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虢國博物館鎮館珍品選粹

2021-02-13 文博中國

歡迎關注「文博中國」!

西周虢國墓地是一處規模宏大、等級齊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兩周時期大型邦國公墓,其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虢國博物館是建立在西周虢國墓地上的一座專題性博物館。

虢國墓地總面積32.45萬平方米。從1956年發現至今,該墓地先後經過五次鑽探、兩次大規模發掘,探明各類遺址800餘處,出土文物近3萬件(顆)。尤其是90年代發掘的虢季墓和虢仲墓兩座國君大墓,因出土文物數量多價值高、墓主人級別高,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1年4月,虢國墓地入選「中國二十世紀百項考古大發現」。兩座國君墓出土了許多國寶級文物,其中多件堪稱「鎮館之寶」的一級珍貴文物,如人龍紋玉璋、六璜聯珠組玉佩、麻質短褲等。本文特列出虢博最經典的幾件鎮館寶物,並做簡要介紹。

虢國墓地出土的青銅器不僅有威嚴凝重的廟堂禮器,也有紛繁多樣的兵器和生產工具,數量眾多,造型別致,製作精美。青銅的應用滲透到虢國政治、經濟、軍事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其中,出土於虢國墓地孟姞墓的獸叔銅盨堪稱文物極品。全器為黃銅色,製作精美,表面色澤光亮,毫無鏽蝕之處。

獸叔銅盨(西周)  通高20.1釐米、口長23.4釐米、寬16.7釐米。1990年虢國墓地孟姞墓出土。該器蓋口呈橢長方形,蓋面向上隆起,頂部有四個扁體扉稜支鈕。器身子口內斂,薄方唇,腹壁略外鼓,兩側有一對龍首耳,龍舌向下向內彎曲作半環形,底近平,圈足。蓋頂中部飾夔龍紋,支鈕兩側飾雲紋,蓋緣與器口沿各飾一周無珠重環紋,蓋面與器腹各飾數周瓦壠紋,圈足上飾一周垂磷紋,器底飾斜網格紋。該盨器、蓋均有銘文4行33字,獸(單)盄(叔)奐父乍(作)孟姞旅盨,用(盛)(稻)需(糯)(梁)加(嘉)賓用享,有飤則邁(萬)人(年)無疆,子=孫=永寶用。

▲ 獸叔銅盨

該器銘文較多,從銘文可知這件銅盨是單國貴族為女兒嫁到虢國所做的陪嫁品,故為研究西周婚姻制度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也為虢國與其他諸侯國的關係提供了實證。而且,該器通體金光燦燦,鏽蝕極少,為研究青銅器的保護提供了研究實例。

虢國墓地出土的玉器數量多達近萬件,種類齊全,玉質優良,工藝精湛,其價值之高在周代考古中實屬罕見,是我國先秦時期的藝術珍品。其中虢仲墓出土的玉器最多,數量多達800餘件(顆),分為禮玉、佩玉、殮玉、飾件、用具等七類,是繼殷墟婦好墓之後出土玉器的又一驚人發現,其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令許多專家學者感嘆不已。

六璜聯珠組玉佩  由六件玉璜和玉管、玉佩、瑪瑙珠及料珠等聯綴而成,共計258件,分為項飾和胸飾兩部分。

▲ 六璜組玉佩

▲ 六璜組玉佩合璧圖

這套六璜聯珠組玉佩晶瑩溫潤,色彩瑰麗,氣度風雅,華麗無比,是目前所見西周聯璜組玉佩中最為優良的組佩。尤其是六件玉璜依照紋樣可分為人龍合雕紋璜、透雕人龍紋璜、疊尾人首紋璜和纏尾雙牛首紋璜四種,皆為白玉或青白玉製成,厚重大氣,紋飾精美,做工精湛,是一套難得的周代玉器精品。尤為珍貴的是,其中的兩件疊尾人首紋璜形狀、質地、玉色相同,紋樣連接相合成一玉璧,推測是先製成璧形,後施紋樣於璧上,最後對剖成兩璜,印證了文獻記載的「半璧為璜」之說。

人龍合紋青玉璋(西周)  通長33.3釐米、最寬14.9釐米、厚0.7釐米,1990年虢國墓地虢仲墓出土。這件人龍合紋玉璋是為虢國墓地出土玉器中最為厚重的一件,該器出土於虢仲墓的內棺蓋板上,背面保留有硃砂和絲織物痕跡,在虢國玉器中,這件玉器在形制、紋飾、做工上堪稱三絕。

▲人龍合紋玉璋

青玉。深豆青色,大部受沁呈黃褐色或黃白色。玉質細膩,微透明。整體近似鏟形,上端為弧形雙面刃,兩側較薄且有刃部,下端近柄部有一圓孔,短柄的一角被削成斜邊。正背面紋樣相同,上部飾屈膝蹲姿的側面人紋,這是一個面目莊嚴的男子形象,高鼻、大耳,臣字形眼,人眼圓睜,眼角帶勾。向後梳起的髮絲高高飄逸,給人一種強烈的動感,人口微張,仿佛是在低聲吟唱。中部向下裝飾兩條龍紋,一龍在人身下,一龍在人足下,龍身捲曲剛勁有力,仿佛要騰空而起,但又牢牢被上面的人所掌控,整個紋飾細膩流暢,圓轉華麗,造型構思巧妙,渾然天成,真可謂是鬼斧神工。

這種人與龍的紋飾組合在當時極具代表性,西周時期,人們相信龍是能夠興風作雨的神,從而將龍更加人格化。他們認為世間的一切,是由上天的力量來主宰,而這些稀有的珍貴玉器,更是上天的恩賜,在它的身上蘊藏著通靈神性,於是人們將人龍紋飾雕刻在玉器之上,象徵著國君可以駕馭疾馳風雨的龍,上天祈求風調雨順,江山永固。

這件器物做為虢仲重要的隨葬品,下葬時被放置於內棺蓋板上最顯要的位置,是代表墓主人身份、國別的信物。自周朝封邦建國以來,周人為鞏固統治,「選建明德,以藩屏周」。諸侯為周天子鎮守疆土、隨從作戰。天子對諸侯命官授職,賜封爵位。冊命禮中,玉器發揮重要的作用,這體現在天子賜玉「錫爾介圭」和受命者的「反入堇圭」的禮儀中。根據史書記載虢仲擔任周厲王的卿士,是輔佐天子執政的重臣,曾受厲王之命,領兵討伐南方淮夷,深受厲王器重。

這件人龍合紋玉璋是虢國墓地出土玉器中最為厚重的一件,無疑是天子對虢仲冊命封賞的體現。

龍紋白玉璧(西周)  直徑19.1釐米、孔徑7.3釐米、厚0.55釐米,1990年虢國墓地虢仲墓出土。這枚有著近3000年歷史的西周時期的龍紋白玉璧,由上好的和闐白玉精製做成,白色,局部受沁成黃白色或黃褐色。質地晶瑩透潤,玉璧兩面飾有大方流暢而富於動感的變體抽象龍紋,造型規整大氣,紋飾線條流暢,富於動感;製作精細,工藝考究,是諸侯墓中的至高玉器。

▲ 龍紋白玉璧

周禮規定「天子用白玉」,故此物當為王室玉工的作品,當為周天子賞賜給虢國國君的,為目前所見先秦玉璧中的絕品。

根據墓中青銅器上的銘文和相關的歷史記載,墓主虢仲是虢國的國君,歷史上著名的暴君周厲王的卿士。專家分析,在制度森嚴的西周,虢仲應曾為周王室立下汗馬功勞,才能得到如此珍貴的賞賜。

據史書記載,周厲王時期,南方的淮夷屢屢侵擾周王室。在厲王十三年的時候,周王親自出徵,命令虢仲等將領率部出擊,最後打敗了淮夷,捍衛了周王室的威信。為了表彰虢仲立下的赫赫戰功,周王把這塊白玉璧賞賜給了虢仲。

麻織短褲(西周)  殘長76釐米、上寬81釐米、下寬130釐米,重約1500克,1990年虢國墓地虢仲墓出土。該褲是我國考古出土的時代最早的麻織品成衣,也是中原 地區出土最早的紡織品文物,為研究西周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對認知當時的服飾及紡織技藝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 麻質短褲

出土於槨室的東側中部。出土時上部的褲腰部分已殘損。襠部相連,褲腿平齊。由兩層內、外不同顏色的麻布做成,外層為土黃色的粗麻布,內層為棕褐色的較細麻布。

中國古代的紡織與印染技術非常悠久,紡織機械種類更是複雜而繁多。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古人為了適應氣候的變化,已學會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資源作為紡織和印染的原料。從最初的古人手中原始的紡輪,發展到腰肌、紡車、再到斜織機,提花機。每一個進程都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物質生活。西周的紡織業仍以麻紡和絲紡為主,也有少量毛紡織品。虢國墓地發現了大量紡織品痕跡,說明其紡織業十分發達,紡織技術、染色技術都很先進。目前,保存下來的成品主要有兩件麻質服裝,其中的短褲可以說是考古發現的中原地區時代最早的合襠褲。

編輯:陳   梅 

審核:馬怡運

原文刊登於2018年12月11日

《中國文物報》6版

收藏鑑賞周刊

    投稿郵箱:

wwbshoucang@163.com

點開圖片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三門峽虢國博物館,河南最值得一看的博物館之一
    作者:中原趟將(圖文原創)卷首語進了三門峽的虢國博物館才意識到去過的博物館還是不夠多,進去後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大開了眼。特別是裡面的玉,看的我是激動了老半天。虢國博物館是在虢國墓地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所以這裡本身就是一塊兒家族墓地,只不過上個世紀被考古「一窩端」了,寶貝重新整合了一下,就變成了博物館。說實話,我是挺喜歡虢國博物館的,因為它不但「亮寶貝」,還懂得講知識。寶貝這玩意兒再好也是國家的,咱也不能帶走。但知識,你分享了,我能學到就是我的了,想帶到哪裡就帶到哪裡!
  • 河南三門峽:虢國博物館30000件文物等你來
    河南省三門峽市素有「五山四嶺一分川」之稱,是連接豫、晉、陝三省,北上南下、西進東出的區域交通樞紐城市,同時也是仰韶文化、道家文化和虢國文化的發源地。 成書麗 攝乘坐「三門峽·天鵝號」高鐵,第一站來到了虢國博物館。
  • 中國二十世紀考古大發現(一):三門峽虢國博物館
    一座墓,解開千年之謎;一座館,守護一代記憶最近,我一直在看關於二十世紀的考古發現的紀錄片,所以我想給大家也介紹一下根據這些考古發現所建成的博物館。如果有說的不好的地方,歡迎下面留言指正。夏鼐而今天我要介紹的就是由夏鼐老先生主持發掘的虢國墓的出土文物所建的博物館——三門峽虢國博物館。這座博物館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區北部上村嶺,是一座專題性遺址博物館。
  • 想去中國三門峽旅遊的景點:虢國博物館,三門峽大壩,函谷關
    三門峽大壩三門峽大壩虢國博物館>虢國墓地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處,規模宏大、等級齊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春秋時期大型邦國公墓,總面積32.45萬平方米。虢國博物館基本陳列分為《虢寶擷英-虢國墓地出土文物精華展》、《梁姬風韻-虢國國君夫人墓出土文物展》、《車轔馬蕭-虢國地下車馬軍陣遺址群展》、《國君覓蹤-虢季墓遺址群展》四部分。
  • 郭氏之源|虢國博物館改造完畢 多件「鎮館之寶」首次亮相
    中華郭氏網三門峽訊 近日,河南省三門峽市改造升級後的虢國博物館重新對外開放,改造後的新展廳佔地面積2100平方米,展出文物583件套。 比原有陳列增加了200多件套,其中多件堪稱「鎮館之寶」的一級珍貴文物將首次亮相,諸如人龍紋玉璋、六璜聯珠組玉佩、麻質短褲等。
  • 2020想去中國三門峽旅遊的景點:函谷關,虢國博物館,小秦嶺
    虢國博物館位於三門峽市區北上村嶺,是在西周虢國車馬坑遺址上建立起來的一座專題博物館。館內有三個基本陳列,即虢國簡史、三門峽歷代碑碣石刻藝術、虢國車馬坑和複製的古戰車。 虢國車馬坑,是1956年配合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時,在上村嶺發現的,由國家黃河水庫考古隊發掘,經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建議,予以原地原狀保護。
  • 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換新顏 多件「鎮館之寶」將首次亮相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房琳 閭斌 文圖 1月18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獲悉,經過近7個月的提升改造,該館文物展廳《周風虢韻——虢國歷史文化陳列》將於1月20日對社會公眾開放。據悉,該展廳佔地面積2100餘平米,經改造重新布局後共展出文物580多件套,其中多件堪稱「鎮館之寶」的一級文物將首次亮相。 據了解,為優化參觀環境,豐富展覽內容,虢國博物館文物展廳於今年7月份實行封閉改造。
  • 2020想去中國三門峽旅遊的景點:函谷關,虢國博物館,娘娘山
    虢國博物館>是建立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周虢國墓地遺址上的一座專題性博物館,佔地10萬平方米,是集文物陳列,遺址展示、園林景觀為一體的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AAAA級景區。虢國墓地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處規模宏大、等級齊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春秋時期大型邦國公墓,總面積32.45萬平方米,探明各類遺址800餘處,己發掘的260多座墓葬中出土文物近3萬件。
  • 三門峽虢國博物館全面開放 六大板塊展現厚重虢國文化
    虢國博物館陳展提升後的大型壁畫「虢頌圖」 本報記者 尤黎明 攝本報訊 日前,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陳展提升工程基本結束,展館全面開放,以「周風虢韻——虢國歷史文化陳列」為主題的六部分陳列,可讓遊客感受厚重的虢國文化。
  • 玉禮中國——京豫陝晉冀玉器精品展開幕,虢國博物館多件精美文物參展
    ,展出來自首都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山西博物院、河北博物院、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等十餘家博物館及文物研究所的300餘件精美玉器。我館挑選了25件精品玉器參與展覽,有體現西周玉禮制的玉戈、玉琮、玉圭、玉壁等,有體現喪葬用玉的玉晗和綴玉瞑目,還有栩栩如生、精妙絕倫的玉兔、玉虎、玉鵝、玉鹿、玉豬龍等動物玉雕佩飾,參展文物充分體現了古虢國的玉禮制、祭祀及喪葬用玉制度、佩玉文化等,高度契合了此次展覽的主題,引發了積極反響。廣大遊客紛紛駐足觀看,對古虢國玉文化讚嘆不已。
  • 三門峽虢國博物館閉館整修 文物展廳11月試開放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房琳 見習記者 任歡 文圖9月18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獲悉,為優化參觀環境、豐富展覽內容,更好地為社會和公眾服務,該館自2017年9月19日開始,實行全館閉館整修
  • 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珍品選粹
    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建立在已發掘的芮國墓地遺址西側,2018 年 2 月 14 正式對外開放。基本陳列以「古芮尋微 故國韶光」為主題,通過梁帶村發現的周代遺址及出土的 600 餘件(組)精品文物,再現了芮國曾經燦爛的歷史文化。其中,多件一級珍貴文物最為引人注目,如七鼎六簋、梯形牌組佩、玉劍金鞘、鑲金玉韘等,文化特色十足。
  • 《虢國夫人遊春圖》
    宋徽宗摹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  《虢國夫人遊春圖》是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國寶級珍品。
  • 陝州地坑院,虢國博物館,暑假這個地方特別值得一去
    今天的小編要為暑假還在家裡不知道該去哪玩的朋友們提供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去河南三門峽玩一玩,這個地方其實景點還是挺多的。小編去過這麼幾個景點,虢國博物館,陝州地坑院,天鵝湖國家溼地公園,當然除了這些還有其他很好玩的景點。這個地方,還是很吸引人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一講三門峽這個地方。
  • 玩在天鵝之城三門峽,這些風景不容您錯過
    作者:姚書勤三門峽市境內有被譽為「文化聖地」的仰韶文化遺址、象徵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中流砥柱石、荊山黃帝鑄鼎原、「千古雄關、道家之源」函谷關、我國三大遺址博物館之一的虢國博物館、成片地下民居天井窯院建築群、空相寺、黃河古棧道
  • 春秋戰國冷門諸侯國 郭姓之源-虢國,曉天帶你探秘虢國博物館
    曉天景點評測今天來到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帶大家探秘這春秋戰國時期不為人知的虢國,這裡的90年代的發掘被評為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河南二十世紀十項考古重大發現」之一和「中國二十世紀百項考古大發現
  • 日本本田珍品館:吸引全球車迷的博物館
    圖為本田珍品館三樓賽車展區的賽車。嚴聖禾攝  在繁多的日本博物館中,一個由民間企業開設的博物館規模並不大、地理位置也比較偏僻,卻是各國的賽車迷訪日一定要前往朝拜的聖地,它就是位於日本櫪木縣茂木町的本田珍品館。  顧名思義,本田珍品館主要展示本田公司自創業以來研發和製造的各種摩託車、家用轎車,以及賽艇、賽車等相關產品。1998年3月,本田公司為慶祝成立50周年開設了這家博物館。
  • 2020想去中國三門峽旅遊景點:玉皇山,虢國博物館,黃河公園
    虢國博物館>是建立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周虢國墓地遺址上的一座專題性博物館,在這裡您可以感受千年古國的雄風,領略虢旗獵獵、吉金燦燦、美玉灼灼、奇珍熠熠、車馬轔轔的古韻。
  • 暢想未來的國家級三門峽天鵝湖旅遊度假區
    創建國家級三門峽天鵝湖旅遊度假區,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重點任務之一,也是三門峽「生態立市」,實現轉型發展的重要支點。未來的天鵝湖旅遊度假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緊鄰黃河,處黃河金三角文化和旅遊核心區,東至黃河公園,西至陝州區神力路,南至陝州地坑院,北至黃河,包括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黃河公園、陝州公園、陝州地坑院、高陽山溫泉度假區和溫塘村、虢國博物館等
  • 河南三門峽——竟然有這麼多知名景點!
    三門峽,河南省轄地級市,位於豫晉陝三省交界黃河南金三角地區,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黃土塬為主,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半乾旱氣候;三門峽有「五山四嶺一分川」之稱,西接關中,北鄰三晉,東守中原,境內隴海鐵路、連霍高速公路、310國道、鄭(州)西(安)高鐵橫貫東西,209國道、三(門峽)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