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6日,江淮發動機工廠和研發中心首次對外開放,展示了江淮全面的自主研發能力和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這也充分說明,一款好車並不是隨隨便便造出來的,尤其在冰冷的市場淡季,擁有發動機和變速箱的核心技術才是江淮能夠繼續前行的根本。用江淮汽車副總經理、江淮乘用車營銷公司總經理嚴剛的話說:「月有陰晴圓缺,怕什麼?淡季的時候比的是責任擔當。」這句話對於此時正面臨挑戰的江淮來說,是如此的重要,為江淮吃下了定心丸、注入了強心劑。下個月,江淮面向高端SUV 市場的S7將正式上市,這款車擁有「大美大智大空間」的新車,目標是秒殺哈弗H6、吉利博越、長安CS75等競品。
淡季更要自信和淡定
一個市場由旺季到淡季,或者由淡季到旺季,都是發展中的一個階段,但也一定是有因可循的。以平常心面臨這個階段,以上進心尋找其中的原因,這就是現在面臨挑戰的江淮汽車正在做的事情。
對此,一手抓江淮汽車研發技術,另一手抓江淮乘用車營銷的嚴剛最有發言權:「月有陰晴圓缺,黎明在黑夜前。這靠什麼?靠毅力,靠你的責任擔當,不要輕易放棄,你堅持下去。在市場正常的情況下,你很難體驗,正好大市不好,給我們一個體驗的機會,我們好好的把持,如果這樣的日子過去以後,我們不但度過了市場的風險,而且培養了內功。所以淡季銷車比的就是責任擔當、比的就是毅力,當你經歷了這場洗禮,那你就涅磐了。」
在這次「體驗」中,江淮汽車其實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在淡季該採取什麼樣的營銷手段來促銷呢?一味降價?這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並不可取。江淮汽車的策略是,首先檢討公司營運能力部門的水平,是否有資金可以降價(總不至於為了降價讓企業虧損),然後再來決定如何降價。在「有價可降」的前提下,江淮汽車制定了多種策略。第一,通過經營公司,購買江淮的新車可分期付款,在給顧客的銷售上把利息優化到最合理或者最有競爭力的狀態;第二,一般的首付款是20%、30%,但在個別情況下,也可以做到零首付。
江淮的促銷是和經銷商共同商議的,越是在淡季的時候經銷商越不能緊盯著官方降價,不虧本、有盈利才是可取的。所以嚴剛一直強調要保持自信、保持淡定,相信客戶的本質價值。「我們在淡季時賣的不是車,賣的是職業人員的責任、擔當和毅力。」嚴剛多次強調這句話。
所以江淮汽車除了促銷,更花了不少心思在職業人員的銷售技能和服務水平的提升上。江淮汽車在五個月的時間內做了兩場全國性的比賽,一是全系統的銷售大賽,比專業、比技能;二是服務大賽。「不能因為市場不好就懈怠甚至放棄客戶,相反,要比市場好的時候,更加真誠的對待客戶。」嚴剛這麼說的時候,讓人感覺他一點也沒有把這次淡季看做困境,反而像是激發起了他的無窮鬥志。
在談到與客戶價值這個話題時,嚴剛說了一個賈伯斯的小故事。賈伯斯在媒體、大眾面前會放掉所有的專業術語,他把產品內在的客戶價值以非專業人士一聽就明白的語言去表達。比如將5個G換成「可以放1000首歌」來表達,5個G是技術,1000首歌就是營銷,是客戶的價值。汽車企業常常犯這種錯誤,認為有技術就行,殊不知要讓客戶接受,必須要有營銷。因此江淮汽車提出了「六化」的發展方向,即品牌向上化、技術領先化、產品平臺化、開發迭代化、製造精益化、市場國際化,其中品牌向上是核心。
江淮研發費用佔銷售收入的3%~5%
如果說促銷和技能服務大賽的重要性是在淡季才凸顯出來,那麼自主研發就是江淮汽車多年來始終堅持的企業責任與擔當。用江淮汽車副總經濟師、江淮乘用車營銷公司副總經理李建華的話來說,「一輛好車沒有深厚的底蘊、沒有嚴謹的開發作業流程,那麼這個企業就不具備真正的硬實力,其生產的產品消費者是不會買帳的」。此次【汽車維基APP】參觀的江淮發動機工廠和研發中心就是其首次對外開放。
嚴剛透露,江淮的研發費用佔江淮的體量是比較大的,研發費用佔銷售收入的3%~5%。這些研發費用主要用在這幾個方面:第一,平臺技術;第二,現代化;第三,節能環保;第四,造型;第五,智能化。
以造型為例,在沒了解江淮的研發技術之前,很多人對江淮汽車的認知都停留在外觀層面,畢竟最受歡迎的小型SUV不是吹出來的,是靠銷量累積和消費者信賴堆積起來,江淮乘用車的外觀確實好看。據悉,江淮造型部的本部就有80人,另外日本有100人、義大利有30人,都是圍繞著造型工作。
自主研發是一項高投入的工作,但同時也是一件獲益明顯的事情。因為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更好的發展。變速箱、發動機、底盤這三大核心技術都是江淮自主研發的。同時,嚴剛認為,「自主所有」的核心技術與「為我所用」的整合資源並不衝突。「我們現在發動機的水平已經很好了,但是發動機的油泵系統、發動機的渦輪增壓系統還不太行,但是我只圖所用,不圖所有。像控制系統裡面更微小的電子,也是如此。」意思就是,在核心技術方面,江淮實現自主研發,而在一些精細化的技術方面,就要不斷的整合優勢資源為己所用,才能將江淮汽車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智能品牌。
關於江淮汽車研發費用的投入走向,這次參觀的江淮發動機工廠和研發中心是研發三期,第四期研發項目將主要圍繞國6和無人駕駛,將於2019年6月建成,投入資金達6個億。
「江淮不管和誰合作,首先都要做好自己,這次大家看到的都是江淮自己的技術。」李建華表示。
抓市場熱點推瑞風S7
除了保持淡定的心態和一如既往的研發投入,應對市場淡季江淮汽車即將放出一個大招——瑞風S7。為什麼要投入這款緊湊型SUV?從市場現狀和江淮的產品陣營的對比中其實就能明白江淮汽車的良苦用心。
目前國內SUV市場可細分為中大型SUV、緊湊型SUV、和小型SUV,這三個細分市場的增長速度是依次遞減的,也就是說中大型SUV迅猛增長,緊湊型SUV也保持了以往的增速,但小型SUV基本是零增長。但恰恰小型SUV是江淮汽車的強項,瑞風S3、瑞風S2、S2 mini都是小型SUV,瑞風S5則是緊湊型SUV。即將推出的瑞風S7則定位於緊湊型SUV的高端市場,雖然尺寸可看作是中型SUV,但其瞄準的競品則是哈弗H6、廣汽傳祺GS4、吉利博越、榮威RX5等市場熱銷的緊湊型SUV。江淮這一營銷策略好比是「田忌賽馬」,與其他競品相比,主打瑞風S7「大空間」的產品優勢。
4月7日在合肥舉行的江淮汽車舉行的品牌日活動上,江淮瑞風S7首發亮相,新車搭載了1.5T/2.0T及1.5T混動發動機,預計於2017年第二季度上市。
嚴剛將瑞風S7的基本特點概括為:大美、大智、大空間。
大美,即外觀。公開圖片顯示,瑞風S7大氣的外觀延續了瑞風家族的寶瓶式進氣格柵設計,其兩側大燈與前格柵、保險槓相連,下方的橫幅式前格柵與邊緣的鍍鉻裝飾條比較粗壯,整體感覺比較有氣勢,獨特的三角形霧燈看起來也非常時尚。尾部線條上,新車採用了LED光源的尾燈組,並以鍍鉻裝飾條相連,配合雙邊共兩齣排氣,使其看起來非常大氣。
大智,指的是智能化配置。江淮瑞風S7智能配置包括了AEB自動緊急剎車(江淮自主研發可在碰撞發生前2.6秒內進行碰撞預警,1.6秒開始部分制動,0.6秒進行制動收緊安全帶)、FCW前碰撞預警系統、盲點監測、自適應巡航系統、LDW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等。嚴剛認為瑞風S7的智能駕駛系統達到了美國無人駕駛的2.5G,還不到3G,不過輔助駕駛系統的幾個關鍵技術都在這個產品上可以體現出來。
大空間也很好理解,指的就是空間。江淮瑞風S7的長寬高分別為4790/1900/1760mm,軸距為2750mm。此外新車還將提供7座車型。
寫在後面:無論做品牌還是做人,都容易在得意時忘我,在失意時「尋我」。因此,以嚴剛和李建華領導的江淮乘用車營銷團隊都在面臨銷量萎靡時冷靜地思考三個問題:為什麼?怎麼辦?怎麼做?
通過這次對嚴剛和李建華的深度訪談,我能感覺到江淮汽車的思考已經有了明朗的答案,並且這份明朗已經轉化為江淮人的信心與動力。古人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連續三年快速增長的江淮汽車適時地遭遇了市場冷遇,這給了江淮汽車一個靜下心思考的機會,這樣的機會在波濤洶湧的市場環境中彌足珍貴。我們有理由期待,一個能在淡季時堅守責任與擔當的企業,步入增長期後也會以同樣的誠心打動更多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