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學「非遺」,永州江華推出「居家」瑤族長鼓舞

2020-12-11 三湘都市報

三湘都市報3月11日訊(通訊員 李思南 李敏 見習記者 周可)「一曲瑤族長鼓舞下來,既活動了身體,又學了民族的東西。等疫情過後就可以和夥伴們一起跳瑤族長鼓舞了!」家住永州江華瑤族自治縣沱江鎮的陳靜,把自己在家帶領女兒練習瑤族長鼓舞的視頻發送給自己的舞友,向她們介紹自己在線新學的瑤族長鼓舞。

時下正值春暖花開的時節,陳靜很久沒跳廣場舞了,她和「舞友」們時刻惦念著,並籌劃著等疫情過去,一定要聚在廣場一起跳一場酣暢淋漓的廣場舞。

「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切莫盲目樂觀,要時刻保持警惕心,還不到鬆懈的時候,出門聚舞還需再待些時日。」江華民族文旅廣體局創區辦趙媛媛介紹,為一解舞友們無法聚舞之憾,該局在實施文化活動場館「閉館不閉網」的基礎上,向廣大市民推出一套簡單實用的居家瑤族長鼓舞《繼往開來》,一下就將市民齊聚舞的心拉了回來。

「沒想到我改編的居家瑤族長鼓舞這麼受歡迎,在引導廣大群眾防疫期間不外出聚集的同時,又能傳播瑤族文化,讓瑤族長鼓舞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走入尋常百姓家。」長鼓舞傳承人蔣丙蓮老師介紹,瑤族長鼓舞是我國瑤族地區最獨特、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藝術形式,能帶給人強烈的聽覺衝擊和心靈震撼,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

「為進一步豐富群眾在疫情防控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們向大家推出了線上文化大餐,群眾通過永州公共文旅雲平臺、江華旅遊微信公眾號等,就可以在線學習瑤族長鼓舞,成為傳承瑤族舞蹈文化、弘揚瑤族民族精神的新方式。我們還會陸續推出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非遺教學,助力大家的文體生活。」江華民族文旅廣體局局長張勁說道。

[責編:吳岱霞]

[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焦點

  • 國家級目錄/江華瑤族長鼓舞
    長鼓舞是流傳在江華瑤族自治縣及鄰近瑤族地區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族民間舞蹈,是表現瑤族人民群眾生活的一種藝術手段。長鼓舞的打法過山瑤以「武打」為多,土瑤以「文打」為多。長鼓舞的音樂伴奏以嗩吶為主奏,輔以奏鼓。有「大吹大打」和「小吹小打」之分,  據史料記載和民間口頭傳說,江華瑤族長鼓舞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宋人沈遼作的《踏盤曲》就清楚地描寫了宋代瑤族節日民間舞蹈活動的實況:「湘水東西踏盤去,……樂神打起長腰鼓」。瑤族人民大量遷入江華是在元末、明初。
  • 物言非遺|群眾性的文娛活動——江華瑤族長鼓舞
    瑤族長鼓舞·印象瑤族長鼓舞是中國瑤族的一種民間舞蹈,流行於廣東、廣西、湖南等省的瑤族聚居地區,多在瑤族傳統節日及慶祝豐收、喬遷或婚禮喜慶的日子表演。瑤族長鼓舞脫胎於起源很早的祭盤王儀典及一些巫術活動中的舞蹈,歷史悠久。瑤族長鼓舞現已發展成為群眾性的文娛活動瑤族長鼓舞·技藝特點長鼓在瑤語中稱為「公」,瑤族長鼓以兩鼓對接,中腰較細,可以握持,兩端各以羊皮面覆蒙鼓面。
  • 江華長鼓舞:弘揚民族精神 傳承瑤族文化
    紅網時刻10月19日訊(江華融媒記者 周聲遙 蔣天平)10月18日,由江華瑤族自治縣文化館、江華瑤族自治縣長鼓舞協會主辦的「弘揚民族精神 傳承瑤族文化」長鼓舞集中展演周年慶活動在江華涔天河鎮天河瑤寨舉行
  • 湖南江華瑤族長鼓舞有什麼風格特點?帶你了解湖南的傳統習俗
    接下來就隨倩倩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一下瑤族長鼓舞的文化吧!長鼓舞長鼓舞分「單人舞」、「雙人舞」、「群舞」等類型。它有72套表演程式,而每一套又分「起堂」、「移堂」等若干動物細節。其動作特徵是粗獷、勇猛、奔放、剛強、雄勁、彪悍、灑脫。不管是跳、躍、蹲、挫或旋轉、翻撲、大蹦、仰騰等動態,都表現了瑤族人民熱情奔放、堅強勇敢的性格特徵。
  • 永州江華:打造民族節慶品牌 力圖做瑤族地區旅遊目的地
    中國經濟網永州7月31日訊(記者魏金金)「妹來開口唱首歌,唱歌迎接客人」7月28日,動聽的瑤歌在江華瑤族自治縣白芒營鎮秦巖溶洞上空迴蕩,宛如置身瑤歌海洋,讓人如痴如醉。而當你繼續往前走,你會發現這裡的鄉村景色同樣讓人流連忘返。這裡的人身著傳統瑤族服飾,唱著最美的歌謠,笑納四方客人。
  • 瑤族長鼓舞《跳九州》亮相吉首國際鼓文化節
    原生態瑤族長鼓舞《跳九州》熱烈的鼓舞場面。唐建國 攝  世界鼓舞,鼓舞世界。江華瑤族自治縣將以最具代表性又頗具原生態的瑤族長鼓舞《跳九州》與瑤族「長鼓王」趙明華大師將應邀參加。  瑤族長鼓舞是流傳在江華瑤族自治縣及鄰近瑤族地區,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族民間舞蹈,動作矯健粗獷,粗細並蓄,形象生動,富有想像,有著樸實的美感。2008年被評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非遺廣東|「迴旋應節」——瑤族長鼓舞
    瑤族長鼓舞,瑤語叫「挨汪都」,又稱「打橫鼓」、「調花鼓」,是中國瑤族的一種民間舞蹈,主要分布於粵北山區連南瑤族自治縣的排瑤聚居地,多在瑤族傳統節日及慶祝豐收、喬遷或婚禮喜慶的日子表演。瑤族長鼓舞傳說瑤族長鼓舞歷史悠久,據排瑤民間的傳說,長鼓舞是1000多年前的隋唐時期,他們的祖先從湖南洞庭遷徙到連南時帶來的,而且起源於一個動人的愛情幻想故事:古時勤勞英俊的排瑤青年唐冬比,與化名房沙十三妹的仙女相遇相愛,卻被玉皇強行拆散。
  • 70周年華誕普天同慶,瑤族長鼓舞來助興
    在湘粵桂三省交界這千裡綿延的大山裡,居住著一個勤勞勇敢的山地民族——瑤族,無論他們遷徙到哪裡,都崇仰著一個先主——盤王,每年的農曆10月16日,瑤族都要跳長鼓舞,祭奠盤王。長鼓舞是瑤族最具代表性的古老民間舞蹈,主要流傳在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及周邊一帶瑤族居住區。
  • 鐘山瑤族文化瑰寶——羊角長鼓舞
    >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旅遊打卡非物質文化遺產之羊角長鼓舞· 羊角長鼓舞 ·「瑤族羊角長鼓舞」是流傳在鐘山縣兩安瑤族鄉槽碓源村的瑤族舞蹈自列入自治區「非遺」保護名錄以來,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前來探索羊角長鼓舞的藝術魅力。
  • 江華2020神州瑤都(中國.江華)瑤族盤王節暨農產品、旅遊商品美食...
    紅網時刻永州11月26日訊(通訊員 黃志東 馮建林)盛世慶佳節,喜慶滿瑤都。11月26日,江華瑤族自治縣2020神州瑤都(中國·江華)瑤族盤王節暨農產品、旅遊商品美食展銷博覽會在瑤族古鎮開幕,吸引了眾多商家和遊客前來銷售優質產品、品嘗獨特的美食,推動消費經濟發展。江華生態環境優美,自然人文資源豐富,瑤族文化底蘊深厚,飲食文化源遠流長。
  • 最是醉人長鼓舞
    本期主題:瑤族長鼓舞採 寫:本報記者 李國斌 通訊員 楊智林 趙廷一位瑤族詩人說,長鼓舞是瑤族的象徵,如果沒有長鼓舞,瑤族就失去了與其他熱愛舞蹈藝術民族的區別。居住在江華瑤族自治縣深山中的瑤族同胞,還傳承著原始古樸的瑤族長鼓舞。
  • 千年瑤都長鼓舞【蔣平】
    千年瑤都長鼓舞  蔣平  如果你去過千年瑤都江華,肯定會忘不了一種獨特的樂器——長鼓。  沿著通車不久的洛湛鐵路,走出江華站,映入眼帘的便是江華的縣標——瑤家長鼓。早在二十多年前,江華新縣城落成,高大的漢白玉長鼓標誌已經聳立在最大的城市綠島裡了。
  • 2020神州瑤都(中國.江華)瑤族盤王節暨農產品、旅遊商品美食展銷...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黃志東 馮建林)盛世慶佳節,喜慶滿瑤都。11月26日,2020神州瑤都(中國.江華)瑤族盤王節暨農產品、旅遊商品美食展銷博覽會開幕,吸引了眾多商家和遊客前來銷售優質產品,品嘗獨特的美食,推動消費經濟發展。
  • 長鼓舞、啦啦操、武術操……看這個學校的各式特色課間操
    據介紹,「大課間活動」採用長鼓舞、啦啦操、武術操等特色課間操形式,以音樂為背景串聯活動過程。長鼓舞江華瑤族長鼓舞瑤語稱「播公」,已有800多年歷史。它不僅是我國瑤族地區最獨特、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藝術形式,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江華兩景區遊客近9萬人次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黃志東 張德水 崔萍)「秦巖景區裡的桃源洞,水晶洞,天仙洞,「玉鼠偷桃」、「玉犬望臘」、「石龍河馬」等景觀奇特,不虛此行。」10月6日,來自廣西賀州的黃先生讚不絕口。秦巖溶洞位於江華瑤族自治縣白芒營鎮秦巖村。秦巖溶洞相傳為秦始皇開疆屯兵遺址,屬喀斯特地貌,全長3.8公裡,其中地下水路1000米,洞內約6.8萬平方米,勝景宜人。今年國慶長假吸引了眾多遊客。國慶長假,江華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 連南瑤族自治縣在民族體育館舉行第四屆原生態長鼓舞大賽
    這支由12名男性瑤族村民組成的油嶺民間鼓舞隊,最終在比賽中憑藉實力一舉奪魁。《油嶺鴛鴦長鼓舞》、《歡樂長鼓舞》獲得二等獎;《軍寮團圓鼓》、《巾幗長鼓舞》、《長鼓鬥雞舞》、《祈福長鼓舞》獲得三等獎。連南縣副縣長房春華等為獲獎隊伍頒獎。
  • 2020神州瑤都(中國·江華)瑤族盤王節大型龍燈會暨第三屆傳統鬥龍...
    紅網時刻永州11月30日訊(通訊員 趙弘 龍靈芝)火樹銀花不夜天,龍燈會舞慶佳節。11月29日晚,2020神州瑤都(中國·江華)瑤族盤王節大型龍燈會暨第三屆傳統鬥龍大賽在江華瑤族自治縣圖騰園圓滿舉辦,百萬瑤胞歡聚一堂一起共享鬥龍盛宴,同時吸引了眾多周邊省、市、縣各族同胞前來參演觀看、歡慶瑤族盤王節。本次大會以「神州瑤族·活力江華」主題,力爭展現「瑤族鬥龍」盛大風姿,營造全民參與的節日氛圍。
  • 讀《永州探秘》,探訪永州這部神秘之書
    永州古稱零陵,建制已有2300多年,留下的老古董特別多,至今被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2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6處,在湖南排名第二,僅次於長沙。一是古遺址。最古老的遺址是零陵區黃田鋪學校內的石棚,為舊石器晚期文化遺址,距今約2萬年。
  • 江華2020瑤族盤王節開幕
    11月26日,江華瑤族自治縣2020神州瑤都(中國.江華)瑤族盤王節暨農產品、旅遊商品美食展銷博覽會在瑤族古鎮開幕,吸引了眾從商家和遊客前來銷售優質產品,品嘗獨特的美食,推動消費經濟發展。江華生態環境優美,自然人文資源豐富,瑤族文化底蘊深厚,飲食文化源遠流長。
  • 江華:湖南文藝家看千年瑤鄉採風團觀看瑤族民俗情景劇《客姑妹》
    紅網時刻9月3日訊(江華融媒記者 蔣林鋒 藍玉春)9月2日晚,「小康夢·千年夢」湖南文藝家看千年瑤鄉採風團在江華瑤族自治縣民族文化宮觀看了瑤族民俗情景劇《客姑妹》,永州市委常委、江華縣委書記羅建華民俗情景劇《客姑妹》分《春·瑤鄉》《夏·織愛繡情》《秋·客姑喜嫁》《冬·歡樂洞房》《永遠的盤王節》等五個篇章,以江華平地瑤婚戀習俗為主線,以瑤族歌舞的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出瑤族人民的勞動之美,生活之美,婚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