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啟動,喊你體驗嶺南古邑民俗風情!

2020-12-24 澎湃新聞

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熱鬧上演

傳承共享·記住鄉愁

傳統美食、非遺技藝、民俗體驗

獅王爭霸、古風巡遊……

數不盡的特色民俗文化等你來體驗!

12月19日

以「傳承共享·記住鄉愁」為主題的

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

在清平古墟正式拉開帷幕

本屆民俗文化節為期三天

將集中展現寶安區豐富多彩的民俗

本次活動

由中共深圳市寶安區委宣傳部、深圳市寶安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深圳市寶安區新橋街道辦事處支持,深圳市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深圳市龍升文化發展公司承辦,深圳市寶安區各街道辦事處、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深圳市清平古墟影視小鎮協辦。

啟動儀式上,寶安區委書記姚任,區委副書記、區長王立德,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志彪,區政協主席鄧桂洪,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陳紹華,區委常委、區委區府辦主任孟錦錦,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學良一起觸摸大屏幕,正式啟動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

周學良在致辭中表示

希望本屆民俗文化節能進一步深耕寶安本土特色,深挖寶安本土文化,增強粵港澳大灣區山水相連、同宗同源、文化相通的價值認同感,為「灣區核心、智創高地、共享家園」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精神引擎和文化支撐。他強調,寶安區要大力弘揚「敢闖敢試、開放包容、務實尚法、追求卓越」的「新時代深圳精神」,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大力提升寶安區文化軟實力,唱響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寶安最強音」,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奮力譜寫在深圳市「雙區驅動」建設中的新時代寶安答卷、寶安篇章!

深挖民俗文化內容,集中展現寶安區豐富多彩民俗

「革故鼎新,得寶而安;物華天寶,人文璀璨。」寶安自古以來人文薈萃、鍾靈毓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自東晉鹹和六年建制以來,迄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千百年來,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民俗文化在這裡交融、碰撞、傳承與發展,經過漫長的時間打磨和淘洗,逐漸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寶安民俗。

記者了解到,寶安全區共有不可移動文物290處,包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國家級「非遺」名錄1個、省級9個、市級15個、區級29個,非遺項目總量多,種類齊全,特色鮮明,總數佔全市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四分之一。

為了讓民俗文化

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

2019年

寶安區成功舉辦了首屆民俗文化節

今年,寶安區繼續深挖民俗文化內涵,以寶安「民俗文化」為引子,深度開發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探尋民俗文化的多元素表達,力圖將「寶安民俗文化節」打造成為集賞、玩、品於一體的具有深刻文化底蘊、地域特色的知名文旅節慶活動,讓遊客沉浸式體驗民俗文化風情,感受文化傳承溫度,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本屆民俗文化節形式多樣、內容豐富,10多項民俗文化展覽以及民俗互動體驗全天候精彩輪番上演,通過傳統美食展、傳統技藝展、傳統傘藝展、嶺南服飾展和民俗文化展演等多元素表達,讓市民在參與中體驗民俗文化風情,感受有文化、有內涵、有品質的人文內涵。

精彩持續三天,寶安民俗文化大戲在清平古墟熱鬧開場

19日上午10:00開始,媽媽的味道、傳統技藝展、民俗集錦展、文化遺產展、傳統傘藝展、嶺南服飾展、趣味猜燈謎、民俗新體驗等民俗文化展覽及民俗互動體驗系列活動準時開場預熱,吸引了一大批周邊居民前來參觀體驗。

在傳統技術展上

省級非遺「肖氏棉塑」傳承人羅曉琳展示了經典的棉塑作品,還拿起針線現場製作,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圍觀。

在趣味猜燈謎活動現場

市民們興致盎然地參與猜燈謎活動,全家老少齊上陣,不一會兒就把現場的謎題猜完了,兌換了心儀的禮品開心地去參觀其他內容。

下午,《雄獅醉醒桃花園》醒獅表演讓古墟瞬間熱鬧起來了,整個清平古墟充滿了濃濃的民俗味兒。隨後,粵劇快閃秀也讓市民領略了一把戲曲的魅力。

下午舉辦的第二屆寶安民俗文化論壇上,王程太、張一兵、鄭永森、劉明軍等省市區民俗文化專家學者匯聚一堂,結合寶安區民俗文化的發掘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粵港澳大灣區同宗同源的涵養展開討論,並就寶安非遺項目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出建議。

「文化驛——新橋站」也於當天正式揭牌,寶安區公共文化又添新陣地,將給寶安人帶來更多精彩的文化活動。

當晚,一曲《百鳥朝鳳》以熱情歡快的旋律拉開了本屆民俗文化節啟動儀式序幕。

啟動儀式結束後,參加活動的領導和嘉賓從主舞臺出發,參觀民俗文化節活動現場,沿途欣賞了湖面乘舟的尺八獨奏《幽人》、琵琶獨奏《琵琶語》、笛子獨奏《無羈》、古典吉他獨奏《愛的羅曼史》、小提琴獨奏《告白之夜》,中西樂器的完美融合帶來了美的享受。

✔極具唐代風情的古典舞《麗人行》,讓參觀的人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媽媽的味道」展區,來自寶安本土的合成號、沙井蠔、卡式酸奶、印象蠔味、粵式酥點、傳統奶茶、小熊曲奇、愛茶和漢記食品,激發了大家對傳統美食的美好回憶;

✔趣味燈謎

活動現場在暖暖的燈光下洋溢著濃濃的喜慶節日氣氛;

✔傳統技藝展區的棉塑、核雕、賀氏剪紙、新橋藝術剪紙、古琴藝術、鋦瓷、插花、夏氏風車等展示了寶安本土的特色手工技藝;

✔新橋醒獅武術館帶來的武術快閃表演剛柔並濟,自成特色。

嶺南服飾展展出了50餘件嶺南傳統服飾,以服飾展演為載體呈現嶺南優秀圖案文化。永興橋上有新橋街道橋韻粵劇團帶來的粵劇《遊園驚夢》快閃演出,還有特色清平古墟墟市。一路參觀回到主舞臺,主舞臺上正在火熱開展粵劇專場演出,《遊園驚夢》《杜鵑麗倩》《孝行流芳》等經典曲目讓市民享受了一場粵劇文化盛宴。

接下來兩天,精彩還將繼續。20日和21日10:00-21:00,民俗文化展覽及民俗互動體驗系列活動將繼續舉辦,各式傳統美食、特色非遺歡迎市民前來體驗。

活動安排

20日下午有古風服飾賽、粵劇快閃秀、古風大巡遊,給人以十足的視覺享受;當晚還有第三屆「明日之星」優秀節目展演,寶安區第三屆「明日之星」才藝大賽金獎和銀獎獲得者為民俗文化主場的古墟帶來時尚氣息。

21日的活動同樣精彩,下午將舉辦第二屆民俗文化節攝影比賽頒獎典禮,系列大片即將來襲;街道民俗文化節目展演也將上演,屆時各街道的經典民俗活動將一一呈現,為廣大市民再獻上一場熱鬧的寶安民俗大戲。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寶安在行動

原標題:《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啟動,喊你體驗嶺南古邑民俗風情!》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啟動,快來體驗嶺南古邑民俗風情
    在青磚藍瓦間同臺亮相昨日為期三天的寶安區民俗文化節在新橋街道清平古墟舉行現場有多火熱?清平古墟夜景在昨日下午舉行的啟動儀式上,寶安區委書記姚任,區委副書記、區長王立德,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志彪,區政協主席鄧桂洪,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陳紹華,區委常委、區委區府辦主任孟錦錦,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學良一起觸摸大屏幕,正式啟動主題為「傳承共享·記住鄉愁」的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
  • 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開幕,快來體驗嶺南文化風情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川 李丹 通訊員 李奇12月19日下午,在寶安區新橋街道清平古墟,隨著倒計時的結束,數名領導觸摸大屏幕上的卡通「獅頭」圖像,共同啟動為期3天的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千百年來,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民俗文化在這裡交融、碰撞、傳承與發展,經過漫長的時間打磨和淘洗,逐漸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寶安民俗。本屆民俗文化節就是對豐富多彩的寶安民俗進行一次集中展現。通過傳統美食展、傳統技藝展、傳統傘藝展、嶺南服飾展和民俗文化展演等多元素表達,讓市民在參與中體驗民俗文化風情,感受有文化、有內涵、有品質的人文內涵。通過這場文化盛宴,傳承共享民俗文化,讓人們記住鄉愁。
  • 走進嶺南古邑感受民俗風情 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啟動
    12月19日起至21日,為期三天的寶安區民俗文化節在新橋街道清平古墟舉行。 寶安是深港文化之源,自東晉鹹和六年建制以來,迄今已有近1700年歷史。千百年來,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民俗文化在這裡交融、碰撞、傳承與發展,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寶安民俗。
  • 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啟動
    晶報訊(記者 柯季 通訊員 李奇)12月19日至21日,為期3天的寶安區民俗文化節在新橋街道清平古墟舉行。 在19日下午,主題為「傳承共享·記住鄉愁」的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正式啟動。
  • 傳承共享·記住鄉愁 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熱鬧上演
    傳統美食、非遺技藝、民俗體驗、獅王爭霸、古風巡遊……數不盡的特色民俗文化等你來體驗!12月19日,以「傳承共享·記住鄉愁」為主題,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在清平古墟正式拉開帷幕。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紹華,寶安區委書記、一級巡視員姚任,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王立德,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志彪,區政協主席鄧桂洪,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區委區府辦主任孟錦錦,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區委宣傳部長周學良等領導出席開幕式,並啟動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
  • 市民熱情參與寶安民俗文化節 體驗古邑民俗風情
    深圳新聞網寶安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梁琪琪 謝瑩 實習記者 陳美瑩)傳統美食、非遺技藝、民俗體驗、獅王爭霸、古風巡遊……12月19日,以「傳承共享·記住鄉愁」為主題,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在清平古墟正式拉開帷幕。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得到市民熱情參與和頻頻稱讚。
  • 「傳承共享·記住鄉愁」-第二屆深圳寶安區民俗文化節圓滿收官
    經典粵劇咿呀婉轉,舞龍舞獅精彩紛呈,傳統美食令人垂涎三尺,古風大巡遊多姿多彩讓人目不暇接.....近日,2020年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在深圳市寶安區新橋街道清平古墟閉幕。
  • 民俗大戲即將上演!第二屆寶安民俗文化節19-21日舉辦
    、深圳新聞網記者 謝孫武 實習記者 陳美瑩)12月17日,記者從深圳市寶安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獲悉,2020年第二屆寶安民俗文化節將於12月19日-21日在新橋街道清平古墟「盛裝」亮相,活動以「傳承共享•記住鄉愁」為主題,旨在挖掘和繁榮寶安區的優質民俗文化資源,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落實「民俗文化+旅遊休閒+藝術匯演」大融合發展的民俗文化資源開發理念,使之與現代文化相融相通,
  • 寶安民俗古韻悠長 千年文化傳承共享
    12月19日至21日,為期三天的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在新橋街道清平古墟舉行。在19日下午舉行的啟動儀式上,寶安區委書記姚任,區委副書記、區長王立德,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志彪,區政協主席鄧桂洪,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陳紹華,區委常委、區委區府辦主任孟錦錦,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學良一起觸摸大屏幕,啟動主題為「傳承共享·記住鄉愁」的寶安區民俗文化節。
  • ...八極拳、洪佛拳同臺演出 深圳寶安區首屆民俗文化節隆重舉行
    12月22日恰逢冬至,「同宗同源·共享美好」寶安區首屆民俗文化節展演展示系列活動在新橋街道清平古墟舉行,活動集中展現了原汁原味的寶安民俗文化和非遺手工技藝等,「雙節」同慶、熱鬧非凡。本次活動由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區文聯主辦,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等單位承辦,並得到新橋街道辦的大力支持。
  • 番禺區第六屆民俗文化節開幕
    一站看盡番禺傳統藝術,快來趕民俗大集了!今日下午,番禺區第六屆民俗文化節暨沙灣三月三北帝誕民間藝術巡遊活動在沙灣盛大啟動。◆沙灣舉行民俗文化大巡遊大型飄色「天籟之音」首次亮相2014年至2017年,番禺區第二至第五屆民俗文化節連續四年在沙灣舉辦。2018年,歷史悠久的沙灣繼續以豐富的民間文化藝術再次成為番禺區民俗文化節的主場。
  • 第二屆嶺南水色旅遊文化節重現嶺南經典「水上飄色」
    伴隨著歡快的嶺南民樂聲、鑼鼓聲,兩艘分別名為「敏行致遠」、「捷報頻傳」的花船從寶墨園荔景湖徐徐前進,穿著傳統服飾,以戲劇造型出現的「水色」幼童們喜笑顏開,凌空立於水上,引起市民們一片驚呼、點讚!10月1日,「第二屆嶺南水色旅遊文化節暨鄉村振興文化行」活動正式開幕,再度重現有著200多年歷史的「色在水中飄」嶺南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
  • 第三屆嶺南民俗文化節暨2015年湛江市民間藝術節活動安排一覽表
    第三屆嶺南民俗文化節暨2015年湛江市民間藝術節活動安排一覽表 (一)群英薈萃迎中秋(開幕式)>時間:9月24日8:30—10:10 地點:寸金橋公園中心舞臺內容:8:30—9:00 暖場節目:太極拳、湛江洪拳9:00-10:10 開幕式:領導致辭宣布開幕並擊鼓啟動——民俗節目展演第一篇章《情系紅土》(歡天喜地迎盛會、調順網龍、湛江儺舞)第二篇章《南粵古韻》(英歌舞、木偶表演、採茶舞、高腳獅舞、汕尾漁歌
  • 暢遊嶺南古邑廣州番禺,帶你體驗幸福吉祥廣府年
    牛年大年初一,番禺區蓮花山景區舉辦「金牛獻瑞 福聚蓮峰」新春民俗文化活動,美麗的蓮花山處處張燈結彩,廣府年味十足。爬金山大獎賽精彩開鑼,桃花展紅桃綻放,金牛派利是、送福米,成人門票八折優惠等多項活動惠民利民,讓留在番禺過年的廣大來穗人員有了一個開心過年的好去處,也助力市民遊客遊嶺南古邑、體驗幸福吉祥廣府年味。這僅僅是番禺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商旅融合發展典範片區和魅力彰顯的嶺南文化特色區的一個縮影。
  • 炫彩民俗文化活動燃爆清平古墟
    民俗文化節展示的工藝品,很是吸睛。 【深圳商報訊】(記者 趙川 李丹 通訊員 李奇 文/圖)12月19日下午,位於寶安區新橋街道的清平古墟笑語歡聲,一派節慶景象。隨著倒計時結束,與會嘉賓同時觸摸大屏幕上的卡通「獅頭」圖像,為期3天的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華彩揭幕。
  • 古風服飾賽、古風大巡遊為寶安民俗文化節再添古韻
    深圳新聞網寶安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曾舒琪謝瑩)12月19-21日,連續三天的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正在清平古墟舉辦,各式展演活動給市民帶來了難得的民俗文化盛宴 19日20:00、20日17:00,古風大巡遊活動開場,從古墟主舞臺出發,一路經過民俗文化節各個展區,期間還伴有麗人行舞蹈、武術、粵劇等節目表演,巡遊活動十分豐富、熱鬧,吸引了大批市民圍觀、合影。
  • 第十九屆吉林市朝鮮族民俗文化節
    第十九屆吉林市朝鮮族民俗文化節 2020-06-28 13: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展現野三坡魅力 多彩民俗風情文化節啟幕
    圖1:野三坡民俗風情文化節現場8月8日,野三坡民俗風情文化節正式啟動,在圖2:野三坡民俗風情文化節現場將近1個半小時的演出中,野三坡當地村民將群眾喜聞樂見、參與性高的特色民俗秧歌與圖3:野三坡民俗風情文化節現場近年來,野三坡依託良好的生態、人文和資源優勢,發展全域旅遊,深入挖掘資源潛力
  • 2019廈門第15屆元宵民俗文化節啟動,百餘場活動走進百姓
    2019廈門第15屆元宵民俗文化節上演精彩的文藝晚會。  廈門網訊(記者陳玉琴)團團圓圓鬧元宵,紅紅火火新時代。2月15日晚,廈門第十五屆元宵民俗文化節啟動儀式在湖裡區灣悅城廣場舉行。本屆元宵民俗文化節將持續至2月24日,各街道、社區、文創企業精心準備的百餘場活動將陸續在百姓身旁上演。
  • 中秋假期到廣州白雲體驗火龍民俗文化節
    近日,由白雲區委宣傳部、白雲區文廣新局、均禾街聯合主辦,區文化館、區非遺保護中心、區武術協會承辦,區公安分局、江高鎮、白雲湖街、三元裡街、永平街、金沙街等單位協辦的「喜舞火龍·祥聚白雲」 2018年第七屆廣州白雲火龍民俗文化節啟動儀式在白雲區永平街安華匯舉行。白雲區民風民俗底蘊深厚,人文氣息濃鬱,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