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城市垃圾填埋場的惡臭影響了多少人?從大數據找找答案

2020-12-16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固廢網訊: 在中國,生活在垃圾填埋場附近的居民,可能時常受到惡臭影響。這也是形成鄰避現象重要肇因之一。

垃圾填埋場惡臭是指令人難以忍受的、或使人產生不愉快感覺的,會影響人類生產和生活的氣體通稱。中國由於進入垃圾填埋場的垃圾含水率高(40~60%)、易降解有機物含量高(50~70%),使得在填埋處置過程中填埋氣無組織釋放量大,惡臭汙染較為嚴重。

根據環保部「12369」環保舉報熱線2013年的案件處理情況統計,2013年,由於垃圾填埋場惡臭導致的案件達到25起,佔2013年總處理案件的1.5%,平均每月發生兩起。

考慮中國垃圾填埋場僅約兩千多個,相對百萬家工業企業和其他大氣、土壤、水環境汙染,如此高的案件舉報率和處理率,表明了垃圾填埋場惡臭問題的嚴峻性和群眾的關注度。

環保部「12369」環保舉報熱線的官方網站也認為,「從群眾反映的問題來看,對惡臭、異味汙染問題的反映比較集中」。

為了探討相關規律,解決相應問題,我們就需要探討,究竟垃圾填埋場惡臭的影響範圍如何,哪些人群受到影響?我們這項研究,基於全國填埋場全口徑調研數據,試圖通過物理模型和社會數據挖掘,研究中國垃圾填埋場惡臭影響範圍和影響人群,從而為環境研究和管理提供借鑑和參考。

我們初步研究得出:

基於FOD模型計算,中國1955個垃圾填埋場(不包括臺灣、香港和澳門,下同)2012年硫化氫排放量226噸;經過地面點源連續高斯模型計算和CALPUFF模型檢驗,垃圾填埋場惡臭平均影響距離為796米,個別影響距離超過10公裡。

利用社會大數據(新聞和微博)挖掘分析表明,社會數據得出的影響距離總體上大於基於地面點源連續高斯模型計算的距離。

全國垃圾填埋場惡臭影響的人口達到1228萬人,其中敏感人群(兒童+老人)人口數達到264萬;影響的敏感單位(學校和醫院)達到7818個,其中學校3143個,醫院4675個;影響的人群活動佔全國總人群活動的1.82%。

垃圾填埋場惡臭影響範圍僅佔中國陸地國土面積的0.09%,而其影響到的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0.90%,其影響的人群比例則更高。

以下是較為詳細的介紹。

研究方法與數據

本研究基於全國1955個垃圾填埋場(包括衛生填埋和簡易填埋,基本覆蓋了全國所有垃圾填埋場),利用FOD模型計算每個垃圾填埋場的惡臭氣體排放量,利用點源連續高斯模型作為惡臭氣體擴散模型,針對每個垃圾填埋場逐一計算其惡臭排放和擴散。基於全國垃圾填埋場的影響範圍,利用高空間解析度人口密度數據、中國鄉鎮人口空間數據集、中國教育機構、醫療機構點源GIS數據集、新浪微博大數據集等數據,評估垃圾填埋場惡臭影響的人口、敏感單位和人群活動。

本研究確定惡臭影響半徑的基礎是惡臭的嗅覺閾值,即人能聞到惡臭即認為受到惡臭影響。雖然垃圾填埋場惡臭含有很多有害物質,但聞到惡臭並不意味著一定產生健康影響,只是一定會產生心理影響,即使人產生心理厭煩等負面情緒。

針對垃圾填埋場惡臭的影響範圍,主流研究方法是基於物理模型和人對惡臭的嗅閾值。但垃圾填埋場惡臭來源除垃圾填埋場本身外,垃圾填埋場附近的集中運輸等也非常重要。更為重要的是,惡臭的影響與人的主觀感受聯繫非常顯著,本研究以微博大數據和社會新聞檢索數據為社會調查數據,獲取反映垃圾填埋場惡臭的影響距離信息,用於與基於物理模型計算的垃圾填埋場惡臭影響半徑進行比較分析。

延伸閱讀:

我們為何不將垃圾都扔進火山?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市政廳|全國垃圾填埋場的惡臭影響多少人?從大數據找答案
    基於全國垃圾填埋場的影響範圍,利用高空間解析度人口密度數據、中國鄉鎮人口空間數據集、中國教育機構、醫療機構點源GIS數據集、新浪微博大數據集等數據,評估垃圾填埋場惡臭影響的人口、敏感單位和人群活動。本研究確定惡臭影響半徑的基礎是惡臭的嗅覺閾值,即人能聞到惡臭即認為受到惡臭影響。
  • 垃圾填埋場裡的年輕人(組圖)
    記者走進距離柳江邊不遠的填埋場,帶上8層口罩,走到了垃圾填埋區裡,但仍感覺到自己被惡臭團團圍住。  業務股股長韋開仕走在記者前邊,他沒有戴口罩。走到填埋場的最深處,填埋司機老劉大老遠就跑過來和韋開仕擁抱一番,記者只能遠遠地看他們燦爛的笑臉,無心聽他們在交流些什麼。
  • 垃圾填埋場離我們有多遠?記西安市江村溝垃圾填埋場的那些事兒!
    垃圾是城市發展的附屬物,伴隨著城市的運轉和人口遷徙,每年都會產生上億噸的垃圾。垃圾成堆,除給人感觀上的刺激外,還有更大的害處。你可能沒有留意自己每天產生了多少垃圾?也不會在意這些垃圾去了哪裡?如何處理?
  • 生活垃圾填埋場的選址要求
    (1)生活垃圾填埋場的選址應符合區域性環境規劃、環境衛生設施建設規劃和當地的城市規劃。  (2)生活垃圾填埋場場址不應選在城市工農業發展規劃區、農業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文物(考古)保護區、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供水遠景規劃區、礦產資源儲備區、軍事要地、國家保密地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
  • 中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快裝滿了
    這座垃圾填埋場佔地超過1000畝,差不多有100個足球場那麼大。從任何意義上看,它都夠大、夠深。但設計者還是低估了垃圾不斷增長的速度。建成之初,它平均每天填埋垃圾約800噸,設計滿負荷運行時,日填埋量是2500噸。25年間,西安市每日產生的垃圾量增加了15倍。
  • 東莞一農保區建垃圾填埋場 臨近村民被「燻跑」
    不堪填埋場臭味 村民搬走只餘租戶  橋頭鎮大東洲垃圾填埋場外幾十米,就是惠州潼湖赤崗村,垃圾填埋場上下遊都是仍在運營的魚塘。赤崗村約有三十戶人家,因為不堪垃圾填埋場的臭味和蚊蟲影響,四年間,大多數村民離開村莊,只有鍾阿婆少數幾家還在堅守。鍾阿婆的房子離垃圾填埋場距離最近,三層小樓甚氣派,與眼前的垃圾山形成強烈反差。
  • 中國最大垃圾填埋場,垃圾泛濫成災,老人直呼:水都變味了
    在我國存在著這樣一個被垃圾「包圍著」的地區,垃圾隨處可見垃圾填埋場都快放不進了,但是垃圾仍在以變的越來越快的速率產生。大家不得不振作起來提前準備一場與垃圾做鬥爭的攻堅戰,人們務必找尋新的方法應對自身親自生產製造的敵人。
  • 土壤汙染防治背景下的非正規垃圾填埋場治理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 對近年來非正規垃圾填埋場治理的市場概況和技術發展趨勢進行分析,通過數宗大型填埋場治理案例的研究,分析了技術模式的選擇及特徵對治理效果的影響。從統計數據來看,隨著土壤汙染防治法實施,「十三五」 收官階段,非正規垃圾填埋場的存量治理和新增市場將進一步釋放。
  • 中國最大垃圾填埋場快裝滿了 5年後垃圾無處可填?
    容量只是填埋場力不從心的地方之一。隨著城市不斷擴張,曾經選址偏遠的填埋場變得離城市越來越近。即使是合法的垃圾填埋場,仍會對周邊地區產生影響。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走訪了西安江村溝垃圾填埋場附近的江村、肖高村,它們分別距離填埋場約500米和1公裡。多名居民告訴記者,每到雨後和夏天的傍晚,整個村子都籠罩在垃圾的腐臭中。
  • 中國最大垃圾填埋場即將飽和封場,再過5年垃圾將無處可填?
    這座垃圾填埋場佔地超過1000畝,差不多有100個足球場那麼大。從任何意義上看,它都夠大、夠深。但設計者還是低估了垃圾不斷增長的速度。建成之初,它平均每天填埋垃圾約800噸,設計滿負荷運行時,日填埋量是2500噸。25年間,西安市每日產生的垃圾量增加了15倍。2019年,西安日均產生垃圾達到1.3萬噸,江村溝需要吞下其中1萬噸左右。
  • 《生活垃圾填埋場汙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
    隨著廣大人民群眾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強,為響應國家「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環境保護部決定對《生活垃圾填埋汙染控制標準》(GB16889-1997)進行修訂。    為切實保障人體健康,該標準在修訂過程中,對生活垃圾填埋場從場址的選擇、建設、運行與封場後的全過程中的汙染控制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 中國最大垃圾填埋場快裝滿了 再過5年垃圾無處可填?
    這座垃圾填埋場佔地超過1000畝,差不多有100個足球場那麼大。從任何意義上看,它都夠大、夠深。但設計者還是低估了垃圾不斷增長的速度。建成之初,它平均每天填埋垃圾約800噸,設計滿負荷運行時,日填埋量是2500噸。25年間,西安市每日產生的垃圾量增加了15倍。2019年,西安日均產生垃圾達到1.3萬噸,江村溝需要吞下其中1萬噸左右。
  • 垃圾填埋場汙染控制標準:場邊綠化帶至少10米寬
    》本月實施,對垃圾場選址建設和廢物處理做出具體要求  生活垃圾填埋場周圍應設置綠化隔離帶且其寬度不得小於10米,未經處理的餐飲廢物和電子廢物及其處理處置殘餘物不得在生活垃圾填埋場中填埋處置。從7月起已經沿用了11年的《生活垃圾填埋汙染控制標準》(GB16889-1997)將正式廢止,實行新標準——《生活垃圾填埋場汙染控制標準》。   記者了解到,「新標準」對生活垃圾填埋場從場址的選擇、建設、運行與封場後的全過程中的汙染控制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 浙江理工大學這項研究成果讓垃圾填埋場有效擴容30%
    不久前,浙江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振營的項目「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穩定性分析關鍵土力學參數測試系統及應用」受邀參加中國科協新科技成果科普發布,25萬人觀看了這場「科技填埋,綠色未來」直播。張振營的這項成果為垃圾的科學填埋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理論模型,大大增強了垃圾填埋場的規範性和安全性,並能讓現有的垃圾填埋場擴容30%,有效延長了垃圾填埋場的使用壽命。
  • 中國最大垃圾填埋場封場:再見江村溝
    在佔地面積上,江村溝垃圾填埋場超過1000畝,相當於100個足球場。從任何意義上看,它都夠大、夠深,但設計者還是低估了垃圾不斷增長的速度,高峰期垃圾堆積最高處有近150米,是西安市地標建築鼓樓的近5倍。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人們無法想像這個相當於50層高樓的堆砌體多麼誇張。
  • 西安最大的垃圾填埋場,白鹿原上的江村溝二十年的變化!
    在西安生活的人都知道今年的垃圾分類,從公布到實施僅僅一個多月,讓許多人都措手不及,一時間西安市場上的垃圾桶被買購一空。許多人都不知道西安的垃圾到底去了哪裡?西安最大的垃圾填埋場就是江村溝,位於白鹿原上,以前這裡環境不錯,而現在的江村溝附近基本上沒辦法生活,農作物產量明顯減少,空氣經常瀰漫出惡臭。
  • 全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西安25年來產的垃圾都在這了!終於填滿了
    在西安東郊的白鹿原上,有一座全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25年來,這裡處理掉了西安市數以億噸計的垃圾,堆積起來的垃圾山甚至高達150米,這就是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確切的說,應該是1994年。
  • 北海垃圾焚燒廠再不建成,還要建多少填埋場?
    北海再次投資近九千萬,要在白水塘垃圾處理廠旁邊再建一個應急填埋場,原因是白水塘原來的填埋場即將填滿封場,達到它的設計庫容290萬方。也就是說北海人丟掉的各種生活垃圾,不能再往裡面填了。 而這次的應急填埋場設計庫容165萬方,差不多是原先的一半多。
  • 長治市上黨區:垃圾填埋場滿山垃圾遍地「飛」
    近日,筆者途徑207國道離山西省長治市上黨區賈掌鎮2公裡附近時發現,新修的公路邊一處約2000多平米的場地上,違規傾倒垃圾的情況非常嚴重,只見死狗、破衣物、爛鞋、塑膠袋、煙盒、農藥包裝袋、金屬罐、餐廚剩餘物等各種生活垃圾堆積成山,綿延數百米,時不時散發出陣陣惡臭,垃圾場周圍各種廢紙、塑膠袋四處飄落。
  • 太原東山:昔日垃圾填埋場 今朝城市後花園
    靜謐的小道、成片的綠樹、清新的空氣,不知情的人很難想像,這片400多畝的土地在幾年前還是一個垃圾填埋場。  「山莊頭垃圾填埋場於2003年啟用,2009年封場,是太原市生活垃圾填埋的一個主要場所,幾年間共堆積垃圾1420噸。」太原市杏花嶺區環衛局局長續奇才說。  這個垃圾填埋場為太原市生活垃圾處理作出了貢獻,也一度讓1公裡外的杏花嶺區楊家峪街辦山莊頭村村民吃盡了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