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跑步很累卻越跑越上癮?有一個詞叫快樂獎賞和成癮

2020-12-10 慧跑小編

關注慧跑,#多巴胺#助您輕如羽、跑無傷

跑步過程本身是一件相對比較辛苦的事情,但跑完步之後,我們會覺得心情舒暢而又平靜,獲得一種心理上非常「流暢」的體驗;

跑步之前的種種焦慮、抑鬱、煩悶、不爽往往都會一掃而光,至少暫時會讓你忘卻煩惱。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將跑步作為減壓方式的重要原因之一,那麼跑完步之後這種愉悅感背後的機制到底是什麼?

大腦會產生兩種重要的與快樂、獎賞有關的物質,一個是多巴胺(Dopamine),一個是內啡肽(Dopamine),運動似乎都會促進這兩種物質的分泌。

那麼究竟誰在跑步快樂中發揮作用

這兩者又有什麼區別呢?

01

多巴胺本質並不是產生快樂

而是產生激勵和獎賞行為

多巴胺是大腦產生的一種神經遞質,瑞典科學家阿爾維德·卡爾森等三人就是研究這種物質而獲得2000年諾貝爾獎,它與興奮、快樂、運動等多種信息傳遞有關;

多年以來,人們一直把多巴胺描述成人類愉悅感的來源,也即多巴胺意味著快樂,是大腦感到幸福的根源。

但隨著人們對於多巴胺認識的不斷深入,將多巴胺視作快樂之源的說法基本上已經過時。

瑞典科學家阿爾維德·卡爾森

我們現在認為多巴胺的確會讓人感覺到快樂,但並非所有的快樂都是有益的。

當我們品嘗美食時,談戀愛時,當跑者通過努力訓練在馬拉松比賽實現PB時,我們的確會感覺到快樂,這時就會有多巴胺的分泌;

但當我們貪戀高脂高糖食物而變得肥胖時,當吸毒人群需要通過不斷吸食毒品來滿足快樂而成癮時,當徹夜玩遊戲追劇和停不下來刷抖音微信微博時,這種快樂顯然就不是我們所希望的。

所以,多巴胺不一定意味著快樂,多巴胺的本質作用於大腦的獎賞系統,讓我們產生欲望,從而指導相應的行為。

所以簡單說來,多巴胺的作用就是「讓你想要」和讓你選擇能得到更多獎勵的行為,多巴胺和快樂,其實關係並不大。

你很想要某樣東西或者做某件事,並不代表這樣東西或者這件事就一定會給你帶來快樂,而是想要的這個過程會驅動你產生可以最終實際得到這件東西的行為,這種行為過程總結為一個你一定懂的詞——那就是成癮(Addiction)。

快感真是來自快樂的時刻嗎?

更多研究發現,多巴胺的效用在於期待獎賞,而不是獲得獎賞。

正如上文所說,多巴胺帶來了渴望和幻想,這個過程如果反覆發生,不斷強化,就會產生成癮行為。

科學家使用經典的巴普洛夫條件反射實驗,在給猴子糖水前1秒鐘播放一個聲音來提示猴子。

在猴子習慣了這一關聯後,他一聽到提示音就會期待糖水,而多巴胺細胞的活動變成了在聽到提示音後增強,因為這意味著獎賞的即將到來——糖水獲得。

而比較有意思的是在猴子實際獲得糖水時,多巴胺活動其實已經不再增強,因為糖水獎勵已經被預測到了。

從這個案例,大家就可以理解多巴胺的產生是因為「我想要糖水」這一期待和渴望,而這種渴望就是和糖水獎賞相關聯的。

可以對比一下現在的手機成癮,我們很多時候只是在不停的點開「下一條」,即使很累也捨不得放開。這就是多巴胺的獎勵機制在告訴你,「下一條會很爽」。

適當的多巴胺分泌可以激勵我們,多巴胺是一種「你這麼做就能夠獲得快樂」的物質,是人的心理動力源泉。

沒有了它就沒有做任何事情的內在驅動力,這可能正是抑鬱症的病因,抑鬱症並不是不會快樂,而是毫無動力。

然而,現代社會已經有太多濫用多巴胺機制的案例,這種現象被稱作「多巴胺劫持」,吸毒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上癮之後的快樂是一時的,而最終會變成痛苦。

所以過度依賴多巴胺是不對的,人不可能長期處於快樂的巔峰狀態。多巴胺的強烈分泌,會使人的大腦產生疲倦感,這也驗證了「樂極生悲」這句古話的哲學意義。

對於跑者而言,從某種意義上說,跑步的本身並不直接帶來快樂,跑步甚至有時候還比較痛苦,這就是很多人無法養成跑步習慣的根源所在。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並不能用多巴胺完全解釋跑步,有bug,但跑步後我們的確會感覺心情愉悅,這對於一部分跑者來說,有助於激發起跑步的欲望。

除此以外,身體健康、減肥成功、充滿活力、馬拉松PB這些也具有很強的快樂屬性,也有助於激發起長久的堅持跑步的動力。

02

內啡肽是努力之後的補償

與成就感有關

內啡肽(endorphin)又被稱為腦內啡,是由腦垂體分泌的類嗎啡物質。它能與嗎啡受體結合,產生跟嗎啡、鴉片劑一樣有止痛和欣快感,等同天然的鎮痛劑,內啡肽類與成就感有關,更讓人心生寧靜。

內腓肽可以幫助人保持年輕快樂的狀態。

這裡要順帶解釋一下嗎啡類物質:鴉片(opium,又譯為阿片)為醫學上的麻醉鎮痛藥,是從一種草本植物——罌粟中提煉出來的。

罌粟,是一種一年生的栽培植物,一般種植在海拔高300至1700米的地方,罌粟花相當美麗,當其果實成熟時,花瓣自然脫落。

罌粟本身不是毒品,但它是鴉片製品的原料,從罌粟中提純可以得到像鴉片、嗎啡、海洛因、可待因等等毒品。

一般而言,最初幾口鴉片的吸食令人不舒服,可使人頭暈目眩、噁心或頭痛,但隨後可體驗到一種伴隨著瘋狂幻覺的欣快感,鴉片除了引起欣快、持久的鬆弛及鎮靜外,還能引起性慾高潮樣的感覺。

吸食鴉片者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尚能保持職業和智力活動,但如果吸食太多,則變得瘦弱不堪;

長期吸食,整個人陷入嚴重衰弱及精神頹廢;過量吸食鴉片更可引起急性中毒,因呼吸抑制而死亡。

除了鴉片可以直接作用於大腦外,人類已經明確了大腦自身也可以產生兩種內源性鴉片樣物質,即腦啡肽和內啡肽,通常就用內啡肽來包括這兩者。

除小腦以外,中樞神經系統其他部位都有內啡肽的分布,這些內源性類鴉片系統的功能非常廣泛,包括鎮痛、體溫調節、食慾(這是為什麼甜食會給人帶來欣快感的重要解釋之一)、性行為及血壓調節。

內啡肽是眾多與愉悅體驗有關的物質之一

03

從而帶來愉悅感

運動後可以產生一種良好的感覺,顯然與內啡肽分泌有著直接的關聯,產生類似於服用鴉片所經歷的欣快及興奮狀態。

研究表明,有氧運動不僅增加了內啡肽及其他內源性阿片類物質的釋放,在跑步訓練結束後,內啡肽含量仍然是增加的,這些都是運動給人良好感覺的物質基礎。

多巴胺是瞬間的心動,內啡肽才最長久。

這種感覺不一定意味著多巴胺渴求似的激動和興奮,但這種溫馨的感覺一樣能使人上癮。

當然,內啡肽的產生是很吝嗇的。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

內啡肽的分泌需要一定的運動強度和一定的運動時間,才能使它分泌出來。

一般認為,中等偏上強度的運動,比如跑步、登山、羽毛球等,運動30分鐘以上才能有效刺激內啡肽的分泌。

當然這也並非意味著一定經歷了痛苦才能獲得內啡肽,冥想、靜坐、瑜珈等修行也會提高內啡肽的分泌量。

相信大家都有過在玩遊戲、暴飲暴食、一次爽過之後過後巨大的後悔,空虛感,失落感。覺得自己浪費了時間,沒有做正事。

所以多巴胺並不一定帶來快感,只是大腦「再來一次」的獎勵機制在驅使奴役著人們。

而內啡肽的產生卻更加積極和健康。

《美麗的新世界》主人公說:「成為人類,必須要有值得奮鬥,抵抗,去努力爭取的東西。但是現在我們擁有了一切,唯一能做的,僅僅是等待時光的流逝。」

正如前文所說,多巴胺機制在解釋跑步快樂方面稍有欠缺,因為跑步過程本身很大程度並不伴隨快樂,為了不快樂的事情而去行動,這就不是多巴胺的機制;

而內啡肽比較完美地解釋了跑步所帶給人們的快樂,跑步的快樂往往是在跑步之後才能比較強烈地感受到,這不是及時行樂,這是一種付出之後的補償,是一種成就感,而成就本身就非輕易獲取,能輕易獲取的就不是成就。

所以有人這樣總結內啡肽,內啡肽屬於「先苦後甜」型物質,相比多巴胺成癮,內啡肽成癮也許更健康、更有積極意義。

04

運動從某種意義,都能促進兩個快樂物質——多巴胺和內啡肽的分泌,但其作用機制卻並不相同。

跑步所帶來的快樂相比美食、電影、刷手機、打遊戲這些及時行樂的東西更長久、更具有積極意義,所以內啡肽為主,多巴胺為輔是跑者獲得快樂的根源。

你認為跑步為你帶來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相關焦點

  • 《尋找爽點》:快樂和成癮是人類的天性, 是什麼讓我們欲罷不能?
    無論我們通過怎樣的方式獲得快樂,是不停吃吃吃還是無限買買買,只要你感到快樂,就都有一個共同原理,那就是愉悅迴路被激活的結果。 在老鼠按壓槓桿的實驗裡,研究人員反覆確認大腦愉悅迴路的位置,發現有一組互相連接的結構組成了愉悅迴路,集中分布於大腦中線位置,包括腹側被蓋區、伏隔核、內側前腦束、中隔和下丘腦。
  • 為什麼辣條會越吃越上癮?說出來你都不信
    這些小孩很少一部分是直接回家,很大一部分都在學校附近的小攤扎堆,這也和我們以前是一樣的不是嗎?他們買的零食和我們那時候買的零食也是一樣的「辣條」。那麼,你們知道辣條為什麼會越吃越上癮嗎?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在沒有看到辣條的情況下,幾乎是沒有吃辣條的衝動的。
  • 為什麼別人的小腿越跑越細,而你的越跑越粗?這篇文章還你筷子腿
    我堅持跑步,跑完也拉伸啊,為什麼我的小腿反而變粗?別人的你的有一種情況是運動後充血一般在跑步後會發現小腿比平時要粗一些,那是因為在跑步的過程中一直在運動,同時一直站立,小腿肌肉在收縮,血液會停留在下肢,就好像充血後的手臂也會更加粗壯一樣。這種情況一般1到2天就會消失。
  • 馬拉松使人越跑越老,還是越跑越年輕
    不過,有時候我們會聽到有人這麼說,「那女生不到二十歲,哪像呀,看著比我還老」,類似這樣的議論足以嚇退想加入跑步的女生。跑步群體裡男女比例相差懸殊,不知道和女生更注重外表保養有沒有關係。專業級馬拉松選手有部分看上去比實際年紀顯老,但很多樂跑選手完全相反,不少四十歲前後的跑馬女性,月跑量二、三百公裡,這些女性看起來依然很顯年輕,咋看還像二十多歲的小姑娘。
  • 你以為的熱愛工作,其實是一種成癮
    但是,不斷有研究表明,人有可能會對行為產生類似於對成癮物質一樣的「上癮」。無論是狂熱地需要工作,還是購物,也有可能是啪啪啪或者其他行為,都可能會讓我們的大腦產生和吸食海洛因後一樣的反應——改變人的中樞神經功能,改變大腦中的「獎賞機制」(reward system)。
  • 跑步後大吃一頓等於白跑?真的會越跑越胖?
    之前小編推過文章《千萬不要再夜跑了,真是太可怕了》,講的是一個吃貨跑步減肥,可是夜跑時越來越餓,最後實在忍不住了,就向美食右轉,回歸到吃貨的人生......這或許讓不少跑友變得十分焦慮,開始擔心跑步後大吃一頓等於白跑,擔心會越跑越胖。難道減肥真的要這麼痛苦嗎?在跑步邁開腿後,真的繼續要忍住這張嘴嗎?
  • 每天堅持跑步5公裡,一個月身體會有什麼明顯變化?
    因為人體在運動,尤其是劇烈運動或者是重體力勞動的時候,我們身體會分泌出一種叫多巴胺的神經遞質,這種物質和人的情慾、感覺有關,它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並且會上癮,所以我們跑步會感覺很快樂,而且會上癮,所以會出現一天不跑就渾身不得勁兒的感覺。
  • 解讀網絡成癮
    網路遊戲痴迷的大學生與正常大學生相比,其身心健康和適應性更差。【孤獨】有人說,自己是因為孤獨才去玩遊戲,然而遊戲卻越玩越孤獨。孤獨感、自控力低和空虛感被研究證實與遊戲上癮存在一定關聯性。平時在生活中,比如缺乏社交活動的宅男,更容易沉浸在遊戲中無法自拔。
  • 如何找到長跑極點,讓你越跑越輕鬆?你要注意這3點
    這三種說法都是同一個意思,都是說跑步跑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會越跑越輕鬆,越跑越興奮。在很多沒有體驗過運動高潮的人來說,跑步只會越跑越累,而不會越跑越輕鬆,所以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跑步,而且越跑越喜歡,一點也不覺得痛苦。
  • 跑步小腿疼,這你要警惕了!處理不好,很有可能讓我們越跑越傷!
    如果我們跑步的方法不正確,不合理,不科學,那麼很有可能導致我們越跑越傷,甚至從此都無法跑步!跑步是一種中高強度的運動,要想跑的健康,我們一定要注意跑步的方方面面。現在隨著跑步人數的增多,因為跑步而受傷的人也在逐漸的增加!
  • 跑步就跑步,為什麼要跑馬拉松?8位跑友的真實回答,扎心了...
    「馬拉松=自虐」這是很多不跑步的人對馬拉松的理解,所以在他們眼裡,根本不會懂得馬拉松的樂趣。那麼跑步就跑步,為什麼要跑馬拉松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詢問了8位跑友,他們的回答:簡單、真實...@跑步有毒馬拉松是精神鴉片,體驗過一次之後,就會上癮。當自己從跑馬中感受到靈魂深處的觸動,感受到日常跑步所不能帶來的那種快感時,就會深陷其中,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 這些不健康零食會讓你越吃越上癮 尤其是它
    每一次自己吃零食都會有一種罪惡感,因為零食的熱量和油脂高,即使不是很餓,吃零食也是一口接著一口停不下來。每次看孩子吃零食,心底的火能燒到發梢,因為零食不健康啊!影響孩子食慾、營養吸收和添加劑太多。  零食的危害還真不是一般多!  很多人認為零食怎麼了?
  • 揭秘:為什麼辣越吃越上癮
    而川菜最大的招牌就是辣,而辣就像會魔法一樣,讓人越吃越上癮。文:小人物當鋪前幾天帶小侄女一起去吃火鍋,服務員問她要什麼鍋底的時候,她想都沒想地說了一句:辣,越辣越好。「現在這麼能吃辣嗎?」但是在吃的過程中,小侄女有好幾次都辣的直吐舌頭,呼喊著要水。本以為她喝完水後就不會再繼續吃了,但是小侄女還是繼續吃,似乎越辣越歡快。吃完辣火鍋,小侄女還吵著要吃鴨脖,又要的是一份特辣的味道,也是吃的直吐舌頭,但就是不願停下來。
  • 為什麼偶像啥也沒做錯,你卻越追越不快樂
    好好的追星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手握文獻,我和幾位追星女孩聊了聊。追星為什麼快樂?人類追星,早有「前科」。中國古代的四大美男組合裡,每個成員都是當朝的頂級流量,其中衛玠和潘安更是喜提「看殺衛玠」「擲果盈車」兩大成語。
  • 為什麼天氣越冷越要去跑步?看完後你就知道了!
    我想問的是,親愛的跑友,你們跑步都還堅持跑嗎?如果你是專業跑者,有著幾年的跑齡,那麼冬天再冷的天氣,相信你也一樣能堅持跑步。但是我身邊就有朋友,他們是從夏天才開始跑步的,現在就堅持不下去了。因為天氣越冷,人就越懶啊。但是反過來想,當大多數人都在懶的時候,而你還能堅持自律。你將會比別人收穫更多,變得更優秀更強大。這就是你拉開別人距離的最佳時機,所以冬天要來了,天氣越冷,我們越要去跑步啊。
  • 養多肉為什麼會上癮!這或許是最科學的分析了!
    原因是短短的一個月,我發現自己迅速地掉到了多肉領域的肉坑裡,無法自拔,在那之前已經很少有一項事情能夠深刻激發我的興趣,而且最主要的是這短短的一個月竟然有一種感覺——恍惚中大腦的某塊組織的有了無法描述的愉悅。就這樣,前兩天一個偶然的機會看了《愉悅迴路:大腦如何啟動快樂按鈕操控人的行為》這本書,由此聯想到自己掉入肉坑的經過和感受,所以覺得有必要從量化地角度分析分析。
  • 越跑越痛快……
    人人天生都會跑。跑步,門檻低,易參與,甚至不需要太多的技巧。眾所周知,跑步具有提升身體機能、調節情緒、錘鍊意志力等益處。這兩年,人們對跑步的熱情直線飆升,身邊忽然多了很多熱愛跑步的人。業餘時間,「約跑」開始成為一種新時尚。跑步,不僅可以出汗排毒、減輕焦慮、釋放快樂元素(內啡肽),也可以曬曬跑量或速度、秀秀獎牌或塑身效果。
  • 把跑步作為一種治癒方式,張展暉為中國跑者量身定製「跑步聖經」
    近日,東方出版社推出資深人氣跑步教練張展暉新作《跑步治癒》,這是張展暉專門針對亞洲人體質為中國跑者量身定製的「跑步聖經」,適合所有期待飛跑、期待健康、期待治癒的讀者。書中圖文並茂,首次分享了張展暉很多獨特的運動理念和訓練方法。
  • 有人越跑越美,注意這6個護膚細節,別讓跑步毀了你
    (文|甲魚)你想越跑越美,還是.?說到美,我的第一反應是面部。臉和身體是一樣的,由千萬個毛孔組成,所以我們跑步訓練結束後,會有很多的汗水遺留在面部。如果不謹慎處理,出事了別怪我沒提醒你!今天甲魚就給您盤點下,跑步護膚的6個細節。
  • 空腹晨跑並不能減肥,還會讓你越跑越肥!
    隨著夏天的步伐越來越近,你會發現白天起來跑步的人很多,這裡面不乏很多為了減肥的,並且這裡面有一些人覺得早上空腹跑步,那樣減肥的效果不是更好嗎!其實在這裡小黑想說:空腹跑步真的健康能減肥嗎?空腹跑步真的可以加速減脂的速度嗎?對於這些疑問小黑會給大家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