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也沉迷玩具 今天,你玩了沒有?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名詞解釋

童年代償心理

用來形容許多成年人童年時被無情抑制住了買玩具的欲望,在成年實現財務相對自由之後,對自己的遺憾進行補償。

最近,網上興起一股曬玩具風,許多成年網友都跟風曬出自己收藏或愛玩的玩具,他們還將沉迷玩具的行為定義為「童年代償心理」,稱既可彌補童年遺憾,又可減壓。

昨日,記者採訪了我市3位沉迷玩具的市民,來看看他們的故事裡,有沒有你的影子。

故事1

天天和女兒一起追動畫片

吳娟 34歲 財務工作

嚴謹、沉穩、靠譜,這是吳娟給同事和領導留下的印象,但誰能想到,這3年多來,吳娟天天回家就追動畫片看。

吳娟家住重慶高廟村,女兒琪琪今年8歲,開學上小學二年級,女兒從小就愛看動畫片。最初,吳娟不僅覺得動畫片幼稚,還擔心女兒沉迷。但3年前,幼兒園要求父母陪孩子看一部動畫片,並給孩子解答一些疑問,吳娟就陪琪琪看了一集《喜羊羊和灰太狼》,讓吳娟沒想到的是,劇情還挺有趣,她自己看得津津有味的。

此後,下班回家,只要女兒完成了功課,二人就會一起看動畫片。吳娟掰著手指說,什麼《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小豬佩奇》《汪汪隊》《奧特曼》等,她都看過,有時她還會和女兒討論一下劇情的進展等。

吳娟說,自己小時候住在江北城的大院裡,家裡沒有電視機,只在鄰居家看過一些動畫片片段,現在才真正感覺到動畫片的魅力和童趣。

故事2

女兒的玩具他玩得入迷

周先生 30歲 汽車行業工作

周先生家住重慶沙坪垻區小龍坎附近,在職場中,熟悉技術和業務的周先生給人一種很成熟穩重的感覺。但下班回家後,周先生卻像變了一個人——他總愛翻出女兒的玩具來玩耍。

周先生的妻子夏女士今年28歲,她說,一年前,二人迎來了寶貝女兒,親朋好友送給女兒許多玩具(玩具大都標註著適合3歲以上兒童玩耍),夏女士原本打算將這些玩具先收納起來,而周先生卻打破了夏女士的計劃——他直接接手了這些玩具,並自己玩了起來。

夏女士說,周先生幾乎每天都要彈幾遍女兒的迷你電子琴;一有空,還會拼一下女兒的積木;女兒的小皮球和一些玩具,周先生也都玩了個遍,「玩玩具的時候,簡直秒變『周三歲』,家裡人都笑慘了。」

而周先生則告訴記者,自己是真的覺得這些玩具很好玩,自己小時候在鄉下長大,只能玩泥巴、木棍和鐵環等,如今的這些玩具讓他猶如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般,玩起來精巧而有趣,樂在其中。他說:「再說了,我玩熟了這些玩具,以後才能更好地陪伴我的寶貝女兒玩嘛。」

故事3

行李箱總會塞個玩偶

孟小姐 大二學生 19歲

在孟小姐位於重慶南坪西路的家中,將她所有的玩偶平鋪開來,可以佔據整個沙發。她說,自己到現在都沉迷玩這些玩偶,每當自己外出旅遊、上學時,行李箱裡,也總會塞一個玩偶帶著。

孟小姐說,幾年前,隨著自己家玩偶囤積量越來越大,媽媽已開始反對,一次媽媽趁著她不在家,將孟小姐的一個猴子玩偶偷偷丟掉了,孟小姐回家後,竟頂著夏天的烈日跑去小區垃圾箱翻找了許久,終於找回了已被垃圾包裹的猴子,「我拿回家以後,用了好多洗衣液才把它洗乾淨。」從那以後,父母不再擅自扔她的玩偶了,而她也會儘量扼制購買新玩偶的衝動。

「之前,我帶著一隻小海豚玩偶讀住讀時,雖然床很窄,但我還是給它騰出一隅之地。」孟小姐說,她之所以痴迷玩偶,原因是小時候跟著外公外婆生活,有次媽媽從外地工作回來帶了一個小熊玩偶,這才讓她對父母的思念有了安放和寄託。

重慶晚報-上遊新聞記者 王薇 實習生 秦小雅

點評

滿足童心 也是一種減壓

據淘寶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每年有7000萬成年人會給自己買玩具,其中有57%是90後。

對於這一現象,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學博士陳志林認為,其實成年並不意味著童心的泯滅,在很多大人心中,仍然住著一個孩子,為了代償兒時遺憾也好、追求懷舊也好,如果心中壓力太大,不妨暫時放下成年人的包袱,玩玩有意思的玩具,滿足一下自己的童心。

但陳志林也建議,凡事皆有度,玩玩具也不可太過痴迷,應以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為限,在購買玩具時,也一定要理性消費。

來源:重慶晚報

相關焦點

  • 成年人的玩具,沒有所謂「有趣、無趣」,有的只是對生活的慰藉
    可能在很多人眼裡,玩具只是小孩子們比較痴迷,是他們的專屬擁有物。對於大人們來說,玩具要麼是自己買給自家孩子玩的,要麼就是只屬於自己童年回憶世界裡的一段難忘的小故事。但事實上,成年人對於玩具的痴迷程度一點都不亞於小孩子。最近比較爆火的「盲盒」玩具,或許就是這一事實的最好證明。不僅如此,據有關數據調查顯示,在美國,有40%以上的玩具是專門為成人設計製造。
  • 積木是兒童玩具?沉迷樂高的成年人告訴你它的真實意義
    以往,在人們的印象中,拼搭積木只是兒童的益智玩具,然而,近年來,一股積木熱浪正在成年人中間颳起。據行業消息,截至2019年底,中國內地已有35個城市開設140家樂高品牌零售店。「這兩年,感覺身邊突然多了很多玩積木的年輕人,在廣州,好像一夜之間,每個商圈都開了樂高店。」廣州市一名積木玩家王介告訴記者。成年人除了自己玩,還組織各類創意比賽,走進博物館展覽,甚至還通過倒賣珍藏套裝做起了生意。
  • 成年人過個六一怎麼了?看看美國人都在的成人玩具是什麼
    成年人過個六一怎麼了?誰還不是個寶寶小朋友喜歡玩玩具,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成年人的玩具只會更加硬核。對涉世未深的少男來說,一臺遙控汽車可以滿足他對花花世界的所有幻想。遙控玩具如此讓人沉迷以至於不少人在上有老下有小之後仍然對其念念不忘。在美國,遙控圈裡混的大部分都是成年人。這個群體的規模甚至超過了真車迷,手中的遙控器就是他們的48缸發動機。
  • 趣玩家族、小伶玩具:為什麼玩具開箱視頻這麼受孩子歡迎?
    不少家長會發現,原本活潑好動、一刻也停不下來的孩子,竟然能夠安靜地坐在一旁,津津有味地看著玩具開箱節目。再看一看孩子沉迷其中的視頻,家長們都會產生疑問:難道不就是主持人在玩玩具嗎?這有什麼好看的? 今天,我們就從孩子的角度來談一談,趣玩家族、小伶玩具等玩具開箱節目為什麼能那麼受孩子歡迎。
  • 沉迷玩「玩具」的成年人:萬元手辦被稱「海景房」,燒錢難阻熱愛
    「長這麼大還玩玩具。」迷上收集手辦以來,25歲的手辦玩家鯊鯊常聽到這句話。 旁人的不解伴隨著手辦玩家每一次為愛好買單的時刻。入坑手辦6年,夏洛克已經擁有裝滿5層高書櫃的手辦,談起買手辦的心情,他說:「手辦最值錢的,是這個手辦本身承載的自己的一段記憶」。
  • 我承認,我就是喜歡玩潮流玩具
    我們都說小孩子離不開玩具,殊不知成年人對於玩具的狂熱更勝一籌。成年人,到底有多狂熱?KAWS的聯名款被一搶而空,作品《THE KAWSALBUM》刷新過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泡泡瑪特淨利潤倍增,創下銷售奇蹟。一類是原生藝術玩具,一類是盲盒公仔。
  • 泡泡瑪特上市背後,成年人的玩具有多賺錢?
    三年時間裡,泡泡瑪特除了租賃沒有任何借款。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也從2017年的1.4,逐漸增至2019年的1.9。償債和變現能力逐年增強,現金流連續三年為正,2019年期末帳面現金3.2億。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認為,泡泡瑪特已經成為國內最大且增長最快的的潮玩品牌。
  • 盲盒:是成年人的玩具,還是年輕人的「智商稅」?
    男孩永遠不會長大,只是他們的玩具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貴罷了。當代年輕人的玩具,沒有越變越大,倒是越來越燒錢了。如果說前段時間比幣圈更瘋狂的炒鞋市場,是在消費「直男」們的購買力。而現在讓女生們欲罷不能的玩具就是盲盒了。
  • 《今日成年人之回憶 昨日青少年之啟蒙 玩具記載著人生足跡 中國...
    民間玩具不論是種類還是花樣,卻豐富多採。孩子們是玩具的專寵。比如,抽漢奸(陀螺),是男孩子喜愛玩的一種,它多為木質,半錐形,用一根帶有布條的木棍使勁抽打,陀螺會轉動,並且呈現出五彩顏色。如今,這種玩具很少有人玩了。再有滾鐵環,玩者可邊走邊玩,鐵環會發出響聲,玩者相互比較誰發出的聲音大,以示自己是的氣魄,頗受男性少年的喜愛。
  • 樂高樂園或將落戶北京PK環球影城,積木玩具如何徵服成年人
    作者表示,雖然只是一堆五顏六色的塑料積木,但樂高是一個成年人可以理直氣壯去喜歡的玩具品牌。1932年,丹麥木匠Ole Kirk Christiansen創造了第一塊由木頭製成的樂高積木。品牌名字來自丹麥語「Leg-Godt」,意為「play well」(玩得快樂)。1958年,他的公司設計出了樂高積木現代版,這些積木仍然可以和你今天買到的樂高積木兼容。從這之後,樂高品牌獲得了全世界的關注,一磚一瓦地建立起了一個受人喜愛的品牌。
  • 廈門一硬核父親為女兒自製精巧玩具 讓其不再沉迷手機
    兩年來,這位新手爸爸創意頻出,用一雙靈巧的手,為女兒打造出手工版「玩具世界」。紙板竹籤當材料 善於變廢為寶  今年30歲的張啟泰是一位數學老師。兩年前,他的女兒迷上了玩手機。如何糾正女兒的壞習慣,讓張啟泰很頭疼。2018年春節回老家,跟家人聊天時,張啟泰回憶起了小時候玩過的手工玩具「張啟泰轉」。
  • 趣玩家族、小伶玩具:兒童娛樂節目的正確打開方式是這樣
    1.和孩子一起看節目,先為孩子體驗感受 自己在經過視頻體驗後,挑選出適合孩子年齡段的視頻節目,儘可能選擇畫面唯美知識豐富的視頻節目,比如趣玩家族等較多偏向於動腦的互動玩法,而小伶玩具則更多展示與眾不同的新穎玩法。
  • 樂高樂園或將落戶北京PK環球影城,積木玩具如何徵服成年人|海外頭條
    作者表示,雖然只是一堆五顏六色的塑料積木,但樂高是一個成年人可以理直氣壯去喜歡的玩具品牌。品牌名字來自丹麥語「Leg-Godt」,意為「play well」(玩得快樂)。1958年,他的公司設計出了樂高積木現代版,這些積木仍然可以和你今天買到的樂高積木兼容。從這之後,樂高品牌獲得了全世界的關注,一磚一瓦地建立起了一個受人喜愛的品牌。1999年,《財富》(Fortune)雜誌將樂高評為「世紀最佳產品」。
  • 日本推出「變態玩具」,連家長都沉迷:培養孩子動手能力有多重要
    那麼這個和孩子們手中的「變態玩具」有什麼關係呢?所謂「變態玩具」,其實就是照著太乙真人的樣子折出來的紙飛機!又因為太乙真人騎的豬「有一對翅膀」,看起來略顯「變態」,於是「變態紙飛機」橫空出世,似乎這種這飛機比平時玩的紙飛機飛得更遠一些,但是只能從高到低的飛。網友評論道:「你還別說,這真像太乙真人騎著豬!」
  • 玩具總動員1:成年人心裡的秘密,告訴我們,這一生該追求什麼
    沒有一個人能夠坦然接受,被其他人趕超的事實。巴斯光年是動畫《巴斯光年》中的主角,是一位擁有雷射槍,動態翅膀等先進武器的,宇宙英雄玩具。安迪非常喜歡巴斯光年,並且很快融入到了玩具大家庭裡,玩具們都叫他巴斯。
  • 以前的仰望,到今天卻成為你沉迷的目的,心裡依舊是沒有放棄的!
    昨日的仰望,成全今日的沉迷,是一句比較傷感的句子,但是這個句子的核心內容還是有一點無奈和悲傷的,以前的仰望,到今天卻成為了你沉迷的目的,心裡依舊是沒有放棄的,悲傷悲傷這就溫暖了,這樣的句子還有不少,感興趣的別錯過!
  • 《玩具總動員4》上映前有感:送給成年人的淚目禮物
    且不說賈伯斯與皮克斯的傳奇故事,以及玩具總動員對皮克斯的意義,玩具總動員三部曲是偉大開創和情感的繼承,而皮克斯也在11年後用溫柔的方式觸碰了成年人的內心。這是一個遲到的影評,玩具總動員1在1995年上映,2是1999年,3則歷史了11年,於2010年來到我們的視線,記得第一次看《玩具總動員3》是在2016年的春天。
  • 廣東歡太科技有限公司:小孩沒有自控力,沉迷玩手機怎麼辦?
    在智慧型手機已十分普及的今天,沉迷玩手機已經成為未成年兒童之間普遍存在的問題,就眼前來說,過度沉迷遊戲會讓孩子做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無法專心學業,是家長們最為頭疼的難題。針對孩子沉迷玩手機的問題,廣東歡太科技有限公司給出了一些專業的建議。
  • 你都當媽了,還玩什麼毛絨玩具?喜歡萌物,是一件和年齡無關的事
    兒子出生後,我還在坐月子呢,親媽就擅自主張地幫我把一柜子毛絨玩具全都收了起來。沒等我開口,她就理直氣壯地說:我早就看你這一柜子東西不爽了,淨亂花錢買些沒有用的東西。現在你都當媽了,還玩什麼毛絨玩具?況且,你們家是男孩子,現在用不上,以後更用不上!最好還是找機會送人吧。
  • 泡泡瑪特登陸港股市值超千億港元 成年人的玩具有多賺錢?
    三年時間裡,泡泡瑪特除了租賃沒有任何借款。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也從2017年的1.4,逐漸增至2019年的1.9。償債和變現能力逐年增強,現金流連續三年為正,2019年期末帳面現金3.2億。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認為,泡泡瑪特已經成為國內最大且增長最快的的潮玩品牌。   高歌猛進的泡泡瑪特,一路受到資本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