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2020-12-21 健康生活心得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第一種:酷愛吃「獨食」

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在家裡就什麼好吃的都先孩子吃。孩子碰到自己喜歡的菜,就直接把菜拿到自己面前,不讓別人吃。這樣就會給孩子養成了一種不愛吃獨食的習慣。這樣的孩子不懂得分享,只會想著好的,都是自己的。這種行為無論在未來生活是工作上,都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

第二種:夾菜時亂翻

在我國的餐桌禮儀上有一點是不可以的地,夾菜的時候不允許亂翻,不要光挑自己喜歡的吃。亂翻,給人一種在不斷攪拌這個菜的即視感。大家這麼想一下,如果你的飯菜被別人用筷子攪拌了之後,你會是什麼一種狀態?你會很不開心,想一下,別人也是一樣。菜到哪裡就吃哪裡,這是一個禮貌問題。

第三種、餐桌上有粗俗的行為

如果你在吃飯的時候,你同桌的人在摳鼻子、摳耳朵、吃飯還發出了一些聲音,你會不會覺得吃飯的心情瞬間就不好了。

在我們爸爸媽媽那個年代吃飯的時候,如果發出了聲音,或者是做了一些不好的行為,都是會挨打的。而我們現在作為家長也要去教育孩子這些行為是不可以的,因為在外人看來,這些行為代表著這個人的家教不怎麼樣,因為孩子的一切都是從父母來的,也會認為這個孩子的父母不是很好。拉低別人對你的整體印象。

第四種:吃飯時說不合時宜的話

還有一類孩子吃飯的時候總會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也,比如會吐槽飯菜不好吃,嘲笑別人使用筷子的姿勢不一樣,拒絕長輩給自己夾菜等等,這些行為都是很不禮貌的,家長們一定要教孩子學習飯桌上的基本禮儀,可別不當回事。

當孩子在飯桌上會出現以上幾種行為,說明情商很低,家長發現要及時糾正,孩子情商高低,跟父母平日教育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俗話說:「正人先正己」,如果想讓孩子未來情商高,那麼自己就要以身作則,教育孩子是一個共同進步的過程,我們需要從小開始培養。

情商低的孩子怎麼救?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老話常說:3歲看老,所以說,孩子三歲左右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最基本的陪伴之外,更要教育孩子情緒表達、與人溝通的能力。

父母要早早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免得孩子長大之後變得脾氣暴躁,想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繪本是必不可缺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孩子在小時候對故事以及圖片最為敏感,繪本是最適合的。

我家孩子在3歲左右就看了很多的繪本,其中《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中英雙語繪本孩子是非常喜歡的,,一共10冊,裡面包含了如何合理科學地去教育孩子。

和大家一樣,我也曾擔心過孩子自卑、懦弱或者脾氣大的問題,這些毛病和缺點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最關鍵的是看爸爸媽媽怎麼處理。

我們也當過小孩,不喜歡自己的父母對自己惡言相向,所以我選擇這套繪本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裡面的主題都非常貼近生活,而且主人公小腳鴨的做法就是我們想要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去做。

一共分為10個主題,分別是《我能保護自己》、《勇敢做自己》、《媽媽我能行》、《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好孩子懂禮貌》、《我們都是好朋友》、《分享讓我快樂》、《做最棒的自己》、《養成好習慣》。

色彩鮮豔的圖畫,簡單又非常容易理解的故事,讓孩子體會並理解各種美好的事物。

爸爸媽媽給孩子樹立觀念就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用自己的態度、行為示範給孩子樹立一種榜樣,這些都是心理的撫養。

很多家長恰恰把這個最關鍵的部分交給了別人,每個人的養法都不一樣,目的是讓孩子不出問題、不受傷害、不走丟,但是怎麼教育、教育過程中要強調什麼,這是父母的責任。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

還有一個推薦給大家的理由是,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元全套10冊《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是2頓早餐左右的錢,甚至還有跟便宜,這樣培養男孩子品格的繪本,裡面蘊含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快點擊這裡購買 ↓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制止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制止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對青少年心理頗有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曾提到過: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6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不會傾聽的孩子,往往缺少耐心、比較以自我為中心,這也是情商低的表現。 6、嘲笑別人 嘲笑別人的孩子,往往缺少包容心和同理心,也容易給人留下沒有教養的印象,這也是情商低的表現。
  • 李玫瑾: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要及時管教
    李玫瑾是我國中國公安大學的兒童心理學教授,她的很多育兒觀念受到很多家長的追捧以及效仿。在一次採訪中,她談到孩子的性格問題時這樣說道:「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及時管教,不然會有大影響」。對於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及時糾正,告訴他們吃飯時不能吵鬧的重要性。2、桌上的菜亂翻亂攪中國吃飯講求團圓,因此大家都是在同一張桌子上夾菜,認為能夠拉近相互之間的關係。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飯桌上常有以下表現,家長要趁早糾正
    不過,情商可不是一個人在為人處事之時表現出的圓滑,而是一個人在情緒、意志、性格、行為習慣這4個維度上的表現。李玫瑾教授曾說:「情商低的孩子,在飯桌上就能看出來,尤其是這幾種表現,根本藏不住!」一、吃飯時大聲喧譁情商低的孩子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可能會在吃飯時出現大聲喧譁的表現。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被批評沒有素質。當走向社會的時候,沒有連餐桌禮儀都不懂,一定會吃虧的。
  • 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6歲前培養還不晚
    最近在網上看到李玫瑾的一段教育視頻,內容是關於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一般都有這3種特徵。 孩子「情商低」的3種表現 1、孩子總愛抱怨 我們遇到煩心的事情,避免不了會向別人抱怨幾句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幾種表現,你家孩子有嗎?
    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孩子的情商是直接受父母教育影響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積極的,那麼孩子就能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相反,如果父母沒能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孩子的情商必然不高。孩子情商不高的4種表現1.
  • 在餐桌上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家長要及時糾正
    記得以前老人常說,孩子吃要有「吃相」,長輩沒動筷子不能先吃,有客人來的時候,年紀小的孩子不能上桌等等。當然這些習俗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了,很多被視為「陋習」。現在的孩子吃飯似乎沒有這麼多講究了,甚至還有些隨心所欲。
  • 李玫瑾: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吃飯時的舉動就能看出來
    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一直都是家長非常在意的一件事情,畢竟沒有哪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會碌碌無為,但是孩子能不能有出息,至少也要等到20歲以後,難道小時候就沒有什麼表現能夠看出來嗎?
  • 李玫瑾: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有以下表現,第一種就惹人討厭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教授,她近幾年開展了很多教育講堂,得到了廣大父母的認可,前段時間李玫瑾教授表示: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有以下表現,第一種就惹人討厭!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有以下表現1、吃飯時大喊大叫製造噪音孩子天生就活潑好動,每天都是亂蹦亂跳的沒有老實的時候,尤其是在吃飯時,看到人多比較熱鬧,孩子就更開心的,每次都在飯桌上大吵大鬧,影響別人吃飯的心情。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李玫瑾認為:一些孩子看似有臭毛病,但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不要盲目糾正,以免破壞孩子的內心的積極性,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這讓很多家長都很好奇,怎麼孩子的臭毛病和智商還有關係呢?李玫瑾教授指出:孩子若有這3種「臭毛病,說明智商高。
  • 李玫瑾:小餐桌暗藏著大講究,孩子的兩種用餐行為,暗示了情商低
    礙於同學之間的面子,誰也不好對男孩指點什麼,但是聽到有幾位同學小聲交談,大致都是在批評這個男孩情商低,而父母也疏於管教。對於孩子的餐桌禮儀和情商高低,李玫瑾教授曾經給出這樣的觀點,在孩子吃飯時,家長要從小給他立規矩,別人不動筷子,孩子就不能動,這是基本的餐桌禮儀,也是情商高的體現。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父母,與旁人無關
    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家李玫瑾在一次節目訪談中就發表過這樣的言論:父母對於孩子的撫養不應當僅限於物質,更要注重精神撫養。 情商在日常生活中真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家長們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情商高的人,因為情商高的人走到哪都吃的開,但是在生活中有一些孩子的情商就不是很高
  • 孩子在玩耍時有這個表現,預示著情商低,家長要提高警惕
    而孩子總是一個人玩,不跟其他人交流,就是情商低的一大表現。孩子為什麼會情商低呢?你的孩子會有不同的原因,而小玲家的孩子情商低的主要原因,在小玲身上。表現在和孩子們玩的時候,他就不會和別人去交流溝通,只會自己一個人在那裡玩,他不知道如何去跟別人開口打招呼,跟別人去交朋友,跟別人友好的交流。這就是我們說的情商低。
  • 李玫瑾坦言:孩子情商低大多是父母的原因,6歲前培養還來得及
    作為成年人,我們在面對各種壓力時,各種繁瑣的事情時會表現的力不從心,不知所措。其實呢,這並不是其他原因,而正中情商低的下懷。情商對於人一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它表現在人與人的交際方面,處理家庭棘手的問題上面,為人處事的行為途中。
  • 李玫瑾:9歲前孩子有這些「臭毛病」,多半情商高,快看看自家娃
    以前上學時,班裡總會有一些調皮搗蛋的孩子,他們各自身上都有著獨特的「毛病」。最近見到十幾年前的班主任,她跟我聊起了那幾個有著「臭毛病」的孩子,還感慨道:想不到當初的淘小子們混的還不錯!經過一次講座我才了解到,那些有著「臭毛病」的學生,往往在班級裡有著良好的人際關係。
  • 情商低的孩子,往往有5種表現,與父母經常做的3種行為有關
    一般來說,情商低的孩子往往有以下5種表現: 1.缺乏激勵自己的能力 2.抗壓能力弱,不能面對生活的壓力 3.學不會社交,不懂交際 4.情緒化嚴重,缺乏情緒自控力 5.脾氣急,缺乏延遲滿足能力
  • 「人來瘋」的孩子並不是活潑的表現,家長及時糾正,才能避免影響
    當他們在做某一件事情時,一旦開了頭就很難去收回來。所以你會發現,當孩子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時,他們反而會變得更加興奮,這往往是控制不住的。有些家長仍舊感到迷茫,因為他不知道什麼樣的孩子才算得上是人來瘋。其實人來瘋的孩子往往有以下這幾種表現。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存在「人來瘋」?
  • 以下句子掛嘴邊的孩子,長大不受歡迎情商低,家長早糾正早好
    這種先天性本能的存在,讓我們非常重視情商的高低。眾所周知,孩子的智商來自天生,情商依靠後天經驗累積,前者只能挖掘,後者卻可以得到質的飛躍提升。於是,大多數家長都把重點放到孩子的情商培養上,畢竟我國是人情社會,智商高的孩子未必會成功,但情商高的孩子一定能成功。可是,我們要如何判斷孩子的情商高低呢?
  • 情商低的孩子,大多伴有這五種表現,希望你家孩子不在其中
    可見,現代人對於成功=80%情商+20%智商這個公式深信不疑,都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那情商是什麼?情商低的孩子都有什麼表現呢?情商是什麼?情商這個詞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經常出現,很多人覺得情商就是處事圓滑、會說話,其實並不準確。
  • 情商低的孩子,往往有這3種表現,觀察一下你家還有沒有!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能夠意識到,成績也不是那麼重要了,它已經不能成為衡量一個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一個優秀的孩子不僅要看他的智商有多高,還需要看孩子的情商,因為這個情商決定了孩子在未來能夠走多遠。說到這個情商高的孩子,我就想到之前去參加一個親子活動時,遇到的一件小事。很多家長都是第一次去參加親子活動的,所以老師們都會安排幾個同學去當志願者,然後分別分配任務讓他們去幫忙。當時,在場的一個小女孩發現最後一排有幾個同學沒有拿到小禮品,於是她大聲地喊住了其中一位志願者:「漂亮小姐姐,你是不是忘記什麼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