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中國的影響力在不斷的擴大,而且能夠逐漸去幫助更多國家來獲得提升。不少國家都在有意緩和與中國之間的關係。中國帶頭做出這件事後,就連文在寅也開始動搖了,首次公開表態表示韓國正在考慮加入。這件事情就是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
其實它的前身是TPP,美國早在川普上臺之後就已經宣布退出,而中國的積極加入這其中,不斷去與其他國家共同作出努力。這項協定覆蓋全球近4.98億人口,國內生產總值之和佔全球經濟總量13%,自從2018年締結之後,這一協定就一直在加深各成員經濟體聯繫,就讓亞太地區經濟增長得到很好的發展。
這一次文在寅選擇考慮加入也就證明了該國開始走與美國不同的道路,畢竟美國早在之前就已經退出了這項協定。一直以來韓國都在追隨美國的腳步,但是文在寅的態度已經表明該國會繼續發展本國的經濟,而這也就間接與我國進行了合作。為何文在寅的態度會有如此大的轉變呢?曾經我國在薩德問題上與韓國有了很大的矛盾,他在處理這一問題的過程中,有太多的話都不可相信。
而且也從來都沒有過明確的表態,因此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反對。很顯然在那個時候的文在寅,對美國還是非常看重的,但現在美國已經在很多方面對韓國產生的影響,也就使得文在寅不得不去重新審視美韓之間的關係。其實美國對待韓國,更多的也是利用關係。在長期的發展當中,美國已經完全將韓國當做了遠程控制亞洲的工具。
部署薩德就是一個很好的表現,對於這一點,許多韓國民眾都已經非常清楚了,因為部署了薩德之後,一旦戰爭真正到來,那麼韓國部署薩的地方將會首先遭到攻擊。因此很多生活在薩德裝置周圍的民眾都對,文在寅的這種行動非常反對,每次該基地有什麼動靜都會有一大波的韓國民眾鬧著抗議。不過韓國也不一定就真的要與中國作對,因為美國除了把韓國當作控制亞洲的經濟工具之外經常會打壓韓國的貿易和軍事。
在之前日韓問題不斷被凸顯的時候,美國也在這其中,給韓國製造了許多的壓力,很顯然美國在對待這兩個國家時,也沒有做到非常公平的態度,所謂的團結只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由此可見通過美國來發展本國的經濟實力,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終究會被壓制的很慘。所以現在的文在寅也只能去依靠整個亞太經濟的合作共贏來得到更好的發展,而這自然也不是美國想看到的。但對於韓國來講,加入CPTPP,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也能讓韓國得到更多的利益。
其實當前不少的國家,雖然表面上是與美國在進行合作,但實際上是單方面的收到美國的控制,很多方面都沒有太多的主動,所以到最後也只能成為被利用的對象。因此在這樣的發展當中,也需要看清美國所擁有的特點,任何國家都不能輕易相信。這種所謂的幫助,終究還是要做出正確的選擇,從而很好的應對各種問題。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本國的實力得到合理的提升,我國在不斷的發展中,經歷了太多的教訓,所以也深知自主發展的重要性。因此會在不斷的努力中,進一步提升本國的能力,從而讓本國擁有更強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