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13 15:25:26
「可轉債投資,再不參與就晚了」,有微信公眾號的文章用這個做標題。一位博主,寫下帖子: 「一個年入百萬的野路子——可轉債套利」。說得油爆爆的,仿佛2020年的重大投資機會已經降臨。
每經記者 唐宗全 每經編輯 何劍嶺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最近可轉債很火,成交放巨量,價格大幅上漲,關注的人也越來越多。
「可轉債投資,再不參與就晚了」,有微信公眾號的文章用這個做標題。一位博主,寫下帖子: 「一個年入百萬的野路子——可轉債套利」。
說得油爆爆的,仿佛2020年的重大投資機會已經降臨。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個有趣的現象,天天跟可轉債打交道的券商分析師卻明顯淡定不少,寫報告寫得中規中矩,幾乎對市場的熱情完全無動於衷。華創證券還在關注「擇券關注正股阿爾法」;招商證券關注「基建」;申萬宏源關注「PE估值溢價率」……好像他們馬上就要錯失機會了!
怎麼才能賺到100萬?野路子到底是什麼?記者充滿了好奇,立即行動驗證。
如果有人告訴你,你只需要開個股票帳戶,不需要買股票,只需要每天動動手,「打新」可轉債,如果中籤,用萬吧塊的投資2019年平均可以獲得5500元的收益。
「假定你有一個空的證券帳戶,由於轉債網上申購無需市值、無需資產,0資產可頂格申購1萬張。假設你每天堅持參與可轉債網上打新,上市首日就賣出,前11個月轉債打新的絕對收益期望值為4230元。而你付出的僅僅是每天點擊一下的時間和單月最高1萬元的現金用於繳款。」這段話出自一位叫「大師」的網絡意見領袖,看得出來此人應該有券商經紀業務背景。
2月20日,「大師」把這個「期望收益值」刷新為一年5500元:「2019年共有120隻可轉債網上發行,假設投資者在每一隻可轉債中都頂格申購1萬張,獲配後上市第一天就賣出,2019年投資者的平均期望收益是5518.26元。」「大師」的話很有誘惑力。
準備好1萬塊錢,一年能賺5500元,55%的收益率,關鍵是沒有風險,典型的空手套白狼,記者心動了……
「空證券帳戶」能掙5500元,約嗎?《每日經紀新聞》記者約了。
2月21日,記者去小方證券(化名)體驗了一把開戶,準備也玩一把「空帳戶打新」,不中籤不給錢,萬一運氣好呢?
「歡迎開戶」,小方證券的小慶(化名)很客氣。
「空戶可以打可轉債,中籤才交款。下周二就有一隻可轉債。」網上的傳言,得到了證券從業人員的證實。
疫情期間,券商不再現場開戶,記者下載了個「小方」,開始了自拍模式……一頓操作之後,不費什麼功夫,「小方證券」多了我這麼個客戶。
據小方證券的工作人員小慶介紹,現在每個人可以在三家券商開戶。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中國「已開立A股帳戶投資者」的自然人是16045.17萬,非自然人是36.4萬。
當然,記者也知道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有1.6億的A股股民,只是有這麼多個帳戶。
登記結算公司在數據的「注」中表示:「期末投資者數量指持有未註銷、未休眠的A股、B股、信用帳戶、衍生品合約帳戶的一碼通帳戶數量。」
最近這段時間,股市特別火,新入市的股民應該很多吧?記者試圖求證最近營業部的開戶情況,小慶告訴記者:「也不是特別多,但比12月份要多一些。」
記者查詢了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的數據,2019年12月,新增投資者數量是80.93萬個帳戶。2020年2月,新增投資者數量是89.54萬戶,這其中就包括了記者的一個空帳戶。
「可轉債打新可不是忽悠,是實實在在的,有歷史數據。去年有一個帳戶,三個月的時間賺了1200塊錢。」小慶回答。
「但是現在打新的有點多,收益應該要降,因為現在證券公司宣傳得太多了。」
想必,很多人都和記者當初想法一致:「多註冊幾個帳戶,每個帳戶定格申購,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中籤率,中籤就意味著撿錢。」
一個帳戶一年賺5000元,把家人的股票帳戶都開通就能賺幾萬,把親戚朋友的帳戶都開通就能賺幾十萬,把全村的人都拉來幫你開戶就能賺百萬……
可是,小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每個身份證對應的自然人,同時在幾家券商處申購新股或可轉債,只會產生一個有效申購。以時間為順序,有效申購之後的申購都是廢單。
申請多個帳號打新,記者看來是「想多了」,賺一百萬的夢想開始破滅了。
最近可轉債的中籤率越來越低,因為參與打新的人越來越多,每次中籤也就賺幾十塊錢而已。真相大白之後,記者哭笑不得,操作方法都大同小異,「野路子」套路依然是打新。
以前,證券公司為了獲得新開客戶,通常會去高等院校辦個講座,去社區擺張桌子,街上發發傳單……現在學會玩噱頭了,拿可轉債申購作由頭成為新招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