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關於陳奕迅這個人大家都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是都是以和前輩們所對比,也足以看得出他的實力了。他的出道很戲劇化他家庭條件是很不錯的,本來在英國念書好好的回來探親。因為在家看選秀節目的時候說:要是我參加了我肯定拿獎。
家裡面的人都覺得他在吹牛,然後他就瞞著家人偷偷參加了比賽以張學友一首望月,奪得了當年的冠軍,抱著玩的心態進入了娛樂圈,剛出道的時候陳奕迅並不順利,出了幾張專輯都是賣得非常慘澹的。 開始紅的時候,應該是明年今日和K歌之王后面進軍內地,明年今日的國語版十年爆紅。
前輩張學友的歌以技巧鋪述情感,用高低起伏抑揚頓挫真假強弱等造出戲劇感。外行聽起來很震撼,而陳奕迅的歌用的技巧只能說非專業的人根本抓不到點上,更多的原因和他的歌唱體系有關,從念字方法發音方式到氣息分布結合,更多的建立在情緒氛圍的塑造上。不要以為這很簡單,先普及一下什麼叫做能夠把一首歌唱好,什麼又叫做好。
主觀上來說,審美差異會造就很多人對於好壞的標準評判不一樣。那我們先找一個邊界對流行歌曲進行一個定義,首先流行歌曲不是把嗓子當做樂器去玩弄技巧,而是通過歌唱者的表達,把歌曲的內在情緒表達出。什麼是歌曲的內在情緒呢?我們可以把一首歌當做一個人去理解一首歌,編曲為表,曲為骨,詞為魂。選秀歌手在編曲的改造結合歐美念字方式發聲讓人耳目一新,而主流歌手對於曲的承轉起合又比選秀歌手的好很多,聽起來不僅好聽且入耳,長聽不厭,市面上活過十年的歌手基本上都達到了這一境界。
而能把歌詞的精髓拿捏入骨的歌手就少之又少了,臺灣的胡德夫,李宗盛可以做個表率。楊宗緯還在這條路上走著,前二位對於黨的拿捏登峰造極,李宗盛一句想得卻不可得,你耐人生何,道盡多少艱辛。沒有足夠的人生閱歷管你伯克利還是中央音樂學院都唱不出精髓。第三階段的歌手少之又少,而陳奕迅恰好是能比擬,從黃偉文寫的小品兩名男子街頭相遇的矛盾感的塑造,到六月飛霜對於和諧社會的批判。
從不來也不去,介於放下與執念之間的糾纏。到任我行的灑脫超然。你愛我我愛你愛的多深生離死別的好唱,複雜詭譎的情緒才是考驗歌手的難題。這倆人你要說唱功,那醫生要好,儘管醫生現場失誤比較多,但有些歌學友真演繹不了,醫生浮誇,愛是懷疑都能唱,他是真正的多面手百變歌王。
學友唱什麼都是學友的味道,天生的特別音色,而且在他之前,華語樂壇男歌手大體上還是以高亮為主要特點,像他中音這麼醇濃厚的還真不多,他出現的時機算是彌補了空白,又恰逢香港樂壇男歌手有點青黃不接的局面,四大天王就這麼崛起,恰好他有是其中最會唱的一個,起點就顯得很高。後來,學友開的演唱會多了,現場磨練的越來越好,加上他唱歌深情,進一步奠定了歌神的地位。
不過要真說唱歌恐怕他們倆都不是最頂級的。當然,唱歌好聽跟唱功不是一個概念,音色,情感,氣場也很重要,你說那麼大歲數的保羅麥卡特尼,他的老嗓子還剩下多少唱功可以發揮?可是氣場和經驗在那,一樣可以領嗨全場。所以學友醫生這樣的人,光站觀眾意見溼了一片了,一開嗓不管唱什麼,臺下高潮就一波一波,或許這就是歌神的神力吧
兩個都喜歡但更喜歡張學友。相比於張學友這眾望所歸的歌神,陳奕迅的「歌神」稱號一直存在爭議。李克勤,鄭中基在華語樂壇的名氣雖然不如陳奕迅,但是前者的歌唱水平卻一點都不亞於後者。再者那個時代才人層出不窮,王傑,黃凱芹,呂方等人的歌唱技巧也是一流,在那個時代也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只不過由於各種原因,他們沒能把自己的地位和影響長久地給樹立起來,也就造成了一個好似曇花一現的結果,也只有一個張學友,從「三劍客」到「四大天王」,從寶麗金到金針獎,從歌王到歌神,一刻不停地縱橫歌壇幾十年,也只有他能擔得起這個稱號,也只有他能夠做到實至名歸。
許冠傑之所以稱為歌神,是憑藉他對粵語歌壇的巨大貢獻,與顧嘉輝聯手開粵語歌壇之先河,對於這樣開天闢地式的人物,給他歌神的尊號,一點兒都不為過。張學友之所以成為歌神,是他身處娛樂業最鼎盛時,還能在巨星井噴的環境中脫穎而出,用傲人的唱片銷量證明自己。
當年在許冠傑隱退晚會上,譚校長第一次稱許冠傑為「歌神」,主要說的是他在粵語歌壇的地位及其影響力,而後來的張學友則是直接跳過了譚,張,以唱功傲立群雄,一首《吻別》火遍大江南北,張學友的歌聲傳到了世界各個角落,唱片銷量更是直逼麥可-傑克遜。張國榮說過一句話「張學友已經超越了所有的前輩」。對於前輩,張學友後來也說過一句話「在許冠傑面前,千萬不要叫他歌神」
至於Eason,人盡所知林夕的歌詞加上陳奕迅的演繹,可以說是曲曲經典,隨便一數都是一大籮筐,最經典的莫屬《十年》了吧,陳奕迅那渾厚又略帶沙啞的嗓音把這首歌發揮到了極致,反正我是經常聽著聽著就忍不住流淚了。唱功就不說了,當今粵語歌壇幾乎就是他在撐著了,但是和學友那完美到無可挑剔的歌喉一比,似乎又略顯稚嫩,畢竟前者是在競爭多麼大的時代憑藉著多麼頑強的毅力才走到今天的,所以說Eason還需要一個由好酒到陳酒的過程,歷久彌新,譚校長這麼大歲數了不也沒有停止過唱歌嗎?
對於主題「陳奕迅接班歌神」的問題,不好意思答案在我這裡是否定的,陳奕迅不是歌神,至少目前來說他還不是。坦白來講我是陳奕迅的歌迷,幾乎他所有的金曲我都會唱,他的唱片我都會買,他的演唱會距離我所在的城市只要不超過五百公裡,我也一定會去追,但我不得不坦白的講:歌神只有兩個人,一是許冠傑,一是張學友。
至於Eason陳奕迅,不管E神也好還是什麼情歌大聖也好,總之他還沒有到封神的那一步。關於他的歌神言論,一部分是媒體亂寫,另一部分大概就是比我還無腦的腦殘粉捧出來的。在很多死忠粉的心裡,陳奕迅頂著「歌神接班人」的名號已經夠久了,久而久之就該摘掉接班人的帽子,順理成章的榮登大寶才是。其實不然,整個華語歌壇都江河日下的情形,討論「歌神」本身就是一道諷刺題。因為粵語歌沒人唱了,只有他還在勉力支撐嗎?整個香港歌壇都喪到不行了,人家誰還會在乎你的末代歌神呢? 綜上,陳奕迅不是歌神,他只是香港歌壇的一塊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