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金山名氣很大。80多年前,中央紅軍長徵入川,最先翻過的大雪山就是夾金山。從此,夾金山便與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緊緊相連。
夾金山在嘉絨藏語中稱「甲幾」,道路彎曲之意,「夾金」為譯音。
夾金山,老蔣攝
夾金山是寶興縣與小金縣的界山,山中天氣變幻莫測,紅軍經過的王母寨埡口海拔4114米。當地有民謠:夾金山,夾金山,鳥兒飛不過,凡人不可攀。要想越過夾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間。
夾金山現已修通公路,翻越夾金山,不算難事。因氣候變暖,除冬、春季外,埡口已無積雪。公路蜿蜒而上,越過埡口,下到小金縣達維鎮。
夾金山,老蔣攝
這是一條紅軍之路,也是一條大熊貓之路。
從寶興縣城出發後,既有夾金山紀念碑、達維會師橋,也有大熊貓發現地蜂桶寨、鄧池溝天主教堂;既有壯美的國王母寨埡口,也有寧靜的夾金山海子。翠綠的森林,蜿蜒的小溪,怒放的野花,讓人們流連忘返。
夾金山雲海,老蔣攝
夾金山頂,風光大美。多次翻越夾金山,雲遮霧繞,未見其清晰面貌。去年夏天一早,驅車到達山頂,萬丈光芒,雲海茫茫。
雲開霧散後,山下樹木蔥綠,山腰公路彎彎,山頂白雲悠悠。不由得想起《清平樂·會昌》: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一、景點推薦
1、紅軍長徵翻越夾金山紀念館
在寶興縣城,由紅軍廣場、主題雕塑和兩個展廳組成。
紀念館內
2、鄧池溝天主教堂
位於寶興縣鄧池溝龍門山,法國遠東教會在1839年修建。遠看如中式四合院,內部呈歐洲哥德式建築風格。沿G351線過寶興縣城後,按路標提示右轉上山。
1869年,教堂第四任神甫戴維在此發現首隻活體大熊貓,並製成標本送至法國國家博物館,從此,大熊貓享譽天下。
當地將教堂與山上的大熊貓樂園合併一起,門票30元。山下有戴維旅遊新村,是一個災後重建點,可住宿。
3、蜂桶寨自然博物館
蜂桶寨保護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4萬公頃,是大熊貓、金絲猴的棲息地。蜂桶寨自然博物館設在保護區管理局內,在G351線路邊。
4、毛澤東、朱德長徵故居
坐落在寶興縣磽磧鄉澤根村二組,G351線路邊。紅軍翻越夾金山時,毛澤東、朱德曾在此居住。該故居原在庫區,因磽磧電站建設,整體搬遷於此。
過故居後往前,在扎角壩路邊有三棵大白楊和一口水井,紅軍曾在此停留,後來人們將此井叫作紅軍井。現築有圍欄並立碑。
扎角壩紅軍井,老蔣攝
5、夾金山紅軍紀念碑
紅軍小路,老蔣攝
在新寨子林海山莊附近,建有夾金山紅軍紀念碑、休息亭、停車場。有一條小路可達山頂埡口,穿行小路上,聽山風長嘯,憶長徵壯舉。
6、青衣江源
從林海山莊前行幾公裡,沿一條公路右拐,進入螞蝗溝,這裡是青衣江源,也是林業系統新開闢的一個景區,暫未對外開放。現在,汽車可一直駛到景區門口。
7、夾金山埡口
海拔4114米,設有停車場,建有紀念碑,是觀看雲海和日出的最佳點。
8、夾金海子
在小金縣達維鎮夾金村,海子就在路邊,美得就像藍色的翡翠。
9、達維橋
1935年6月12日,中國工農紅一方面軍一軍團2師4團勝利翻越夾金山,與紅四方面軍25師74團的一部在夾金山下的達維相遇。後來,當地在達維建立會師紀念碑。
公路下面的河岸上,有一座小木橋,人稱會師橋,這是當年紅軍勝利會師的歷史見證。
二、自駕指引
D1:成都-雅安-蘆山-寶興-紅軍翻越夾金山紀念館-鄧池溝天主教堂-蜂桶寨自然博物館-毛澤東、朱德長徵故居-紅軍井-紀念碑-林海山莊。
入住林海山莊或磽磧藏族鄉。
D2:林海山莊-夾金山埡口-夾金海子-日隆-巴朗山-臥龍-映秀-都江堰-成都。
也可繼續前行,從達維去小金住宿。
三、路況報告
1、成都至雅安多營,高速路。
2、多營-蘆山-寶興,全部柏油路,路況好。
3、寶興至磽磧,柏油路,個別路面破損。
4、磽磧至夾金山埡口,全程水泥路,局部破損。磽磧庫區有幾公裡爛路,轎車選路通行。正在修路。
5、夾金山埡口到達維,全程柏油路,局部小破損,在近達維時,多飛石,轎車可通行。
6、翻越夾金山的原省道210線雅安至小金段,在2013年已升級為國道351線。
7、從達維經日隆回成都,路況好,轎車可行。
四、住宿推薦
1、林海山莊
在夾金山下磽磧藏族鄉新寨子,是夾金山森林公園螞蝗溝景區管理處所在地,也是林業工人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對外提供住宿、餐飲。
林海山莊空氣清新,站在房間外的樓道上,看陽光在園子裡行走,聽風聲在屋邊滑過,陡然,狂風起,冰雹打在地上。這就是夾金山的天氣,變化真快。
2、磽磧藏族鄉藏寨
酒店、農家樂很多,選擇餘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