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達生物加快研發創新藥

2020-12-21 中國經濟網

江西姑娘小陳今年成功考上了大學,這個笑容陽光的姑娘曾因患淋巴癌休學兩年,挽救她生命的正是一種國產單抗藥——「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研發達伯舒的,是有多個新藥品種入選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的信達生物製藥集團,該集團總裁劉勇軍告訴記者,2011年企業創辦的初衷就是開發出患者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

如果說研發化學藥相當於造自行車,那麼研發生物藥就相當於造飛機。其中,生物藥中的單克隆抗體類藥物更是飛機中的戰鬥機。單抗藥物是用於精準醫療的靶向藥物,因其療效好被廣泛用於腫瘤、自身免疫病、病毒感染等領域,但開發成本高、難度大,對研發公司的技術、資金要求極高。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研發單克隆抗體藥物,中國一直到2000年之後才有零星幾家企業試水。

當時,在發達國家能夠方便獲取的高端生物藥,卻是絕大多數中國患者買不到、買不起的,信達生物就是要改變這種落差。面對「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的各種創業挑戰,從一間辦公室起步的信達初創團隊克服了各種困難迎難而上。

「10年10億美元」,這是國際生物製藥行業研發一款新藥的「雙十定律」。但信達生物僅用9年多時間,就有4個單抗藥產品獲批上市。2018年12月,信達生物收穫了「首個果實」——達伯舒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因卓越品質和療效,達伯舒成為首個榮登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血液學》封面的中國免疫治療產品。

去年,達伯舒進入2019年新版國家醫保目錄,成為首個進入國家醫保的PD-1單抗藥物。進入國家醫保,意味著成千上萬的癌症患者能夠以更優惠的價格用上救命藥,費用僅為美國同類藥品的十二分之一。信達生物還與中國癌症基金會發起扶貧公益項目,讓符合條件的低保患者可以免費使用達伯舒,讓貧困患者也能夠得到治療機會。

今年,信達生物陸續有3款單抗藥(達攸同、蘇立信、達伯華)獲批上市。如今的信達生物,已成為擁有超3000名員工的A股上市公司,建立了一條包括23個新藥品種的產品鏈,覆蓋腫瘤、代謝、自身免疫等多個疾病領域,打造了包括新藥研發、生產及質量、臨床開發、商業化銷售的貫通生物創新藥開發全周期的高質量技術平臺。

信達生物製藥集團財務長奚浩表示,近年來,國家藥品監管政策改革加速了新藥研發和上市,中國新藥研發投入快速增長,中國新藥創新開始邁向國際化。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新藥在美國申請IND(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的數量不超過10個,到2018年已經達到了50個。「下一個10年,公司將聚焦創新和國際化,我們希望成為國際一流的生物製藥公司,讓全世界人民都能享受到科學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果。」奚浩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佘惠敏)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今年3款單抗藥獲批上市 信達生物加快研發創新藥_商業要聞_財經...
    今年3款單抗藥獲批上市 信達生物加快研發創新藥 2020
  • 知名藥企,總裁換人|信達生物|藥企|創新|研發|疾病|-健康界
    加入信達生物後,劉博士將負責集團全球研發、管線戰略、商務合作及國際業務等工作,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俞德超匯報。尤其在腫瘤和免疫兩個生物製藥核心領域中,大幅提升藥物研發能力,全面豐富早期創新管線。 對此,信達生物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俞德超博士表示:劉博士的經歷與信達生物研發全球First-in-Class管線的戰略目標十分契合。
  • 中國創新藥企業透視(三)信達生物:創新和價格戰,哪個更在行?
    信達生物的造血能力並不足 文:稿王 編輯:說不得 對於很多創新藥企業來說,研發驅動還是市場驅動,一直是無法言明的核心問題 對外的話術上,研發能力絕對是需要強調的重點,可以天花亂墜。但回到公司內,如何養活上下幾百口員工,的確還是個很實際的問題。 曾有一家「創新藥企業」,在醫保準入談判時直接跟醫保局談判專家攤牌: 「如果談不成,公司2000多名員工將全部失業!」
  • 蘇州信達生物研發創新腫瘤藥物獲批上市
    蘇州信達生物製藥與禮來製藥共同宣布,雙方共同開發的創新腫瘤藥物「達伯舒」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准
  • 信達生物宣布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達攸同在中國正式獲批上市
    中國蘇州2020年6月19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今天宣布,其自主開發的重組抗VEGF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藥物達攸同®(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國際商標:
  • 信達生物:做個有理想的企業
    26億元、10年,這是業界公認的生物創新藥從研發到上市的成本和周期。高昂的成本和漫長的周期,讓初創企業很難下決心挑戰這樣的Hard模式,而往往去選擇更輕鬆、收益更快的仿製藥路線。  但2011年8月才成立的信達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卻偏偏知難而行,選擇了生物創新藥研發生產之路。
  • 信達生物宣布任命著名生物醫藥科學家劉勇軍博士為集團總裁
    美國舊金山和中國蘇州2020年10月15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今日宣布,任命生物醫藥行業世界著名科學家劉勇軍博士為集團總裁。
  • 蘇州信達生物完成國內生物醫藥領域最大融資
    近日,蘇州生物納米園內企業信達生物宣布成功完成2.6億美元(約17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是今年國內生物醫藥領域最大一筆融資。此次融資由國投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先進位造產業投資基金領投,國壽大健康基金、理成資產、中國平安、泰康保險集團等新投資人及君聯資本、淡馬錫、高瓴資本等原有投資人共同出資完成。
  • 信達生物:做中國最好的生物藥製藥公司
    這是中國生物藥產業發展中的一個重大裡程碑事件,創造了多個「中國第一」:第一個中國企業將創新生物藥的國際市場授權給世界500強制藥集團,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生物醫藥領域金額最大的國際合作,第一次讓我們中國發明的原創藥賣出了國際價;這個合作的成功表明信達的創新水平和創新成果得到了國際認可。
  • 信達生物:時刻叩問「我們距離國際頂尖還有多遠?」
    面對這樣的「靈魂叩問」,信達生物首席科學家陳炳良博士直言,信達生物目前研發水平正向「國際水平」靠齊——這無論從近期公布的研發進展還是從合作夥伴的認可中,都可見一斑。憑藉自主研發與外部引進的研發策略,信達生物如今擁有了23款候選藥物在全球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 信達生物旗下的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正式獲批上市
    藍鯨財經6月19日訊,信達生物製藥(HK.01801)今日宣布,其自主開發的重組人源化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單克隆抗體藥物達攸同(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國際商標:BYVASDA)正式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成為第二個國產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
  • 每經數說丨7月下半月新藥研發:信達生物上半年PD-1賣9億元;健康元...
    一是新冠肺炎疫苗競賽繼續,整個疫苗產業鏈成為資本競逐的熱點,西藏藥業(600211,SH)、智飛生物(300122,SZ)、復星醫藥(600196,SH)等新冠疫苗概念股領跑市場;二是信達生物公布二季度PD-1達伯舒業績,上半年銷售額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三是健康元挑戰原研藥壟斷近60億元市場的布地奈德市場。
  • ...月上半月新藥研發:雙抗賽道如火如荼,信達生物挑戰「藥王」修美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本期內容總結認為,中國創新藥已經嶄露頭角,但風險點仍需警惕。一方面,生物類似藥的上市時間正在縮短,廠家必然在藥品低價格的前提下維持市場推廣力度,但也存在扎堆競爭的局面,比如本期的阿達木單抗,雖然已有3個國產品種上市,但後面仍跟隨著超過20家企業的研發項目。
  • 生物製藥新貴信達生物首個新藥上市申請獲食藥總局受理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汪曉慧作為中國生物醫藥創新樣本的新貴企業信達生物製藥12月13日下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上一則消息在醫藥界迅速傳開:信達生物第一個新藥上市申請獲CFDA受理,這個新藥是信迪單抗,代號IBI308,為抗PD-1單克隆抗體注射液,適應症是霍奇金淋巴瘤。信達生物一直被標榜為中國本土生物製藥創新的領軍者,也是資本、政策、創業者在這一領域合力的產物。
  • 信達生物貝伐珠單抗獲批 百億市場競爭加劇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隨著信達生物貝伐珠單抗獲批上市,作為競爭最為激烈的生物類似藥品種,市場競爭愈加激烈。丁香園Insight資料庫顯示,4月以來,綠葉製藥/博安生物、貝達藥業/海正生物、恆瑞醫藥旗下盛迪亞生物、百奧泰生物均已提交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的新藥上市申請。
  • 信達生物宣布蘇立信®(阿達木單抗注射液)在中國獲批新適應症...
    美國舊金山和中國蘇州2020年11月23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今天宣布,其重組人抗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單克隆抗體藥物蘇立信®(阿達木單抗注射液,英文商標
  • 吉因加與信達生物達成戰略合作 共推抗腫瘤藥Pemigatinib伴隨診斷...
    近日,北京吉因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因加」)與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達成伴隨診斷(CDx)戰略合作。
  • 每經數說丨9月上半月新藥研發:雙抗賽道如火如荼,信達生物挑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本期內容總結認為,中國創新藥已經嶄露頭角,但風險點仍需警惕。一方面,生物類似藥的上市時間正在縮短,廠家必然在藥品低價格的前提下維持市場推廣力度,但也存在扎堆競爭的局面,比如本期的阿達木單抗,雖然已有3個國產品種上市,但後面仍跟隨著超過20家企業的研發項目。
  • 9月上半月新藥研發:雙抗賽道如火如荼,信達生物挑戰「藥王」修美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本期內容總結認為,中國創新藥已經嶄露頭角,但風險點仍需警惕。一方面,生物類似藥的上市時間正在縮短,廠家必然在藥品低價格的前提下維持市場推廣力度,但也存在扎堆競爭的局面,比如本期的阿達木單抗,雖然已有3個國產品種上市,但後面仍跟隨著超過20家企業的研發項目。
  • 信達生物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斬獲第4個適應症!
    28 來源: 醫藥觀瀾 舉報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報導  11月23日,信達生物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