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的伊朗與美洲的委內瑞拉都是石油大國,這兩個國家也曾經經濟繁榮,現在卻經濟衰退。
如美洲的委內瑞拉已經探明的石油儲備量達到2980億桶,位居全世界第一位。但是這個石油豐富的國家,在2014年國際油價從階段性高位開始下挫之後,原油出口創匯銳減,造成了委內瑞拉整個國家財政的失衡,經濟發展陷入困境之中,使整個國家通貨膨脹嚴重,貨幣貶值,食物大量短缺和大規模的失業。
在委內瑞拉,經常看到人們為了購買食物也要排隊數小時,商店都是空空如也,沒有任何商品可銷售。而且,委內瑞拉的通貨膨脹水平也是世界最高的,政府債務的違約擔保成本也是最昂貴的。
伊朗是中東地區的大國,國土面積大約是165萬平方公裡,人口人口8162萬人(2017年)。在70年代,伊朗是中東地區最大的債權國,其他國家都欠了伊朗的幾百億美元。由於當時伊朗國家財富的暴漲,是世界第九大富裕的國家,中東第一富國。
那時候伊朗是富裕的代名詞。可是現在的伊朗,高通貨膨脹率與高失業率,百姓生活窮不潦倒。如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成千上萬的人們為了購買便宜的冷凍僵肉,都寧願排隊2-3小時。這些冷凍肉,政府也還採取限購政策。可以看到,對於伊朗老百姓來說,每周或者每個月能吃上一頓冷凍肉,是一種奢望。
這也令人深思,為什麼這兩個國家擁有比黃金還要昂貴的石油資源,為什麼陷入經濟衰退?一個共同原因就是國有經濟壟斷一切,高官壟斷石油產業,私營企業資源配置的積極性沒得到有效發揮,使得富得流油的石油只能流到少數人的身上。
如在1979年伊朗精神領袖霍梅尼發動革命推翻巴列維王朝之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國家。由於政教合一,國家賺錢的大部分石油企業和工廠,尤其是核心產業都被教士階層所沒收,直接歸到教士的名義之下。教士集團成立了120家基金公司控制這些產業,石油企業的財富都被18萬教士控制,尤其是被上層教士與大教士控制,與老百姓關係很小,窮困潦倒也是必然。
同時,由於伊朗長期與美國為首西方國家作對,整天養軍隊與打仗,弄得整個國家窮困潦倒。伊朗的高官們為了生活,都是加倍搜刮國內百姓,凡是有油水地方都被高官壟斷,百姓被深層次剝削,這也是伊朗雖然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卻經濟低迷民眾生活貧困的根本原因。
委內瑞拉的苦難,一切來源於前總統查維茲。1999年軍人出身的查維茲當任委內瑞拉總統時候,推動軍隊與政治相融合。經濟上推行國有化與限制私營企業的發展,對於外國投資企業也實施「搶劫」一樣的國有化,造成外國尤其是美國的石油企業被迫退出委內瑞拉的市場。
由於「小霸王」查維茲的高壓政策,使伊朗經濟走向低迷。終於在2013年,病魔奪走了「小霸王」查維茲的性命。現在委內瑞拉都是查維茲留下體制。委內瑞拉政府控制國家一切生產與生產要素,市場經濟體制沒能建立,私立企業的生產積極性沒得到有效發揮,
如外國媒介採訪委內瑞拉的養雞農場主,養雞農場主買不起更多小雞或者飼料擴大再生產,政府對價格控制使他無利可圖,武裝團隊一直對他敲詐與勒索,由於無利可圖經營變為非常困難。
可以看到,委內瑞拉經濟要發展,就應該改革經濟體制,充分發揮私有制與市場經濟的激勵作用,讓廣大人民有生產的積極性,才能真正拯救委內瑞拉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