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願一生,愛一人,因你是獨有」沒錯,他就是我們大眾心中的歌神,一生只愛羅美薇的張學友。眾所周知他是1984年因獲得首屆香港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而出道,1985年發行個人首張專輯《Smile》。從此就開啟了他的歌神之旅。
從小喜歡唱歌的張學友,在新秀歌唱大賽上,不是以形象取勝的。當時他曾經自己說過,剛開始在舞臺唱歌時,觀眾覺得他不帥氣,而且滿臉暗瘡。後來因為常常出臺唱歌觀眾也看習慣了,越看越順眼,甚至覺得越來越帥氣。當然現在的他都已經是充滿了魅力了。
當年幾乎和他同時出道卻早已當紅的歌星陳慧嫻非常讚賞張學友。至於陳慧嫻迅速比張學友走紅的原因,主要在她歌唱得好聽的同時背後有了一個強大的男人,那就是唱片監製歐丁玉。陳慧嫻當時說過,剛出道時她喜歡留意一些樂壇新人,也會像現在的小迷妹一樣,喜歡討論哪個歌手長得好看,討論哪個歌手唱得好聽,她覺得那時候臺上的張學友首先是長得不好看,但歌還是唱得很好,於是首次被他圈了粉。
很快陳慧嫻便成了張學友的紅顏知已,甚至成了張學友生命中的貴人。有人說他們的關係是超越了友情,但也不是愛情,更像是一種相伴相依的親情。這種形容有點奇怪。在整個80年代,由於陳慧嫻的成績要遠比張學友要好,而那時候的張學友也正處於事業的低潮,甚至在樂壇上失去了信心。正處於蒸蒸日上的陳慧嫻為了幫助張學友渡過難關,一起合唱了一首《一對寂寞的心》,燃起了學友心中的希望,讓他又回到了歌唱舞臺。
後來在陳慧嫻復出時張學友也有拉了她一把,歌曲《一路上有你》,傳說就是張學友送給陳慧嫻,可見他們的感情之深了。
當時陳慧嫻的背後男人歐丁玉,也在張學友露鋒芒的時候,開始重心打造張學友,像《情不禁》《我等到花兒也謝了》等都是出自歐丁玉之手。記得當年學友拿金曲獎時,第一個時間發話就是多謝歌曲監製歐丁玉。當年玩樂隊出身的歐丁玉懂得什麼歌適合當時的聽眾,什麼歌最好賣 ,也常常做下娛樂八卦新聞,他直到至今也幾乎包攬了歌神所有的歌曲製作,也是歌神唯一不變的御用製作人。可以看出張學友不是忘本的人,也可以看出歐丁玉是成就天王的主要人物。
所以歌神之路離不開陳慧嫻和歐丁玉兩位重量級人物的幫助。其實生活中的成功少不了人與人之關的幫助,你們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