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世紀90年代,香港娛樂圈「四大天王」之一的張學友,出道最早、成名最早,但他的演技是最被低估的香港男演員之一。歌神張學友6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卻毫無所獲,始終沒有封帝,無可否認的事實是,歌神的演技一直都精彩絕倫。
01職業小白,一展歌喉
歌神能夠演活各類角色,有毫不氣餒的性格,這些跟他的成長經歷有不可分割的關係。1961年7月10日,張學友出生於香港一個普通的船員家庭,有一個哥哥和妹妹,父親給他取了學友這個名字,是想要他一輩子都虛心好學,學習別人的長處,做一個有用的人。張學友年少的時候,是一個調皮的孩子,連身邊的同學都稱他為「百厭仔」,有一次在和堂哥打鬧的時候,張學友被堂哥失手用刀劈中臉頰,這次意外使張學友臉上留下了一個疤痕,好在他不是靠外貌取勝的偶像派,而是靠實力贏得粉絲的實力派。
按照當時的社會環境,出生在船員家庭,一般就會子承父業,但張學友由於從小暈車、暈船,母親擔心他將來不可以像父親一樣去跑船,便鼓勵他努力讀書,而他讀書成績很一般,這條路也是走不下去了。由於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為了幫助家裡,張學友高中畢業後,決定出來找份工作,以減輕家裡的負擔,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貿易發展局當文員,一做就是三年,後來換了一份工作,一晃又是好幾年,張學友從來沒有想過要再換工作,更沒想到會走入娛樂圈,然而命運卻偏偏另有安排。
工作之餘,每當朋友開party或聚會時,張學友總是通過卡拉OK一展歌喉,朋友就勸他參加歌唱比賽。1984年,張學友參加香港十八區業餘歌手大賽,憑著一副天賜的歌喉,最終奪得了冠軍,走上了星光大道的歌手生涯。1985年,寶麗金公司推出了張學友的第一張唱片《Smile》,銷量超過20萬張;1986年第八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張學友一舉拿下「最有前途的新人獎」金獎;1987年,張學友迎來了個人的首次個唱,踏入了紅館舞臺,一開就是6場,創造了一個新人個唱場次的記錄。
然而盛極而衰,1988年張學友的唱片《昨夜夢魂中》,卻只有幾千張的銷量,差點令這位新人王被香港樂壇掃地出門,更讓張學友受打擊的是,在歌唱事業不得意的時候,他與女友羅美薇的感情也出現了裂痕。歌唱事業突逢挫折,感情也起了變故,張學友陷入了極大的迷茫之中,這一時期的張學友,更多地是出現在蘭桂坊等酒吧縱酒,完全是一個酒鬼的形象,曾經的「正派」歌手,也因為染上酒癮並糟蹋天賦,成為了香港媒體負面新聞版塊的常客,一番痛苦掙扎後,張學友克服了脾氣大的缺點、戒驕戒躁,開始踏實的投入事業中。
02綠葉襯託,深入人心
出道以來的三十年電影生涯,張學友出演過近百部影片,扮演過各式各樣的角色,可謂是亮點無數。張學友早期的電影角色幾乎都是配角,多數飾演飛揚跋扈、暴戾囂張的反派。1988年,在王家衛電影《旺角卡門》中,張學友出演一位不學無術,又自以為是的黑幫小混混「烏蠅」,整日幻想著有朝一日能上位當老大,最終橫死街頭,那時剛出道的張學友面容還略顯青澀,但飾演的地痞形象卻深入人心,並將這個小人物的性格,表演得淋漓盡致,演技得到電影業內人士的肯定和好評,憑藉此角,張學友榮獲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獎,當時的競爭對手有午馬、周星馳、曾志偉和萬梓良,由此可見張學友獲得此獎的含金量。
1990年,在徐克電影《笑傲江湖》中,張學友出演東廠太監「歐陽全」,接受廠公的命令,假扮已經被殺害的林平之潛入華山臥底,找尋葵花寶典,雖然是配角的戲份,其表現卻是主角級的,憑藉這個角色,張學友榮獲了第二十七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同時在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得最佳男配角的提名。除此之外,1990年《倩女幽魂2:人間道》中的年輕鬼馬道士「知秋」;1991年《黃飛鴻1:壯志凌雲》中搞笑至極的「牙擦蘇」;1995年《鼠膽龍威》裡虛有其表的武打巨星「龍威」,都被張學友飾演得出神入化,三次獲得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即使是路人甲的角色,比如1991年《阿飛正傳》裡的「歪仔」,1993年《東成西就》和1994年《東邪西毒》裡的「洪七」,歌神張學友的表演,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03人生如戲,憾未封帝
1990年《喋血雙雄》、1995年《非常偵探》、2004年《金雞2》和2011年《月滿軒尼詩》裡的出色表演,讓他兩次獲得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但都折戟沉沙。2001年,年滿40的張學友,息影6年後復出影壇,他的演技有了新的突破,在許鞍華的電影《男人四十》裡,張學友將一個中年男人所面臨的困境和危機表演得淋漓盡致,面對小鮮肉林嘉欣,張學友的一進一退、柔腸百轉,都拿捏到位,不論是鬢角星星點點的白髮,還是那種中年男人特有的不甘與疲憊感,張學友都表演得非常自然和深刻,這是歌神迄今離金像獎影帝最近的一次,但那年的金像影帝選擇了更有商業貢獻的《少林足球》周星馳。張學友最近一次提名最佳男主角是2016年第三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在這次的提名名單中,張學友將和劉德華、郭富城、張家輝以及梁家輝競逐影帝,但影帝之名卻被同樣未獲封帝的郭富城,憑藉《踏雪尋梅》榮登影帝寶座。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電影中張學友的角色,從不學無術的流氓混混,變成溫文儒雅的中年男人,現實中,張學友從酗酒鬧事的刺頭青年,變成成熟穩重有責任心的好男人,雖然歌神的演技始終被低估,競逐影帝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縱觀歌神張學友的電影生涯,他的戲路非常寬,亦莊亦諧、亦正亦邪,作為演員的張學友就像萬能藥水,跟誰都有火花。
在與周星馳合作的《咖喱辣椒》中,張學友和周星馳雙星捧月、相得益彰;在電影《亞飛與亞基》中,梁朝偉天生內斂,在張學友這種潤物細無聲的陪襯下,才更加爆發出喜劇效果;在《旺角卡門》和《江湖》中,正是由於配角張學友的傾情演出,才令主角劉德華顯得更加英氣;在《東成西就》中,張學友扮演的洪七令人捧腹大笑;在《月滿軒尼詩》中,張學友出演的悲劇小人物,看哭無數觀眾;在《喋血街頭》中,張學友雖非主角,卻勝過萬千主角,張學友吸毒止痛發瘋的一幕,令無數人動容,原來電影最動人的不是愛情,不是動作槍戰,始終是朋友間的情義。
張學友出演的電影,遠遠不止這些,經典之作更不在少數,但終究未獲金像獎認可,這也似乎成為了他的心結,近三十年來,世人皆知張學友歌唱得好,卻很少有人知道其演技也是一流,所以每次獲得金像獎的提名,張學友總是不願張揚,以免總是「很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