北進計劃,徹底泡湯了。

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開始向中國東北的關東軍發起全面進攻,他們一路所向披靡,往日不可一世的日本關東軍,已感到局勢不妙,倉皇南下。而埋葬了成千上萬中國勞工,被日本人稱為「東方馬其諾防線」的東寧要塞,就這樣被無情地遺棄了。

1945年,日軍戰敗,他們撤離中國東北之前,把中蘇邊界17個要塞群和勞工的資料,全部焚毀。至今,日本官方沒有公開過一張要塞圖紙,也沒有公開過一份要塞修築檔案,更沒有公布一份當年修建要塞的勞工名單。對強徵和屠殺勞工的詰問,更是百般抵賴。

但是,我想日本法西斯的罪行,不會因為日方當局的百般抵賴,而得到掩蓋。小編相信,歷史的真相終會大白於天下,不是任何人可以篡改的。最後,朋友們對小日本有什麼看法?有機會我們要不要好好教訓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鬼子呢?請大家踴躍留言……

相關焦點

  • 探訪東寧要塞
    這是8月13日拍攝的東寧要塞景區(無人機照片)。 東寧要塞景區位於黑龍江省東寧市,包括二戰時期侵華日軍修築的亞洲最大軍事要塞群——東寧要塞群中的勳山要塞遺址、東寧要塞遺址陳列館、蘇聯紅軍烈士紀念碑、兵器園等。
  • 東寧要塞
     東寧要塞是國家旅遊局批准的東寧境內的邊境線長139公裡,距離日本海僅50公裡,距俄遠東最大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也只有153公裡。也正因這獨特的地理位置,才產生了這個用於進攻和防禦前蘇聯、由日本侵略者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亞洲構築的最大的軍事要塞群。車在山間公路行駛兩個多小時,步步下坡,層林盡染,山區夏日風景美不勝收。車停要塞前廣場,綠樹叢中東寧要塞映入眼帘。何為東寧要塞?你的什麼要素如此折磨人們的靈魂?
  • 日本戰敗後,有日軍躲在東寧要塞不出來咋辦?蘇軍做法「絕了」
    日本承認戰敗後,日本天皇宣布日本將會無條件投降,但當時還有大量日軍沒有返回國內,例如駐紮在我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關東軍。後來蘇聯決定派兵將其剷除,那些日軍打了敗仗,於是便躲在位於地下的東寧要塞中不願意出來,這要咋辦呢?只能說蘇聯的做法簡直絕了。
  • 尋找中國極東,穿越日本人建的東方馬其諾防線,把陽光迎進祖國
    而地大物博的中國也有許多令人充滿期待的好去處,比如這次,我從長春經吉林進入長白山脈,走過縱橫交錯的溪瀑,穿過莽莽林海,向著中國最東的地方出發,尋找照進祖國的第一縷陽光。此次的行程,必須要去中俄邊境的興凱湖看看,不然這段「東北之東北」的旅程就會不夠完整,留下遺憾。著名的東北三江平原,是我國的重要糧倉之一。
  • 侵華日軍在中國東北邊境地區修建的17個軍事要塞
    附屬軍事設施,以及大量二、三線陣地,野戰陣地、軍用機場,軍用鐵路和公路等等,工程量極為龐大,侵華日軍瘋狂地將這一龐大的軍事工程體系稱為「東方馬奇諾防線」。17個要塞分別:琿春要塞、東寧要塞、鹿鳴臺要塞、綏芬河要塞、觀月臺要塞、半截河要塞、廟嶺要塞、鳳翔要塞(興山)、富錦要塞、虎頭要塞、霍爾莫津要塞(勝山)、瑗琿要塞、黑河要塞、法別拉要塞、海拉爾要塞、烏奴耳要塞、阿爾山要塞。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戰場—東寧
    1933年初,關東軍駐黑河特務機關長宮崎義一向上級報告了蘇軍的情況,這一消息引起日本的極度重視。同年10月,日軍參謀本部作戰課長鈴木率道一行14人對中蘇邊境進行實地考察,對要塞的必要地點進行調研與論證。
  • 二戰鏡鑑70年:虎頭要塞見證日軍投降最後時刻
    1937年10月27日至30日,中國守軍第88師下屬某團中校團副謝晉元帶領第1營的「八百壯士」(實際為400多人),在四行倉庫死守孤樓,奮勇殺敵四個晝夜,掩護大部隊撤退,打退日軍10多次瘋狂進攻,斃敵200餘人,在中國抗戰史上寫下壯烈而光輝的一頁。  這是淞滬會戰最後一戰,日軍突破四行倉庫外圍陣地,潛至倉庫底層,企圖用烈性炸藥炸毀牆體,打開突破口。
  • 侵華日軍天長山要塞揭秘
    另據穆稜縣誌記載,1933年1月,侵華日軍佔領穆稜後,在穆稜縣先後建了4個飛機場、5處醫院,還有彈藥庫、油庫、糧庫等軍事設施。當年,日寇大肆搜捕我地下黨員、團員、反日會員,黨團組織遭破壞,全縣慘遭無辜殺害的群眾達千餘人,有一千多棟房屋被燒毀。   時至今日,知道侵華日軍在綏芬河修築的天長山要塞的人少之又少,但這並不等於這段歷史就可以任人抹煞。
  • 500磅炸藥炸不開的日軍堡壘,松山要塞因何被稱為「東方馬奇諾」
    當年在此地發生的松山戰役,是中國抗日戰爭中打的最為慘烈艱苦的一場攻堅戰,同樣也是全殲日軍整建制部隊的光榮戰例。1944年,當時的中國遠徵軍發動了攻打松山的戰役,進行大小戰鬥上百次,以死傷7675人的代價,殲滅了日軍1260人,奪取了松山要塞的同時也打保證了滇緬公路的暢通。
  • 慰安婦訴說日軍暴行:慰安所是座人間地獄
    昨日,在侵華日軍半個多世紀前修築的亞洲最大的軍事要塞——東寧要塞附近的一個偏僻的小村,75歲的慰安婦倖存者艾香,終於打開了一段塵封了56年的鮮為人知的歷史。  東寧曾運來1000多名慰安婦  東寧要塞坐落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縣境內,據縣文物館的領導介紹,「二戰」時,侵華日軍曾在這隻有3.5萬人的小縣裡囤駐關東軍3個師團計13萬人,從1933年至1945年建立了數百個現代化的軍事工程,被日本人稱為「永久的東方馬其諾防線」。面對這麼龐大的隊伍,為了穩定軍心,日本人便用火車運來了1000多名慰安婦。
  • 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北山遺址,一座用勞工血淚和生命築成的要塞
    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北山遺址,一座用勞工血淚和生命築成的要塞[2014年12月27日(周六 陰)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圖文/玉文葉子雙行記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北山遺址,位於海拉爾城區北部的敖包山下,也稱海拉爾築壘地域,是日本關東軍為進攻蘇聯,在中國東北邊境設立的
  • 東寧新發現三處侵華日軍神社遺址
    近日,東寧縣文物管理所在進行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中,新發現3處偽滿時期侵華日軍神社遺址,成為日軍侵華的又一佐證。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東寧縣文物管理所初步鑑定這些遺址均為侵華日軍神社遺址。據了解,在侵華日軍東北要塞區域內,凡駐軍比較集中的地方都設有神社,在要塞的一些陣地上也設有神社。當地老百姓稱這些神社為「日本廟」。   在前些年的「三普」調查中,東寧縣境內已經發現有2處侵華日軍神社遺址,即東寧鎮西山神社和郭亮神社。其中,東寧鎮西山神社建於1940年,佔地約1.5萬平方米。
  • 農村娃上山放牛,意外發現日軍戰時補給基地,揭開要塞面紗
    因為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投入,日本關東軍沒有了後續補給的支持,已經是奄奄一息了。在蘇聯紅軍和我軍的合擊下,關東軍節節敗退,最終東北地區得到解放。戰後發現,日軍在東北地區修築了很多秘密基地和要塞,像東寧、虎頭等等。
  • 為消滅這支日本「鬼軍」,千升汽油灌入地洞,1600名日軍燒成灰
    當時為了讓日本投降,蘇聯率領大軍進入我國東北地區,不過蘇軍要進入我國首先就要通過東寧要塞,當時日本修建東寧要塞就是為防止蘇聯軍隊。而東寧要塞作為當時亞洲最大的軍事要塞,易守難攻,不過由於當時蘇聯的武器先進,人數眾多,所以很快大部分的據點就悉數全被攻破,而這個時候日本天皇已經正式宣布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