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香巴拉,
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
遺落著一處鮮為人知的世外秘境,
至今遺世獨立,大美無言。
它就是被譽為自在大千世界,
密藏青藏之心的香巴拉故地——格聶神山。
格聶神山景區地處橫斷山系沙魯裡山脈的山脊和中部高原區,位於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理塘縣西南部,巴塘縣東部。區內平均海拔3800米,擁有海拔6000米以上雪峰1座,5000米以上山峰20餘座。區內雪嶺簇聚,群峰競秀;草原廣袤,寬谷漫流;河曲徜徉,湖泊紛呈;萬物生長,林草豐茂。是集雪山冰川、河流湖泊、草原森林,溼地溫泉等地質地貌和諸多文化遺存為一體的綜合景觀區。
從格聶地形輪廓上看,格聶群山四面攢聚而成「心」形,眾多溝谷猶如「心」之血脈連接到外圍大型高原寬谷,使格聶神山在地形上自成一體,猶如巨型的「心蕊雪蓮」,綻放在橫斷山深處。而居于格聶群山地理原點和幾何核心處的是一座酷似心臟的「心山」,如聖地密藏,靜臥於群山深處。
格聶主峰海拔6204米,為沙魯裡山主峰,為康南第一高峰,也是四川第三高峰。
格聶,藏語意為「居士」。據藏族史書《紅史》和《青史》記載,格聶神山也稱崗波貢嘎或崗波扎,崗波扎梵文「嘎瑪日巴」的音譯,藏語意為眼睛;崗波貢嘎、崗波扎的意思是「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美好地方」。
位於國道318線川藏南線,地處康巴地區的理塘縣,是連接漢藏兩地文化的重要通道。理塘,這座海拔4014米的「天空之城」,擁有終年積雪的格聶神山,一望無垠的毛埡大草原,勇猛彪悍、策馬飛馳在毛埡大草原上的康巴漢子們……高大、威武、剛毅、粗獷,是康巴文化最形象的代表。
相對於已經越來越商業化的貢嘎山、四姑娘山和稻城亞丁,格聶更像傳說中的香格裡拉:眾多的雪山、淳樸的藏民、原始森林、高山湖泊、溪流和草甸,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到過格聶的人們都說,格聶之美,不遜於稻城亞丁,而格聶更多了一分寧靜。
另一種說法就是:格聶非常適合徒步,整個路線起伏不大,坡度平緩,視野開闊,景觀氣勢磅礴,格聶從不讓人失望。
全程多數營地都建於雪山之下,拉開帳篷就能看見雪山,與雪山朝夕相對。徒步距離強度適中,既能體驗高原徒步帶來的樂趣,還能有體能看風景和拍照。
冷古寺建寺於1690年,屬於格魯教派 。作為黃教的發祥地,各高僧大德為求功德圓滿都到此朝拜,取經學法。鼎盛時期,僧侶人數達到了2000多人。
現在冷古寺有兩處,老冷古寺和新冷古寺。原因是老冷古寺所在地地勢狹窄,不便發展,住宿條件又差,路況也極壞,不能滿足日益增加的僧人和轉山者,所以遷移出來修建了新冷古寺。
新冷古寺位于格聶山山腳的虎皮壩,老冷古寺的鎮寺之寶和僧人幾乎全部都已搬遷到了這裡。老冷古寺距虎皮壩新冷古寺大約5公裡,位于格聶山與相鄰山的山谷中,海拔高度比新冷古寺略高200米,在4100米左右。
新冷古寺到老冷古寺的道路大部分路段都非常崎嶇狹窄,亂石頭高低不平,完全是馬道,很難行走。
所謂千年古寺是指老冷古寺,它比起康藏地區的很多寺廟小很多。寺廟大廳內比較陰暗,沒有電燈,油燈也不多,太陽出來時,從不多的天窗射進來,透著神秘。寺外有一些修行人居住的木屋,四周堆滿了冬季取暖的劈柴,遠遠望去,既神聖又十分蒼涼。
▉ 1.格聶內轉C線經典穿越10日
D1:全國各地-成都集合
D2:成都-康定-新都橋-理塘
D3:理塘-鐵匠山埡口-喇嘛埡-格聶之眼-虎皮壩-老冷古寺-新冷古寺
D4:虎皮壩-(老冷古寺-虎皮壩)-新冷古寺-笑基隆帳山谷
D5:笑基隆帳山谷-島島河谷-熱梯營地
D6:熱梯營地-耶勒溝-埡口-格木村
D7:格木村-哈嘎營地
D8:哈嘎營地-哈嘎拉埡口-哈日營地
D9:哈日營地-安久村-理塘
D10:理塘-康定-成都
全程約110公裡,徒步起點虎皮壩到終點安久村
▉ 2.經典轉山+聖湖探秘8日
D1成都集合
D2成都-康定-新都橋-理塘
D3理塘-納海姊妹湖-然日卡村或乃幹多村
D4然日卡村或乃幹多村-格聶之眼-冷古寺
D5冷古寺-夯達營地
D6夯達營地-島島河谷-熱梯營地
D7熱梯營地-格聶聖湖-熱梯-理塘
D8理塘-康定-成都
全程約60公裡,平均海拔4000米,最高為格聶聖湖4700米。起點格聶之眼,終點熱梯營地。
▉ 3.行攝 神山+格聶之眼+措卡湖7日(7-12月)
D1全國各地—成都集合
D2成都-康定-新都橋-雅江
D3雅江-理塘-拉海姊妹湖-溫泉-格聶之眼-冷古寺(老冷古寺)
D4冷古寺-夯達營地-則巴村
D5則巴村-格聶之眼-理塘-措卡湖
D6措卡湖-雅江-新都橋
D7新都橋-康定-成都
全程僅D4 冷古寺-則巴村需徒步12公裡,約5小時左右。其餘均為行車路段,需注意高原反應。5月前、10月後格聶山區有降雪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