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ly 作品)
前幾天去幼兒園等著接孩子,我們幾個媽媽就隨便聊了幾句周末的口腔保健宣傳。
說起這個,頂著倆熊貓眼的甜甜媽一臉無奈:「那天來科普的醫生看了下甜甜的牙,說她的下顎已經變形的有點嚴重了,而且還有齲齒,叫我們趕緊給孩子戒奶瓶。這幾天不給她用奶瓶了,每天晚上睡覺和打仗似的,真心累!」
有幾個媽媽一聽也急了:「我們也還在用奶瓶啊。」「戒不掉啊,尤其到晚上睡覺,不給就哭、不肯睡!」「奶瓶用久一點有這麼嚴重嗎?」
……
其實,糕媽想說:適時給寶寶戒奶瓶,真的非常重要!
大家還記得萌到讓人尖叫的小貝女兒小七吧?
想當年,她的顏值是醬嬸滴~小七真是對奶瓶和吃手完全無抵抗力!
她四歲的時候,很多網友就對她含著奶嘴的習慣表示了擔憂,但都被女兒奴小貝霸氣的懟回來了。
結果去年小貝帶女兒出街,眼尖的網友就發現小七門牙中間縫隙好大,嘴型和小時候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
再看看小時候,還真讓當媽的忍不住覺得有點可惜。可要是沒有及時戒奶瓶,可就不止是小七這種長時間吮吸奶嘴引起的的牙齒變形了,還有更多大麻煩也會找上寶寶——
營養不良+肥胖風險
6個月開始,孩子需要從更多固體食物攝入更豐富的營養。1歲後輔食慢慢變成了主食,太晚戒奶瓶有可能會引發一些不良後果:
正常三餐+過量奶攝入,長期積累會導致肥胖;
過量奶攝入+其他食物攝入不足,長期積累會影響營養均衡、導致缺鐵。
誘發齲齒
含著奶瓶邊吃邊睡、睡覺前不刷牙的習慣,會引起「奶瓶性蛀牙」。
嚴重的乳牙齲齒會影響咀嚼能力、影響營養攝入和吸收,也會影響將來的恆牙生長。
引發中耳炎
寶寶鼻咽部到中耳之間的咽鼓管特別短,躺著喝奶很容易讓奶水進入中耳並引起感染,這可能會損傷寶寶的聽力。
牙齒生長畸形
過度延長奶瓶的使用時間,和過度使用安撫奶嘴、吸吮手指一樣,都會影響口腔發育。不僅影響顏值,對口腔功能和健康也會造成損害。
既然戒奶瓶這麼重要,那應該什麼時候開始呢?
奶瓶餵養/混合餵養寶寶:
建議來自美國兒科學會
母乳餵養寶寶:
如果孩子一直是純母乳餵養,那甚至可以跳過使用奶瓶的階段。寶寶6個月以後,就可以讓他慢慢從吸管杯開始接觸水杯(早些接觸,接受度會更高)。就算拿著玩,喝不到幾口也沒關係。在學習喝水杯的過程中,還能鍛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呢!
如果孩子已經錯過了戒奶瓶的最佳時機,那你最好現在立刻開始——越晚孩子的依賴性越強、壞處也更多。儘早進行、及時補救,任何時候都不算太晚。
如何戒奶瓶,這的確是一個大難題。而且每個寶寶都有不同的個性,糕媽拿出了渾身解數給大家支幾招,趕緊用起來——
早計劃,戒斷時間很重要
6個月開始就訓練寶寶使用水杯;
9-12個月的寶寶,逐漸讓他過渡到用水杯喝奶:從杯子裡裝少量水示範開始,逐步嘗試把奶泡在杯子裡,讓寶寶優先使用杯子喝奶。
有耐心,一步步來
把家裡的奶瓶慢慢減少;
白天儘量給寶寶用杯子,讓他逐漸忘記奶瓶這件事;
習慣奶睡的寶寶,把使用奶瓶的次數慢慢減到只剩睡前的那一次。
一步步把奶瓶中的奶濃度降低,過渡到喝水,直到寶寶忘記用奶瓶喝奶這件事。
戒奶瓶,也需要一點小心機
平時多提醒和鼓勵寶寶:「你現在是個大孩子了,應該像爸爸媽媽一樣使用杯子了。」
1歲之後不接受杯子的寶寶,可以試著讓他自己挑選喜愛的款式、給玩偶用杯子喝水、用杯子盛水拿著玩……讓他逐步熟悉並喜歡上自己的杯子。
告訴他用奶瓶的壞處:「用奶瓶會把小牙齒變黑,而且還會很痛哦!」
睡前戒奶最艱難,可以用講故事、或其他安撫物分散他的注意力。
當孩子願意嘗試著用杯子喝奶時,一定要給予鼓勵。
戒奶瓶這件事,說起來可不比斷奶容易。不過媽媽千萬不要被寶寶的哭鬧打敗哦,媽媽的決心很重要!
希望咱們給大家提供的這些小方法,能夠幫到媽媽們,順利給寶寶戒除奶瓶,走上用杯子的成長之路。
寶寶成長中的每一步,都需要家長們的悉心引導。做一名合格的家長,真是一生的學問啊!
參考資料: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海蒂育兒大百科》
Kidshealth、parents等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