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7月,冀東、冀中、冀南三區撤銷,恢復河北省建制。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先後成立,省會設在保定市。不論從地理位置、交通條件,還是文化底蘊和歷史傳承來看,作為河北省會,保定市有先天條件。
歷史的變幻,總是讓人難以捉摸。
19年間,省會這頂帽子,保定市戴了摘,摘了戴,戴了又摘,並最終花落石家莊,讓保定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城,從此開始變得多少有些落寞。
從保定到天津
1957年9月至10月間,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八屆三中全會,席捲全國的「大躍進」運動由此拉開序幕。盲目的「超英趕美」,致使浮誇風盛行。當時,作為農業大省的河北,在農業大躍進的同時,工業現狀難以滿足大躍進的需要。
1958年2月,曾經是中央直轄市的天津市劃入河北省,作為農業大省的河北看到了契機。天津市有著雄厚的工商業基礎,僅其所有的六大棉紡廠的職工都在大幾千到萬人以上,而河北省的工業情況就要差很多,像石家莊大興紗廠、高陽織布廠以及泊頭火柴廠這樣的工廠都能算得上是大企業。河北省希望通過將省會搬遷到天津市,實現工業帶動農業,進而全面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1958年河北省會由保定遷往天津。
從天津到保定
1964年,中國周邊形勢有點緊張。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三五」計劃要考慮解決全國工業布局不平衡的問題,搞一二三線的戰略布局,加強三線建設,防備敵人的入侵。一二三線,依據我國地理區域劃分,沿海地區為一線,中部地區為二線,後方地區為三線。
顯然,天津作為東部沿海的一線城市,已經不具備作為省會的條件。從1964年下半年到1965年,全國從一線搬遷到三線的工廠約有400個。因為這個原因,1966年5月河北省會搬回保定。
基於戰備需要,省會搬回保定後,其中不少省直機關分散到了周邊縣。譬如,團省委搬到了清苑,省婦聯搬到了徐水,省總工會搬到了定興……
從保定到石家莊
從1967年上海「一月風暴」開始,全國各地成立了革命委員會。此後一年的時間裡,河北省革命委員會的成立工作因為保定市的亂局,遲遲沒有進展。
河北省著急,華北局也著急。到1967年底,華北五省市中的山西、北京、內蒙古、天津先後成立革命委員會,單單河北省落在了後面。河北省要想成立革命委員會,只能離開保定。
除保定外,河北省可選的城市有石家莊、唐山、張家口、邯鄲、邢臺、承德。其中,唐山、張家口和石家莊在當時算得上是大城市。而最終選擇石家莊則是因為:「石家莊的文化大革命走在全省的前頭,工人階級隊伍比較堅強,又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可以形成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968年2月,河北省革命委員會在石家莊成立,如今的世紀大飯店所在的位置,當年有一棟兩層高的建築,這就是八一俱樂部。那個年代,很多大型會議和演出都在這裡舉行。2月2日晚上,河北省革命委員會的成立大會也選在這裡,社會各界代表一千餘人坐滿了一樓和二樓的看臺。人民日報照例發表了社論,標題為《華北山河一片紅》。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獨特視角看社會!歡迎關注 峰輕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