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化珍珠石,南粵賞石界的一道奇景

2021-02-20 從化大小事

       從化珍珠石,產自珠江的支流——流溪河畔,以良口鎮最為集中,書上的名字全稱應該是「從化流溪良口珍珠石」,其中又以赤樹村出品的為罕見,因此有人簡稱為「赤珠」,似乎讓人想到一種頗具盛名的葡萄品種,巧合的是,有人也認為,「從化珍珠石」就是有點像一串串葡萄!

  在我看來,「從化珍珠石」在觀賞石中並不多見,是南粵賞石界的一道奇景,會讓許多觀賞者眼前一亮,要感謝從化本土的石友,讓我領略了眾多特色鮮明的石頭,我不禁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和奇石收藏者的慧眼。一提及奇石,石友們總是滔滔不絕,喜形於色,無限陶醉。「哪個地方近期挖出什麼極品了!」「哪位石友最近得到什麼好貨了!」石友們的私夥局很多,可謂三句不離本行,見面的第一句話總離不開奇石。在我看來,他們品味著大自然的奧妙,感受採石人的酸甜苦辣,探討奇石的追求方向。

山溪挖石


  自古以來,奇石就成為文人熱衷的賞玩之物,要進入文人的慧眼,石頭要具有這些美好特徵:「皺、瘦、透、漏、醜、秀、奇」,對石之美的評價標準是:「溼、密、染、潤、凝、膩」。而藏家追求的境界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奇」。而隨著收藏市場的發展以及欣賞水平的提高,評石標準逐漸轉變為「色、質、形、紋、韻」。

從化珍珠石「花開富貴」

  從化珍珠石,似乎就是具備了讓玩石人喜愛的特質!它外表布滿珠粒,有如一串串珍珠模樣,均勻而明顯,可謂金玉滿堂。凝望著這些奇石,人們不禁想起李白的詩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詩仙就是詩仙,明明說了「雕飾」,引導大家去思考是哪位雕刻大師,其實大詩人說的卻是「大自然」這位能工巧匠所做的塑造。看來,不管是說「芙蓉」還是「奇石」,質樸明媚,毫無雕琢裝飾的自然美在任何時候都顯得那樣永恆和神聖。

  收藏者們愛著這份色彩,愛著這份形狀,並且奇石的色彩與形狀往往配合得那麼妙,沒有半點人為的痕跡,配上合適的架座,再擺設於廳堂或几案之上,實在是滿堂生輝。

  說到「從化珍珠石」的由來,業內人士介紹,這個跟地球內部的巖漿有關,巖漿在地球內部巨大的壓力下,沿著地殼薄弱地帶侵入地殼上部或噴出地表(即火山噴發),噴出地表之後,由於溫度和壓力驟然降低,其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水蒸氣等氣體迅速向空中逸散,冷凝成巖石後,便在石頭上留下許多大小不等、奇形怪狀的氣孔和空洞。另外,它之所以形成「圓球狀」,就好像大自然的露珠那樣,表面張力使得巖漿儘可能地減少自身的表面積,而球體正好滿足這一要求,所以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最大限度地成為球體狀。

從化珍珠石「年年有魚」


  翻閱書本看到,清代期間,順德人梁九圖的「十二石齋」,收藏著南粵大地的十二塊上好奇石。奇石成了梁老師的「獨愛」,他還常常為石頭賦詩作文,稱石為兄,被譽為賞玩奇石的先行者之一。如果可以穿越時空,邀請梁老師來看看這裡的觀賞石,從化珍珠石,會不會也能夠打動他的心。

  說近一點的,翻閱從化本土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書刊,從化縣長李務滋在溫泉創建初期,為了滿足旅遊者購物的需要,籌建專門售賣從化土特產的商業街,其中的商品就包括從化奇石。

  從化奇石的欣賞歷史故事,源於何時何地已經無從考究,我們更關注的是,「從化奇石」現在的影響力。有這麼一個說法:臺灣同胞以及眾多日本、韓國的客人,凡回從化探親或辦事,回去時必定想方設法買一些從化觀賞石,其中,從化珍珠石又倍受青睞。他們帶回心愛的奇石,陳列在家中以便朋友們欣賞,以表示以家鄉物產為榮,或者顯示出個人的審美觀。有此一說,港澳臺商人對這種石頭特別感興趣,對於上乘之作,見一塊,喜一塊,購一塊。

  在我們周圍,長輩們常常告誡年輕人注意「玩物喪志」,我則相信「玩物不喪志」,甚至可以「玩物長志」,特別是多元價值觀的今天,每個領域的高人都讓人萬分敬佩,君不見「跳繩」、「電競」、「悠悠球」、「釣魚」和「麻將」都出現世界層次的比賽,所以,關鍵是「如何玩」!收藏奇石,如果能夠延伸奇石背後的文化意義,那境界顯然又不同了!

從化珍珠石之「兒孫滿堂」


  朋友擁有一「從化珍珠石」,邀我欣賞,此石全身布滿石頭粒,像一串葡萄模樣,也像蘸滿了糖的薩琪瑪。整塊石頭呈金色,這是傳統文化上的富貴色,它使人們聯想到以前皇帝使用的物品和黃金——這是權力與財富的象徵。

從化珍珠石


  這塊石頭塊頭不大,摸上去不會有刺手之感,既滑又潤。此石晶瑩剔透,用手電筒照射,只見黃中帶紅,顯得出類拔萃,明亮動人。石頭的底部酷似一塊木板,平整得驚人,真可謂是天然底座,使得此石站得堂堂正正,端莊大方。

  把石頭拿在手中端詳一番,可以看到整塊石頭四周都是珠粒,粒粒飽滿,並且珠粒裡面還有珠粒,極像黃豆。再細看石頭的頂部,仿佛爬著兩隻烏龜,呈躍躍欲試狀,其中稍小的一隻在下方,凝視並且偎依著對方,眼神充滿關懷溫馨,另一隻個頭稍大,昂起頭,閉著眼,作沉思狀,這兩隻烏龜看上去恩愛纏綿,讓人想到相濡以沫的夫妻。更難得的是,在其周圍有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珠粒,數不勝數,就像是眾多的小烏龜,叫人想到膝下兒孫滿堂,好不幸福,讓人羨慕不已。

  此刻,酷愛詩詞的朋友念出一首打油詩《兒孫滿堂》:這個老頭不是人,太上老君下凡塵;子孫個個都是賊,偷來瓊漿孝至親。原來,這是用了欲揚先抑的方法把對人的敬意寫得跌宕起伏,吊足胃口,把玩著這塊奇石,朋友似乎詩興大發。

  還有,我們都聽說過,烏龜是長壽的象徵,大家對烏龜都有好感,這麼一塊具有意境深遠的石頭,真是叫人嘆為觀止。

從化珍珠石「五羊像」

作者簡介:

  曾耀登,一名來自從化的老師、南粵古驛道網讀者、從化地名探索愛好者。

信息來源:南粵驛道網,責任編輯:周文娟

相關焦點

  • 品石觀象 · 珍珠石專場
    珍珠石最早發現於靈璧縣漁溝鎮白馬村,許多石友就會問了,白馬村不是出紋石的地方嗎?不錯,白馬是出紋石,但是也出珍珠石,早期玩珍珠石和愛逛石館的老師都知道,許多石館老闆或石農介紹珍珠石的時候都會介紹:「這是正宗的白馬珍珠」。
  • 精品 | 靈璧石皇冠上的明珠——走近靈璧珍珠石
    因為這次採掘方式的改變和採掘範圍的擴大,發現了許多前兩次沒有發現的新石種,珍珠石就是其中之一。珍珠石在大類上應該算作磬石,簡單說,就是磬石皮上生了大小不一、排列不規則的石瘤,因為這石瘤酷似珍珠,所以當地人就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珍珠,珍珠所附著的石頭叫底石,合在一起叫珍珠石。取名為「珍珠」,當然也是為了表明這種石頭稀有珍貴之意。
  • 2020南粵古驛道「Hello 5G杯」定向大賽從化站亮點篇
    本周末,2020年南粵古驛道「Hello 5G杯」定向大賽第五站將在廣州從化溫泉鎮舉行。這是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第二次跑進從化,有什麼亮點?讓驛道君為你「搶鮮」劇透!亮點1:2天2地,帶你跑進從化生態·休閒勝地  本次大賽將在從化溫泉鎮舉行。這裡不僅有溫泉旅遊度假區、省級自然保護區,還是省級生態示範鎮和廣州市衛生城鎮。
  • 珍珠石什麼樣?
    珍珠石是高嶺石的一種,出自山東省西南部此石約形成於5億年前的海底,屬濱海沉積巖。因表面分布大小不等、規則不一的顆粒狀綠珠,酷似珍珠而得名。
  • 珍珠石是什麼樣的?
    珍珠石是高嶺石的一種,出自山東省西南部此石約形成於5億年前的海底,屬濱海沉積巖。
  • 2020南粵古驛道「Hello 5G杯」定向大賽從化站民俗篇
    作者:南粵古驛道網 白澤  10月17-18日,2020年南粵古驛道「Hello 5G杯」定向大賽(第五站· 廣州從化)將在廣州市從化區溫泉鎮舉行,一場精彩絕倫的文旅體盛宴即將上演!從化貓頭獅  客家獅又叫貓頭獅、獬、豸,獅頭形狀似貓,流傳於從化客家人群中,是一種流傳年代比較久遠且比較少見的民間獅子舞。在宗族禮儀、神廟灘頭祭祀、拜年賀壽時,從化客家人聚居的村落水寨中,人們必會敲鑼打鼓吹嗩吶,架起貓頭獅,戴上面具,閃展騰挪地舞獅。
  • 古老的賞石奇石品種如今依然是收藏的主力軍
    奇石是賞石文化的一個分支,是對於賞石文化的延續和傳承,奇石不僅僅具備著賞石文化特點的「瘦、漏、透、皺」還有以其獨特的天然奇景和獨一無二的特點吸引著無數玩家!那麼古老的奇石又有哪些呢?古老賞石奇石—靈璧石靈璧石可以說是賞石奇石的開山之作,靈璧石以其黝黑的膚色和孔武有力的造型被世人所鍾愛,被人們譽為石中「武將」,擺在門口家中有鎮宅安家的作用!靈璧石歷史悠久從古至今備受玩家追捧如今的價值也比較穩定!
  • 李昌銀:建構中國賞石理論的意義
    目前市場比較認可的是象形石、山形石、供石,認可紋石、珍珠石。而象形石中間,又比較容易接受具象的石頭。在此認識的基礎上,我們很難理解古典賞石的美,也不能理解賞石給予我們的豐富多彩;而只有審美取向多元化,才能更多找到賞石的趣味。在拙著《中國賞石美學》中,將賞石區分為具象石、意象石、抽象石,總結出每一類賞石的欣賞規律,這樣,可以讓大家在一個較為寬廣的視野中欣賞賞石。
  • 古典賞石與新派賞石之別
    所謂新派賞石,包括以廣西水衝石、內蒙戈壁石等為代表的當代主打石種。這也包括以日本水石為代表的外來石種。雖然世界賞石文化的源頭在中國,日本近代的水石也是受到了古代中國賞石文化的影響而演變而來,但它所表現的內容和形式都過異於古典賞石。
  • 關於2020年南粵古驛道「Hello 5G杯」定向大賽(第五站·廣州從化...
    2020年南粵古驛道「Hello 5G杯」定向大賽(第五站· 廣州從化)將於2020年10月17日(星期六)晚上19:00在廣州市從化區溫泉鎮舉行,為確保活動期間交通有序、安全、暢通,我區將對部分道路採取臨時交通管制的交通管理措施。
  • 思 · 辯 | 賞石「三典」論
    古代,文人之流如東坡、襄陽、板橋等玩石說石,詩性為上;集「四大名石」之態勢,傳「瘦透漏皺」之法則,引「清醜頑拙」之含意,喻「雅逸傲忍」之修養。現代,蜚聲中華石界的一句:「南許北張天津王」即上海的許問石、天津的張輪遠、天津的王猩酋,乃非同一般的民國時期的賞石名家,痴迷雨花石成狂殊同米顛。
  • 天山青賞石文化使者!上饒奇石愛好者徐亞軍,促進兩地業界交流
    他現為上饒市賞石文化學會三清山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新疆精河縣奇玉石協會副會長。立足玉山、情系精河,做新疆與江西兩地賞石界交流的文化使者與鋪路先鋒,這是他的心願與情懷!徐亞軍說,天山青是大自然的傑作,吸取天地精華,歷經歲月洗禮,她能讓人的心靈得到淨化,內心獲得平靜,這正是賞石文化的魅力!2014年11月11日,賞石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徐亞軍說,他從中獲得了巨大鼓舞,激發出持久熱情。
  • 賞石路在何方 聽大咖點石成金
    每一件名石交易都應該有記錄,藝術品怎麼定價,都是資本進入市場定的價,目前評估界較混亂,評估價的可信度被打問號,定價涉及到鑑定標準、評估機構、拍賣機構、建立專家庫等一系列問題,我們正在考慮籌劃這些事,其次商業化還涉及奇石大資料庫建立、線上線下奇石交易平臺建立、與金融機構合作融資等問題。我們要把國際國內名家請進來,建立起規範化的商業化體系。
  • 古驛道大賽助力全域旅遊,廣州從化加速打造體育產業示範基地
    以賽事帶動基地建設成為從化建設廣東體育產業示範基地的秘訣。10月17-18日,2020年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第五站·廣州從化)在廣州市從化區溫泉鎮舉行,這也是該賽事第三次跑進廣州從化。本站賽事沿用「夜跑」形式,在豐富賽事競賽形式,提升運動員、遊客群眾的夜間賽事體驗,點亮從化夜間經濟。
  • 惠東賞石基地 點綴城市美景
    鑼鼓喧天 龍騰獅舞2020年9月14日(農曆七月廿七日),廣東惠州,深圳市觀賞石文化藝術協會惠東賞石基地與海派裝飾有限公司隆重開業!惠東賞石基地將著力凸顯賞石的文化品味和文化價值,展示觀賞石文化魅力和城市形象,讓國內外賞石界的朋友們盡情領略到觀賞石基地的神奇魅力。
  • 各地石友共慶第七個全國賞石日
    石界半邊天同慶第七個全國賞石日我們都一樣 各自有光芒……直面那個原本就美麗、完整、奇蹟的你,你的靈魂可以跟任何你想連接的人相連。蘇會長(中)與石友交流「三清石」是產於上饒懷玉山脈的江西賞石名片,其品種之豐富、產量之豐厚,在全國賞石界頗有聲名。
  • 廣西國畫石沉寂多年,賞石日上再放光彩!
    第七個全國賞石日,柳州好戲連臺:琴石共賞、名篇講座、國畫石精品展活動讓柳州石友們有幸享受了一場可聽,可講,可看的賞石文化盛宴:
  • 南粵古驛道成廣東鄉村振興新引擎
    在大橋鎮黨委書記陳文忠看來,除了旅遊農業以外,南粵古驛道的活化利用,將深遠影響到有關鄉村振興的方方面面。2016年以來,廣東率先在全國開展南粵古驛道保護利用工作,通過推動文化、體育、旅遊、農業等生態產業體系的綠色要素融合,高質量做好山水綠色大文章。
  • 當代賞石藝術形式多樣性
    當代賞石由於質地多非碳酸巖類,其抽象形態更多地體現在線、塊、面上,其表現的形式也有了多樣性,其中不少造型是從現當代抽象藝術中尋找到的一種靈感。摩爾石的得名和鑑賞可謂典型一例,這也是賞石藝術向美術界及主流社會推廣普及,求得認同的一種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