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通運營商工作人員冒充好友騙話費套現,41人詐騙430餘萬元被判刑

2020-12-18 環京津網

揚子晚報網11月13日訊(通訊員 顧權 郭思 記者 劉瀏)2019年5月,六合檢察院受理了一批34件41人的公安機關掛牌督辦的特大電信網絡詐騙案,被害人遍布全國21個省、涉案金額達人民幣430餘萬元。今年10月29日該案件宣判,涉案41人均被判刑。

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2017年王先建立QQ群開始從事電信詐騙活動。通過QQ軟體招攬葉子、阿豪、李志等37人(另案處理),將非法獲取的北京移動、江蘇電信、西安電信等手機卡提供給上述人員,上述人員獲得手機卡號後採用冒充好友、網上交友等手段誘騙被害人向該卡號充值從而騙取話費。王先再以「四六分成」等方式將詐騙所得轉入上述人員的支付寶或微信帳戶。

趙堅明知王先等人的所作所為,仍多次向王先「投資」共計人民幣20餘萬元,王先按照出資金額的5%向其支付利息,趙堅累計分得贓款人民幣12萬餘元。王先哪來那麼多張手機卡的呢?這還依靠他的「合作夥伴」錢永。錢永是某地移動公司業務員,每個客戶可以辦理多張手機卡,但很多客戶都不需要這麼多,於是錢永趁機偷偷複印下客戶的身份證等信息,盜用餘下名額辦理手機卡,再以人民幣150元每張的價格違規向王先出售共計400餘張,供其從事電信詐騙活動。

2018年6月,又一「合伙人」登場了。周貴明知王先的違法行為,仍與其約定,由王先用詐騙來的話費在某話費購物商場購買多個品牌手機出售給自己,自己再通過「閒魚APP」、微信等網絡平臺將手機加價銷售,謀取利益。10月,王先再次與其通謀,約定每月向周貴支付3000元報酬,由周貴將騙取來的北京移動話費以85折的價格通過撥打移動客服電話話費轉贈功能轉給錢永物色來的北京充值客戶。

2017年至2019年,王先等人採用上述方式騙取全國21個省、數萬名被害人共計人民幣430餘萬元。2019年4月,美團業務員李海因代充話費服務沒有收到墊付的錢而報警,偵查機關立案偵查後發現被充值的手機號碼涉及多起詐騙,遂讓上述的案件浮出水面。很快,王先、趙堅、錢永、周貴等人相繼被偵查機關抓獲,歸案後如實供述犯罪事實。

由於涉案人員多、分布廣、涉案金額大,時間緊、任務重,六合檢察院成立專案組並統一思想、精細分工、加班加點,承辦檢察官們集中審查、提審、匯報,共計形成了250多頁10萬餘字的審查逮捕意見書和140餘份其他的法律文書。2019年5月六合檢察院依法以涉嫌詐騙罪先後批准逮捕涉案的41名犯罪嫌疑人。同年12月24日,基於批准逮捕階段打下的堅實基礎,承辦檢察官在審查起訴階段仔細審查了全部128冊卷宗材料後,依法以涉嫌詐騙罪分批對王先等41名被告人提起公訴。

2020年10月29日這一案件宣判,被告人王先、趙堅、錢永、周貴因犯詐騙罪,被法院判處十二年至四年八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人民幣五十萬元至五萬元不等的罰金。其餘37名被告人也均已得到有罪判決。(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相關焦點

  • 冒充支付寶客服人員 詐騙11起得手13餘萬元
    冒充支付寶客服人員 詐騙11起得手13餘萬元 來源:南通市公安局 發布時間:2016-01-12 字體:[ 大 中 小 ]
  • 32人從寮國打電話騙人 冒充國內公檢法工作人員
    30多人在位於寮國的別墅內,冒充國內的公檢法工作人員,給國內居民打電話進行電信詐騙。今天上午一起特大電信詐騙案在海澱法院開庭審理,戴春波等32名被告人出庭受審,他們被控通過電信技術手段詐騙一名事主41萬餘元。  上午9時20分,滿載著32名被告人的數輛警車依次駛入海澱法院。今天該院開庭審理一起犯罪地點在寮國的跨國電信詐騙案,也是該院審理的人數最多的電信詐騙團夥。
  • 騙人幫忙充話費,竟能騙到800多萬元!每次騙幾十幾百元
    對方表示自己有急事需要使用該手機號碼,希望小童能再去充250元試試,如果是系統延遲問題,等所有話費一到帳就會把錢轉給他。半信半疑的小童,只好又向對方提供的號碼裡充了250元。這一次充值後,小童特意讓營業廳的工作人員幫忙查詢了該號碼的話費餘額。工作人員告訴小童,之前充值的500元話費已全部到帳。 可當小童確認話費到帳再打電話給對方時,卻發現怎麼也聯繫不上。
  • 臺詐騙嫌犯:早知會在大陸判刑 肯定不敢重操舊業
    原標題:臺灣電信詐騙嫌犯:早知會在大陸判刑肯定不敢重操舊業4月30日晚,97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大陸65人,臺灣32人)被公安機關從馬來西亞押解回國,涉及國內20餘省區市的100餘起特大跨境電信詐騙案成功告破。案件引起各方高度關注。
  • 警方揭露48種詐騙手法電信騙子仍在寫劇本
    據二人供述,他們自今年3月至5月,以冒充工程項目方,騙取預付款的手法連續詐騙15起,涉案金額達80餘萬元。  電話裡冒充好友「犯事了」  男子被騙3萬元  今年6月7日早,市民楊先生接到好朋友「裴某」電話,對方稱在外地出了點事兒,無法使用自己手機,請楊先生匯款3萬元錢應急。
  • 夫妻冒充電視臺工作人員實施詐騙 全國1200家企業被騙
    夫妻倆僱傭3名員工,租別墅冒充全國多家電視臺的新聞中心,以郵寄已播出新聞節目光碟及獎牌收費的方式詐騙。不到1年,詐騙全國21個省的1200家企業,涉案金額30餘萬元。在偵查中,分局國保大隊積極聯繫市局寄遞物流支隊,圍繞物流信息開展偵查工作,通過通話詳單、物流信息等,逐步掌握了嫌疑人作案情況和主要活動地點。  專案組民警發現,冒充電視臺工作人員的嫌疑人就藏匿在山東。9月8日,專案組民警趕赴山東做進一步的調查。  經過兩天兩夜的摸排和蹲守,民警在山東棗莊一別墅區發現了嫌疑人的蹤跡。
  • 利用尿毒症患者辦理POS機 詐騙分子刷卡套現近500萬元
    利用尿毒症患者的信息辦理POS機,並通過使用POS機刷卡套現的方式,幫助電話詐騙分子瘋狂取現近500萬元。近日,連雲港市海州區檢察院以犯詐騙罪提起公訴詐騙案一審獲判,海州區法院以犯詐騙罪判處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12年,並處罰金50萬元,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其餘5名被告人有期徒刑4年以上,並處罰金。
  • 兩男子冒充房管局人員 騙年邁老人70餘萬拆遷款
    冒充房管局工作人員偽造房本、名片 開著本田雅閣找到拆遷戶聲稱能聯繫上「拆遷辦」幫忙  高額拆遷款為餌專騙年邁老人  2006年以來在朝陽、海澱、豐臺等10區作案20餘起涉案金額70餘萬元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 冒充領導騙局高發 反詐騙中心提醒:切勿隨意轉帳
    冒充領導騙局高發 反詐騙中心提醒:切勿隨意轉帳,應當面或電話核實對方身份 近期,冒充領導、熟人詐騙的案件呈高發態勢,泉州市有不少人上當受騙,有公司人員被騙金額達近百萬元。
  • 【反電信網絡詐騙】「冒充好友」詐騙又更新了!這次連「本人語音...
    「冒充好友」詐騙又更新了! 冒充老婆要「愛的小紅包」 他給「妻子」發了愛的紅包後反被拉黑, 到底有哪裡做得不對?
  • QQ裡的好友說,話費沒了給我充200,你充嗎?別,先確定對方是誰
    石橋派出所民警一番調查取證,發現這是一夥騙子,在搞網絡詐騙。11月20日,隋某等3人被下城警方抓獲。隋某等人承認,每次都會購買500個QQ帳戶去搞詐騙,用的就是「充話費」這一招。大量QQ帳號到手後,隋某在各種低價收購電話卡話費的群裡「接任務」,承諾自己可以按照5折價格幫忙充話費。
  • 12人跨國電信詐騙,涉案金額近1430萬元!
    被告人曾某、麻某系組織、領導者,指揮該犯罪集團實施境外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被告人黃某系該犯罪集團財務負責人,負責贓款轉移、提現、分配等工作;被告人莊某系該犯罪集團財務人員,負責接收、核對境外實施詐騙人員的「業績單」等數據,找曾某、麻某二人審批後,交由黃某據此進行贓款分配;被告人阮某擔任該犯罪集團境外負責人,負責境外人員管理及詐騙所得、境外開銷統計等工作;被告人陳某、鄭某、餘某、江某、楊某等5人系該犯罪集團在境外的詐騙人員
  • 臺灣近10萬人靠電話詐騙大陸人為生 每年騙走大陸80億
    除了都是「國民女神」,另一個是她們都在大陸遭遇過電話詐騙,而基本可以判斷是被臺灣人騙了。根據公安部日前公布的數據,2014全國電信詐騙案群眾損失接近80%贓款在臺灣被取走。 公安部統計:2013年,電信詐騙案發案就已達30餘萬起,群眾被騙100億元;而在2014年,全國電信詐騙發案40餘萬起,群眾損失107億元,其中約有80多億元的詐騙贓款在臺灣被取走。
  • 人民日報刊文:重慶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這樣與騙子過招
    事實上,犯罪嫌疑人因詐騙被判刑出獄不久,只有小學文化。一步步將張小瓊引入局中的,正是一整套的「話術+劇本」。聊天往往是第一步。騙子在社交平臺上廣撒網加好友。加為好友後,他們並不急於實施詐騙,而是和受害人聊天,增進感情,待鋪墊到一定程度後再實施詐騙。「話術+劇本」,或關心,或吹噓,或挑逗,或利誘,每種套路都有幾十句甚至上百句現成臺詞,複製粘貼就能一鍵發送。
  • 詐騙充話費的錢到哪去了?要這麼多話費幹什麼?重慶男子幫人折價充...
    網上學到一招,從此搞起了詐騙 今年下半年的一天,畢業後沒有工作的隋某還是和往常一樣每天在網上閒逛,想著找點事做來解決收入的問題。購買到大量QQ帳號後,隋某又在各種低價收購電話卡話費的群裡接取任務,承諾自己可以以5折的價格幫忙充話費。 準備工作就緒後,隋某開始每天坐在電腦前,打開QQ帳號列表,選擇一個QQ,了解該QQ信息顯示的所在地,利用軟體更換IP位址,然後冒充QQ號號主的身份,向號內所有好友發出幫忙充話費的請求。
  • 駐馬店警方半年破獲冒充軍人詐騙案件121起 166名嫌犯落網
    截至目前,駐馬店市公安機關共破獲冒充軍人詐騙犯罪案件12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6人,其中抓獲網上逃犯90人,打掉詐騙犯罪團夥28個,收繳作案手機267部、手機卡503張、銀行卡336張、POS機6部、汽車4輛,追繳贓款150餘萬元。
  • 冒充QQ好友求「代購」機票 團夥詐騙超35萬元
    有人趁機設局,做起了詐騙的不良勾當。3月7日,昆明市民陸女士突然收到身在國外的好友發來的QQ信息,對方請陸女士幫訂回國的機票,並聲稱已將票款轉至陸女士的帳號,但24小時後才能查收,因此先請陸女士幫忙支付給所謂的訂票經理6000元。熱心的陸女士按照指引操作完成之後聯繫好友,才發現自己被騙了。那麼,騙子是如何喬裝成為陸女士QQ好友的呢?
  • 太原這幫人冒充女性專約男網友打遊戲,「她們」騙了他們41萬餘元
    3月15日,太原公安杏花嶺分局向社會發布信息,警方成功打掉一個隱藏在省城太原,以「網路遊戲託兒」為電信詐騙手段的犯罪團夥。初步統計,被騙的受害者已達1600餘人。3月10日,太原公安杏花嶺分局反詐專班民警,根據職工新村派出所前期摸排的線索,在杏花嶺派出所的協助下,一舉打掉一個隱藏在省城敦化南路某小區的電信詐騙犯罪窩點。經查,2019年2月份左右,汾陽男子李某夥同男子董某等七人,在太原敦化南路某小區租房,使用QQ、陌陌等交友軟體,冒充女性角色添加男性用戶進行曖昧聊天。
  • 偷換群主頭像冒充群主 騙得上萬元被判刑半年
    「00後」的小王就在投資群中,偷換成群主頭像,冒充群主,從群內成員手中騙得上萬元。昨日,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從大渡口區法院獲悉,小王因犯詐騙罪已被該院判刑半年,緩刑一年。小王用了50元,在網上買了兩個群的二維碼,然後掃碼入群。開始,他一直在一個叫「華爾街股權」的群中潛水一段時間,通過觀察,決定嘗試對群內成員梁大姐行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