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492字
#全球疫情動態#
聖誕節和新年來臨之際,關於新冠疫情的壞消息一個接一個。一方面美國、巴西和歐洲國家的疫情日益加劇,第二波、第三波疫情接踵而至;另一方面,英格蘭發現傳播性更強的新冠病毒新變體VUI。2020年的聖誕和2021年的元旦,註定會裹上一層難忘的灰色。
全球病例持續飆升,美國屢屢刷新紀錄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截至12月21日,全球新冠確診病例狂增至7683萬,累計死亡169萬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至少有150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疫情數字不斷飆升。目前全球病例前20的國家依次為:美國、印度、巴西、俄羅斯、法國、土耳其、英國、義大利、西班牙、阿根廷、德國、墨西哥、哥倫比亞、波蘭、伊朗、烏克蘭、秘魯、南非、荷蘭、印度尼西亞。其中,高居前三的確診病例數,美國近1800萬,印度超過1000萬,巴西達720多萬;第十位的阿根廷確診病例也超過150萬。目前,除非洲和大洋洲外,其他各洲的疫情都非常嚴重。
處於政權過渡期的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只關心敗選後的「垂死掙扎」,對加速泛濫的疫情置若罔聞。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數據顯示,12月18日全美單日新增病例超過40萬例,再創「世界紀錄」,全美醫院告急。
歐洲疫情最為慘重,各國封鎖不斷加碼
歐洲疫情在前兩個月出現短暫緩和後,近來再度肆虐。據法新社報導,12月17日,歐洲成為世界上首個新冠死亡病例超50萬例的地區。在此前七天裡,歐洲有3.7萬人死亡,這是自疫情以來,單周死亡患者數最高的一周,平均單日新增死亡病例5285例,相當於每16秒就有1人因疫情去世。歐洲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醫療水平相對較高,人口密度又遠不如亞洲和美洲,結果卻成了全球疫情最慘重的洲。
專家們預測,歐洲正在出現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疫情復發,在聖誕節和新年之前疫情將進一步惡化。近日,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反覆,英國首相詹森宣布:從12月19日開始,對包括倫敦、肯特郡、埃塞克斯郡和貝德福德郡等在內的英國東南部地區,一律實行新的第四級疫情管控措施。政府發出居家防疫隔離令,只有外出工作或上學的人,才能適當豁免;所有戶外社交活動也將被嚴格限制。
德國當局宣布,從12月16日起全德進入新的封鎖狀態,封鎖措施將持續到明年1月10日。除少數必不可少的商店、理髮店和學校、企業等外,餐廳、酒吧和休閒中心等商業和餐飲服務都必須關閉,最多只能5人或兩個家庭聚會。
義大利將全國按紅色、橙色和黃色三大區域實施防疫管控。在12月21日至明年1月6日,政府禁止任何不同地區間人員外出旅行交往。即便是在聖誕節和新年,人們也被禁止離家,除非是工作、醫療原因或緊急情況。義大利還宣布每日22:00至次日05:00期間實行宵禁管控。
法國、捷克、比利時、希臘、葡萄牙和愛爾蘭等國,都不同程度地宣布了封閉隔離和宵禁措施,以防疫情進一步蔓延。當地居民對政府的防疫管控措施表現出越來越多的理解和配合,因為「壞榜樣」美國的慘痛教訓令全世界顫慄。
瑞典反思「群體免疫」,國王首相承認失敗
瑞典自疫情暴發以來,因為首席傳染病防控專家特格內爾固執己見,堅持採取「群體防疫法」,導致疫情不斷嚴重惡化,在北歐國家中始終處於疫情最嚴重狀態,引發政府和民眾日益不滿。
上周,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直接出面喊話,承認「群體免疫」政策失敗。他在電視節目中稱,2020年是瑞典「糟糕的一年」,「瑞典人民在艱難的條件下遭受了巨大損失。我認為我們已經失敗了,許多人失去生命,這是可怕的」。瑞典迄今確診病例超過36萬,死亡接近8000人,遠超北歐諸國。瑞典首相勒文公開承認,政府應對第二波疫情不力,他贊同國王對瑞典疫情的分析,認為瑞典「這麼多人死亡的事實,除了失敗,不能被視為其他原因」。
瑞典按照法規,應對流行病的決策不是由首相決定,而是由傳染病首席專家領導的政府衛生防疫部門負責。由於首席專家特格內爾至今頑固堅持,瑞典一直沒有採取封閉隔離等防疫措施,甚至不要求人們戴口罩,而只是發布了防疫建議,呼籲公民強化社會責任感,儘量保持社交隔離。瑞典的酒吧和餐館一直開放營業,病毒感染也就不可避免。
在日益高漲的社會輿論壓力下,最近勒文政府出面收緊防疫措施,首都斯德哥爾摩地區學校被要求為13至15歲孩子進行遠程教育。當局還要求國民在聖誕節期間一律實行社交隔離或疏遠,建議瑞典居民之間的會面不要超過8人,並儘可能在戶外聚會,同時避免外出乘火車或巴士。但特格內爾仍在為自己的「群體免疫法」辯解,堅稱自己的做法是「最好的組合」,表示目前「還不能說哪個國家有正確的辦法」。他辯稱瑞典死亡病例70%發生在養老院,說明養老院管理有問題,而這不屬於他領導的公共衛生局管理職責。
歐美國家押注疫苗,世衛組織提出警告
目前,歐美國家普遍把防疫「曙光」押注於疫苗。英國在歐美發達國家中率先批註了美國輝瑞公司研製的疫苗,首批疫苗試接種已經開始。詹森政府從美國和本國疫苗開發商那裡定購大批疫苗,準備從明年春天起全國接種。
美國也明顯加快疫苗審批程序。上周,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相繼批准美國莫德納(Moderna)和輝瑞等藥企研製的疫苗,可以作為緊急使用,到明年初再批准這些疫苗的普遍使用。美國的藥企、媒體甚至不少流行病防治專家都在各種動機驅動下,大力宣傳美國疫苗及其有效率。
世衛組織上周警告說,疫苗的研發成功固然值得歡迎,但公眾開始獲得疫苗並非等於抗疫的成功,或者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結束。疫苗可以作為一種防疫手段,但並非抗擊冠狀病毒危機的靈丹妙藥。世衛組織緊急情況部主任麥可·瑞安醫生指出,「接種疫苗將為我們擁有的工具包添加一個主要的、重要的、強大的工具」,但決不是抗擊新冠病毒的全部。
聯合國官員也強調,全球抗疫必須加強合作,事實證明只有合作防疫才能戰勝病毒。即便歐美國家開發的疫苗有效,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也只有發達國家有實力普及接種,貧窮落後國家仍沒有獲得這些疫苗的機會。但只要這些國家的疫情不能有效控制,全球疫情仍無法遏制和消除。
來源:東方網·東方智庫
作者:黎裡(東方智庫研究員)
編輯:顧航
精彩推薦
東方智庫丨川普輸定了,他究竟輸在哪裡?
東方智庫丨拆分「臉書」:美國政府VS社交帝國
東方智庫,由上海新型主流媒體集團——東方網於2018年創立,是定位於國際議題的媒體型智庫。東方智庫圍繞國際熱點時事,闡釋來龍去脈,評析事件本質,打造「信得過、讀得懂、用得上」的海派國際熱點時評。東方智庫專委會由原新華社副社長周錫生領銜,包括來自中聯部、中央外辦、中央黨校、外交部、新華社、上海社科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東南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數十位專家學者和意見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