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有人知的夾金山,當年紅軍長徵翻越這座山時需要很大勇氣

2020-12-12 美景情歌匯

早聽說夾金山的神奇,早聽說夾金山的美麗。今天,歷經長途跋涉,我們終於來到了夾金山。從成都出發到夾金山山腳,走了大概260公裡,其中分別經過天全縣、蘆山縣、寶興縣等幾個縣。一路上,這幾個縣的風景都很迷人。

現在的夾金山,風景真的很秀麗。但是,誰又知道,當年紅軍長徵翻越夾金山時,那過程是多麼的艱難。

曾有歌謠說:「夾金山,夾金山,鳥兒飛不過,人不可攀。要想越過夾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間。"

當時,紅軍立志要翻過夾金山,當地群眾搖著頭對紅軍說:」雪山是過不得的。大雪山,只見人上去,不見人下來。"他們把雪山稱為"山神",說如果有人在山上講話、說笑,觸怒了"山神",不是被冰雪埋沒,就是被風暴捲走,只有仙女才能飛過此山。

但是,再惡劣的環境和再恐怖的傳說都沒有擋住紅軍的步伐。紅一方面軍中的很多戰士三次翻越夾金山,創造了歷史奇蹟。毛澤東同志在著名的《長徵》詩中寫道:」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顏"。這些詩詞,篇幅不長,但情真意切,抒發了紅軍翻越夾金山對中國革命所產生的偉大而深遠的意義。

如今的夾金山,已經成為了人們緬懷革命先輩豐功偉績和領略大自然雄奇壯美的旅遊勝地。

2005年,為了弘揚紅軍精神,寶興縣修建了紅軍長徵翻越夾金山紀念館。如今,每天都有很多人來夾金山紀念館參觀。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永遠銘記那段歷史,那段崢嶸歲月,永遠銘記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

如果你有時間,不妨來這裡看看。

相關焦點

  • 【記者再走長徵路】夾金山:紅軍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6月11日,紅一方面軍一軍團2師4團作為先鋒團,在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率領下,來到夾金山腳下的磽磧(qiāoqì)藏鄉,準備翻越這座主峰海拔4900多米的大雪山。    夾金山又名「甲金山」,藏語稱為「甲幾」,意為很高很陡的意思。地勢陡險,山峰連綿,山巔終年積雪;空氣稀薄,天氣變化無常。當地民謠稱:「夾金山,夾金山,鳥兒飛不過,人更不可攀。
  • 夾金山:紅軍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為甩開追在身後的敵人,迅速實現與紅四方面軍的會合,中央紅軍決定,選擇敵人較少的雪山草地一線,達到快速行軍目的。6月11日,紅一方面軍一軍團2師4團作為先鋒團,在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率領下,來到夾金山腳下的磽磧(qiāoqì)藏鄉,準備翻越這座主峰海拔4900多米的大雪山。
  • 翻越四川「大雪山」夾金山紅軍山,紅軍不怕遠徵難,踏上歷史之旅
    在寫下這篇文章之前,我想很多人看到題目便會想起——長徵。「翻越大雪山,重走長徵路」學過歷史的朋友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夾金山主以雪山出名,常年可以看到白雲皚皚,像是一片雪山。夾金山主要位置位於四川雅安市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交界處的夾金山,是邛崍山脈南部的高山,是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翻越的第一座雪山。這裡不僅僅可以感受到當年長徵的艱難路程,還可以為自己現在所擁有的生活而感受驕傲,賞眼前的一番美景,吟一首詩歌。
  • 重走長徵路——翻越夾金山
    重走長徵路——翻越夾金山「紅軍不怕遠徵難, 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裡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是毛主席對紅軍長徵故事的生動再現,抒發了對他們克服困難、勇往直前、堅持不懈、團結互助、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長徵精神的讚美。
  • 重走長徵路|No7:翻越夾金山,雪冷血熱
    2018年4月6日晨,冒著濛濛細雨,我們從雅安紅珠賓館出發,沿著紅軍當年的路線,經天全、蘆山,大概一個多小時,抵達寶興縣,夾金山就在寶興縣境內。在縣城西側的青衣江畔,建有一座紅軍長徵翻越夾金山紀念館,但可能是因為我們來的太早,還沒有開門,只能在門口溜達了一會,沿著210省道向磽磧(qiāoqì)進發。
  • 川西之旅(之三)——翻越夾金山
    紅軍當年長徵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就是今天我們馬上要走的夾金山夾金山又名「甲金山」,意為很高很陡,主峰海拔為4930米,是青衣江的發源地,逆流而上,兩岸懸崖陡峭,谷幽峽深。「長徵萬裡險,最憶夾金山」。當年紅軍翻越雪山時傳唱的歌謠:「夾金山,夾金山,鳥兒飛不過,凡人不可攀。
  • 騎行長徵路,翻越夾金山,感受一段不同尋常的歷史
    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鍊不怕難。一首高亢的長徵組歌把我們帶進了紅軍爬雪山的艱難場景。當年紅軍18勇士搶渡大河後,急行軍翻越二郞山至天全,就算真正進入雪山了。至夾金山北坡的達維鎮(當年紅一、四方面軍會師的地方),期間僅有260餘公裡的路程,我們騎行了四天。雖然說距離不遠,但是艱難程度加上高原反應讓我們吃夠了苦頭。我們是騎著山地自行車,行走在平整的國道上爬山,是一種奢侈的旅遊。
  • 翻越夾金山,風景這邊獨好
    夾金山名氣很大。80多年前,中央紅軍長徵入川,最先翻過的大雪山就是夾金山。從此,夾金山便與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緊緊相連。夾金山在嘉絨藏語中稱「甲幾」,道路彎曲之意,「夾金」為譯音。,老蔣攝夾金山是寶興縣與小金縣的界山,山中天氣變幻莫測,紅軍經過的王母寨埡口海拔4114米。
  • 有人說:不到夾金山,請別說你讀過紅軍長徵史
    這是一條傳奇之路,但絕對不會是血色浪漫開始的地方。當我站在這海拔4160米的公路埡口,雪山一色,雲天蒼茫,仿佛更能直觀感受到夾金山的另一個更為世人熟知的身份,那就是80年前,那場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行軍中,紅軍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座豐碑。
  • 旅行日記|夾金山(體驗紅軍翻越雪山的艱辛)
    在這四天裡,我們參觀了紅軍廣場,向烈士們敬獻花籃;我們來到了大熊貓起源館,向國寶們表達關愛;我們翻越了夾金山,向紅軍們表達崇高的敬意。夾金山紅軍食堂夾金山之行,讓我最為觸動的是當年長徵時期紅軍們翻越夾金山時的堅強的毅力和信念。
  • 參觀紅軍翻越夾金山紀念館,正是紅軍翻越雪山的日子,值得紀念
    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這裡有紅軍長徵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的紀念館和紅軍廣場。廣場在街道的右邊,廣場停車場正在擴建不讓停車。翻開導航地圖,看到280米外有個停車場,急忙開過去一看,是路邊停靠,道路的左邊畫著一排停車位,停滿了車。道路的右邊打著圍裡面不知在修建什麼。在這路邊來回兩趟,總算在離去車的車位上停穩了座駕。
  • 七天七夜 紅軍翻越大雪山
    6月18日,歷時七天七夜,中央紅軍大部翻越了夾金山。據史料記載,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前後所翻越的大雪山多達19座。2016年9月17日至24日,記者趕赴川西寶興縣,冒著刺骨寒風、克服嚴重的高原反應,翻越夾金山等4座雪山,真切體會到了當年紅軍翻越雪山時的艱險。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楊海濤探訪熊貓故鄉傳頌英雄事跡    9月17日,記者直奔雅安市寶興縣。
  • 解讀長徵(11):紅軍長徵先後翻越了哪些雪山?
    「雪皚皚,野茫茫」,雪山草地,是紅軍長徵中經過的自然環境最為惡劣的地區。「爬雪山,過草地」,是對紅軍長徵艱苦狀況、奮鬥精神最簡潔最生動的描述和概括。 雪山行軍,是紅軍長徵中最艱苦的行軍之一。紅軍翻越的雪山,大都海拔4000米以上,空氣稀薄,人跡罕至,白雪皚皚,山高谷深,氣候變幻無常。
  • 重溫紅色瞬間,銘記長徵精神:紅軍翻越過的幾十座雪山
    從今天開始,我們的「划船重走長徵路」體能大比武要進入第七個賽段、「夾金山段」的賽程了,之所以叫「夾金山賽段」,這是一段翻越重重雪山的艱難歷程——《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美國記者斯諾曾經統計過:紅軍在長徵途中一共翻越了18座山脈,其中5座是終年冰雪覆蓋的雪山。
  • ...雅安夾金山分院:特色教學路線,追尋紅軍長徵在雅安的足跡
    徐豔梅 四川在線記者 任鴻夾金山是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長徵翻越的第一座雪山,紅一、四方面軍先後在雅安進行革命活動,足跡遍布全境,留下了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如何傳承紅色基因,加強幹部黨性教育?近日,四川長徵幹部學院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四川長徵幹部學院雅安夾金山分院建設實施方案,給出答案——借力四川長徵幹部學院建設的「東風」,雅安夾金山分院將以紅一方面軍(中央紅軍)行軍線路為主線,以紅軍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為主題,建設多條特色教學線路,追尋紅軍長徵在雅安的足跡。
  • 重走長徵路,翻越大雪山,拍攝蜀山皇后日照金山美景
    阿壩州小金縣交接處,主峰海拔為4930米,是當年紅軍長徵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當年紅軍翻越夾金山時,條件艱苦異常。夾金山沒有道路,沒有人煙,雲霧繚繞,白雪皚皚,空氣稀薄,氣候變幻無常,時陰時晴,時雪時雨,有「神山」之稱。
  • 從大渡河到夾金山 追尋紅軍在雅安的足跡
    紅軍長徵翻越夾金山紀念館 亦楠攝   如今,雅安建立起了「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紅軍長徵百丈關戰役紀念館」「紅軍長徵翻越夾金山紀念館」等紀念館。  強渡大渡河  一條河一葉扁舟   越過拖烏山,一條大河橫亙在中央紅軍面前。
  • 翻越大雪山,重走長徵路!第五屆夾金山越野挑戰賽開賽
    (企業觀察報記者/曾志遠 作者/史雨 賀先強)翻越大雪山,重走長徵路。8月10日,小金縣第五屆夾金山越野挑戰賽在該縣達維鎮夾金村拉開帷幕,活動以「啟程小金、勇奪雪山,重走長徵、砥礪前行」為主題,由阿壩州文化體育和旅遊局、中共小金縣委、小金縣人民政府、四姑娘山管理局共同主辦。
  • 翻越大雪山 重走長徵路 小金縣第五屆夾金山越野挑戰賽舉行
    30公裡組男子個人第一名30公裡組女子個人第一名四川新聞網成都8月11日訊 翻越大雪山,重走長徵路。8月10日,小金縣第五屆夾金山越野挑戰賽在該縣達維鎮夾金村拉開帷幕,活動以「啟程小金、勇奪雪山,重走長徵、砥礪前行」為主題,由阿壩州文化體育和旅遊局、中共小金縣委、小金縣人民政府、四姑娘山管理局共同主辦。
  • [重走長徵路之十五]磽磧——紅軍從這裡開始翻越大雪山
    夾金山頂海拔是4114米,山頂終年積雪,連鳥都飛不過去,當時中央紅軍多是南方人,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高的大雪山和這麼寒冷的天氣,又加上當時紅軍十分疲勞,衣服單薄,糧食不足,所以翻越夾金山時,紅軍犧牲了不少人。  磽磧離夾金山有20公裡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