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2018年出生人口較上年減少200萬?

2020-12-12 南方周末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2018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相比於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減少了200萬。人口出生率是近幾十年來最低。

怎麼看待2018年以及未來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出生人口形勢?南都記者採訪了國家衛生健康委直屬單位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匡時。

① 預計2018年出生人口規模在1500和1600萬之間

南都:你如何評估2018年出生人口的數字?

黃匡時:回顧歷史,2018年出生人口規模並不稀奇。2000年以來,我國曾有六次出生人口低於1600萬,介於1500萬-1600萬之間。這些年份分別是2003年的1599萬、2004年的1593萬、2006年的1585萬、2007年的1595萬、2009年的1591萬和2010年的1592萬。預計2018年出生人口預計在1500-1600萬之間。也就是說,2018年將成為2000年以來第七個出生人口規模介於1500萬和1600萬之間的年份。

 

1950年到2018年出生人口演變。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2017年統計年鑑。2018年為估計數。

② 2018年二孩出生佔比依然最多

南都:去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公布的2017年全年住院分娩數為1758萬。相比之下,2018年出生人口下降了200萬,這是因為全面兩孩政策失效了嗎?

黃匡時:根據人口監測數據來看,2018年出生人口中二孩佔比依然是最多的,大約在50%左右,依然比一孩出生佔比高,也就是說2018年出生人口主體依然是二孩出生,而不是一孩出生。

此外,從分孩次的總和生育率來看,預計2018年二孩總和生育率依然不低。可以說,2018年依然是全面兩孩政策效果發揮重要作用的一年。

③ 育齡婦女下降和婚育推遲是2018年出生人口下降的主因

南都:一孩出生人口下降是出生人口規模總體下降的主要因素,為什麼一孩出生數量下降這麼多?

黃匡時:2018年出生人口規模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過主要原因是育齡婦女規模下降以及「90後」女性婚育推遲。

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的估計,2018年中國育齡婦女比2017年下降了552萬,是最近幾年下降幅度最大的年份。從25歲到35歲的育齡婦女來看,2016年比2015年增加了177萬,2017年比2016年增加77萬,而2018年卻比2017年下降了6萬。也就是說,從2018年開始,25-35歲的育齡婦女的生育主力人口開始下降。這是2018年出生人口下降較多的主要原因。

導致2018年出生人口規模下降的另一方重要原因是,年輕育齡婦女婚育推遲。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結婚人數持續下降,為764.9萬對,下降了3.1%。而且女性的初育平均年齡由2015年的25.8歲推遲到2018年的26.84歲,生育二孩的平均年齡由29.24歲推遲到30.44歲。

此外,2018年出生人口規模下降也客觀上受到經濟社會政策的影響。許多人在決定生育時更加謹慎和理性。

④ 出生人口下降將是長期趨勢

南都:未來年度出生人口會下降到1500萬以下嗎?

黃匡時:無論是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的預測,還是聯合國人口司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以及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中國人口展望等,都預計未來我國出生人口的長期趨勢是呈現下降趨勢。所以,未來我國出生人口下降不足為奇,已在預料之中。

我國出生人口下降趨勢總體是平穩的。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十二五」時期出生人口平均為1644萬。「十三五」前期出生人口顯著增加。2016年出生人口1786萬,2017年為1723萬。根據聯合國2017年世界人口展望,「十三五」時期平均出生人口預計在1600萬以上。2018年預計在1500萬到1600之間。據此來看,2016年到2018年平均出生人口應為1600萬以上。預計2019年和2020年出生人口比2018年略多,預計出生人口在1500萬到1700萬之間。這也意味著「十三五」時期平均出生人口預計在1600萬之上。也就是說,整個「十三五」時期的出生人口呈現「前兩年高,後三年平穩」的格局。

從未來趨勢來看,「十四五」時期的平均出生人口預計1400萬左右,「十五五」時期預計在1300萬左右。從2026年到2050年平均出生人口預計在1300萬。也就是說,「十三五」到「十四五」之間出生人口下降略快。而2025年到2050年間我國出生人口下降相對平緩。

⑤ 出生人口下降應綜合施策,重在減輕群眾生育養育的後顧之憂

南都:面對出生人口下降的趨勢,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黃匡時:我認為,出生人口下降是可以應對的。目前,我國正處於邁向高質量的發展階段。從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來看,一個國家現代化和工業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生育文化和生育意願發生改變,出生人口和生育水平下降,乃至人口出現負增長並不奇怪。2030年前後我國人口開始負增長是人口發展規律使然,也是社會進步的客觀規律。

我國即將進入14億人口的新時代,人口多的基本國情將伴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過程。隨著人口素質提升,科技進步尤其是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人口承載力和撫養能力會不斷提升,相對於「十三五」時期平均出生1600多萬的出生人口規模,年度出生人口波動或減少50萬、100萬乃至200萬,都是正常的波動,都不會影響我國的人口總體安全。

從全球來看,幾乎所有發達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都面臨出生人口下降的煩惱,但是這些國家幾乎都採取了積極的政策來應對。提升出生人口規模需要綜合施策。最關鍵的是需要提升一孩和二孩生育出生,也就是說,把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好,讓群眾願意生育一孩或者二孩。「十三五」和「十四五」時期是人口轉變的重要時期,應及時完善與生育政策相關的配套政策,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讓更多家庭「敢生」和「不愁養」。

相關焦點

  • 統計局: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減少200萬 出生率下滑1.49個千分點(圖)
    2017年,根據當時的衛計委預測,我國新生兒數量應該在2023萬人左右,然而,因為一孩數量減少,2017年的新生兒數量不僅沒有到達衛計委預測的數量,反而比2016年的人口總量增長數量減少了60餘萬人。2018年出口人口1523萬人,同比減少200萬,出生率10.94‰,同比下滑1.49個千分點。
  • 官方回應「2018年全國出生人口可能會比2017年減少200多萬」的預測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今天下午14:30在委機關2號樓新聞發布廳召開2019年首場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度衛生健康工作進展及2019年度衛生健康工作重點任務。有記者提問,現在有一些地方的出生人口數據已經陸續公布了,據此有些專家預測2018年全國出生人口可能會比2017年減少200多萬,請問對此觀點有何評論?
  • 日本人口連續十年減少 2018年人口又少了43萬多
    #日本人口連續十年減少#7月10日,日本總務省發布人口動態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月1日,日本國內總人口數連續10年減少為1.247億人。2018年出生人數僅92萬人,是1979年開始調查以來的歷史最低值。
  • 日本出生人口再創新低 2018年自然減少44.8萬
    日本出生人口再創新低 2018年自然減少44.8萬 2018-12,2018年日本國內出生的嬰兒為92.1萬,比去年減少2.5萬,連續三年低於100萬,是自1899年開始這項統計以來的最低紀錄。
  • 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要減少200多萬?衛健委回應
    【解說】中國人口負增長時代真的要到來了麼?日前,《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9》在北京發布,據綠皮書稱,中國人口將在2029年達到峰值14.42億,從2030年開始進入持續的負增長。近期也有一些人預測,2019年中國的出生人口要減少200多萬。
  • 日本人口2017年減少37萬 連續9年減少
    原標題:日本國內人口2017年減少37萬 下滑幅度創新高日本總務省7月11日基於「住民基本臺帳」發布的人口動態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8年1月1日,日本國內的人口較上年減少37.41萬人,為1.25億人,連續9年減少。下滑幅度超過上年約6.6萬人,刷新最高紀錄。
  • 2018國民經濟成績單| 2018年出生人口1523萬 統計局:人口數據要...
    國家統計局今(21日)日公布數據顯示,中國2018年出生人口1523萬,自然增長率3.81‰。面對2018年出生人口有所減少的情況,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的副教授陶濤在1月10日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出生人口的規模受到育齡婦女規模的影響,我國15~49歲育齡婦女的規模在2011年達到頂峰,之後一直呈下降態勢,相應的出生人口也進入下行通道。
  • 日本出生人口首次低於90萬 2019年日本人口統計數據
    日本2019年度人口統計數據顯示,出生人數為86.4萬人,是自1899年開始統計以來首次低於90萬,比2018年下降了5.92%,人口下降速度比預期快了兩年,表明少子化加劇,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全球人口將達80億 2019年世界人口總數統計數據)。  據悉,出生人數的銳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最主要的是生育期女性的人口減少。
  • 任澤平: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老齡化少子化加快
    1、中國少子化老齡化加快,人口峰值臨近1.1 中國出生人口持續下滑,2030年將降至不到1100萬繼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下降200萬後,2019年出生人口再下降58萬至1465萬。2015年末中央決定全面放開二孩,出生人口在2016年達1786萬、創2000年以來峰值;但2017年即下滑至1725萬,2018年再下降200萬至1523萬,2019年為1465萬。2019年出生人口減幅明顯收窄主要在於主力育齡婦女數量減幅邊際明顯收窄和生育率基本穩定,一孩和二孩出生數減幅均較2018年明顯收窄。
  • 2019年上海人口數據分析:常住人口增加4.36萬 出生人口減少0.5萬(圖)
    中商情報網訊:上海常住人口穩定在2400萬,2019年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28.14萬人,較上年增加4.36萬人。2017年上海常住人口負增長,此後連續2年常住人口增加。數據來源:上海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2019年戶籍常住人口1450.43萬人,較上年增加2.86萬人,佔常住人口的比重為59.7%。外來常住人口977.71萬人,較上年增加1.5萬人,佔常住人口的比重為40.3%。
  • 2018年人口出生數創新低!
    「全面二孩」政策落地第四年,國家統計局發布了 2018 年全年中國人口數據。從國家統計局數據看,2018 年中國出生人口 1523 萬人,人口出生率為 10.94 ‰,出生人口較上年減少約 200 萬,為連續第二年下降。
  • 2018年日本出生人口再創新低
    新華社東京12月21日電(記者姜俏梅 王可佳)日本厚生勞動省21日公布的人口動態統計預測顯示,2018年日本國內出生的嬰兒為92.1萬人,比去年減少2.5萬人,連續3年低於100萬人,是自1899年開始這項統計以來的最低紀錄。  2018年日本有136.9萬人去世,是二戰以來死亡人數最多年份。
  • 2018年出生人口圖譜:廣東「最能生」,東北出生率墊底
    2018年1-11月,山東青島全市戶籍出生81112人,出生人口同比減少21737人,降幅達21.1%,其中二孩出生減少高達29.0%。不僅是二孩,全國都在面臨出生人口減少的情況。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的人口出生率為10.94‰,出生人口1523萬人,較上年減少了約200萬,人口出生數也創下了自196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 2020年已經過去了,這一年出生的人口大概是多少?
    2015年2015年我國新出生人口為1655萬人,比2014年小幅減少32萬,但這個新出生人口跟往年其實差不多,因為從1990年到2015年,除了1990年到1993年人口出生達到1,790萬以上之外,其他年份基本上低於低1,700萬。而且從2001年開始,我國每年新出生的人口基本上都是穩定在1,600萬到1,700萬之間。
  • 2019山東人口數據分析:常住人口10070萬 出生人口減少14.56萬(圖)
    中商情報網訊:近幾年,山東常住人口平穩增長,2017年突破1億,同比增量59.19萬人。2019年末常住人口10070.21萬人,較上年增加23.01萬人。山東常住人口增量呈現放緩的趨勢。2017年山東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突破60%,2018年山東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升至61.18%。2019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1.51%,比上年末提高0.33個百分點。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2019年山東0-14歲人口佔總人口的18.06%,較上年減少0.02個百分點。
  • 2019年河北人口數據分析:常住人口增加35.67萬 出生人口減少2.85萬
    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374.4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0.47萬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62%,比上年末提高1.19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3.45%,比上年末提高2.05個百分點。
  • 2019年河北人口數據分析:常住人口增加35.67萬 出生人口減少2.85萬...
    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374.4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0.47萬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62%,比上年末提高1.19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3.45%,比上年末提高2.05個百分點。
  • 2019年河南人口數據分析:常住人口增加46萬 出生人口減少7萬(圖)
    中商情報網訊:河南常住人口穩步增長。2019年年末全省總人口1095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萬人,常住人口964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129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3.21%,比上年末提高1.50個百分點。
  • 馬來西亞人口數約3260萬 華裔比例較2018年減少
    中新網7月18日電 據馬來西亞是《詩華日報》報導,日前,馬來西亞統計局總監莫哈末烏茲爾在文告中指出,根據2019年馬來西亞現有人口估計報告,2019年馬來西亞人口約3260萬人,比2018年的3240萬人增加0.62%,但華裔人口卻減少了0.2%。
  • 2019年福建人口數據分析:常住人口增加32萬 出生人口減少1萬(附圖表)
    中商情報網訊:近幾年,福建常住人口增量均保持在30萬以上,2019年年末福建常住人口397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642萬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6.5%,比上年末提高0.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