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5 04: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他時刻保持「士兵突擊」的衝鋒姿態,堅持在位一分鐘、戰鬥六十秒,在疫情防控的戰場上揚起一面鮮紅的旗幟。他就是市司法局社區防控臨時黨支部書記——盧立紅。
「我的血液裡流淌著忠誠,
國家有難,我必須上!」
「回山東老家和爹娘團聚,一家老小歡歡喜喜過個年」,這是盧立紅在部隊多年一直想實現卻不曾實現的心願。如今,老盧解甲歸田,轉業回到了地方,終於能夠儘儘孝心,彌補上這為兒為女的缺憾。大年初二,正當盧立紅一家老小圍坐餐桌、其樂融融的時候,老盧突然收到單位同事發來的信息,盯著手機屏幕,老盧表情有些凝重,他緩緩放下手中的碗筷,眼神裡透著幾分愧疚,「爹啊、娘啊,對不住了,恁兒怕是又不能陪您二老過年了。」
「咋回事?不都轉業了,咋還……」母親心存疑惑、欲言又止,盧立紅向母親耐心解釋了事情的原委後決定再上「戰場」。
「受黨和部隊教育多年,我的血液裡流淌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如果國家有難,我肯定還要上!」盧立紅還清楚記得自己在原部隊退役儀式上的鄭重承諾,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經打響,他就向組織遞交了請戰書,毅然到社區去當「員」入列。
「守住關、把住口,
堅決將『疫』魔驅趕走!」
盧立紅執勤,可謂有勇有謀還有心。說他有勇,是因為不管誰從卡點進出,他都要把測溫、詢問、登記、看證、掃碼一套規定動作一板一眼執行到位。
說他有謀,是因為他善於把在部隊做思想工作的經驗用於防控工作實踐,讓居民心悅誠服聽勸說。有一次,盧立紅在執勤中看到幾名大娘圍坐一起聊天聊個不停,於是立即上前予以制止。不成想,幾名大娘非但不配合,言語間還夾雜著幾分火藥味。此時,盧立紅回想起自己帶兵時通過講方言的方式拉近心靈距離的辦法,繼而計上心頭。「弄啥咧、麼嘛噠、巴適的很」,「阿姨們,你們聽我講的是不是你們那裡的方言?」一句話把大娘們逗得哈哈大笑。緊接著,老盧向大娘們講政策、講法律,引導她們正確認識這次疫情的嚴重性、危害性,最終得到了大娘們的支持和理解,人員扎堆的情況再也沒有發生過。
說老盧有心,社區黨委書記劉秀說:「立紅不僅是我們社區的『全勤王』,而且還主動要求多上崗,這樣的同志境界高!」社區執勤很辛苦,時不時的,有同志需要輪休調整,而盧立紅仗著自己當過兵、身體底子好,多次向社區黨委劉書記「請戰」,不斷表達自己「大包大攬」的意願,讓社區的同志們和其他下沉幹部都感動不已。
「疫情防控工作延伸到哪裡,
黨的工作就要跟進到哪裡!」
隨著戰「疫」鬥爭的持續深入,盧立紅接到了一項更加重要的任務——擔任市司法局社區防控臨時黨支部書記,帶領局機關二十餘名黨員幹部共同戰鬥。盧立紅說:「我一定不負重託、不辱使命,堅決完成好組織交付的任務!」
支援社區防控工作具有點多、線長、面廣、人員分散的特點,如何才能把黨的聲音及時傳遞給每一名同志?盧立紅堅持以線上方式主持召開臨時黨支部黨員大會,集中傳達學習上級黨組織有關疫情防控工作的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引導黨員積極參加討論,進一步統一了思想、統一了意志、統一了行動。
「疫情防控工作延伸到哪裡,黨的工作就要跟進到哪裡!」盧立紅結合自己多年在部隊擔任支部書記的經驗,與支部委員一道,連夜研究制定社區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職責任務清單,明確臨時黨支部開展學習教育、黨員監督管理、關心幫助和現實表現評價四項基本工作內容,建立形成市局機關社區防控臨時黨支部發揮作用的長效機制。
「大家分兵把口、各守一攤很不容易,但務必堅守崗位、一戰到底!」支部書記是疫情防控的「第一責任人」,盧立紅堅決履職盡責,每天夜裡都會在鬧鐘的催促聲中醒來,通過臨時支部微信群查驗當時上崗黨員的執勤情況。有時,即便是在夢中,盧立紅還會大聲呼喊黨員姓名……
從武警老兵,到司法新兵,變的是著裝,不變的是初心。盧立紅感慨萬千,「我曾身披橄欖綠,今天,我要讓這支橄欖吐露新芽,讓這抹綠色帶來新的希望!」
本文來源:機關黨委
原標題:《戰「疫」路上 | 像士兵一樣突擊、衝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