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路上 | 像士兵一樣突擊、衝鋒

2020-12-17 澎湃新聞

戰「疫」路上 | 像士兵一樣突擊、衝鋒

2020-06-05 04: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他時刻保持「士兵突擊」的衝鋒姿態,堅持在位一分鐘、戰鬥六十秒,在疫情防控的戰場上揚起一面鮮紅的旗幟。他就是市司法局社區防控臨時黨支部書記——盧立紅。

「我的血液裡流淌著忠誠,

國家有難,我必須上!」

「回山東老家和爹娘團聚,一家老小歡歡喜喜過個年」,這是盧立紅在部隊多年一直想實現卻不曾實現的心願。如今,老盧解甲歸田,轉業回到了地方,終於能夠儘儘孝心,彌補上這為兒為女的缺憾。大年初二,正當盧立紅一家老小圍坐餐桌、其樂融融的時候,老盧突然收到單位同事發來的信息,盯著手機屏幕,老盧表情有些凝重,他緩緩放下手中的碗筷,眼神裡透著幾分愧疚,「爹啊、娘啊,對不住了,恁兒怕是又不能陪您二老過年了。」

「咋回事?不都轉業了,咋還……」母親心存疑惑、欲言又止,盧立紅向母親耐心解釋了事情的原委後決定再上「戰場」。

「受黨和部隊教育多年,我的血液裡流淌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如果國家有難,我肯定還要上!」盧立紅還清楚記得自己在原部隊退役儀式上的鄭重承諾,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經打響,他就向組織遞交了請戰書,毅然到社區去當「員」入列。

「守住關、把住口,

堅決將『疫』魔驅趕走!」

盧立紅執勤,可謂有勇有謀還有心。說他有勇,是因為不管誰從卡點進出,他都要把測溫、詢問、登記、看證、掃碼一套規定動作一板一眼執行到位。

說他有謀,是因為他善於把在部隊做思想工作的經驗用於防控工作實踐,讓居民心悅誠服聽勸說。有一次,盧立紅在執勤中看到幾名大娘圍坐一起聊天聊個不停,於是立即上前予以制止。不成想,幾名大娘非但不配合,言語間還夾雜著幾分火藥味。此時,盧立紅回想起自己帶兵時通過講方言的方式拉近心靈距離的辦法,繼而計上心頭。「弄啥咧、麼嘛噠、巴適的很」,「阿姨們,你們聽我講的是不是你們那裡的方言?」一句話把大娘們逗得哈哈大笑。緊接著,老盧向大娘們講政策、講法律,引導她們正確認識這次疫情的嚴重性、危害性,最終得到了大娘們的支持和理解,人員扎堆的情況再也沒有發生過。

說老盧有心,社區黨委書記劉秀說:「立紅不僅是我們社區的『全勤王』,而且還主動要求多上崗,這樣的同志境界高!」社區執勤很辛苦,時不時的,有同志需要輪休調整,而盧立紅仗著自己當過兵、身體底子好,多次向社區黨委劉書記「請戰」,不斷表達自己「大包大攬」的意願,讓社區的同志們和其他下沉幹部都感動不已。

「疫情防控工作延伸到哪裡,

黨的工作就要跟進到哪裡!」

隨著戰「疫」鬥爭的持續深入,盧立紅接到了一項更加重要的任務——擔任市司法局社區防控臨時黨支部書記,帶領局機關二十餘名黨員幹部共同戰鬥。盧立紅說:「我一定不負重託、不辱使命,堅決完成好組織交付的任務!」

支援社區防控工作具有點多、線長、面廣、人員分散的特點,如何才能把黨的聲音及時傳遞給每一名同志?盧立紅堅持以線上方式主持召開臨時黨支部黨員大會,集中傳達學習上級黨組織有關疫情防控工作的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引導黨員積極參加討論,進一步統一了思想、統一了意志、統一了行動。

「疫情防控工作延伸到哪裡,黨的工作就要跟進到哪裡!」盧立紅結合自己多年在部隊擔任支部書記的經驗,與支部委員一道,連夜研究制定社區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職責任務清單,明確臨時黨支部開展學習教育、黨員監督管理、關心幫助和現實表現評價四項基本工作內容,建立形成市局機關社區防控臨時黨支部發揮作用的長效機制。

「大家分兵把口、各守一攤很不容易,但務必堅守崗位、一戰到底!」支部書記是疫情防控的「第一責任人」,盧立紅堅決履職盡責,每天夜裡都會在鬧鐘的催促聲中醒來,通過臨時支部微信群查驗當時上崗黨員的執勤情況。有時,即便是在夢中,盧立紅還會大聲呼喊黨員姓名……

從武警老兵,到司法新兵,變的是著裝,不變的是初心。盧立紅感慨萬千,「我曾身披橄欖綠,今天,我要讓這支橄欖吐露新芽,讓這抹綠色帶來新的希望!」

本文來源:機關黨委

原標題:《戰「疫」路上 | 像士兵一樣突擊、衝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戰「疫」衝鋒!「孔雀藍」匯聚知音湖
    在火神山醫院,49名海軍文職人員堅守在抗疫一線崗位上。這支以90後為主體的青春力量,把希望之光帶給患者。知音湖畔,那些奔忙的青春身影,融入武漢色彩斑斕的春天,成為這座英雄城市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滴水,可以匯聚成江海。那一灣湖水映照著的,恰似白衣戰士海一樣的深情。
  • 「巷心青年黨員督導隊」衝鋒「疫」線的故事
    石 騁(沈涇塘村,1992年出生,黨齡8年)電視劇《士兵突擊》裡有一句經典臺詞「光榮是在於平淡,艱巨是在於漫長。」石騁希望這句話能成為他的人生寫照。石騁是一名退役軍人,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巷心青年黨員督導隊」的一員。
  • 【代表戰「疫」】吉林市豐滿區人大代表金澤:戰「疫」路上彰顯人民...
    【代表戰「疫」】吉林市豐滿區人大代表金澤:戰「疫」路上彰顯人民警察的堅守與擔當 2020-02-27 15: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北廣宗:衝鋒在戰「疫」第一線
    他們是趙伏城村退伍軍人組成的突擊班。河北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啟動後,他們主動請纓到戰「疫」前線。有的主動在路口站崗,守好街坊鄰居的生命安全第一道防線;有的主動打掃街道公共衛生、噴灑消毒藥品;有的宣傳抗擊肺炎的常識知識,對走親訪友、扎堆聚集的群眾進行勸返教育……「我是一名退伍兵,又是一個老黨員。
  • 一名士兵的戰「疫」突擊
    「它是不是像一隻綠色的蝴蝶?」張鵬飛一邊用操縱杆遙控30米開外的機器噴灑消毒液,一邊轉過臉來問。4月4日,火神山醫院勤務保障隊洗消分隊二級軍士長張鵬飛,帶領戰友對醫務人員通道進行當日第2次洗消。他也是此次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火線立功的隊員中唯一一名士兵。「我是抗疫一線普通一兵。」當兵21年,張鵬飛當過步兵、炮兵、偵察兵、通信兵、油料兵和防化兵,擔任過指揮班長、教練班長,代理過排長。
  • 當陽抗疫群像 | 衛生監督執法局抗疫路上的「吉祥三寶」
    當陽抗疫群像 | 衛生監督執法局抗疫路上的「吉祥三寶」 2020-02-27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士兵突擊)給我們的啟示
    士兵突擊就是這樣的經典,我一直想寫點什麼,關於這部電視劇。這部電視劇,不帶有一絲愛情或偶像的成分,甚至連一個女性都沒有,它是以一種純粹的,士兵之間的情誼,和那種堅持、執著的精神來打動觀眾的,這也幾乎是一個創舉了,在此之前,似乎還沒有那個電視劇能夠這樣。我也沒想到,我會如此喜歡這部電視劇,直到現在。
  • 南天門之戰,最高指揮官親自衝鋒,日軍最強部隊全軍覆滅!
    南天門之戰,最高指揮官親自衝鋒,日軍最強部隊全軍覆滅!長城是中國古代為了抵擋北方遊牧民族而修建的堅固防線,這座防線雖然到了近代因為年久失修看起來失去了戰術價值,然而在抗日戰爭時期,長城還是作為中國北方門戶,抵擋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
  • 阻擊手,戰場上最優秀的突擊士兵
    小夥伴們,當我們打開電視,總是能看到一部部描寫阻擊手的影視作品,像王寶強飾演的《我的兄弟叫順溜》中的順溜,《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那一槍槍打的叫個準,讓人無不拍手稱讚。可是,真實的阻擊手真像王寶強那樣首發命中嗎?
  • 第75集團軍某旅:「空突新銳」轉型路上新衝鋒
    第75集團軍某旅:「空突新銳」轉型路上新衝鋒來源:解放軍報作者:陳典宏 楊元慶 文鵬民責任編輯:焦國慶2019-01-28 21:25>「空突新銳」:轉型路上新衝鋒
  • 榜樣 | 抗「疫」戰「貧」路上的一朵馬蘭菊
    在她和村委會的號召下,柳泉村黨員、退伍軍人、已脫貧戶、愛心人士紛紛捐錢捐物,支援戰「疫」,用拳拳真心和行動表達著對村子的牽掛和熱愛。「叔、姨,趕緊回家去,堅決不準走親訪友串門子,出門必須戴口罩……」這些話語不知說了多少遍,「惹」了多少人,讓群眾看到了這個女子是個「犟」女子。
  • 日軍的萬歲衝鋒,在戰場賭上士兵性命,卻只是徒勞
    面對士兵的減員和軍用物資、武器的損耗,日本軍隊唯有不斷放慢自己的侵略步伐,一改戰爭初期的主動進攻態勢。由於不甘心面對失敗,日本軍方高層企圖負隅頑抗,於是他們進行最後的反擊——萬歲衝鋒。萬歲衝鋒在二戰初期,日本軍隊便有在使用,而不是許多人認為的是在二戰末期才出現的。
  • 煙臺崑嵛山:寫在戰「疫」一線的「入黨匯報」
    疫情防控以來,總有這樣一些身影,他們用年輕的脊梁為群眾撐起了防護的「銅牆鐵壁」,他們用實際行動將合格的「入黨匯報」寫在了戰「疫」一線。 褪去嬌氣,「被人保護」變成「保護別人」交通點卡口是外地車輛進出保護區的第一道關卡,是阻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有效防線。
  • 青航戰「疫」人物剪影:最美擺渡 勇敢逆行
    中國山東網4月16日訊 自疫情發生以來,青島航空全體人員雖身處不同的「疫」線,卻肩負著共同的戰「疫」使命,他們迎難而上,期間湧現出了眾多先鋒模範和感人事跡,這其中就有來自青航客艙部擺渡人的力量。工作中,其嚴把每一項安全流程,真情服務每一位旅客,認真落實每一項防疫要求,耐心解答學員的每一個疑惑,堅守戰「疫」一線,為公司培養更多新生戰「疫」力量!高中尚、劉悅:最「衝鋒」擺渡人在境外疫情高發時期,乘務員高中尚、劉悅均主動請戰,衝鋒在前。
  • 井延坡工作室丨這場戰「疫」,有底氣、有信心、有力量!
    井延坡工作室丨這場戰「疫」,有底氣、有信心、有力量!人民至上、衝鋒在前,始終是這支軍隊融在骨子裡的崇高信仰和優良傳統。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疫情就是命令。在這個刻不容緩的緊要關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乎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人民軍隊必須也一定能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重要貢獻。
  • 戰「疫」路上,警服是最美的「情侶裝」
    但在這個特殊的春天, 對警察「夫妻檔」來說, 戰「疫」路上, 所有愛的表達都變了模樣。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有許多這樣的警察「夫妻檔」。特殊的職業,特殊的拍檔,他們用「雙份」的堅守,築牢人民群眾的安全防線,為取得這場戰役的最終勝利而並肩作戰、奮力前行!小編整理出一個個小故事,記錄他們在這場全民戰鬥中的奉獻與付出,為打贏戰「疫」阻擊戰鼓勁加油!
  • 戰疫英雄王玉斌:戰「疫」一線 他帶著突擊隊衝鋒在前
    17年前,王玉斌曾參與過抗擊非典的戰鬥;17年後,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他放棄休假,辭別家人,奔赴抗疫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大愛無疆、甘於奉獻的精神。做好涉疫警情應急處置,不僅僅是一項工作任務,更是一項政治任務,關乎到全區大局穩定。
  • 華山站社區:衝鋒「疫」戰一線 守住家園安寧
    有令必行,夯實責任從大年三十,社區主任黨宇敏就一直忙碌著,一會兒組織學習鎮疫控文件,一會兒協調疫情防控物資、人員調配情況,一會打電話詢問居民的出入情況,對孟塬鎮黨委、政府安排的每一項任務都能落到實處。黨員衝鋒 保障後援「危難時刻見真情,急難險阻顯擔當」。面對社區人員不足的現狀,黨宇敏主任積極響應孟塬鎮黨委號召,成立了9個臨時黨支部,發動27名黨員志願者、社區黨員積極參與到疫情一線,每天戴著「紅袖章」守在9個小區的門口,對每位進出人員、車輛進行登記。
  • 送咖啡、捐口罩……戰「疫」路上的臺青力量
    在這場戰「疫」中,處處都有勇敢的醫護人員、堅守的志願者、熱心的民眾,讓郭屹凡深受感動。與合作夥伴商議後,「為醫護人員免費送咖啡」成了郭屹凡他們的愛心行動。 連日來,郭屹凡先後與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福建省立醫院、福州肺科醫院等取得聯繫,送出了一杯杯熱騰騰的手作咖啡。愛心行動的第一站,是福州肺科醫院。
  • 這種衝鋒德軍、蘇軍都做不到:二戰日本兵最勇敢?
    文/快哉風二戰中,日本士兵有一種別無分號的瘋狂衝鋒:萬歲衝鋒。西方人稱這種聞所未聞的自殺衝鋒為「Banzai charge」,日本人則稱「萬歲突擊」——因為衝鋒時,日本兵口呼「天皇陛下萬歲」的口號。圖:萬歲衝鋒按照日本人的定義,「萬歲衝鋒」並非一種戰術,而是以「玉碎」為前提的自殺突擊。二戰的多次戰役中,日軍在彈盡糧絕之後,由軍官帶領,包括傷員在內所有能動的士兵都會端起刺刀和手榴彈,向敵軍陣地做最後一次衝鋒,以求榮譽的「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