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張蕾 王壘)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河北省邢臺市廣宗縣第一時間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制定防控預案,落實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制度,一線指揮,一線調度,一線指導,一線督導,依照工作分工、分管部門和包聯鄉鎮,發揮基層「網格書記」作用,開展聯繫群眾無遺漏、入戶排查無遺漏、外來人員無遺漏、去過疫區人員無遺漏和發熱人員無遺漏等「五查行動」。
同時,邢臺市廣宗縣在省道、縣道、小區和各村關鍵路口設立卡點,由縣直各單位、鄉鎮區幹部、各村黨員群眾進行著24小時不間斷的輪崗值班,對來往的車輛、出入村的人員認真的排查檢測登記。他們以衝鋒者的姿態,奮鬥在抗擊疫情最前沿,全力保護群眾健康。
01
S325省道廣宗縣與平鄉縣交界處的疫情檢測點。
2月1日下午8時,來自邢臺市廣宗縣交通局的執勤人員李侃準時出現在崗位上,測量體溫,36.5℃,正常。接下來的12個小時,他會規勸疫區過來的人員,護送他們離開廣宗,同時協助交警排查過往車輛。
休息的空檔,他拿著手機慢慢地翻看著一張又一張家人照片,時而嘴角上揚,時而眉頭緊鎖。就在今天下午5時,在邢臺市廣宗縣婦幼站工作的愛人王紅磊,已經請戰到隔離點第一戰線,照看武漢返程人員的家屬和密切接觸的人,至少14天的封閉集中管理。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我倆身為共產黨員,堅決服從組織安排,不同的前線,只為了換來背後更多人生活的安寧與健康。」李侃說。
同樣,在府前街四羊方尊路口執勤的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高書要,剛剛堅守完12個小時的崗。測完體溫,36.2℃,正常。便匆匆回家。而家裡,只有戰鬥在邢臺市廣宗縣醫院發熱區的愛人申榮娟留下的餘溫。
他回家。她上班。
在這場戰鬥中,一個又一個的「夫妻檔」,並肩而行。他們舍小家,為大家。
02
在葫蘆鄉趙伏城村,有這樣一群人。
戴白色口罩,身穿軍綠大衣,唯一的區別就是紅袖章上分別寫著「黨員」、「執勤」等字樣。他們是趙伏城村退伍軍人組成的突擊班。
河北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啟動後,他們主動請纓到戰「疫」前線。有的主動在路口站崗,守好街坊鄰居的生命安全第一道防線;有的主動打掃街道公共衛生、噴灑消毒藥品;有的宣傳抗擊肺炎的常識知識,對走親訪友、扎堆聚集的群眾進行勸返教育……
「我是一名退伍兵,又是一個老黨員。入伍和入黨時的誓詞永遠忘不了,初心和使命永記於心。不要看我歲數多大了,只要哪裡有需要,我就要站在那裡的最前沿,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80歲的趙貴修挺直腰板斬釘截鐵地說。
從軍營到地方,他們堅持退伍不褪色。責任和使命促使他們行動起來,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在不同的崗位發揮著不怕苦累、不講條件、不計得失的軍人優良品質。
03
1月30日22時許,在馮家寨鎮路家屯村村西進村主幹道口,簡單焊接的起落架擋住了路口。北側,一頂簡易帳篷,一張方木桌,上面放著1個非觸式紅外線電子體溫計、5瓶84消毒液。旁邊紅彤彤的電熱扇為此時帳篷內值班的4名「哨兵」驅散陣陣寒風帶來的涼意。
翻看著今日人員出入登記簿上的信息,馮家寨鎮路家屯村黨支部書記兼「民兵連」連長王炳陽和其餘3名執勤人員圍繞著如何進一步壓縮村民出行次數你一言、我一語。
「平時為民,戰時為兵。由我帶頭把住村口,穩住民心,黨員和民兵連全部跟我上!不滅疫情,絕不回家!」這是王炳陽在馮家寨鎮路家屯村疫情防控動員大會上的錚錚誓言,更是吹響防疫戰「疫」必勝決心的衝鋒號。
黨員打前站,群眾跟著幹。一時間,得到350多名馮家寨鎮路家屯村村民迅速積極響應。考慮老、幼、病等情況,經過層層篩選,最終102名志願者優先補充到保衛村莊、保衛家人的戰場一線。他們24小時無縫隙值班值守,共同築牢疫情防控屏障。
「我是幹部,我先上。」
「我年輕力壯,我請戰。」
……
幹群齊心,其利斷金。戰「疫」面前,腳下就是戰地,在10個縣界口、2個高速出口、汽車站、4個中型商超、25個小區和213個村,輪流值守、消毒殺菌、排查防控、深入宣傳、熱心勸導……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