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擊)給我們的啟示

2020-12-18 痞子的初心

我自從2009年看過之後,就一直認為,這是所有電視劇的經典,是其他電視劇無法超越的作品。

直到現在,雖然有時好幾年過去了,也許有著許多浮華得東西,會使得我們耳目一新,然而那沉澱下來的真正的內涵,真正能啟迪人心靈的東西確實不會改變的。不管是否被大眾所關注,也依舊會成為永恆。士兵突擊就是這樣的經典,我一直想寫點什麼,關於這部電視劇。這部電視劇,不帶有一絲愛情或偶像的成分,甚至連一個女性都沒有,它是以一種純粹的,士兵之間的情誼,和那種堅持、執著的精神來打動觀眾的,這也幾乎是一個創舉了,在此之前,似乎還沒有那個電視劇能夠這樣。我也沒想到,我會如此喜歡這部電視劇,直到現在。

當初決定看士兵突擊,也是在偶然,那是我正好迷上另一部電視劇,卻看到網上有人拿他們相比,還大肆宣揚士兵突擊比那個電視劇要好得多,我很不服氣,也覺得不可能,於是便決定要看看,士兵突擊到底有多好呢?看到十幾級的時候,我的想法漸漸開始變化了,關於許三多的成長,史今的離開,成才離開了七連,七連到最後卻也解散了。只是那時看的只是一個場景,雖然內心有所觸動,終究還無法完全理解。畢竟那時候我只有五年級,根本不曾經歷過離別和選擇。只是單純的喜歡而已。在看到袁朗出場,說實話,我的心底卻都震了一下,他在樹林裡射擊時的姿態,被許三多抓住時的話語,真的很能打動人心。

在我看之前,就有人說,你一定會喜歡元朗的,現在我才發現,的確,他是對的。只是在後來,我也思考過關於離別的話題,離別時怎樣的呢?許三多和成才也分開過,最終卻又回到一起,可有些人的離別卻不一定能再次相見了。就像史今、伍六一,就像解散的老七連。面對這些,我們就顯得那麼渺小,心裡難受,卻毫無辦法。第一次看的時候,只是被悲傷的氣氛感染,只是後來,小學畢業,上了初中,時間飛逝,發現周圍的一切都變了,變得物是人非,甚至連最初的堅持也開始動搖,這時,再看士兵突擊,我才突然明白,那時候,我所不懂得一些東西。史今離開時,對許三多說「人總是要分的,而且還會越分越遠,見不著面,摸不著人,想得你抓心撓肝的,可咱也在長啊,個越來越高,能耐越來越大,到時候,你想見誰就見誰,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從天南到海北就是一抬腿的距離。」這句話第一遍看是沒什麼感覺,後來再看,不知不覺眼淚就下來了,有些事恐怕只有經歷過了才會懂吧。

士兵突擊,是以許三多的成長為線索來講述的。從始至終,從他身上所體現出來的,都是一種執著,一種單純。這種精神,在當代,是極為少見的了。他很善良,甚至善良的有點傻,他不同於成才的精明,對於他來說,成功或許沒有那麼多的辦法,或許很艱難,但是他只知道一點,就是堅持,這也是最重要的疑點。只是如果換一個角度呢,許三多的成功,除了他自己的努力之外,和他所遇到的貴人,機會也同樣關係密切。從他最初來到部隊起,若不是史今那天對他父親許下的承諾,或者說,如果那時去家訪的不是史今,那許三多的結局又會是怎樣呢?

如果是伍六一去家訪,看到他的樣子,恐怕許三多就真是沒有一點機會了吧,因為畢竟伍六一併不像是班長那樣心軟。至於後來,他終於到了部隊上,可是他的機會又在哪裡?新兵連的許三多,是成績最差的一個,固然他比別人都要努力。可是最終卻被分到了草原上的五班,到了一個幾乎是荒無人煙的地方。在哪裡,他每天過著枯燥的,日復一日的生活,我想這對於我來說是不可想像的,我那麼安靜的接受已經發生的事,或者說是有些爭強好勝了。可是許三多卻接受了,他安靜的,不浮不躁的,在一個大多是人看來不會有人和前途的地方,在一個被認為即使努力了也不會被發現得地方,從不抱怨,安靜的,自律的努力著,從沒有放棄過。這也許就是他成功的原因吧,因為他,做到了常人都無法做到的事。

拓本,所以不會想那麼多,也不會去糾結,他只知道,要做好該做的事,然而這才是最重要的。可是,如果沒有哪條路呢?如果那條路本來就已經修好,或者說,如果在許三多之後,又有一個和他那樣,沒什麼天分,卻肯踏實努力的人去了哪裡,那個人又靠什麼,得到機會呢?許三多修好了路,王團長也是能夠慧眼識珠的人,藉此機會將他安排到了七連,這才有了後面的故事。

後來袁朗也發現他是個人才,他才終於成了特種兵,從最初他父親眼裡的龜兒子,成了一個特種兵。 難道說,這所有的機遇之中少了任何一環就都沒有最後的結局嗎? 還是說,天道酬勤呢?天道酬勤,天道,指的是上天的道法,意志,酬是酬勞,獎賞的意思,勤只得是勤奮的人,意思是說,上天也會獎勵那些勤奮肯幹的人,他們的成功,也是天意。這樣一來,所有的疑問就講得通了。機會,並不是毫無理由的,他的勤奮,踏實,所散發出的正能量,便會吸引那些機會。

機會固然重要,可是如果沒有許三多自己的拼命,一切都是空想。對於一個季度暈車的人,經能做三百三十三個腹部繞剛,他不回去多想,甚至有些一根筋,可正是這樣,才鑄就了他腳踏實地的性格,而這是成功的基本。而成功,也不只有眼睛所能看到的那一種,或許哪怕沒有機會過多的表現,但是並不虛度青春歲月,對得起自己的人生,在沒有希望是也依舊堅持,難道這本身不也正是一種成功嗎?

說起來,袁朗把成才拒之門外的那一段,這似乎是整部電視劇裡,我唯一對袁朗的做法有過的不認同。我最喜歡袁朗,只是對於這件事,我的想法是,袁朗說成才和年輕時的他很像,他了解這種人,所以,不敢和這種人並肩作戰,那麼他自己呢,又是誰選中的他,正如當年那個人給了他一個機會,他又怎麼不能給成才一個機會呢,難道只有看到最後的成才,真正的改變了才可以?我覺得,人都是需要機會的,其實成才的做法的確不可取,而袁朗似乎有點極端了,其實當成才第二次去老A時,袁朗一開始是態度極為堅決的,我並不知道他究竟怎樣想,只是我覺得,如果當年的袁朗能有現在的轉變,那為什麼成才不可以呢,好在最後在許三多的努力下對此問題也有所思考和轉變。這也更加說明,人是相互的,他們,讓我看到了人性的閃光點。

對於士兵突擊,每看一次,都會有新的感悟,的確是這樣。袁朗對許三多的評價,耐得住寂寞,我在想,這是很難的,尤其是對以一個夢想著轟轟烈烈的生活的人,比如我。可又不難,當經歷了許多事,面臨選擇是,不得不這麼做,也就能接受了。可是有時,我又會覺得,這是不是隨遇而安呢,我還是否定了這個想法,那畢竟和隨遇而安不一樣,否則許三多就不會在五班也依然不放鬆要求了,否則他就不會拼命做那些腹部繞槓了,否則他到了老A就不會堅持下來了。這只是一種心態,一種不浮躁,單純的,執著的心態,因為七連還需要有人守著,所以他就要接受,因為部隊安排他去五班,所以他也服從,這並不代表隨遇而安,不爭,卻是最有戰鬥力的爭,有句話,水利萬物而不爭,就像水那樣,柔軟,卻不軟弱。

連長說七連最怕人不爭,其實這兩個觀點並不矛盾,只是不同的人,對待生活的方式和成功的方式不同罷了。成才失敗的原因,不也是因外他太爭強好勝了麼。應該去努力,讓自己優秀,而成長的道路,和遇到的人,不是過客,而是要用心經歷的,這很重要。伍六一的結局,是令人難過的,他拼命了,卻沒能去A大隊,還是去了一條退,有人會懷疑,伍六一的品質,是同樣的堅持和不放棄啊,他卻沒有成功。

那麼許三多只是碰巧了嗎?不是,顯然不是,或者說,你怎麼知道伍六一沒有成功呢,他成功與否,只有他自己知道,這個寧折不彎的人,最然離開了部隊,可是誰知到他最終的結果呢,這只是電視劇沒有演出來而已,也許在以後的歲月了,他依然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路呢?成功,並不只有表面上哪一種,我不知道像成才那樣能否成功,但是至少,像許三多那樣可以。 或許你本身就很優秀,那麼又怎麼學習許三多呢,其實重要的只是一種精神而已。我有時會想如果把我換成許三多,面對那些選擇時我會怎樣,也許,道路還很長,但是有些問題是應該思考的。 究竟要做一個怎樣的人,或者可以像許三多那樣執著,善良,像伍六一那樣寧折不彎,像史今那樣為他人著想,像老七那樣驕傲剛強,像吳哲那樣保持一顆平常心,像齊桓那樣看似粗狂,內心善良,像袁朗那樣睿智重情義,像改變後的成才那樣拿分了,成熟了。

每一個任務,都代表一種性格,都是一類人的縮影,每一類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成功方式,其實並不是非得像許三多那樣不可,而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保持一顆單純的心,不拋棄、不放棄,用心經歷走過的每一條路。

相關焦點

  • 《空降利刃》李保根的結局,是否預示著《士兵突擊》許三多的未來
    當初放棄康洪雷導演的《陸戰之王》來追這部電視劇,就是因為這部劇裡有我們非常想念的「伍六一」邢佳棟。我非常想看看當年因為傷殘退伍的伍六一後來怎麼樣了,這就是我的《士兵突擊》情懷。可是看著現在的潘野,卻很難找到當初伍六一的影子。
  • 阻擊手,戰場上最優秀的突擊士兵
    小夥伴們,當我們打開電視,總是能看到一部部描寫阻擊手的影視作品,像王寶強飾演的《我的兄弟叫順溜》中的順溜,《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那一槍槍打的叫個準,讓人無不拍手稱讚。可是,真實的阻擊手真像王寶強那樣首發命中嗎?
  • 《士兵突擊》將拍前傳?康洪雷蘭曉龍新劇講「鋼七連」的故事
    今天,11月電視劇備案公布,經典劇集《士兵突擊》的班底將再次集結拍攝新劇《冬與獅》,該劇講述了以上世紀韓戰為背景,新兵伍萬裡的成長,以及「鋼七連」的犧牲與重生,看劇情很像是《士兵突擊》的前傳。
  • 士兵突擊中,高城為何沒能留下伍六一,並不是因為伍六一不願意
    點關注,為自己留下只屬於自己的足跡,留下美好的回憶士兵突擊中,高城為何沒能留下伍六一,並不是因為伍六一不願意伍六一做為高城手下最猛的兵,深受高城的喜愛,只要高城的一個眼神,伍六一就立刻明白他的意思士兵突擊劇照伍六一如果腿不斷肯定是要能夠順利通過考核,進入特種大隊的,在最後深入敵主陣地的時候,我們都直到剛上岸他給許三多做了腿部肌肉活動,但是許三多卻沒有給他做,最後在演習中腿部撞到了石頭
  • 戰「疫」路上 | 像士兵一樣突擊、衝鋒
    戰「疫」路上 | 像士兵一樣突擊、衝鋒 2020-06-05 04: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士兵突擊》前傳?康洪雷和蘭曉龍11年後再攜手,《冬與獅》將拍!
    在公布的11月電視劇備案中,一部由《士兵突擊》和《我的團長我的團》主創再次合作的新劇《冬與獅》引起劇迷們的強烈期待! 從備案劇情中可以看出是關於鋼七連前身的鐵血故事,不由得讓劇迷們猜想這是《士兵突擊》的前傳! 先來了解一下這部劇的備案劇情(備案24集,集,集數先給好評): 1950年秋,某軍第七偵察連連長伍千裡回鄉省親。伍家長兄犧牲於淮海戰役,尚有老三伍萬裡,頑劣失教,為害鄰裡。
  • 滑鐵盧戰役的啟示:困境中,變通能使我們少走彎路
    滑鐵盧戰役示意圖1815年6月18日,拿破崙率兵10餘萬人抵達滑鐵盧鎮,與英國將軍惠靈頓所率的6萬士兵相遇。從上午11時,到下午1時,法軍師團率先向高地發起進攻,佯攻聯軍右翼,主力猛攻聯軍左翼,但遭到聯軍頑強抵抗。
  • 《士兵突擊》中,全團最精銳的鋼七連為何要被裁撤?
    圖為士兵突擊海報眾所周知,中國的軍旅題材電視劇一直廣受歡迎,而在這些軍旅電視劇題材中,最被廣為人知的應當就是《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士兵突擊不但塑造了很多生動鮮活的軍旅形象,還展現了處於轉變中的中國陸軍的實際情況,尤其是其中鋼七連被裁撤的那段,引得無數人紅了眼眶。鋼七連是許三多成長的地方,也是整個702團最強的部隊,而這支部隊在大裁軍中卻首當其衝的被拆散,落得被裁撤的命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恐怕有如下幾個方面。
  • 想複製《士兵突擊》卻三集顯形,陳曉新劇被批幼稚,原因有三個
    《陸戰之王》這部軍旅題材新劇,播出前是被寄予了厚望的,導演康洪雷,對,就是那個給我們貢獻出了《士兵突擊》這樣優秀作品的男人,再加上陳曉王雷領銜主演,這部劇的質量本不該被擔心的。況且,時隔十三年之後,大部分觀眾也確實是把《陸戰之王》當做了《士兵突擊》某種意義上的續作。
  • SCAR和HK416突擊步槍對比 前者在這方面更受士兵喜愛
    使用SCAR突擊步槍的美軍士兵  SCAR突擊步槍的性能更突出一點。因為在測試中,SCAR突擊步槍的可靠性更高一些。在戰場上,可靠性是重中之重,如果可靠性不行的話,那麼這款槍就是個「燒火棍」,關鍵時刻是會要命的。
  • 還記得《士兵突擊》鋼七連嗎?康洪雷攜手蘭曉龍拍新劇,王炸來了
    而蘭曉龍與康洪雷,就是當年爆款劇《士兵突擊》的編劇和導演。國產軍旅劇,這兩位若是說自己第二,就沒人敢說是第一。康洪雷和蘭曉龍,堪稱是「最佳拍檔」。蘭曉龍擅長刻畫軍旅中的人物形象和戰友情懷,而康洪雷是最能將蘭曉龍筆下的故事變成影視劇的人。他們合作的《士兵突擊》和《我的團長我的團》,都是口碑超高的作品。
  • 士兵突擊:高城看人非常的準確,但是他不知道人是會變的
    歡迎來到迪麗娛樂,小編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士兵突擊》。大家好,小編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士兵突擊》。高城從骨子中就透露著一種驕傲,當然他也是有驕傲的資本,他是鋼七連的連長,他手下的士兵是全團最好的,他的父親是軍長,年少輕狂難免,而且有句話說得好,年少不輕狂,老來何以話秋涼,在老了之後,有著這一份輕狂的記憶,慢慢的回憶也是極好的,輕狂是年少獨有的。
  • 12年過去了,《士兵突擊》十大演員現狀?最後一位已去世
    其實最令人感動的還是他們表演的《士兵突擊》片段,不拋棄不放棄勾起了許多人的回憶。《士兵突擊》作為最好的軍旅劇,自2006年播出,至今已經12年了,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依然感染著許多人,那麼12年過去了,昔日的十位演員現狀如何?
  • 《士兵突擊》之高城: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容是別人,欲是自己
    「不拋棄,不放棄」,這句話,貫穿了整部士兵突擊的一個主線或者說是精髓,從七連長高城的嘴中說出,比任何一個人說出來都有分量,也正是從這句話開始,關於鋼七連背後的那些故事,也一度感動了不少的讀者和觀眾。我們或許會忘卻士兵突擊當中的某段情節,但是,對於不拋棄,不放棄這幾句話,銘記於心那就足夠了。這不單單是七連長帶給我們的熱血回憶更是鋼七連和士兵突擊所帶給我們的那些感動!
  • 十餘個課目激烈角逐,雪域高原上演現實版「士兵突擊」
    據悉,此次比武競賽是該分區著眼部隊遂行使命任務能力需求,比武對象既有基層營連戰士、分隊指揮員也有機關參謀幹事;既有專業士兵也有公勤人員,100多名官兵同臺競技,圍繞10多個課目在比武場上展開激烈角逐,上演了現實版「士兵突擊」。
  • 《士兵突擊》主創聯手拍攝抗美援朝新劇《冬與獅》
    這其中,《士兵突擊》導演康洪雷、編劇蘭曉龍時隔11年後再次合作,將拍攝的新劇《冬與獅》格外引人注目。該劇為鋼七連1950年的故事。《冬與獅》海報《冬與獅》講述了1950年秋,新中國萬象更新。某軍第七偵察連連長伍千裡回鄉省親。伍家長兄犧牲於淮海戰役,尚有老三伍萬裡,頑劣失教,為害漁寨鄰裡。
  • 從「橄欖綠」到「警察藍」 西藏山南一群士兵的「人生突擊」
    圖為「新警」程興義(左一)正在學習公文辦理 從士兵到移民管理警察,對於鬥玉邊境派出所新警程興義來說,心中的感慨是「頗為豐富」的。 「電視劇《士兵突擊》中,普通農村男孩許三多因為夢想和執著,在困境和磨難中不斷地淬鍊,完成了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突擊』。對於我來說,不求做出驚天動地的壯舉,每一次實實在在的收穫進步,就是人生中一次次精彩的『突擊』。」索朗曲珍說。
  • 沈空飛彈某團歡迎新戰友 開場舞炫士兵突擊(圖)
    沈空飛彈某團歡迎新戰友 開場舞炫士兵突擊(圖) 雄壯的音樂響起,大幕徐徐拉開,一支由 15名新戰友組成的開場舞《士兵突擊》閃亮登場。這是沈空飛彈某團一場由新戰友自編自導自演的見面會正在火熱上演。只見舞者時而低頭沉思,時而拉弓射劍,時而殺聲震天,隨著音樂的節奏,用舞姿表達著軍人勇猛、頑強、堅韌的陽剛之氣。
  • 《士兵突擊》這些背景音樂也超級震撼吧
    《士兵突擊》的成功體現在方方面面,就連背景音樂都做得很用心,任何渲染情緒的時刻都離不開它,這部劇裡出現了很多的經典引用,讓我們對於故事情節理解得更深刻,代入感也很強。
  • 愛奇藝大年初一上線《金婚》《士兵突擊》《大宅門》等25部經典國劇
    為慶祝中國電視劇60周年, 愛奇藝即將上線「重塑螢屏經典 致敬華彩六十年」國劇專題,包括《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渴望》《宰相劉羅鍋》《大明宮詞》《康熙王朝》《士兵突擊》《大宅門》等在內的100部經典國劇將陸續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