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那一座城。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今年的成都太古裡,街拍大戲的跌宕起伏可一點不比黃金檔遜色。
作為中國街拍三大勝地之一的成都太古裡,就算是疫情期間也都是星光熠熠、活躍在「潮」頭上。
巔峰時期,太古裡街拍紅到了外網,獲得了外國人的超高評價,稱成都人像是每天都在參加巴黎時裝周。
圖/Twitter@PRADUH
現在全國還有誰不知道,成都太古裡就是最潮的?就連網友都紛紛開始自嘲,「在成都街頭走一走,才發現自己是條土狗……」
也不知道是因為反響太好,還是走火入魔,太古裡街拍漸趨迷惑。
街拍狂潮也帶來了一連串的後遺症,太古裡只好下起了「逐客令」,禁止商業街拍。
圖/網絡
對此,網友們的態度也是褒貶不一。
01:早在太古裡之前,成都人的潮就已深入骨髓說起成都的街拍潮流,可真不是一時作秀。
上個世紀80年代,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之下,成都青年路的地攤經濟猶如野草一般蓬勃蔓延。
品類繁雜的百貨攤區,不僅刺激了大眾消費的欲望,也吸引了商戶們的聚集。
1984年成都街頭的潮男打扮。圖/世界華人周刊
成都人對美的追求越來越強烈,從衣服到鞋子再到配飾,款式不斷翻新,賣衣服的百貨攤也漸漸變成了時裝店。
到90年代的時候,成都的服裝市場已經形成規模,頂尖的時裝店鋪開始向春熙路靠攏。
為了更好地推銷服飾,商戶們開始嘗試約模特來擺拍、走秀,擴大宣傳。
從這時起,春熙路一直引領著成都的服裝潮流,街拍的聚焦點也大多聚集在春熙路街頭。
1994年,商家擺臺時裝秀。圖/世界華人周刊
有位叫羅明義的相館攝影師,用相機記錄了不少90年代成都街頭的「潮人」。
透過他的鏡頭,我們看到了那個時候成都人對美的定義。
大背頭、裘皮衣、黑墨鏡……很多街頭的搭配用今天的眼光看來,依舊迷人。
圖/世界華人周刊
2015年,IFS和遠洋太古裡建成開業。
古典與時尚相融的街區設計,琳琅滿目的奢侈品牌,專職的街拍機構,讓太古裡快速成為了成都新的時尚集中地。
從青年路到春熙路再到太古裡,成都人對美的追求從未間斷。
圖/網絡
02:從街拍到禁拍,成都太古裡被妖魔化了嗎?不可否認,太古裡的街拍文化,早已成為成都的一個名片。
在太古裡這個小小的街區,你可以看到漢服、JK、朋克、嘻哈、街頭等各種各樣風格的穿搭同時出現。
他們,在用穿搭傳達自己的信仰,以及對時尚的態度。
圖/網絡
「穿衣自由」在成都得到了最淋漓盡致的體現,成都人對於街拍也早已習以為常。即使走紅海外,他們也波瀾不驚。
或許在很多成都人看來,街拍的網紅文化輸出一度也曾讓他們驕傲過。
直到,街拍漸漸偏離了軌道:各種奇裝異服、非常舉動,層出不窮。
越來越多專職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開始扎堆在太古裡的街口,不管相中人願意不願意,一頓猛拍。
圖/網絡
還有的人在太古裡肆意抓拍美女後,轉手就將照片打包賣給了圖片網站。
隨著短視頻的興起,街拍從JPG進化成了AVI。雖然表面上還打著街拍的旗號,事實上卻是寫好了劇本用力擺拍,看得觀眾們尷尬得腳趾直抓地。
公共街道也成為了網紅們的隱形「紅毯」,「紅毯」兩邊是二三十個攝影師圍著拍,一拍就是好幾個小時。為了不被波及,遊客們只能無奈地繞著走。
圖/網絡
五年前,如果你問成都朋友有什麼好玩的地方,他們已經會把太古裡推薦給你。但現在提到太古裡,大家只剩下心照不宣的苦笑。
從街拍到禁拍,太古裡一手創造了街拍聖地,又親手遏止了這股浪潮。
或許,在這次禁拍之後,太古裡會煥發新的活力也不一定。
但毋庸置疑的是,成都人一定還會做最真實的自己,一路潮下去。吃最辣的,玩最靚的,才是成都新一代年輕人的信仰。
參考資料:
太古裡街拍在外網爆火之前,成都人已經潮了很多年,公眾號「世界華人周刊」
版權聲明: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作者 / 城君
· END ·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